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5.1如何写好质性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

论文写作技巧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行为、观点和经验的深入理解,以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

在学术界和应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效的质性研究技巧。

1. 问题的选择在进行质性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

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可以指导研究过程,使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

问题的选择应考虑到研究的目的和背景,最好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相关。

同时,问题的选择还应遵循所在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前沿问题,以确保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数据的收集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据的收集。

数据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多种途径获得。

在进行访谈时,需要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并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问题提纲。

在观察过程中,应保持客观中立,并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细节。

此外,文献分析也是质性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研究者需要广泛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3. 数据的分析质性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一个交错进行的过程。

在数据收集的同时,研究者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

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内容分析、主题编码和模式识别等。

其中,主题编码是一个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提取出关键主题和观点,以揭示背后的意义和模式。

4. 结果的展示质性研究的结果应以清晰、准确和有力的方式呈现。

结果可以通过文字叙述、图表、引证原文等形式展示。

文字叙述应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以便读者能够理解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研究结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引证原文是为了保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验证性,读者可根据引文进行进一步阅读和评估。

5. 结论和讨论在质性研究的结论和讨论部分,研究者应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回答研究问题,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

此外,还可以对研究过程中的限制和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一、引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质性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的独特性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内在含义和社会背景。

本文将介绍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概述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深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观点、经验和情境来获取研究结果的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不同,质性研究注重对被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进行探究,以获得对问题的深入、全面的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深度访谈、观察、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1. 数据收集深度访谈是质性研究中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研究者将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交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被研究对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观察是质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获取信息和洞察。

2. 数据分析质性数据分析是质性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可以使用词频分析、主题编码、模式识别等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解释。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内在含义和模式,从而为论文提供有力支持。

四、质性研究方法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质性研究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深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注重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质性研究方法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研究环境,从而有助于生成深入洞察的研究结果。

2. 不足质性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质性研究的样本容量通常较小,不能推广到整个人群。

其次,质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数据验证和反思。

最后,质性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对研究者的要求也较高。

五、质性研究方法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案例以一篇教育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为例,研究者通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小班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自信心的影响。

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

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

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字化的数据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关注理解人类行为和观点的背后动机和原因。

与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加注重深度和细节,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和见解。

本文将介绍进行有效的质性研究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一、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在进行任何研究之前,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非常重要。

研究问题应该清晰明确,能够引导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同时,确定研究目的可以帮助研究者集中精力并确保研究的连贯性。

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设计质性研究有多种方法和设计,包括个案研究、焦点小组讨论、访谈和观察等。

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设计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研究的是个体行为和观点,访谈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果研究的是群体的互动和决策过程,焦点小组讨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制定研究方案和甄选样本制定研究方案是确保研究过程和数据质量的关键一步。

研究方案应该包括研究的详细步骤、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参与者的招募方式。

此外,选择合适的样本也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样本的选择应该基于研究问题,并且能够提供丰富和多样的数据。

四、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质性研究中的核心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和文件分析等。

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应该制定合适的问题和访谈指南,并确保与被访者的互动顺畅和舒适。

观察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记录重要的行为和事件,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和分析。

在文件分析中,研究者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相关的文献或文件,提取有效信息。

五、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是质性研究中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解释。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和定性内容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研究者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从数据中发现模式、主题和关系。

数据解释则是将分析结果与研究问题和目的联系起来,提供深入和有意义的见解。

六、验证和信度的考虑在质性研究中,验证和信度是确保研究结果可信的关键方面。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部分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部分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部分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需要展示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展示学生对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的理解。

对于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教育学专业而言,质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撰写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部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质性研究部分,涵盖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

一、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质性研究部分的核心,它描述了研究的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参与者、数据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在撰写研究设计时,学生需要清楚地陈述研究问题,并合理选择研究参与者和数据收集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描述数据分析方法并解释其选择的理由。

在描述研究问题时,学生应明确说明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或研究目标。

例如,对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质性研究了解学生对某一教学模式的态度和观点,从而改善教学实践。

因此,他们的研究问题可以是:“学生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看法和体验如何?”在选择研究参与者时,学生需要明确说明参与者的特点和数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参与者。

例如,对于上面提到的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可能选择某一高中的学生作为研究参与者,并解释选择高中学生的理由,比如这些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学习转折点,他们对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态度和观点可能更加明确和有价值。

