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检测的基准方法(20210201165718)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1试剂与仪器1.1所用器具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1.2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1.3所用试剂和培养基1.3.1缓冲蛋白胨水(BPW)培养基称取BPW培养基20.1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以90mL/瓶分装到各锥形瓶,并于121℃灭菌15min,冷至常温。
1.3.2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取TTB增菌液基础93.6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锥形瓶中,每瓶100mL。
将锥形瓶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20min;冷至30℃,每100mL基础培养基中加入TTB配套试剂碘液和煌绿各一支(开启前用75%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混合均匀。
2、操作步骤2.1配制BPW培养基(第一天)2.2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对培养基和整个房间进行紫外灭菌15分钟,关灯60min 后使用。
(第一天)2.3预增菌(第一天)称量样品10g至含BPW培养基的锥形瓶,并及时盖上盖子,150rpm下振荡10min,于36℃±1℃培养18h左右。
2.4配制TTB增菌液(第一天)2.5增菌(第二天)2.5.1接种和培养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mL,转种于9mLTTB增菌液内,于42℃±1℃培养18h~24h。
2.5.2培养现象菌名菌号生长状况 TTB培养特征静置后浑浊CMCC(B)50071 伤寒沙门氏菌良好静置后浑浊良好鼠伤寒沙门氏菌 CMCC(B)50115静置后清亮不生长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2.6配制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第二天)2.6.1取瓶内干粉4.75g,用100mL蒸馏水溶解,可按比例扩大或者缩小。
2.6.2混合加热至100℃,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50℃倒平板。
小时。
24℃培养37样品用画线或者涂布法接种,2.6.3.。
沙门菌检验技术和方法

沙门菌的增菌液
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含有胆盐,抑 制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部分大肠埃希氏菌的生 长,而伤寒与付伤寒沙门菌仍能生长。
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可对伤寒及 其他沙门菌作选择性增菌,亚硒酸与蛋白胨 中的含硫氨基酸结合,形成亚硒酸和硫的复 合物,影响细菌硫代谢,从而抑制大肠埃希 氏菌、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增殖。
➢ 现修改为:在接种TSI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 养基的同时增加一项营养琼脂(NA),经TSI琼 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的选择后,可筛掉 大部分非沙门氏菌株,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 也满足了API 20E或 Vitek GNI鉴定的需要。
➢ 为保持与原标准的一致性,新标准也保留 了可以同时直接接种蛋白胨水 (供做靛基质 试验)、尿素琼脂 (pH7.2)、KCN 培养基的 内容。本部分还增加了对疑似菌落进行留 样确认的部分,以备必要时复查,这对生 化鉴定不确定的菌落进行进一步验证是非 常必要的。
沙门菌的菌落形态:产H2S的菌落为黑色 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周围培 养基可呈黑色或棕色,有些不产H2S的菌 落,形成灰绿的菌落,周围培养基不变。
注:此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过分加热可使培 养基的选择性降低,与TTB或SC合用可获 得更高的检出率。
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基
HE琼脂:在保证细菌所需营养的基础上,加 入了一些抑制剂,如:胆盐、柠檬酸盐、去 氧胆酸钠等,可抑制某些肠道致病菌和革兰 氏阳性菌的生长,但对革兰氏阴性的肠道致 病菌则无抑制作用。
样品液增加调整pH值。 选择性增菌:使用“TTB、SC”,取消“MM”。
分离培养基:使用BS、XLD、HE、科 玛嘉显色培养基。取消DHL、SS。
生化鉴定: 1.采纳API 20E或Vitek GNI为传统生化鉴定方法 的选择性替代方法。 2.生化鉴定项目进行调整: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的一个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约有100个。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猪、牛、羊、家禽、鸟类、鼠类等多种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中。
