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合集下载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去了三峡博物馆看抗日相关的展览,那感觉就像被一把火点着了内心似的。

一走进那个展厅,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那些照片啊,一张张地在墙上盯着我看,上面的人都带着战争的疲惫和坚定的眼神。

有一张照片里,一群衣衫褴褛的老百姓,在战火的废墟里互相扶持着,那画面让我心里一阵发酸。

我就想啊,在那个时候,能活着就已经是万幸了,可大家还想着怎么去抵抗,怎么把侵略者赶出去,真的太不容易了。

再看看那些武器,有些破破烂烂的,和现在电视里演的那些高科技武器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就靠着这些简陋的枪炮,咱们的先辈们可是和日本鬼子拼了命地干呢。

我就琢磨着,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啊。

就好比你拿着一根小木棍,要去和一个拿着大刀的坏蛋打架,这不是找死吗?可咱们先辈就是有这样的血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还有那些烈士的遗物,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上面满是划痕,我猜它的主人肯定带着它经历了无数次战斗。

说不定在某个口干舌燥的时候,这水壶里的水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还有那些书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我站在那儿看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偷看别人的心事一样,这些先辈们的情感是那么真实又那么动人。

从博物馆出来,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画面。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吃的喝的玩的啥都有。

可这幸福是咋来的呢?那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要是在以前,我可能对那些抗日故事只是听听就过了,但是这次在三峡博物馆看了展览后,就像有个小锤子一直在敲我的脑袋,告诉我:“小子,可别忘了这一切是咋来的!”以后啊,我要是遇到啥困难,就想想那些在抗日战场上拼命的先辈们,我还有啥资格抱怨,还有啥理由不勇往直前呢?这一趟博物馆之行,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鸡血”,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对现在的生活更加珍惜了。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首先,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非常吸引人。

整座博物馆采用现代化建筑风格,外部设计独特,富有未来感。

在夜晚,建筑物被灯光照亮,显得格外美丽。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内高耸的穹顶和巨大的展示空间,令人印象深刻。

展览厅的设计也非常精致,每个展区都有独特的装饰和展示手法,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展出的文物和资料。

整个博物馆的氛围和环境都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感觉,让人愿意深入探索其中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彩。

博物馆展出了大量关于三峡工程建设和长江文明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古代器物、文物和工具,这些展品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三峡地区的丰富历史。

我特别喜欢看到三峡工程建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这些展品生动地记录了三峡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漫长历程,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的壮丽和伟大。

再次,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深刻而有意义。

通过参观三峡博物馆,我深刻感受到了三峡工程的国家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峡工程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工程,对于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文物古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展出三峡工程的资料和文物,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发展历程、科技成果和社会影响,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伟大工程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博物馆也展出了大量关于长江文明的资料和实物,让人们了解长江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遗产和社会文化,增进人们对长江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光辉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向人们传递了和平、发展和合作的理念。

参观博物馆让我更加珍惜中国古代文明的传统和现代科技的成就,也让我对于中国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观三峡博物馆,感受这个祖国伟大工程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荣传统。

愿三峡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好,为世界各国人民传播三峡工程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峡工程博物馆参观后感

三峡工程博物馆参观后感

三峡工程博物馆参观后感前几天去了三峡工程博物馆,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本超级酷炫的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震撼。

一走进博物馆,就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进了三峡工程的世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巨大的工程模型,我站在它们面前,就像蚂蚁站在大象跟前一样渺小。

那三峡大坝的模型,真的是太壮观了,看着它就仿佛能看到滔滔江水被乖乖地掌控住,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管住了一群调皮的孩子。

沿着参观路线走,我看到了好多以前从没见过的工具和设备。

那些巨大的挖掘机铲子,感觉能一下子把一座小山给挖走。

还有那些测量仪器,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名字,现在看到实物,就觉得人类的智慧简直是无穷无尽啊。

这些冰冷的钢铁玩意儿,组合在一起,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也特别吸引人。

那些建设者们的照片,他们一个个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决心。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就像一群勇士,和大自然作斗争。

大太阳晒着,汗水湿透了衣服,可他们还是没有放弃。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那,估计没干几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了。

再说说三峡工程的意义吧。

这可不仅仅是建了一个大坝那么简单。

它就像一个多功能的超级机器,既能发电,让我们的灯亮起来,电视能看,空调能吹,又能防洪,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下游的城市和村庄。

而且还能改善航运呢,以前那些在江面上艰难前行的小船,现在都能更轻松地穿梭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互动体验区。

在那里可以模拟大坝泄洪的场景,当我按下按钮,看到那巨大的水流奔腾而下的时候,耳朵里都是轰隆隆的声音,就像千军万马在奔腾。

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跟着颤抖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啊。

