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25篇范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25篇范文第一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假期,我利用村领导的帮助对我村公路交通、水利设施、供电、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
首先,我说一下我的研究思路。
一、了解我村的概况。
二、了解我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结果。
三、分析我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探求对策,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其次,是我的研究方法。
一、查阅资料,了解我村的概况。
二、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我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三、调查村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
四、总结并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对策。
下面是我的调查与分析。
一、我村的概况。
地字五号村隶属于大二号乡。
目前,我村辖区面积为10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797.48亩,共有158个村民小组,43户,常住人口150人,党员9人。
我村没有企业也没有工厂,首先是水。
各家靠种菜和小麦等植物为收入。
收入不低,除了生活费,还有很大剩余。
二、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背景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村干部有效领导下,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建设,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我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农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
这些年,在“村村通工程”的指引下,村里每年投入近35万元进行道路建设,截止目前为止,在整个村里再也看不到一条土路。
然而10年以前,我村许多地方的交通都以沙石路为主,一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满路泥泞。
而且路面状况差,坑坑洼洼非常多,下过雨后村民常常笑称为“鱼塘”。
(2)农村供电顺畅,居民用电得到保障。
2002年,全村完成电网改造。
在完成改造以后,村里各组都安装了独立变压器,各户安装了独立电表。
记得以前我村的变压器还是和邻村共用的,那时电网一出现故障则全村停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故障点不易确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1. 农田基础设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灌溉设施不完善,农田整理和水利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导致农田利用率低下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加。
2. 农产品储运设施:农产品储运设施的建设滞后,农产品易受天气、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导致产销不畅和农产品价值损失。
3. 农村交通设施: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不完善,影响农产品运输和农村产业发展。
4. 农业生产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机具和农艺设备更新滞后,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1. 投资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 建设标准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导致设施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较短。
3. 管理和维护不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导致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下降。
4. 区域不均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支持。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1. 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设施质量和建设标准。
2. 健全管理和维护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3. 加强科技支持: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推广应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设施的效率和质量。
4. 优化布局:根据各地的农业特点和需求,调整农业基础设施的布局,解决区域不均衡的问题。
5.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专业人才。
结语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加大投资力度、健全管理和维护机制、加强科技支持、优化布局和加强人才培养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调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是农民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道路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偏远地区的道路破旧不堪,交通不便;一些村庄之间的连接道路缺乏,给出行带来不便。
二、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水质还无法得到保障,农民长期以来饮水困难。
需要加大对农村水质治理的力度,确保农民饮水安全。
三、农村电力建设农村电力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电力不足的情况,农民用电需求难以满足。
建议加大对农村电力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供电质量。
四、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些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建议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
五、农村教育设施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也需要提高。
一些农村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师资力量不足。
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的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
六、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投入。
七、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农村发展的新方向,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覆盖不足、信息不对称等。
需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
八、农村通讯设施建设农村通讯设施建设也需要得到重视。
一些偏远地区通讯信号不畅,农民通讯困难。
建议加大对农村通讯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提高通讯质量。
九、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公共文化设施,农民精神生活贫乏。
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十、农村安全设施建设农村安全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202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调研报告一、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农村交通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建议加大投入,完善农村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等级和里程,加强村庄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重视道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二、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农村水利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要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水源工程、灌排工程和节水工程,提高农业抗旱抗涝能力。
同时,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监管,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三、提升农村电力设施电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议加大投入,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农村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压力。
四、优化农村通讯设施通讯设施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建议加大投入,提升农村通讯设施水平,实现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
同时,鼓励农民使用现代通讯手段,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五、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教育卫生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建议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同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减少因病致贫现象。
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环境整治是提升农村形象的重要举措。
建议加大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同时,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建议加大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八、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保险是保障农民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建议加大投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赔付额度。