1880年Eberth首先发现伤寒杆菌,1885年Salmon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Salmon发现本属细菌的时间较早,在研究中的贡献较大,遂定名为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 。
本属细菌绝大多数成员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败血症与胃肠炎,甚至流产,并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是人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
根据沙门氏菌的致病范围,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类群:专门对人致病。
如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型、丙型)。
第二类群: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群,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
第三类群:专门对动物致病,很少感染人,如马流产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
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一、沙门氏菌属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染色特性:G-无芽孢杆菌。
大小通常为0.7~1.5μm ×2.0~5.0μm,菌端钝圆,散在,偶有短丝状,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均有周身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菌株有菌毛。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42℃,最适生长温度为37℃;适宜pH为6.8~7.8;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胆盐可促进其生长。
§普通琼脂: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或不太整齐的中等大小(2 ~4mm)菌落。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
1. 传统培养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
原理是将样本(如食物、病人体液等)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进行培养。
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形成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后,可以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的基因或DNA序列来检测其存在。
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中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含有沙门氏菌特定序列的DNA片段。
扩增后的产品可以通过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与鉴定。
此外,还有核酸杂交、测序和引物探针技术等方法也可以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利用沙门氏菌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ELISA基于固相试剂酶标板,将沙门氏菌的抗原固定在试剂酶标板上,然后加入特异性抗沙门氏菌的抗体。
经过洗涤步骤,再加入辅助抗体结合酶标记物。
最后加入底物,沙门氏菌存在时可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阳性反应。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或食品安全监测中广泛应用,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国标检测方法一、样本采集在采集样本时,应确保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且无菌操作。
通常采集食品、动物粪便、环境样本等。
对于食品,应采集不同种类,如肉类、禽类、奶制品等。
对于动物粪便,应采集新鲜样本,避免受到污染。
环境样本应采集可能存在沙门氏菌的表面或水样。
二、增菌培养增菌培养是沙门氏菌检测的重要步骤,目的是增加细菌的数量,使其更容易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增菌培养基有肉汤培养基和缓冲葡萄糖胨水培养基等。
将采集的样本接种到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18-24小时。
