八年级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本节是《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第三节课。

本节内容有三个标题:工业与我们,工业分布的大势,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的分布是这节中的一个突出的重点,如何突破重点,引导学生归纳出工业分布的特点,是这节课要着重注意的地方.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设置材料很简单:归纳性的文字叙述和一幅我国工业分布图.如果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也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仔细地分析教材以后,我决定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地图,以读图分析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活动。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局限性,要引导他们去看图,去找出规律,就要一步一步地启发他们结合地图进行。

首先,引导学生读中国工业分布图,让学生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归纳工业分布有何明显的特点。

同学们会回答“多在铁路线附近”、“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等,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图上读出哪几条铁路干线上的工业中心最多最密集,学生回答后,在图中动态显示京广线、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是我国的一个工业密集地带,验证学生的答案。

然后让学生读图,找出长江沿线主要的工业中心,并在图上作标记。

指出长江沿线也是我国的一个工业密集地带。

接着提出问题: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两省哪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黄河下游地区有我国著名的哪些油田?这部分内容给学生补充说明,并在图中作出标记,顺势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开发的工业密集地带。

继续指导学生读图: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城市众多,主要有四个密集地区。

分别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

然后请学生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为它们命名。

并指出:沿海地区是我国又一个工业密集地带.最后,让学生归纳我国工业分布的特征,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欠缺,特别是在活动方面对学生的引导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ﻬ。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之一,是指制造产品的活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领域经历了许多的变革。

以下是对八年级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工业领域。

一、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时期。

随着人们对工业化生产的需求不断增长,手工业逐渐向机械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19世纪后期,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时期,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工业得以大规模发展。

二、工业的分类1. 重工业:以冶金、矿山、机械、能源、交通运输等为主要的生产领域,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重要性的部门之一。

2. 轻工业:以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品等为主要的生产领域,是人民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三、工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发展可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的薪资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工业产业也是国家的财政支柱之一,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

2. 社会影响:工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国家和企业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四、工业地域分布工业地域分布主要受到地理、水文、气候、交通运输、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工业地域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 工业位于人口集聚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

2. 工业在水力资源、煤炭资源、油田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集中分布。

3. 工业和城市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业集中区通常在城市附近。

五、工业对环境的影响1. 大气污染:工业颗粒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化学反应等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导致空气污染。

2. 水污染: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物、化学物质等,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3. 土壤污染:工业废料和废水的排放、生产过程中不当处理等因素可导致土壤污染。

六、新兴工业1. 智能制造: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实现机器与人类的智能交互。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课时1 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

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承转)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

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师问)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生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思考:农业与工业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2-53,了解工业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三)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案例,讲解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四)课堂活动a.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有哪些?b.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c.如何评价我国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五)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完成教材P54练习题1、2。

2.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六)课堂小结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在巩固练习环节,及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5.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不足之处:1.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2.课堂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

改进措施:1.在讲解抽象内容时,尽量使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

2.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

我会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指出他们所知道的工业基地位置,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接着,我会提问:“这些工业基地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可能会回答:“它们都靠近港口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以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现状,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以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2.难点:如何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我国工业发展实例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图表教学法:利用地理图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表、实例的课件,便于教学演示。

2.地图:准备我国工业分布图、影响工业分布因素图等,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3.实例资料:收集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实例,用于教学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工业分布图、影响工业分布因素图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资料,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了解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梳理地理是研究地球现象和地球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而工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理学中,工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学习地理时,了解工业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工业也不断发展。

简单来说,工业可以分为农业、手工业和机械工业三个阶段。

机械工业又可以细分为蒸汽动力机和内燃机两个阶段。

在现代工业时代,电力、化学和信息等行业也逐渐成为工业的组成部分。

二、工业的特点与分类1. 工业的特点工业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方式以机器代替人力为主要特征;二是规模经济;三是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

2. 工业的分类按照生产过程划分,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按照生产对象划分,工业可以分为农业工业、动力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等。

此外,还有新兴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等。

三、工业的分布规律1. 工业分布的因素工业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政策和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2. 工业分布的特点工业分布的特点包括:一是分布不均衡,重工业和重化学工业集中在华北、东北和长江三角洲;二是分布有规律,沿海地区和交通干线沿线的工业发展较快;三是分布有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工业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

四、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以加强轻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着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的地理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区域,但中西部地区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总之,掌握工业知识点对于学习地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八年级地理工业知识点的梳理,相信同学们对工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考试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工业的笔记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工业的笔记

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工业的笔记1. 工业的概念: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涵盖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制造生产资料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工业的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还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 工业的作用:工业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它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也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 工业的类型:工业可以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例如采矿、制造业等;而轻工业则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例如纺织、食品等。

5. 工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受到资源、能源、交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重工业会分布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以便于获取充足的原材料和高效的运输条件。

而轻工业则更倾向于分布在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的地区,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降低运输成本。

6. 工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现代工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应对环境挑战。

7. 工业与环境: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污染、资源浪费等。

因此,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8. 工业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业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发展。

未来的工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会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极限突破》201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配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极限突破》201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配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三、 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 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 科技含量很高。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3)产品更新换代快。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1)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 电子 科学技术 信息 _______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________和________类 科技含量 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____________很高。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科技人员 (1)从业人员中,____________所占的比重大。 研究与开发 (2)销售收入中,用于____________的费用比例大。 快 (3)产品更新换代________。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 大城市 大分散 小集中 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特点。
3.工业分类
工业分类 重工业
概念
工业部门
以提供生产资料为 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 主的工业 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
以提供生活资料为 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 主的工业 表、家用电器
【典例 1】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B.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C.工业生产就是对原材料加工的过程 D.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 【名师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 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自主、政 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物质生 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不只是对原材料的加工过程,还包括从 自然界中取得自然资源的过程。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