同时,鼓励农民参加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九、强化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措施。
建议加大投入,实施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三篇)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三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三篇)(篇一)各位主任、委员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3月中旬,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成考察组。
对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考察。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历来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县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蓄水排涝、防洪灌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全县建有大中小水库129座;塘堰坝23000处;各类渠道600公里;提灌站65座;全县蓄引提水总能力10.3亿立方米;全县耕地面积62万亩,水田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8万亩。
近几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并取得明了显成效,为我县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美丽乡村幸福商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1、资金投入加大。
近几年,我县争取到中央、省财政对我县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达4.5亿元;县财政累计投入4500万元;吸纳社会资金近3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群众自筹资金4200万元。
2、取得成效明显。
近几年来,我县实施了中小型病险水库出险加固、水保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涉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40座,整修塘堰坝18000多处,新开挖高标准大塘1600口,整修各类中小渠道600公里,治理河道87公里,新打机电井863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8平方公里,整修机耕路180公里,建高标准粮田面积13.5万亩,…………………………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共6篇)

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共6篇)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共6篇)第1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指出:"要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今年中央把着力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我们基层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作为乡镇政府,贯彻落实上述要求,必须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加大农业项目的争取力度,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大改善,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不仅是履行政府执政为民基本职责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农村"三最"问题的现实途径。
一、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效近几年来,镇以改造增效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全力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工作氛围基本形成。
镇村两级组织抓项目的机遇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申报争取项目的热情普遍高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全镇上下抓项目建设的工作合力基本形成。
二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落户我镇并得到实施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额度越来越高。
仅年,全镇用于镇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就达到1753.5万元。
全年硬化乡村公路40公里,新建末级渠系9公里,改造土地5300亩,完成安全饮水工程2处,解决3000余名群众吃水问题。
卫生院综合楼、司法所、福利院、村委会改扩建和村级无线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年,我们围绕年初八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__万元农村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目前已落实到位了覆盖8个村的6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100万元以上,大部分项目已正式启动或正在施工。
三是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设施1. 公路状况在调查的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相对滞后,道路狭窄、坑洼、缺乏维护。
这导致农民出行困难,阻碍了农产品流通。
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改善道路质量,提升交通效率。
2. 桥梁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桥梁老化、破损的问题,给交通运输带来风险。
应加强桥梁的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3. 公交服务农村地区的公交服务相对欠缺,很多地方缺乏公交线路和站点。
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增设公交线路,并提供补贴,以方便农民的出行需求。
三、水资源设施1. 自来水供应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供应相对不足,部分地区依靠井水或者河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水质安全存在隐患。
政府应投资建设水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供应质量。
2. 灌溉设施农村地区农田的灌溉设施普遍落后,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应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灌溉水利效益。
四、能源设施1. 电力供应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相对薄弱,电网覆盖率低,常常出现电力不稳定、停电等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电网建设的投入,提高供电质量,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 可再生能源利用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应进行规划和推广,以减少能源的浪费,促进绿色发展。
五、教育设施1. 学校建设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学校数量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设施的建设标准,确保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 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薄弱,教学条件有限。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提供更多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
六、医疗设施1. 乡村诊所农村地区的乡村诊所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资源匮乏,人员不足。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诊所的投入,提升医疗设施水平,吸引更多的医生到农村地区执业。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农村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摸清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更好地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
市政协成立专项调研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考察等形式,对我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发展成就:我县现辖9个乡镇,共59个行政村。
其中:北郊两乡一镇共18个行政村,南郊五乡一镇41个行政村。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2005年我县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10.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4元,同比增长8.62。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设计库容为760万立方米的照壁山水库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农牧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投入上亿元,对全县26所中小学危房进行彻底改造;投入265万元,使59个行政村“村两委”和9个乡镇的办公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修建人畜饮水管道720公里,建成水源地24座,村村基本用上了自来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农牧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投入592万元完成了8所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投入228.1万元重点解决了中心卫生院设备短缺问题,使我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跃居全疆前列;在全疆率先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城乡道路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全县9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59个行政村80铺设了沥青路,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干道,县乡镇公路为次干道、乡村公路为辐射的道路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全县有永久性引水渠首3座,临时性引水渠首6座,控制灌溉农田约20万亩,有各级渠道1588公里,配套各级渠系物建筑物2400多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农村基础设施(房、水、路、电、讯)建设调查