三、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后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如SS 琼脂、麦康凯琼脂等)上,在37℃下培养18-24小时。
选择性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沙门氏菌的分离。
四、初步鉴定对分离培养得到的单个菌落进行初步鉴定,包括菌落形态、染色特性、镜下形态等观察。
同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氧化酶试验,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沙门氏菌。
五、生化试验生化试验是确定分离菌株是否为沙门氏菌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尿素试验、靛基质试验等。
根据试验结果,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分类。
六、血清学分型为了确定分离菌株的具体血清型,需要进行血清学分型。
通过与已知抗血清进行反应,确定细菌的特异性抗原,从而确定其血清型。
血清学分型对于追踪沙门氏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七、报告结果根据以上各步骤的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
对于疑似沙门氏菌的样本,应进行复核和确认。
最终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给相关单位或个人,报告应包括样本来源、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
同时,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purpose规范888物料、产品的沙门氏菌检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范围scope适用于888物料、产品的沙门氏菌检验工作。
3责任responsibility微生物检验员严格执行本规程,品质部负责人监督执行。
4程序procedure4.1定义和原理沙门氏菌广为存有于动物的肠道和内脏,以及被粪便污染的水和土壤中,就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因。
本方法利用沙门氏菌呈圆形辛酸酯酶阳性,而氧化酶和脂肪酶均呈圆形阴性的特性,对物料、产品展开沙门氏菌检验。
4.2材料和设备4.2.1紫外灯:波长366nm,功率不小于6w。
4.2.2放大镜:3至4倍。
4.2.3毛细滴管。
4.2.4lx-b35l压力蒸汽杀菌锅。
4.2.5无菌的培养皿。
4.2.6无菌的注射环路。
4.3培养基和试剂4.3.1scdlp液体培养基: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21版)或使用商品培养基干粉配制。
4.3.2四硫磺酸钠煌蓝(ttb)减菌液:按gb4789.4—2021第三章a.5酿制或采用商品试剂。
4.3.3ss琼脂培养基(含1%蔗糖):牛肉浸膏(或牛肉粉)5.0g,蛋白胨5.0g,乳糖10.0g,蔗糖10.0g,胆盐no.38.5g,柠檬酸钠8.5g,硫代硫酸钠1.0g,柠檬酸铁1.0g,煌绿1.0g,中性红0.025g,琼脂13.5g,蒸馏水1000ml。
4.3.4he琼脂培养基:按gb4789.4—2021第三章a.5或采用商品培养基干粉酿制。
4.3.5玉米油维多利亚蓝琼脂培养基:灭菌后的基础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边摇边加入玉米油乳化液。
倾注平皿,制成平板。
基础培养基及玉米油乳化液配方如下:a)基础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浸粉3g,氯化钠5g,琼脂13g,水900ml,ph7.8-8.0。
将各成分重新加入水中,冷却熔化。
调节ph7.8-8.0,116℃15min高压杀菌。
b)玉米油乳化液:玉米油100ml,0.1%维多利亚蓝水溶液100ml,0.5%琼脂溶液80ml,吐温801ml。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GuidetoChinesePoultry2006年第23卷第24期禽业园地近年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和动物感染沙门氏菌十分严重。
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沙门氏菌作为致病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畜牧兽医和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均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常规方法从病料中分离培养为基础的常规方法,对这种方法的相关研究较多。
虽然该方法是迄今为止最确实的方法,但由于沙门氏菌常在肠系膜和膜淋巴结中而不在肠腔中出现等原因,故排泄到粪中去的细菌可以是间歇的和低密度的,所以有时必须重复分离并采取大量样品在增菌肉汤中培养。
此外,这种常规方法为确诊而进行的细菌学鉴定需要几人才能报告结果,因此该方法不够简便、准确和快速。
传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改进内容主要集中在选择性培养基的选择上。
