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ppt课件

合理用药策略及注意事项
合理用药策略
优先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药物,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 不输液”的原则。
注意事项
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联合用药原则及案例分析
联合用药原则
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应 遵循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等原则。
第二信使系统
药物激活或抑制细胞内的 第二信使(如cAMP、 Ca2+等),进而调节细胞 功能。
效应机制
药物通过改变细胞代谢、 基因表达等方式产生治疗 效应。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分析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通 常呈现一定的曲线关系。
药效学参数
描述药物效应特征的参数,如最 大效应(Emax)、半数有效量
代谢部位
药物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也可在 其他组织如肾脏、肺等中进行代
谢。
代谢方式
药物可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 合等反应进行代谢,生成活性或无 活性的代谢产物。
酶系统
药物代谢涉及多种酶系统,如细胞 色素P450酶系统等,酶的活性和表 达量可影响药物代谢速度和程度。
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排泄途径
发热用药方案
根据发热原因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于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 如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症用药方案
高血压用药方案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病情和并发症 ,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等。同时 ,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 适量运动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临床药物治疗学课件)

药物治疗原则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止血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目的是防止血肿扩大、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和促 进神经机能恢复。临床上通常选用脱水药、抗纤溶药、扩血 管药及神经保护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发病后6小时 若怀疑有持续性出血:24小时后
抗凝,溶栓治疗为主
抑制血栓素A2生成,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促进前列环素 生成,选择性干扰ADP介导的 血小板活化,而抑制血小板的 聚集和粘附
通过灭活凝血酶或对抗维生素k, 发挥抗凝作用和防治缺血性脑血 管病的作用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纤维蛋 白,而发挥溶栓作用和治疗缺血 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若为TIA上述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第一节 脑血管病
治疗目标
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早期预防再发,降低 疾病致残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的寿命。
治疗
药物治疗 预防治疗 康复治疗
溶栓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联合支持疗法
治疗抑郁,肢体痉挛状态,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及自我 阿司保匹护林等、氯吡格雷、阿司 匹林/双嘧达莫
各种栓子经血液循环流入脑动 脉并造成血管阻塞。 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瓣膜病 非心源性栓子:羊水栓塞、癌 性栓子
第一节 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
急性者呈突然起病,可能会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若病变在优势半球常有失语,还可出 现眼球震颤、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昏迷及完全偏瘫。
第一节 脑血管病
➢超早期:指发病6小时以内,采用溶栓治疗,尤其在发病3小 时内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尽快静脉给予t-PA溶栓治疗。 ➢动脉内溶栓 ➢超过时间窗溶栓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 血并发症,不宜溶栓。 ➢溶栓前:静滴右旋糖酐或20%甘露醇。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止血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目的是防止血肿扩大、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和促 进神经机能恢复。临床上通常选用脱水药、抗纤溶药、扩血 管药及神经保护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发病后6小时 若怀疑有持续性出血:24小时后
抗凝,溶栓治疗为主
抑制血栓素A2生成,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促进前列环素 生成,选择性干扰ADP介导的 血小板活化,而抑制血小板的 聚集和粘附
通过灭活凝血酶或对抗维生素k, 发挥抗凝作用和防治缺血性脑血 管病的作用
通过激活纤溶酶原,降解纤维蛋 白,而发挥溶栓作用和治疗缺血 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若为TIA上述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第一节 脑血管病
治疗目标
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早期预防再发,降低 疾病致残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的寿命。
治疗
药物治疗 预防治疗 康复治疗
溶栓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
活剂,联合支持疗法
治疗抑郁,肢体痉挛状态, 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及自我 阿司保匹护林等、氯吡格雷、阿司 匹林/双嘧达莫
各种栓子经血液循环流入脑动 脉并造成血管阻塞。 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瓣膜病 非心源性栓子:羊水栓塞、癌 性栓子
第一节 脑血管病
临床表现
急性者呈突然起病,可能会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若病变在优势半球常有失语,还可出 现眼球震颤、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昏迷及完全偏瘫。
第一节 脑血管病
➢超早期:指发病6小时以内,采用溶栓治疗,尤其在发病3小 时内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尽快静脉给予t-PA溶栓治疗。 ➢动脉内溶栓 ➢超过时间窗溶栓不会增加治疗效果,会增加再灌注损伤和出 血并发症,不宜溶栓。 ➢溶栓前:静滴右旋糖酐或20%甘露醇。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焦虑症及药物治疗
焦虑症概述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常常伴随着躯体症状,如 心慌、出汗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 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苯二 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物 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治 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副作 用和疗效。
双相情感障碍及药物治疗
Part
02
常见精神疾病及药物治疗
抑郁症及药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 低落、兴趣丧失和思维迟 缓等症状。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 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选 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遵循足量、足 疗程的原则,同时需密切 观察副作用和疗效,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详细描述
新型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SBRAs)和具有新型作用机制 的药物,如谷氨酸类药物和神经肽类药物等,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