在描述数据收集方法时,学生需要详细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例如,对于上述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可以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访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特定教学模式的看法和体验,问卷调查可以获得大量的学生意见和反馈。

在描述数据分析方法时,学生需要解释所选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并说明如何处理和解释数据。

同时,学生还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相关软件工具来支持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质性研究部分的关键环节,它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保持专业性和严谨性。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设计与分析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设计与分析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设计与分析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质性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与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更注重对个体经验、观点和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细致描述。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应用于论文写作。

首先,质性研究的设计是关键。

在设计质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样本。

质性研究的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此外,样本的选择也是质性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研究者可以采用方便抽样、目的抽样或者理论抽样等方法选择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其次,质性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是相互关联的。

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制定合适的访谈指南、观察记录表或者文献分析框架,以帮助收集数据。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避免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干预或引导。

观察和文献分析也需要研究者保持客观的态度,尽可能真实地记录和分析数据。

在数据分析阶段,质性研究通常采用主题分析、内容分析或者现象分析等方法。

主题分析是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以发现其中的主题和模式。

内容分析则是对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释,以发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现象分析则是对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的结果呈现需要注意准确、清晰和有说服力。

研究者可以通过引用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此外,质性研究的结果还可以通过图表、引用和描述等方式进行呈现,以增强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

在呈现结果时,研究者需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过度解读,保持客观和中立的立场。

最后,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局限性和可靠性,避免过度推广和夸大研究结果。

其次,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伦理问题,保护被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结论与启示撰写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结论与启示撰写技巧

论文中的质性研究结论与启示撰写技巧质性研究是一种基于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

相比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更加注重对个案的深入了解和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的特点。

在质性研究中,结论和启示的撰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论文中的质性研究结论与启示的撰写技巧。

一、结论的撰写1. 切合研究目的:在撰写结论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结论应该是直接回答研究问题并满足研究目的的。

2. 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果: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果,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

3. 具体而具有一般性:结论要具体地归纳研究中取得的具体结果,同时要具有一般性的参考价值,使得读者能够将结论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

4. 与研究问题的关系:结论应该明确展示研究结果与研究问题的关系。

论证研究结果是如何回答研究问题和验证研究假设的。

5. 分层次地呈现:结论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方面或主题进行分层次地呈现,以帮助读者理解研究成果的复杂性。

二、启示的撰写1. 基于结论的总结:启示应该基于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供对后续研究或实践的启发。

2. 引发新的思考:启示应该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对研究领域或实践问题的新见解和研究思路。

3. 归纳多个结论:启示可以归纳多个结论,指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并提供综合的建议。

4. 关注实际价值:启示应该关注研究结果的实际价值,指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推荐。

5.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启示中还应该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弥补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

结论与启示是质性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撰写要符合规范并能够清晰地传达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对实践的启示。

在撰写过程中,务必牢记研究目的和问题,避免冗长复杂的语句,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以确保读者对研究成果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启示的撰写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范式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范式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范式质性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现象进行深入的描述、解释和理解,以揭示背后的意义和动态过程。

在论文写作中,质性研究范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的特点、方法和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一、质性研究的特点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比,更注重对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描述。

它不仅关注“是什么”,还关注“为什么”。

以下是质性研究的一些特点:1. 主观性: 质性研究倾向于关注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感受,强调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亲身接触和理解。

2. 描述性: 质性研究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来呈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本质。

3. 灵活性: 质性研究方法相对灵活,允许研究者根据需要调整研究设计和方法。

二、质性研究的方法质性研究使用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得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1. 深度访谈: 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研究者可以收集到详细的主观经验和观点。

2. 文本分析: 研究者对书面材料、文本或其他媒体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了解其中潜在的意义和模式。

3. 观察: 研究者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来获得信息,例如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4. 焦点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研究者可以借助群体交互和互动,探索群体中的共同观点和问题。

三、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和深入的分析,从而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以下是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1. 理论构建: 通过质性研究,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和特点,为理论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2. 数据支持: 质性研究可以提供实证数据,为研究问题提供直接的证据和支持。

3. 结果呈现: 质性研究可以通过详细的描述、引用实例和分析来呈现研究结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发现。

4. 深层理解: 质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动机、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

四、质性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虽然质性研究在论文写作中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1. 主观性限制: 质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受到研究者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需要研究者通过适当的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来增强研究的可信程度。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与定量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注重对个体和群体内在意义及其复杂关系的理解和解释,强调深入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将探讨质性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首先,质性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的数据收集方式有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