如由于沙门氏菌具有可特异性地分解丙烯乙二醇产酸,使中性红指示剂变红的生化特征,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丙烯乙二醇、5-溴-4-氯-3-吲哚-β-D呋喃半乳糖,可实现对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工作同步进行,使沙门氏菌检测所需时间从常规方法的4~6d缩短至2d;采用Salmosyst培养基进行增菌后,在Rambach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可实现对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大大减少了检测中所需培养基种类,同时培养过程全部在37℃下进行,操作简便。
二应用免疫酶标技术目前己有应用ELISA对猪沙门氏菌抗体进行检测的报道。
张艳红通过试验确定了快速检测肠炎沙门氏菌的竞争ELISA方法(C-ELISA)。
目前正在研制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Hgm,两株单抗联合使用将会更准确地检测肠炎沙门氏菌。
杨爱萍的试验结果表明单抗直接ELIS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假阴性,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筛去大量的阴性样品。
检测时间比传统方法大为缩短,为加快产品流通提供了方便与可能。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与注意事项在日常微生物检验中,沙门氏菌比较常见,是一种致病性细菌,国家规定在每25g的食品样本中不能检测出沙门氏菌,所以在检验沙门氏菌时,对试剂与培养基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本文针对沙门氏菌的检验方式和注意事项作出简单介绍!一、沙门氏菌检测的原因和意义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们国家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中,有70%-80%左右的人是通过沙门氏菌造成的。
人体倘若含有过多的大量沙门氏菌的动物性食物,就会造成细菌性感染,以此在毒素的影响下产生食物中毒,造成伤寒、胃肠炎及副伤寒。
而且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较多,肉、蛋和其他食物,从加工至销售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极易引发感染情况,所以准确、有效检验沙门氏菌有重大意义。
二、沙门氏菌的检验(一)前增菌(无选择性)BPW(缓冲蛋白胨水)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增菌培养基,不包括任何抑制物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沙门氏菌。
促使受损的沙门氏菌细胞复苏至相对平稳的生理状态。
(二)选择性增菌TTB(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内含有硫代硫酸钠,结合四硫磺酸钠,能够对肠道共生菌进行有效抑制,而包含四硫磺酸钠还原酶的细菌,可以在这一培养基当中生长繁殖;煌绿及胆盐能够控制大肠群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而伤寒沙门氏菌依旧可以生长。
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能够对其他和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选择性增菌,其含有的亚硒酸结合蛋白胨内的含硫氨基酸,促使亚硒酸与硫的复合物生产,对细菌硫的代谢产生干扰,进而减少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的繁殖生长。
(三)分离培养基(选择性)①BS(亚硫酸铋琼脂)内含亚硫酸铋指示剂,可对大肠菌群、革兰氏阳性菌进行抑制,但不会对沙门氏菌的繁殖产生影响;其他沙门氏菌、伤寒杆菌可以借助葡萄糖,还原亚硫酸铋,使其形成硫酸铋,使黑色菌落附近有黑棕色的环,对光可看到金属光泽。
BS的压力和温度不可过高,避免选择性下降,需在使用前配制,放置阴暗处储存,48小时后丧失选择性,储存不合理会造成色浅,表示效果开始减弱,联合TTB、SC使用能够提高检出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门氏菌检测的基准方法内容1 范围2 参考标准3 定义4 原理4.1 概要4.2 前增菌——非选择性液体培养基4.3 增菌——选择性液体培养基4.4 划平板和鉴定4.5 确认5 培养基、试剂和血清5.1 概要5.2 培养基和试剂5.3 血清6 设备和玻璃器皿7 采样8 检验样品的制备9 程序9.1 试验样品和原始悬浮液9.2 非选择性前增菌9.3 选择性增菌9.4 划平板和鉴定9.5 确认10 结果表示11 检验报告12 质量保证附录A (标准化)程序图表附录B (标准化)培养基和试剂的成份及准备附录C (非标准化)实验室间试验结果参考书目、尸、-前言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标准化团体的全世界同盟。
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ISO成员体)。
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来完成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
在委员会中,若对建立的技术委员会有兴趣的话,每个成员体有权作为代表。