调研时间:2012.7.12——2012.8.20
调研地点:邯郸县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
调研人员: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备注:(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律手写,用300字的信纸)
为响应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周围邻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农村电力和通讯设备展开了调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通过对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等各乡的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住房面貌出现了历史性改变,
绝大多数农民都住上了新房。
农村居民的住房很早就基本实现了土坯变砖瓦、砖房变平房、平方变楼房的新面貌。
农村居民里约有90%以上的百姓住进了旧房翻新,新基建房的平房或楼房,有将近30%的农民住进了自己新盖的楼房,农村住房情况展现了明显的改善变化。
农村住房大多数以传统的平房居住为主,各家房屋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沿着一条两米宽的巷道整齐排开,纵向是房屋一户对着一户,横向是隔着巷道房屋一户挨着一户。
主街道和各个小巷道分布于错落有致的农民住房外部,农村整体面貌呈现整齐划一的外观。
每户农民住房面积平均占地约是200——300平方米之间。
各家房屋建筑设计大都采用传统模式:一个主客厅以及客厅两侧附带的两个卧室,然后在另一个卧室同侧再建一个厨房,几间屋舍再加一个农家小院就构成了一个农民的住房。
农村的二层小楼住房在设计上外观看起来比较简单,是一个砖砌起的四方高大房屋,但是房屋内部设计不简单。
楼层内部根据家里人口需要设有不同空间大小的套间,楼上设为卧室,楼下设有客厅。
农村的住房设计模式越来越向城市居民住房靠近,有部分农村居民也在自家辟设了卫生间、洗澡间、车库等。
农民的住房条件还有其他方面很大的变化,例如,沼气进厨房、电话进客厅、太阳能进浴室、互联网进书房、垃圾桶进村庄,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再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使农民看得起买不起。
农村住房条件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水利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对农民百姓来说,水有两大重要用处:一是灌溉;二是饮用。
1、农田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农村的根本,我区历来重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农田水利自然是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关系到农村本源的发展以及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必须切切实实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才会进一步优化。
我的家乡邵庄村,还有东扶仁和贾口的农田都靠近滏阳河这一带,滏阳河常年水流,稀有间断,因而她是十里八乡的母亲河,每到灌溉季节,我们都用滏阳河的水浇灌农田,农业旱涝保收。
早在十几年前,政府就出资修起了浇灌农田的主水渠,用石灰水泥修筑的水渠防止水流失,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
如今农业灌溉又添加了浇灌的新机器,提高了农民浇地的效率,加快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一些农民种有蔬菜,需要时常灌溉,开大机器引河水浇灌不现实,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村民们自己出钱打了一口适于小片农田浇灌的小井,方便了一些菜农,解决了农民浇地难得问题。
2、农民用水
饮水问题关系着各家各户的生存问题,我区居民饮用的都是来自地下的淡水。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人力井,如果要吃水,必须用手使力打出水,才能有水吃,每次汲水很是费力不方便。
之后村里建了一个小型水库,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缓解了农民吃水难用水难得问题。
住进新盖房屋的居民户,从自身方便出发,多数在自家里打了的电力井,方便农民饮水用水、小院菜园子的浇灌、太阳能蓄水和家畜的饮水。
(三)、农村公路交通
随着农产品的外销和内收,农村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依赖。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村里村外大都是沙石土路,晴天走在路上便是尘土飞扬,雨天或是下雪天的路上便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
在农村只有偶尔几个比较富裕的大的村落才会在主要街道上铺上水泥路。
像我的家乡邵庄村和东扶仁这些偏落后的贫穷小村庄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
这些年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村里投入资金进行道路建设,在村里的主干街道上修铺水泥路。
合理规划布局,村村联合,实施村村通延伸道路,逐步实现村与村之间通柏油路或者水泥路,形成了完善通畅的农村道路体系。
而且贾口作为高开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其公路交通投资建设力度更是加大,短短四五年间,贾口村外已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蜿蜒四方,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并且也沟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
这条柏油路宽广实用,直通到人流聚集的邯郸市中心,同时方便的道路交通吸引了公交公司的目光,公路带动公交车入驻我区,方便了百姓进入市区购物、孩子上下学,以及在城市每天上下班的农民工,也给一些生意人买卖进货带来实惠。
村里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流的流动,刺激消费,从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我区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很好地促进了农村与尘世的统一和调和。
(四)、农村电力设施
在几年前农村电力供应一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相关部门经常对农村电力供应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当用电紧张时,农村用电居民首当其冲,在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拉闸限电的状况,村民们不得不离开电风扇前面,使用蒲扇降温,农民怨声载道也是无可奈何。
连着几个村庄在夜色里因为断电而呈现一片漆黑黑的黯然
情景,甚至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也会不时地一两个小时或者一整晚,这些时常停电现象不但给农村用电带来了诸多困扰,还让农民的心情无比懊恼和沮丧。
最近几年农村用电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供电顺畅,居民用电得到保障。
村里各组都安装了独立变压器,各户安装了独立电表,不再像从前几个邻村公用一台变压器,如果电网出现故障,寻找范围会减少。
而现如今,改造后的一个变压器只供给10户至20户村民,故障点也容易确定,如此一来,出现问题也可及时得到检修。
现在我区居民电力使用得到保障,除检修电路或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外,一般无拉闸限电情况。
(五)、农村通讯设备
近些年来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随着通讯收费的下调,农村固定电话和手机的普及率也很快提高。
我上大学之前,农村居民持有手机的人大多数是用于工作联系或生意联系。
没过几年就会发现每个村落附近的田地里都会矗立几座联通信号塔或是移动信号塔,手机使用率和信号塔的分布密集程度成正比,现在的年轻人手机使用率基本达到100%,部分小学生、初、高中生也在使用手机,就连年逾七十的老头儿老太太使用手机的也大有人在。
农村固定电话的入户率也呈现每年逐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宽带的入户,村民购置电脑与外界的通讯达到新的高度。
电脑出现问题后,电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维修,工作态度较好。
尤其在2012年,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农村,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时尚,多彩缤纷。
二、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我区乡村公路等级差,虽然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面状况差,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
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很早时期修建的,现有的大部分使用年限已经很长,水渠有一定的损坏程度,没有及时修补或重建,新水渠的修建速度比较低。
另外,多数农村村庄无消防基础设施,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村庄生活环境差。
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村里缺乏没有图书室、文化室等等。
三、我的几个意见
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修补已有的公路道路和桥梁,修建村与村之间还未直接连接的道路。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努力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
四是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五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移动基站、电信基站建设工程和电信网络光缆建设项目。
六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
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引导,但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主体。
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民心,成为民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