其中,访谈是质性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与被访者交流,研究者可以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感受。

访谈的灵活性使得研究者能够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并与被访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观察则使研究者能够直接观察和记录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获得更为真实和具体的数据。

文本分析则是通过对书面或口述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和解读,如对文献、历史文本或文化产品的分析,以获取关于被研究对象的信息。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质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理论构建。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讨论,并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等方法收集的数据,研究者可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或为已有理论提供新的解释和验证。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对一个个体、组织或事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从而获得关于该个体、组织或事件的详细细节和特征,进而推导出普遍性结论。

此外,质性研究方法还可以用于对社会群体、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等的深度研究,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

然后,在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写作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

其次,研究者应当采用规范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研究者还需要注意对研究对象的保密和隐私,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最后,在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中,研究者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工具和方法来提高研究质量。

比如,研究者可以使用针对质性数据的专业分析软件,如ATLAS.ti、NVivo等,来帮助进行数据的整理、编码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林诺夫斯基:“本次调查的主题、方法和范围”,
载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设线索、有悬念、有逻辑 主题突出集中,不要头绪纷杂 从读者角度来考虑问题:对背景可能不熟,注意力有限
提出有实质性的理论逻辑,而不是泛泛引文
一方面,新教将包括挣钱在内的世俗生活上升到天职地位,使人摆脱传 统道德的约束,勤于工作、合理而努力地挣钱;
另一方面,它又使人在勤奋的同时对个人生活施行禁欲的方式,克勤克 俭。
韦伯错了吗?
“新教伦理”真的存在吗?其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否真像韦伯所说的那样 明显?
Becker和L. Woessmann(2009)发现:19世纪普鲁士的人口普查数据证明, 韦伯的观察确有其合理之处:新教徒密度较高的地区,确实有更高的经济发 展水平(比如更高的人均所得税收入)。然而,具体的机制却跟韦伯设想的 大不一样:在控制了各地平均识字率差别之后,两位研究者发现,新教徒密 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消失了
韦伯错了吗?
Bai和Kung(2015)发现:利用1920年代的历史档案记录,当时传教士比例 较高的中国县城,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更高。
考察了义和团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外生冲击:以“扶清灭洋”为宗旨的 义和团,主要根据地在长江以北;而在长江以南,张之洞和李鸿章等人签订 了所谓“东南互保”的协议,为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因 此,一座县城离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地越远,离江南越近,就越可能吸引较多 的传教士。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们建立起了从人均传教士比例到经济发展水 平的因果关系。在排除了当地人均的学校和医院数目的影响后,传教士比例 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就不再显著。
China World
China’s growth seems to be the fastest: GDP per head at PPP, semi-log
500
China (1978-2001, +1.5% each year)
South Korea (1978-2001)
400
China (1978-2001)
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在西方兴起的时候,中国存在许多可以给东方带来 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构因素:
有大量的国内商业和国外贸易 全国范围内竞争性考试的建立和持续 社会总体上和平稳定 有许多大城市中心,地理流动比较普遍 许多技术比当时的欧洲先进 稳定成长的稀有金属
China’s per capita GDP (at PPP) in the last one thousand years
罗小蓉,2017,《农村普通高中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效果研究--以成都市C中学为个案》,四川师范大学
引言 个人的心得体会
好的论文,起于好的标题
从好的问题出发,寻求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而非研究目的
理论在实证研究中的地位 难道一定就只有大理论(grand theory)才是真理论?
找到合适的合作者
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 社会学的最顶级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
社会学研究 开放时代
中央政府的责任
6.利益集团、权贵、权力资本、官商
1.性别,女权问题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大家觉得太夸张了,真的是太夸张。那年我们州状元出在了快班,我们网络班所 有人都不怎么样,连个全校第一都没有。老师说我们这届网络班不是很成功。”
“用技术顶多叫教学,不能叫教育、网班当年是真的惨。”
“自己基础较差,跟不上网课进度,反而失去了信心。”
《那些没有被屏幕改变的命运》,大象公会,2018年12月15日
2.政治运动,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
3.侵害公民、侵害民众、侵害人民、损害公 民、漠视公民:政府是问题根源——包括中
央和地方政府
5.弱势群体和权利、边缘群体和权利
4.公民社会、公民参与、公众参与、政治参 与
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 理论非常简单,但并不单薄 问题非常有趣、重要 实证研究非常精细、认真 通过直观表达的分析方式报告研究发现
开场案例: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