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通过ISO联系,也可以参加这项工作。
在所有电工标准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紧密合作。
国际标准按照ISO/IEC 指南第三章所列的规则草拟。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准备国际标准。
被技术委员会采用的国际标准草案以投票方式在成员体内运行。
至少要75%成员体的投票赞成,才能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发布。
要引起注意的可能性是:本国际标准的一些要素可能是专利权主体。
ISO 不应承担鉴定部分或全部的这种专利权。
ISO6579是由食品ISO/TC34技术委员会、微生物SC9分委员会所准备的。
第四版删除或更换了第三版(ISO6579: 1993),并已作了技术性修订。
附录A和附录B形成了本国际标准的标准化部分。
附录C仅为资料。
介绍因为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食品和饲料产品,本基准方法可能对某些产品并不完全适用, 而另一些产品可能得用到其他方法。
既然这样,如果为论证技术上的原因而绝对需要时,那么就可使用这些产品指定的不同方法。
不过,应尽可能地使用本基准方法。
在下一次审查这个国际标准时,我们会考虑所有有用关于这些指标所涉及的范围内以及个别产品不遵照这些指标的原因的信息。
(产品的)检测方法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统一,而且,对于某些产品,可能已经有与本基准方法不符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存在。
但是我们希望, 在以后审查这些标准时能进行修改, 使其同本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以保证除了因技术原因确实需要外不会发生背离本基准方法的情况.微生物学——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通用指南警告——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适当装备的实验室、在熟练的微生物学家的控制下检测沙门氏菌、特别是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这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最要关注的是所有培养物的处置。
1 范围本国际标准详述了沙门氏菌的基准方法,包括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
在绪论中受讨论的局限性,本国际标准适用于——供人类消费或动物饲养所使用的产品。
——在食物生产和处理范围内的环境样品。
警告——本方法并不包括所有的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
2 标准的参考资料通过本文中的参考目录,下列标准化文件包含组成本国际标规定的条款。
对后来更正或修订的陈旧参考资料,这些条款并不适用。
然而,鼓励那些基于赞同本国际标准的成员,去调查下面提到的大多数新版标准化文件应用的可能性。
对更新的参考资料,最新版的标准化文件作了参考应用。
ISO和IEC的成员保持对现行有效国际标准的注册。
ISO6887-1,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一一微生物检验中测试样品、原始悬浮液及十倍稀释液的制备——第一章:原始悬浮液和十倍稀释液制备的通用规则ISO 7218:1996,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的通用规则ISO 8261,牛奶及奶制品——微生物检验中测试样品、原始悬浮液及十倍稀释液制备的通用指南3 术语和定义应用下列定义来表达本国际标准的用途。
3.1 沙门氏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典型或少典型的菌落,当依照本国际标准进行试验时,它们表现出特有的生化反应和血清学特征的微生物。
3.2 沙门氏菌检测:当依照本国际标准进行试验时,在一定重量或体积的产品中,测定这些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
4 原理4.1 概要沙门氏菌检测需四个连续阶段(也可以见附录A)注沙门氏菌可能少量存在,并经常伴随着相当数量的其它肠杆菌属或其它菌属。
因此,选择性增菌是必需的;此外,为尽可能地检测到受伤沙门氏菌,经常需要进行前增菌。
4.2 前增菌——非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将试验部分接种于缓冲蛋白胨水,在37C±仁C培养18h± 2h。
对于某些食品,则需利用其它的前增菌程序,见9.1.2 。
数量比较庞大时,在接种测试样品前应将缓冲蛋白胨水加热到37C±1C。
4.3 增菌——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将4.2得到的培养物接种到RVS肉汤和MKTTr肉汤。
RVS肉汤在41.5 C±1C孵育24h± 3h,MKTTr肉汤在37C±1C孵育24h± 3h 4.4 划平板和鉴别从4.3 中获得的培养物接种于两种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上。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琼脂)――对XLD琼脂的任何其它补充性的选择性培养基,特别是适合于分离乳糖阳性的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基,实验室可以选择使用。