总结词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在研发中注重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快 速稳定情绪,减轻焦虑、 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 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 法,如某些严重的抑郁症 和焦虑障碍。
对未来药物治疗的展望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未来药物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 展,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等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更高的疗 效和更少的副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好 的治疗选择。
常见病中医治疗ppt课件

3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气虚感冒 暑湿感冒
主要症状 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4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
7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燥热咳嗽 痰湿阻肺
主要症状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8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18
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 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19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2
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 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 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 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 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12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 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1
内容
1 急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4
便秘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6 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2
一、急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一)概述 (二)药物治疗 (三)注意事项
42
3.诱因
① 摄入食物过少、纤维素、水分不足,肠道内的食糜或 粪团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② 各种原因引起肠道内肌肉张力降低或蠕动减弱 ③…
43
(二)类型
慢传输型
结肠运输时间延长,肠道的蠕动减弱, 可以用增加肠道动力的药物治疗。
出口梗阻型 肌肉收缩不协调导致矛盾运动, 需要直肠肛管测压。
0.11g/qid 或
0.22g/bid
1020mg/tid
恶心、
服药期间 惊厥、肌
皮疹、 严重肾 舌苔及大 肉震颤、
便秘、 功能不 便呈灰黑 口干、平
乏力、 全者、 色,停药 衡失调、
常见不 良反应 及注意
头痛、 孕妇及 后即消失。 眩晕等锥
头晕等。 哺乳期 严重肾功 体外系症
8岁以下 妇女禁用。 能不全者 状,可引
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枸橼酸铋钾长期应用可能致铋中毒,故适合间断服用;服药期
间口内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 自行消失。严重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37
注意事项-2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① 在HP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应用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
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效。 ② 再次治疗应视初次治疗的情况而定,尽量避免重复初次治疗使用的
1
内容
1 急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3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4
便秘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6 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2
一、急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一)概述 (二)药物治疗 (三)注意事项
42
3.诱因
① 摄入食物过少、纤维素、水分不足,肠道内的食糜或 粪团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
② 各种原因引起肠道内肌肉张力降低或蠕动减弱 ③…
43
(二)类型
慢传输型
结肠运输时间延长,肠道的蠕动减弱, 可以用增加肠道动力的药物治疗。
出口梗阻型 肌肉收缩不协调导致矛盾运动, 需要直肠肛管测压。
0.11g/qid 或
0.22g/bid
1020mg/tid
恶心、
服药期间 惊厥、肌
皮疹、 严重肾 舌苔及大 肉震颤、
便秘、 功能不 便呈灰黑 口干、平
乏力、 全者、 色,停药 衡失调、
常见不 良反应 及注意
头痛、 孕妇及 后即消失。 眩晕等锥
头晕等。 哺乳期 严重肾功 体外系症
8岁以下 妇女禁用。 能不全者 状,可引
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枸橼酸铋钾长期应用可能致铋中毒,故适合间断服用;服药期
间口内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 自行消失。严重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37
注意事项-2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① 在HP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应用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
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效。 ② 再次治疗应视初次治疗的情况而定,尽量避免重复初次治疗使用的
常见病诊断与用药指导ppt课件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热的诊断要点
诊断
诊断要点
精选课件ppt
1.病史:注意发热的规律和热型,详细了解伴随症 状,了解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2.体查:注意测量体温,观察皮肤色泽,有无皮疹 及紫斑,检查有无心、肺、腹、肝、胆、神经系统 体征。
3.化验及特殊检查:需做血、尿、粪常规化验;同 时根据初步印象选择特殊检查手段
2.病因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抗病毒药物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 症状,缩短病程。
精选课件ppt
20
用药指导:西药
常用 药
对症用药
复方复方氨酚烷胺片(胶囊): 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 防和治疗
精选课件ppt
10
用药指导:中成药
常用 药
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 证,症见寒热往来。
清开灵胶囊: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 烦躁小安,咽喉肿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 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消炎退热颗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 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
精选课件ppt
15
感冒的病因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 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 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 1 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 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 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 兰阴性细菌。
《药物治疗学》PPT课件