从三峡工程博物馆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壮观的景象。

我就想啊,这三峡工程就像一个伟大的传奇,是人类和大自然合作的一部壮丽史诗。

我们人类真的很了不起,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我觉得这个博物馆特别值得一去,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感受到人类智慧和力量的伟大。

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三峡博物馆有感

观三峡博物馆有感1. 哇塞!今天可真是大开眼界啊!跟着班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参观了三峡博物馆,简直是让我惊呆了!刚进门那会儿,我还以为自己走错片场了呢,这哪是博物馆啊,分明就是个超级豪华的宫殿嘛!2. 一进大厅,我就被眼前的场景给震住了。

天哪,这也太气派了吧!高高的穹顶,闪闪发光的大理石地板,还有那些精美绝伦的展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我忍不住小声对旁边的小明说:"哥们儿,咱是不是误入了什么皇宫秘境啊?"小明翻了个白眼,说:"得了吧你,就你那点见识。

这可是三峡博物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博物馆!"3. 听完导游姐姐的介绍,我才知道这座博物馆可不得了,光是建筑面积就有7万多平方米,里面的文物藏品更是多达20多万件!我的天,这得是多少古人的智慧结晶啊?想到这里,我不禁肃然起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也能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4. 走进展厅,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每一件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我特别被一件巴蜀青铜面具吸引住了,那张神秘莫测的脸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我忍不住对着它自拍了好几张,还配上了搞怪表情,心想这下可有好东西发朋友圈了!5. 参观到三峡工程展区时,我彻底被震撼到了。

那个巨大的三峡大坝模型简直太逼真了,就像是把整个长江都搬进了博物馆。

我站在模型前,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小蚂蚁,心里不禁感叹:"咱们中国人真是太厉害了,连长江都能说治就治!"6. 在古代船舶展区,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古代船只模型,有的还原了真实大小,简直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码头。

我对着一艘古代战船做了个挥剑的动作,幻想自己是个威风凛凛的水师将军,结果被老师瞪了一眼,只好讪讪地收回手,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

7. 白族文化展区让我大开眼界,那些精美的银器和刺绣简直美得不可思议。

我忍不住对小红说:"你看那个银手镯,多漂亮啊!要是能买一个送给我妈就好了。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获感悟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获感悟

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获感悟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位于中国重庆市的一座专门展示三峡文化和三峡工程的博物馆。

作为三峡地区的重要文化场所,这个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资料,使人们对三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这个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感悟。

通过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了三峡地区的丰富历史和独特文化。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与三峡相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让我对三峡地区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到古代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这些展品向我展示了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承。

重庆三峡博物馆也向我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壮丽景观和伟大成就。

通过模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展示方式,我深入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和对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这座工程不仅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全球工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博物馆内,我仿佛亲眼目睹了这座工程的伟大和辉煌。

重庆三峡博物馆还向我展示了三峡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

通过展示三峡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峡地区的宝贵资源和独特魅力。

山水相依的三峡大地,蕴含着无尽的美景和宝贵的生态系统,这些都让人们为之惊叹和敬畏。

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还收获到了对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三峡地区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珍贵性,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展示三峡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博物馆也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

三峡工程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凝聚了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和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

这个博物馆向我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力量,让我对人类的创造力和进步感到无限敬佩。

通过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我收获了对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工程和自然风光的深刻认识。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重庆三峡博物馆观后感早就听说重庆三峡博物馆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瞅瞅。

这不,前段时间终于有机会去逛了逛,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刚走到博物馆门口,那宏伟的建筑就把我镇住了。

它的外观充满了现代与古朴相结合的韵味,让人忍不住想要快点进去一探究竟。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三峡壁画,那波澜壮阔的画面,仿佛让我一下子穿越到了三峡的崇山峻岭之间。

我站在那儿,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心里满是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

接下来,我就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兴奋地在各个展厅里乱窜。

要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数“壮丽三峡”这个展厅。

展厅里展示了三峡地区的地质变迁、生态环境以及人文历史。

看着那些古老的化石、岩石样本,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年前三峡地区的沧海桑田。

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的纹理就像是大自然的涂鸦,弯弯曲曲的线条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我凑近了仔细瞧,还能看到一些小小的矿物质结晶,在灯光下一闪一闪的,特别好看。

还有那些展示三峡生态的部分,简直让我这个“自然迷”过足了瘾。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就像是被施了魔法定格在了那里。

有一只小猴子的标本,它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手里还抓着一根树枝,那神态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到树上玩耍去了。

旁边的一只鸟,羽毛的颜色鲜艳极了,我都怀疑是不是刚刚有人给它涂上的颜色。

说起人文历史,那更是让我感慨万千。

一幅幅古老的地图,展示着三峡地区从古至今的变迁。

我看着那些地图上的标记和线条,心里想着古人在这片土地上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的。

还有那些古老的农具、渔具,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其中有一个小小的渔船模型,特别吸引我。

