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系统
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

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是由杭州华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生产,是国内率先采用自主知识产权主控芯片为核心,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通过胶囊内置摄像头,获取消化道内部图像。
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是微电子技术、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技术、图像处理、无线通信技术等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一项高科技成果。
由胶囊、数据记录仪、工作站组成。
其中,胶囊部分主要依靠微电子及光学技术,在人体消化道内拍摄动态照片,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将其转换成无线型号,由天线接收储存在数据记录仪中。
将其在工作站中进行数据还原,并处理。
最后将成像的图片提供给医生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参数:胶囊式内窥镜:工作时间:>8小时视场角:140°景深:0-50毫米光学分辨力:>5线对/毫米尺寸:A规格11.4 mm×26.7mm B规格13.4mm×28.0mm重量:3.7克数据记录仪:接口:USB 2.0电源:5.0伏直流电源工作时间:≥10小时工作站:软件:口服内视镜图像与报告处理系统(自主版权)动态图像播放速度:1-30帧/秒可同时显示的图像数:最多12幅输出方式:BMP图像、AVI动态图像、独有文件、专有格式病历报告输出媒介:显示器,打印纸,存储卡数据输出:图像,采集时间及其他诊断数据,支持静态图像显示和动态图像播放数据库:病人信息库,病检图片库,报告模版库,用户信息库实时显示:支持实时监视HT胶囊式内窥镜的特点:HT型胶囊式内窥镜系统是以单芯片低功耗控制及无线收发系统、无损图像压缩技术、智能数据接收系统为核心,集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特点有:(1)安全卫生:HT型胶囊式内窥镜外壳采用不能被消化液腐蚀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性,能够安全排出体外;胶囊外壳封装达到国标外壳防护等级最高的IPX8,可确保胶囊内的电子系统不会被体液所侵蚀,也不会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外泄;胶囊经灭菌后为无菌产品,且是一次性使用,检查过程无创,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任何感染的风险。
胶囊内镜

优点
避免了传统胃镜检查的生理痛苦
也将检查结果更加精细精确,简便易操作 胶囊在体内检查时,可照常工作学习
胶囊胃镜可以检查到以前根本检查不到 的近7米长的小肠内壁情况
胶囊胃镜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安全卫生
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两日吃少渣半流质食物(如 粥,牛奶),忌蔬菜,水果,油腻食 物。如有长期便秘者需要提前清肠1 2 检查前24小时内及检查 期间,不允许抽烟 3 检查当日,早餐禁 食 4 检查前2个小时,禁服用任何药物
禁忌症
• 凡能妨碍胶囊正常 通过消化道的疾病 均属检查禁忌症, 如 胃肠道狭窄、梗阻、 穿孔、肠瘘和大憩 室等. 也不推荐在安 装有起搏器患者和 儿童中使用.
并发症
1 胶囊嵌顿
胶囊内镜检查的主要并发症是胶囊嵌顿, 他可嵌顿在狭窄处, 停留大憩室内或术后胃的输入襻无法排出,
2 胃内滞留
发现少数有幽门运动功能异常的的患者, 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 过长(达4 h), 后经胃镜送入十二指肠.