• 本文针对远程网络直播教学在农村普通高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法、观察 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探究其运用效果,并从多元文化和校本化角度提出个人建 议供研究者们参考。
• 本研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通过 查阅资料了解国内研究现状,阐述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后文 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成都市C中学开展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的简况。明确远 程网络直播教学的内涵,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由来、教学特点及其优势。对成都七中 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初步了解成都市C中学远程网络直播班的学 情。第三部分:成都市C中学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效果分析。主要通过问 卷、访谈、课堂观察以及与同层次非远程网络直播班以及不同年级远程网络直播班的 学情进行比较分析,了解该校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学习成 绩、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进而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 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农村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给农村中学带来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部分:促进农村普通高中远程网络直播教学效果提升的措施。针对调查中发现的 问题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建议。
Becker, S. O., & Woessmann, L. (2009). “Was Weber wrong? A human capital theory of protestant economic histor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4(2): 531-596.
虽然基督教传播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但重要的渠道是人力资本的提 升、知识的扩散(兴学校、建医院)。
Bai, Y., & Kung, J. K. S. (2015). “Diffusing knowledge while spreading God’s message: Protestantism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in China, 1840–1920.”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3(4): 669–698.
马克思.韦伯
韦伯宗教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仅仅出现在西方,而没有在其它 文明中出现?
“为什么资本主义利益没有在印度、在中国也做出相同的事 情呢?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 在印度、在中国也走上西方现今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 呢?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并从发生学上说明西方理性主义的 独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找寻并说明近代西方形态的独特 性。”
如何写好质性研究论文 经验与案例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开场案例: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
开场案例: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
在四川甘孜州的直播班,老师批评学生晚睡,有学生回答,“我得守住阵地。爸爸因为你 在家长会上表扬了我,病减轻了不少。我要让他彻底好起来。”你可以说这样苦读很不科 学。但在这儿,一个穷地方,改变就这样发生。禄劝一中高三的前两名学生告诉我,只看 卷面成绩,他们已和成都七中的“天才”们相差不大。3年的漫长竞赛,他们一步步追了 上来:高一勉强及格,高二渐渐从100分,上升到110、120……直到现在,满分150分,能 拿到140分。王红接观察了16年,最后得出结论:不要觉得偏远地区的孩子基础差,“他 们潜力无限”。通常情况是,学生用一两个月适应成都七中的节奏,高二开始进步,高三 复习时,把前两年学的知识巩固住,成绩会突飞猛进。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曾经认为,9 年义务教育外加环境的巨大差距,很难在3年内弥补。但禄劝的老师笃定地说,他们高一 的单科平均分,和七中平行班差50分;到高三,最好时仅差6分了——可塑性和希望都存 在。
Taiwan, China (1978-2001)
Japan (1978-2001)
300
200
100 1978
Source: Angus Maddison (2003)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year
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韦伯对新教宗教道德的恪守:作为新教徒的母亲、姨妈对韦伯的影响
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性化的分析路径:宗教和伦理观念的演变轨 迹;韦伯没有在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划上因果关系的等号,他在这两 者间植入了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源泉,而资本主义精神则直接导致了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出现。
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
好的质性学术论文的构成
Introduction/Research Puzzle Theory/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Design (Data and Method) Findings/Main analysis Discussion/Conclusion References
个案研究的精髓
“可以说,个案的敞开过程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相似的:
他需要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有各类丰富充足的知识为未来做 储备,但任何知识都终究代替不了生活的历练。在他所经历 的无数故事里,他开始真正懂得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同身受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和 道理。惟有如此,他才会尝试着从社会中发现自己,从历史 中看到未来;也惟有如此,他才能够细心品察发生在现实生 活中的每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渠敬东,2019)
马丁路德本人相信,教众应该获得自己阅读圣经的能力;因此他一方面号召 各地领主修建公立学校,一方面鼓励群众送子女入学。这一举动的结果,就 是无论在19世纪的普鲁士还是如今的德国,新教徒较多的地区人均教育水平 普遍更高。因此,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新教伦理”,而是新教对教育投资 (或者说人力资本积累)的鼓励,促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