案例四: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药物 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详细描述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 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和情绪稳定剂等。这些 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荷尔蒙等机制来改 善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幻觉和妄想等 。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
多的不良反应。
个体化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 效与安全性平衡。
动态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 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 保持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05
药物治疗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 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之一。
受体
指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一种或一类分子,能识别、结合专一的生物活性物质, 称为配体。
药物作用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指药物的疗效与其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增强。
浓度依赖性
指药物的疗效与其在体内的浓度呈正相关,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疗效逐渐增 强。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方案
疗程
指药物治疗的时间安排,包括治疗周期、每日用药次数等。疗程的制定需要考虑疾病的性质、药物的 代谢特点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
方案优化
指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方案优化需要考虑药物的疗 效、副作用、相互作用等方面,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治疗的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药物分布
指药物在体内的扩散和分布,主要受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血流灌注等因素 影响。
《内科合理用药》课件

药物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上的靶点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 原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 疗效果。
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药物直接作 用于靶点,如某些抗生素直接杀死细菌;间接作用则是通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来 发挥作用,如某些激素通过调节代谢来治疗疾病。
明确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教学目标 ,强调培养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和实践技能。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药物 治疗原则、用药方案和注 意事项等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 技能,包括药品选择、剂 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等 方面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增 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 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案例二: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案例描述
一位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降糖药 和抗凝药,出现低血糖和出血倾
向。
案例分析
该患者服用的降糖药与抗凝药在 代谢过程中存在竞争,导致降糖 药浓度升高,引发低血糖;同时 抗凝药作用增强,增加出血倾向
。
案例总结
糖尿病药物治疗需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
1 2
智能化辅助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辅助决 策,提高药物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Hale Waihona Puke 个体化治疗推广基于精准医学的研究成果,个体化治疗将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结合
未来内科治疗将更加注重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 预的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药物选择原则要求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优先选择那些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的 药物。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确保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药物直接作 用于靶点,如某些抗生素直接杀死细菌;间接作用则是通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来 发挥作用,如某些激素通过调节代谢来治疗疾病。
明确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教学目标 ,强调培养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和实践技能。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药物 治疗原则、用药方案和注 意事项等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 技能,包括药品选择、剂 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等 方面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增 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 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案例二:糖尿病药物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案例描述
一位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降糖药 和抗凝药,出现低血糖和出血倾
向。
案例分析
该患者服用的降糖药与抗凝药在 代谢过程中存在竞争,导致降糖 药浓度升高,引发低血糖;同时 抗凝药作用增强,增加出血倾向
。
案例总结
糖尿病药物治疗需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
1 2
智能化辅助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辅助决 策,提高药物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Hale Waihona Puke 个体化治疗推广基于精准医学的研究成果,个体化治疗将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结合
未来内科治疗将更加注重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 预的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药物选择原则要求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应优先选择那些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的 药物。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确保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第一章 药物的基本概念
.
3
目的要求
• 掌握药品、毒物、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保健食品的概念,了解处方 药与非处方药,新药、仿制药的概念,了解药物的制剂,药品说明书, 新药研究的过程,了解GMP、GLP、GCP的概念,了解药品的通用 名、商品名;了解伪药、劣药的概念与识别;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概 念
• 乳汁排泄 哺乳期慎用药物(吗啡)
.
28
血管或
体
血管外
作用部位
外
分布 体循环
吸收
排泄
药物
游离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 肝脏
代谢型
生物转化 肠肝循环
.
胆囊
小肠
29
药动学——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 药时曲线
药物的体内消除与蓄积的规律
• 给药1次,经5个t1/2,消除95%以上 • 1个t1/2给药1次,经5个t1/2时,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即达稳态(稳定在一
.
25
.
26Βιβλιοθήκη 人 的 心 血 管 系 统
.