避免剧烈活动等 可能导致图像记 录仪发生移动的 活动 检查结束后注意 在检查8小时内 胶囊是不是从大 尽量不要喝水, 便内排出,一般 吃食物 当天或 4天内排 出,
适应症1Βιβλιοθήκη 小肠出血2 小肠其他器 质性疾病 3 食管、胃、 结肠器质性疾病 4 消化道功能 性疾病
胶囊内镜主要应, 从目前资料显示 胶囊内镜依靠消化 胶囊内镜在食管通 用于急性、复发 胶囊内镜对其他小 道动力作用向前推 过时间很快, 对食 性、隐性小肠出 肠疾病诊断优于小 进 , 因此在获得消 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血 , 线和肠道 胃镜及结肠镜 肠 X CT 化道图像的同时 ,检 有限. 胶囊内镜的 检查无异常的患 查,胶囊内镜可作 可在无创、生理的 摄像头的焦距仅几 者 为诊断小肠克罗恩 肠蠕动情况下记录 毫米, 因此对胃内 病的首选检查 到胃肠运转时间 . . 疾病诊断也有限
胶囊内镜 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人体通信原理
胶囊内镜是一种医学设备,也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或医用无线内镜。
它用于检查消化道,尤其是小肠。
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胶囊内镜会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这些图像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送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
在胶囊内镜的工作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人体通信原理:
1. 无线信号传输:胶囊内镜内置的摄像机将拍摄到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将这些数字信号传输到体外的图像记录仪。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等通信原理。
2. 电源供应:胶囊内镜的电源由一个外部的磁力充电器提供。
当磁力充电器在体外的特定位置时,它会通过磁力为胶囊内镜的电池充电。
3. 运动控制: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内的运动主要由消化道的蠕动驱动。
但医生可以通过外部的磁场来控制其在某些特定位置的停留,以便更详细地观察某些部位。
请注意,虽然胶囊内镜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便利,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对所有消化道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某些病变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使用这种设备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医学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一文了解胃镜、肠镜、胶囊内镜、无痛胃肠镜

一文了解胃镜、肠镜、胶囊内镜、无痛胃肠镜胃镜、肠镜、胶囊内镜和无痛胃肠镜统称为内镜,它们是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那么,这些检查的目的都是什么?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又是什么?下面为您一一介绍。
一、胃镜胃镜检查主要是明确食管、胃、十二指肠是否发生病变,明确诊断,获得病变组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胃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针对可疑病变部位,还能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实现疾病的准确判断,提高早期口咽癌、食管癌、胃癌以及十二指肠肿瘤的检出率。
1.适应症(1)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疑似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
(2)已经确诊有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病变,经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治疗效果的患者。
(3)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无法明确的患者。
(4)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对性质进行明确的患者。
(5)需要行内镜下治疗,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胃癌早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
(6)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需要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或是需要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指导治疗的患者。
2.禁忌症(1)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无法合作者,内镜插入途径有严重急性炎症和内脏穿孔者。
(2)相对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伴血红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肠巨大憩室等。
二、肠镜肠镜可协助诊断患者肠道出现的疾病,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措施,比如:协助诊断肠炎、肠息肉、肠癌等。
结肠镜是检查肠道疾病的最常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包括结肠镜和小肠镜。