XLD琼脂在37C±「C孵育,在24h± 3h后检查结果。
第二种选择性琼脂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孵育。
注作为资料,亮绿琼脂、亚硫酸铋琼脂等,可用作第二种平板划线培养基。
4.5 确认挑选可疑沙门氏菌的菌落进行次培养,再按4.4 所描述的划线分离,通过适当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加以证实。
5 培养基、试剂和血清5.1 概要供常规实验室使用,见ISO 7218。
5.2 培养基和试剂注由于培养基和试剂的数量庞大,为了表述清晰,我们认为将它们的组成和配制在附录B 中列出更适当。
5.2.1 非选择性前增菌液:缓冲蛋白胨水见B.1522第一种选择性增菌液:RVS肉汤见B.25.2.3第二种选择性增菌液:MKTTr肉汤见B.35.2.4 固体选择性平板培养基5.2.4.1第一种培养基: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琼脂(XLD琼脂)见B.45.2.4.2 第二种培养基第二种培养基的选择是留给检测实验室自定。
在它的准备使用时应准备按厂家说明书准确执行。
5.2.5 营养琼脂见B.55.2.6 三糖/ 铁琼脂(TSI 琼脂)见B.65.2.7 尿素琼脂(Christensen )见B.75.2.8 L- 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B.85.2.9 B -半乳糖苷酶检测试剂(或依照厂商说明书使用的比色盘)见B.95.2.10 V-P 反应试剂见B.105.2.11 吲哚反应试剂见B.115.2.11.1 半固体营养琼脂见B.125.2.13 生理盐水溶液见B.135.3 血清含有一种或多种0抗原的多价血清型可由商品化获得,也就是包含一个或更多个0群抗血清(称单价或多价抗0血清),抗Vi血清和含有一个或多个H因子的抗血清(称单价或多价抗菌素H 血清)。
应确保所用的抗血清足以检测所有的沙门氏菌血清型。
6 设备和玻璃器皿如果操作规范,对于可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重复使用是可以接受的。
通常或特殊情况下微生物实验室设备(见IS0 7218)如下:6.1 干灭菌(烘箱)或湿灭菌(高压灭菌器)设备见IS0 72186.2干燥柜或烘箱,通过对流通风,能在37C±「C和55C±1C之间调节温度。
6.3培养箱,能调节温度至35C±1C或37C±1C。
6.4水浴,能调节温度至41.5 C±1C,或孵育,能调节温度至41.5 C±1C。
6.5水浴,能在44C -47 C间调节温度。
6.6 水浴,能调节温度至37C±1C。
由于沙门氏菌的低传染性,推荐使用含有抗菌剂的水浴锅(6.4、6.5 和6.6)。
6.7灭菌环,直径约为3mn或10卩I的灭菌吸管。
6.8 pH计,要求在20C-25 C时精确校准到土0.1单位。
6.9 适当容量的试管或烧瓶可以使用带无毒金属或塑料螺旋帽的试管或烧瓶6.10分别以0.5ml和0.1mI间隔标示,容量为10ml和1ml的刻度吸管或自动吸管。
6.11小规格(直径为90mm-100n)和/或大规格(直径为140mrh的皮氏培养皿。
7 制样实验室收到具有代表性的,且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没有损坏或改变的样品是非常重要的。
制样不是本国际标准指定方法的一部分。
可参见处理相关产品的特定国际标准。
如果没有特定国际标准,可推荐这一方面已被公认的相关部分。
8 测试样品的制备根据处理相关产品的特定国际标准来制备测试样品。
如果没有特定国际标准,可推荐这一方面已被公认的相关部分。
9 程序(见图附录A)9.1 测试样品和原始悬浮液9.1.1 概要特定的国际标准处理相关的产品,见IS0 6887-1。
牛奶及奶制品见ISO 8261 。
准备原始悬浮液,通常用5.2.1 和4.2 (缓冲蛋白胨水)指定的前增菌培养基作为稀释液。
如果指定测试样品的重量超过25g,则需用一定量的前增菌液做约1: 10稀释。
为减少检测工作量,当检测指定食品中超过25g样品时,或有证据表明混合物(将测试样品堆聚)不会影响到特殊食品的检测结果时, 则样品可以混合测定。
例如,如果要测定10份25g的样品,则各取10份样品混合形成一个250g混合测试样品,加入2250ml 前增菌肉汤。
另外,还可从10份单独测试样品(931)的前增菌液中取0.1ml(10mlRVS肉汤)和1ml(10mlMKTTr肉汤)混合加入到100ml 选择性增菌液中进行增菌培养。
9.1.2 某些产品原始悬浮液的特殊制备注下列特殊的制备仅涉及沙门氏菌的情况。
在ISO 6887-2、ISO 6887-3、ISO 6887-4 和ISO 8261 中描述了适用于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特殊制备。
9.2 非选择性前增菌液将原始悬浮液(9.1 )于37C±1C孵育18h±2h。
9.3 选择性增菌液9.3.1将9.2获得的培养物0.1ml接种到含有10mlRVS肉汤(5.2.2 )的试管中;另取9.2获得的培养液1ml接种到含有10mlMKTTr肉汤(5.2.3 )试管中。
9.3.2 接种的RVS肉汤(9.3.1 )于41.5 C±1C孵育24h± 3h;接种的MKTTn 肉汤于37C±1C孵育24h± 3h。
引起注意的是不得超过最高允许的孵育温度(42.5C)9.4 划线和鉴定9.4.1在孵育24h± 2h后,取RVS肉汤(9.3.2 )培养物一环(6.7 )接种于含有第一种选择性平板培养基(XLD平板,见5.2.4.1 )的大规格皮氏培养皿表面,以便获得好的单个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