那船做得可精致了,船舷上的木纹都清晰可见。

船头还挂着一张渔网,网眼细密均匀,我都能想象得出当年渔民们在江上撒网捕鱼的场景。

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拉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抗战岁月”展厅里,我感受到了那段沉重而又充满力量的历史。

墙上挂着的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抗日观后感去了三峡博物馆看抗日的那些展览啊,真的是像坐了一趟时光穿梭机,直接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走进那展厅,就感觉气氛都凝重起来了。

墙上那些黑白照片就像一双双眼睛,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看着照片里那些抗日战士,一个个瘦得像竹竿似的,但是眼神却坚定得像星星。

我就在想,这得是多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啊。

他们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哪像现在我们的衣服,款式多得挑花眼,质量还好得很。

再看看那些武器,哎呀妈呀,好多枪都破破旧旧的,和现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炫酷的枪炮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可就是靠着这些破铜烂铁,咱们的先辈们和小鬼子干起来了。

那些大刀长矛的,感觉就像是从古装剧里拿出来的一样,但是在战场上却成了杀敌的利器。

我都能想象到当时战士们挥舞着大刀,大喊着冲向敌人的样子,那场面得多热血沸腾啊。

还有那些信件和日记,字里行间都透着战士们对家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有的字迹歪歪扭扭的,但是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子弹,射向侵略者。

我在想,他们在写这些的时候,是不是一边听着外面的枪炮声,一边心里想着远方的家人呢?和现在我们发个短信、打个视频电话就能联系家人比起来,他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一个场景还原的小角落,模拟了当时的战场。

看到那些假人摆着战斗的姿势,我突然就觉得战争离我好近。

那假人脸上的表情,有愤怒,有坚毅,感觉就像要从那个角落里冲出来继续战斗一样。

我站在那儿,感觉自己就像个穿越者,不小心闯进了一场生死搏斗之中。

看完整个展览,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既为先辈们的英勇感到骄傲,又为他们遭受的苦难感到难过。

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那可都是他们用命换来的。

就像我们现在能在三峡博物馆里安安静静地看展览,不用担心突然一颗炮弹飞过来,这都是先辈们给我们创造的和平环境啊。

以后啊,我可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是在生活中遇到点小挫折就想放弃,那可太对不起这些英雄们了。

而且我觉得,得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和平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餐,咱得好好守护着。

三峡博物馆的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的观后感

三峡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三峡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正对,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98平方米,展厅面积20858平方米。

它以丰富的文物资料和多元化的展览方式,展示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自然景观。

在参观过程中,我最为震撼的是壮丽的三峡这个展厅。

这里以丰厚的文物资料展示了三峡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其中,镇馆之宝“乌杨汉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乌杨汉阙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

它的霸气和威武深深折服了我,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和历史的完美结合。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是重庆的历史部分。

这里展示了远古巴渝时期的文明,有许多古老时期的石器。

这些文物让我对重庆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展览中还展示了重庆的老店和火锅,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在抗战时期,有许多英雄为革命献身,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这些英雄的事迹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人。

总的来说,三峡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让我收获颇丰。

它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和深入的解读方式,让我对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设施也让我感受到了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三峡博物馆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博物馆观后感
在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新学期第一次党员组织生活就是走出沉闷的会议室,参观著名的三峡博物馆,从中感受重庆巴山渝水的悠久历史和直辖十年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想说这样形式多样的学习真好。

作为重庆人,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却惭愧一直没有机会走进三峡博物馆,这次终于得偿所愿,很感谢这次组织学习的机会。

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产物。

半天的参观学习,给我留下无数的感动。

感动于三峡渊源流长的千年历史,壮丽雄伟的三峡风光,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更震憾于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三峡移民的惊世壮举。

三峡工程从开始提出到最后兴建,历时近一个世纪,是其中无数人面对顾全大局而告别故土的巨大牺牲,仅重庆库区就有百万之众。

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在世界水库移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持续地感受着三峡人民的壮举与无私。

为了国家的建设,他们义不容辞地迁出故土、迁居他乡,虽然到了新的生活和生产的定居地,有许多人语言不通、环境不熟、生产不会,但是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的居住地创业、发展,绝大部分已经成功地融入了迁入地的社会。

三峡人民用行动向我们回答了: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做什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拔地而起,离不开他们这种为大“家”放弃小“家”的情怀。

特别是耳濡目染三峡移民人生产、生活的一个个场景和画面之后,我
更深切体会到他们背井离乡的艰难与不易,也更深切体会到他们对于祖国建设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我想,新三峡之所以充满魅力,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一代新移民。

在三峡移民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优秀精神风貌,而这不正是我们重庆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吗?直辖十年来,广大重庆人民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励精图治,使重庆成为了长江中上游一颗璀灿的新星。

我想,如果把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发挥在我们每位党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更加蓬勃地发展。

对此,我充满信心。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