除了诊断疾病外,肠镜还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如肠镜下止血、肠镜下息肉切除等。
1.适应症(1)没有明确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如便血、持续性便潜血阳性。
(2)有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疑似结直肠疾病。
胶囊内镜系统的维护及保养

OMOM胶囊内镜_系统保养及维护系统维护及保养智能胶囊的维护和保养(1)智能胶囊应存放于温度为0~50℃,湿度不高于90%,无放射的环境中;(2)智能胶囊应远离磁场,并且存放期间不能损坏外包装;(3)智能胶囊应储存在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4)智能胶囊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开封而未立即使用的,下次使用前应先消毒;(5)智能胶囊有效期为十四个月,超过有效期应停止使用。
图像记录仪的保养(1)图像记录仪应存放于温度-40~70℃,湿度不高于90%的干燥环境中;(2)存放前应确定电源处于关闭状态;(3)在使用或存储时,应远离火源;(4)在使用或存储时,应避免渗入水或其它液体;(5)在图像记录仪长期不使用时,应每月对图像记录仪充电一次,每次充电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6)图像记录仪背心因与人体频繁接触,应定期对其消毒。
影像工作站的维护及保养(1)注意防尘、防潮、防静电干扰;(2)其他保养措施请参阅“计算机用户手册”;(3)影像工作站工作环境:温度-20~50℃、湿度低于90%。
:·在未经相关人员允许的情况下,请勿擅自拆卸或维修本系统,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与我公司售后服务工程师联系以获取帮助。
·应避免系统各部件受到挤压、碰撞或跌落;图像记录仪不得接近高温物体或置于火中。
·影像工作站计算机使用交流电源供电,默认电压为220V。
如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使用本系统,请根据当地的交流电压更改设置(设置方法请参照“计算机用户手册”执行)。
·影像工作站计算机为OMOM胶囊内镜检查专用设备,请勿安装本说明书规定以外的软、硬件,否则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将不能享受免费上门服务。
磁控胶囊胃镜工作原理

磁控胶囊胃镜工作原理
磁控胶囊胃镜是一种新型的无痛胃镜检查方法,它是利用微型胶囊镜头及磁控技术来
观察胃内病变情况的医疗器械。
磁控胶囊胃镜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胶囊镜头、磁力系统和显像系统。
1. 胶囊镜头
磁控胶囊胃镜内置有微型摄像头、LED灯及电池等部件,呈胶囊状,其直径为11毫米,长度为23毫米,重约3克。
胶囊外壳由可溶解材料制成,可以被胃液、胆汁等消化液体溶解,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损伤。
2. 磁力系统
磁力系统由外部磁铁和磁控器组成,主要用于控制胶囊镜头的运动轨迹,使其在胃内
行进。
磁控器内置有电子控制单元、电池、通讯模块等部件,可通过无线信号控制磁铁的
位置和强度,从而控制胶囊的运动。
在无线信号的作用下,磁铁会在胃部从外部控制,磁
铁的位置和强度决定了胶囊镜头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3. 显像系统
显像系统由电视监视器、计算机及运动控制软件等组成,主要负责接收和解读从胶囊
镜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视频信号输出。
显像系统可以对病变点、粘膜等进
行显微分析,通过传送数据到计算机,拍摄、记录图像,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胃内病
变情况。
以上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完成磁控胶囊胃镜的检查任务。
在进行检查前,医生会要求
患者服用清肠剂,并于早晨空腹吞下胶囊,待检查结束后,胶囊自动排出体外。
整个过程
无需麻醉,不会带来任何疼痛或不适感,也免除了传统胃镜检查的不适和恐惧感。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结肠狭窄和梗阻
胶囊内镜可用于检查结肠狭窄和 梗阻情况,评估肠道通畅程度及 狭窄原因,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
的诊疗建议。
03
胶囊内镜在呼吸系统检查中的应用
肺部检查
肺部病变诊断
胶囊内镜可用于肺部病变的诊断,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内镜观察肺部组织的变化和异常表现,医生可以做出 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道异物取出
当气道内出现异物时,胶囊内镜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并取出异物,避免对患者 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和并发症。
04
胶囊内镜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患者应用
诊断胃肠道疾病
胶囊内镜可用于儿童胃肠 道疾病的诊断,如炎症性 肠病、息肉、溃疡等。
评估治疗效果
对于已确诊的儿童胃肠道 疾病患者,胶囊内镜可用 于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 化情况。
多模态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超声、MRI等多模态成像技术,提供更全面的 消化道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
延长在体工作时间
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胶囊内镜在 体内的工作时间,以便更全面地观察消化道情况。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可能影响胶囊内镜的研发、注册 和上市流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末胶囊内镜问世以来, 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升级,逐 渐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 检查手段。