27
• 生物转化(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包括氧化, 还原,水解和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主要部位在肝脏
• 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 主要排泄器官:肾脏
• 胆汁排泄: 药物由分泌进入胆汁,进入小肠,然后重新吸收入血, 称肠肝循环
.
15
海 豹 儿 沙立度胺的致畸作用:
过敏反应
荨麻疹
湿疹
.
17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举例
• 阿托品药理作用
抑制腺体分泌(抑制唾液分泌,抑制吸吸道腺体 分泌)
解痉(解除痉挛):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抑制 膀胱逼尿肌收缩
• 手术麻醉时:
•
治疗作用: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副作用: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肠蠕动减弱→腹 气胀
.
5
.
6
.
7
毒药,剧药,限制性剧药
• 毒药是指毒性大而容易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的法定药品。 其药效量与致死量很接近,超过极量时可损害身体的健康 或危及生命。它们的服用量一般是在0.065克以下。如硝 酸士的宁、三氯化二砷等。
• 剧药是指一种药理作用剧烈,容易产生中毒、成瘾或其他 事故(如腐蚀、起火、爆炸等)的药物。药效量与致死量 差距不大,用其小剂量即能在生物体内发和剧烈作用,其 最小致死量大约在15克以下。其他如能引起蓄积中毒的药 物或常用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也认为是剧药,如巴比 妥等。
定范围内)
.
31
血药浓度(mg/L)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
2
3
4
5
6
时间/h
恒比消除
.
32
给药次数
• 治疗肠痉挛引起的腹痛时
治疗作用:抑制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不良反应:抑制唾液腺分泌→口干
.
18
• 配伍禁忌:体外:如维生素C+碳酸氢钠 • 药物的相互作用:体内:如协同(两药合用,作用增强)、拮抗
.
19
药物制剂
• 注射用药: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乳剂 • 口服用药:片剂,肠溶片,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 • 含片 • 气雾剂
• 较毒而又常用的剧药品种称为限制性剧药。如毒毛旋花子 甙K、氨茶碱等注射剂均属于限制性剧药。
.
8
.
9
.
10
.
11
.
12
.
13
药理学:研究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
➢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
•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原理
➢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
.
4
药品
• 药品的定义:用来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 新药:
科学定义:化学结构、药品组成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 物
法规定义:未在中国上市销售的药品(SFDA:根据药品注册 管理办法) 仿制药:化学结构与国内外已上市药完全相同的药 • Me-too 药(模仿药):结构类似的药物,理应产生类似的药效。利 用已知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基础上,设计 合成该药物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和结构相关化合物,并通过系 统的药理学研究,所产生的新药与已知药物比较,具有活性高或 活性类似等特点的新药称为“模仿(me-too)药”,有别于完全照 抄他人化学结构的“仿制药”。 • 处方药(Rx),非处方药(OTC)(over the counter)
.
24
• 吸收(absorption)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的过程。
➢ 首过效应,又称首关消除,它是指某些药物首次 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 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如抗心 绞痛药硝酸甘油
➢ 分布(distribution)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从血液 中进入组织的过程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
课程简介
• 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公选课程,旨在让非医学专业的学生 了解与自身健康有关的疾病知识与药物治疗基本知识, 提 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自身保健技术,改善 生活质量,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药物的基本知识、保健品、维生 素、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毒品与戒毒药、药物的不良反应; 2、疾病与药物治疗:肥胖病及减肥药;失眠、抑郁症与 其治疗;传染性疾病及其防治(乙肝、爱滋病);感染性 疾病及治疗药物(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的合理应 用、受孕与避孕药、癌症早期发现与抗癌治疗、感冒及抗 感冒药、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其药物治疗、心血管系统 疾病及其治疗、糖尿病及其药物治疗等。
.
20
.
21
脂肪.乳
22
.
23
药动学的相关术语: • 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排泄 • 生物利用度:即吸收百分率 • 半衰期(t1/2):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体内血浆中
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 消除:代谢+排泄,使活性丧失 • 首过效应 •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 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过程
药物
药效学 药动学
机体
.
14
药效学相关专业术语: • 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的药物作用 • 治疗剂量 • 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的药物作用 • 副作用:治疗量,不符合用药目的 • 毒性作用:大于治疗量,损伤人体器官和组织 • 后遗效应: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现象 • 反跳现象:强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停药后复发 •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