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 易错题查漏补缺 专题复习系列(五)气候与自然带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气候与自然带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气候与自然带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考点答题技巧:气候与自然带
整理了高考地理考点的简答题答题思路,供广大考生和家长参考,更多高考地理备考内容在高考频道。

高考
地理考点:气候与自然带简答题答题思路
(1)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是:它位于赤道两侧,被广阔的海洋所包围
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
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量差异很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4)南半球没有冻土带的原因是:南半球的同一纬度是海洋
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
北非受到来自大陆内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影响。

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中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6)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原因:副热带高压强度不稳定,夏季风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
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得晚,持续时间长;北方的雨季很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
(梅雨不是最好的答案,因为有些年份出现了“空梅”现象)
12下一页尾页。

2013届优化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5.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2013届优化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5.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4.应关注近两年我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和能源问题的新动 向,并总结其产生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特别是能 源问题,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引起了政 治、经济、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反响,应将其作为长期的热 点。
知识对接
特别提醒
全球气候变暖、各种自然灾害是常考热点,自然资源的考 查在其它专题都穿插,综合性很强,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不能 单纯的复习本讲的知识,要结合实际案例,把思想和理念融入到 其它各个专题的知识之中。,
(2)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②加大能源 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建 设;④稳妥发展核电;⑤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 、风能、海洋能等;⑥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 净煤技术;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⑧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
方法对接
八大类地理非选择题的答题模板 5.判断类问题
题型特点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 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类设问形式有: 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地形类型;此时A城镇的风向 是________;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__;图中所示 是________海区等。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种影响应通过具 体的事例而不要求做纯理性的阐述。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 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全球气 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本考点的重点是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时还要注意 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学习自然灾害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所以,除了掌 握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外,还要求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 要原因,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

2013年《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五非选择题解题突破(全国通用)

2013年《高考专题提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专题五非选择题解题突破(全国通用)

气候特征
①气温(高低的季节变 化、年较差); ②降水(年降水量的多 少、季节变化); ③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 的长短)等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 和湿季;年降水量 750~1 000 毫米 【中国气候特征】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 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 积广大
续表
类别
【日本工业生产特征】日本是世界上工业高 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业部门齐全、结构完 整;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尤其是钢铁、纺织、 机械、化工、电子等工业部门;工业原料、 能源和产品销售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二)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 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注意延 伸方向、弯曲状况、变化趋势及疏密情况,与其他地理事物的 空间联系,分布特点等。要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 “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 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续表
类别
答题思路——分类建模
①沿海地形平坦,海滩广 盐场形成 阔,便于海盐晒制;
原因 ②降水量少,光照充足,
蒸发旺盛
经典案例 【红海沿岸盐田的优越自然条件】 ①沿海地形平坦,便于海盐晒制; ②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天气炎热干燥,降水 量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有适于晒盐的天 气; ③临近红海,便于就近获取高盐度海水,原料 丰富
答题思路——分类建模
经典案例
①流量的大小; ②水位的变化;
河流水文 ③含沙量的多少; 特征 ④结冰期——有无与长 短; ⑤河流落差等
【长江水文特征】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 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 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 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 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高三复习地理专题五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高三复习地理专题五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光照、热量、降水、水热组合 状况、昼夜温差 考点:农业区位 材料:茉莉习性(喜高温、抗寒 性差、喜光、水分充足) 迁移:气候因素(热量、降水、 光照、昼夜温差等)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 (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 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答题启示:注意从材料和地图中总结答案,不要套用所背的温 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 水较多,采摘期最怕遭遇降雨。图中的棉花带曾是世 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近期种植不断减少。下图是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及棉花带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一,分析棉花带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6分)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一、从气候特点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从气候的各组成要素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气象灾害与农业生产
一、从气候特点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热带雨林气候 (1)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生长期长;全年高温多
雨,水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
案例1:评价海南岛沿海平原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优势: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年降水量大,水源充沛;沿海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不足:阴雨天多,光照条件差;常受台风、旱涝等灾害影响。 案例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 渔业资源丰富,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 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案例3、分析南非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形平坦开阔,草原面积广阔.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3年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高考预测】①不同的地表形态→高原、山区、平原等→⎩⎪⎨⎪⎧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

②重点掌握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③复习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在于对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掌握,主要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④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用所学的理论解释当前的热点问题,如长江流域的干旱、洪涝灾害、日本地震等。

【高频考点】考点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1.[2012·北京文综,36(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考点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2012·重庆文综,36(2)]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2012·天津文综,13(3)(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1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2说明原因。

考点4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4.(2012·北京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2013届高考地理问答题经典总结

2013届高考地理问答题经典总结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1)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2)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1)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2)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3)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4)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5)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3年高考地理 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 专题13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高考预测】①不同的地表形态→高原、山区、平原等→⎩⎪⎨⎪⎧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分布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

②重点掌握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③复习全球气候变化,重点在于对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掌握,主要从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方面进行理解和掌握。

④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用所学的理论解释当前的热点问题,如长江流域的干旱、洪涝灾害、日本地震等。

【高频考点】考点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1.[2012·北京文综,36(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考点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2012·重庆文综,36(2)]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考点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3.[2012·天津文综,13(3)(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1)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1列举三项。

(2)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2说明原因。

考点4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4.(2012·北京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

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5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

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5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

1 2013年高考地理易错点点睛与高考突破专题15 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2013高考预测】①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运用区域地图梳理全球主要地区、重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的地理特征,突出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②注意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思路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区域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比较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综合比较法(尤其是列表比较法),在分析区域优势、特色和功能的基础上,注意找出区域间各地理要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④关注热点区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热点区域的地理特征。【考点突破】考点1 世界地理概况1.(2012·天津文综,10~11)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符合上图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2)结合上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2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考点2 世界主要大洲和地区2.(2012·四川文综,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3.(2012·海南地理,5、7)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2)题。3

(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2)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B.制冷C.取暖 D.烹饪【答案】(1)B (2)C 4.(2012·上海地理,47~49)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地理易错题查漏补缺专题复习系列(五)气候与自然带专

]一、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1-2题。

1.当上面右图中a处的上升流最强烈时,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印度洋地区季节的是
2.关于下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地带性分布规律
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J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荒漠
D、K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右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 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 B分别代表图甲中 A、 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说法是
A、该河位于热带地区
B、该河AB段有发生凌汛现象的可能
C、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
D、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4.若图中河流流量大小与树影长呈反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是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

20世纪前半叶,该国东北部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20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甲城市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6.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
世界各地的美食各异。

以下是一套著名的传统美食餐单。

从此套餐使用的材料,分析其地理意义。

回答7-8题。

餐前点心:以玉米为主要材料的金黄色托提亚饼;
餐汤:以番茄酱为主要调味料的阿丝特克汤;
主菜:豆类及可可调制的莫雷汁浇在鸡腿上——莫雷鸡主菜;
餐酒:龙舌兰蒸馏的淡黄色的塔奇拉酒。

7.该套餐所选取材料的特色与下列自然地理要素中关系密切的是
A.人口B.气候C.市场D.植被
8.对于盛行该传统套餐的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的气候是潮湿闷热的热带季风气候B.该国的水资源丰沛
C.该国的气候是干旱、半干旱的高原气候D.该国的农业资源中水资源丰富9.据下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2007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

读下图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