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患者吞服胶囊内镜后,内置摄像头在 消化道内拍摄高清图像,并通过无线 传输技术将图像发送至体外接收器, 供医生分析和诊断。
结构特点
胶囊内镜通常由摄像头、光源、电池 、无线发射器等组成,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易于吞咽等特点。
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

第 1 章遥控胶囊内镜系统介绍1 简介遥控胶囊内镜系统,又称Navicam TM胶囊内镜机器人,是由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统称“安翰公司”)研发并生产的,是目前全球首家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可主动精确控制的消化道胶囊内镜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主要是在第一代胶囊内镜的基础上,内植永久性微型磁极,依靠体外磁场,精确控制进入人体内的胶囊内镜的运动、姿态和方向,实现主动控制、精准拍摄的功能,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小肠等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该系统共由五部分组成:定位胶囊内镜、巡航胶囊内镜控制系统、ESNavi软件、便携记录器和胶囊定位器。
2 系统组成2.1 定位胶囊内镜Navicam胶囊(图1-1)为胶囊形状的内镜,外壳为符合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内置有摄像头、无线收发装置、发光二极管和磁感应单元等300余个元器件,主要功能为智能拍摄人体消化道内部影像,并实时002消化道遥控胶囊内镜图谱无线传输到体外。
磁控胶囊内镜可以在体外磁场的控制下实现五个维度(前后、左右、上下、水平旋转、垂直旋转)的运动,从而实现对胃部腔体的全方位观察。
2.1.1 主要参数主要参数:长27mm,直径11.8mm,视角140°(摆动范围为±10%),图像原始分辨率为480×480,拍摄帧率为2张/秒,拍摄时长10小时,有5个LED 照明闪光灯。
2.1.2 主要功能(1)医学影像采集:胶囊进入人体消化道内,置于胶囊内部的闪光灯以自适应的模式闪烁发光,提供照明,前部的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完成对消化道黏膜的图像记录。
(2)图像处理:通过影像采集系统拍摄得到图像后,图像处理系统将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阅片系统可以识别的图像格式。
(3)无线传输:胶囊内镜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通过胶囊内部的无线传输系统,实时传输到体外的接收装置中,并进行储存。
(4)磁力控制:胶囊内镜内置磁感应单元,外部的控制设备通过自身的磁场与磁感应单元相互作用,能精确控制胶囊在五个维度方向上的运动,包括上下运动、左右运动、前后运动、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医院胶囊内镜填补辽西空白
一粒小胶囊让胃肠疾病检查轻松完成
一年前,60多岁的刘老伯常常感觉腹部隐隐作痛,一痛起来就频繁腹泻,一天达到3-5次。
眼看着刘老伯日渐消瘦,儿女们带着他在我市某医院做了彩超、CT、胃镜、肠镜等所有与胃肠道有关的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问题。
刘老伯在极度痛苦中苦熬了一年。
近期,刘老伯在我院体检时被发现患有肝癌、肺癌,经最后确诊,肝癌、肺癌实为小肠癌转移而来。
其实,一年前刘老伯的症状就是小肠肿瘤的表现。
遗憾的是,碍于当时就诊医院因检查手段的不足,没能及时发现病人小肠的早期病变,最终导致刘老伯病情严重恶化。
现如今,一颗神奇的“小药丸”出现在了我院窥镜诊疗科,这个胶囊式的“小药丸”,就是国内一流的胃肠道检查设备---胶囊内镜,其全名是“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
小胶囊里设有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能在人的消化道里运动并拍摄图像。
适用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等小肠疾病的诊断。
通过它拍摄的图像,医生能准确无误的了解整个消化道的情况,检查结果极其精准,且患者无任何痛苦和不适。
在我院窥镜诊疗科,我们看到了胶囊内镜的检查全过程。
胶囊只有一粒花生米大小。
患者喝一口水就将它吞进肚子。
之后,随着胶囊不停地行走,它就开始不停地在患者的食道、胃、小肠、
大肠里拍摄,它所拍摄的图像传送到数据记录盒中。
一秒钟拍摄两张照片,整个检查过程能拍出大约7万张照片。
在胶囊内镜的帮助下,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全胃肠。
尤其是能检查到以往常规内镜不易到达的小肠部位。
随着胶囊在整个胃肠道系统周游一圈以后,医生可以根据胶囊内镜提供的准确数据,仔细分析患者的消化系统病情。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
我院窥镜诊疗科李志建主任介绍说,传统的消化系统疾病检查主要是胃镜和结肠镜,但是传统的检查手段只能查看到患者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的情况,而几米长的小肠一直是内镜检查的盲区,此处的疾病往往被漏诊。
待到病情严重时,往往已经为时晚矣。
胶囊内镜通过轻松摄取小肠的真实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早期小肠病变。
我院胶囊内镜的投入使用,开创了辽西地区消化道无线内镜检查的新纪元,这也是21世纪内镜发展的方向。
它大大减少了患者检查时的不适和痛苦,尤其是为小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以实现。
我院胶囊内镜填补辽西空白的同时,更为胃肠道尤其是传统胃肠镜无法诊断的小肠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