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作文开头】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
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
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
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供参考。
一、开门见山落笔扣题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彰显底蕴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1.诗词开头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俗语开头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3.名人名言开头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4.故事导入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
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
’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声音开头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汇总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汇总作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的一种写作形式,而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是整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引起读者兴趣和总结文章内容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汇总几种常见的作文开头和结尾写法,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开头写法:1. 引用名言或格言:引用名言或格言可以在开头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这句话出自鲁迅的《伤逝》。
2. 提出问题: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都在追逐的是什么?”3. 描述背景或现象:通过描述一个生动的背景或现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我走进了一家咖啡馆,却被里面的温暖和熟悉的味道所吸引。
”4. 提出观点或立场: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5. 引入故事或案例:通过讲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或案例,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曾经有一个年轻人,他用坚持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二、结尾写法:1. 总结全文: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概括主要观点和论据。
例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提出具体的建议或展望未来的发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3. 引用名言或格言:通过引用名言或格言来强调文章的主题或给读者以启示。
例如:“正如李白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 提出反问或留下悬念:通过提出反问或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5. 结尾呼应开头:在结尾部分呼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
例如:“回想起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想说……”总之,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整篇文章的亮点和收尾,它们的写法直接影响着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作文书用了首尾呼应写法的开头结尾

作文书用了首尾呼应写法的开头结尾
开头段落。
嘿,瞧这!午后阳光照得窗玻璃都闪闪发光,那本作文书就这
么静静地躺在书架上。
我好奇地拿起它,翻开一看,哎呀,纸张都
黄了,感觉像是从哪个古老时代穿越过来的。
读着读着,我就被那
些故事和情感给吸进去了,简直像是穿越了时空,跟作者们一起在
文字里冒险。
中间段落(非首尾,示例)。
有一篇作文写的是四季变化,看得我眼睛都亮了。
作者写得可
真生动,春天花开,夏天蝉鸣,秋天落叶,冬天飘雪,每一个季节
都好像活了一样。
我仿佛都能看到那秋天的枫叶在风里跳舞,夏天
的蝉鸣在耳边叫个不停。
这写得,简直让我对四季有了全新的认识。
结尾段落。
把书合上的时候,夕阳都撒满了房间。
我轻轻地把作文书放回
书架上,心里真是感慨万分。
这些文字啊,不只是简单的作文,更
像是作者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它们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和世界。
真期待下次再翻开这本书,跟那些文字再次相遇,继续我的探索之旅。
小学生作文技巧-40种开头结尾的万能写法汇总

小学生作文技巧-40种开头结尾的万能写法汇总一、外貌描写式开头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
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
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
(选自〈〈懒的报应〉〉)二、性格特征式开头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
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
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
(选自〈〈多面妈妈〉〉)三、开门见山式开头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
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
(选自《我的好朋友.》)四、环境描写式开头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
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
(选自〈〈那天,我真后悔〉〉)五、巧设问题式开头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1、反问式开头。
2、设问式开头。
3、疑问式开头。
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
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六、心理描写式开头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

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几种写法
一、开头写法:
1. 引用名言或者谚语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曾经激励着无数人去追求知识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
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2. 提出问题或者引起读者思量
你是否曾经思量过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梦想是人们心中最漂亮的花朵,它赋予
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梦想的力量。
3. 描述一个场景或者事例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树叶,一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样
漂亮的景象往往让我感到宁静和快乐,也让我想起了一个重要的话题——环境保护。
二、结尾写法:
1. 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惟独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的能力,才干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让我们一起努力,寻觅梦想的道路!
2. 提出建议或者展望未来
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勇于面对难点,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惟独这样,我们才干迎接更夸姣的明天。
3. 引用名言或者谚语
"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告诉我们,惟独付出努力,才干收获成功。
让我们用这
句话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作文开头和结尾写法,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无论是哪种写法,都要注意语言简炼、条理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希翼您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小学生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

小学语文-小学生写作技巧:作文开头和结尾常见写法一、开门见山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
如:(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作文抒情好开头结尾怎么写

作文抒情好开头结尾怎么写开头写法:1. 以景抒情:通过描绘一个美丽、动人或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引发情感的共鸣。
例如:“夕阳西下,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地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微风拂过,撩动着我心底那一抹最柔软的思绪。
”2. 引用名言或诗句:用一句经典的名言或诗句来奠定抒情的基调。
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当仰望那一轮明月,我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3. 直接倾诉内心感受:开门见山,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像这样:“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无尽热爱。
”结尾写法:1. 呼应开头,升华情感:让结尾与开头相呼应,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
比如开头写了美丽的夕阳景色,结尾可以是:“夕阳渐渐落下,但它留下的温暖和希望,却永远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不再迷茫。
”2. 展望未来,传递希望: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例如:“未来的日子,无论风雨还是阳光,我都将怀揣着这份爱与勇气,坚定地走下去,去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3. 以情动人,余味悠长:用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让读者在读完后仍能感受到情感的余波。
比如:“爱,永在心中,如明灯照亮黑暗,如春风温暖寒冬。
愿世间处处充满爱,愿我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故乡的炊烟》在城市的喧嚣中徘徊久了,我的心常常会飞回那遥远的小山村,那里有我最温暖的港湾——故乡。
故乡的清晨,总是被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唤醒。
那轻柔的烟雾,如同母亲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村庄的每一寸土地。
晨曦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炊烟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远远望去,那炊烟仿佛是从大地深处升腾而起的希望,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家的味道。
每当看到那炊烟,我的心就会变得无比宁静。
它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成长的见证。
在那炊烟下,有母亲忙碌的身影,她在灶前生火做饭,为一家人准备着美味的早餐。
父亲则在院子里整理农具,准备去田间劳作。
作文的开头的几种写法

作文的开头的几种写法
月光洒下来,湖面都亮闪闪的,好像藏着好多秘密似的。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人生也这么美好。
2. 引用开篇法。
“人生就像场戏,大家有缘才聚在一起。
” 听到这句歌词,我就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梦想和热情,那时候真好啊!
3. 场景描绘法。
大清早的,雾还没散呢,街角的咖啡店就亮灯了。
隔着窗户看进去,店里的人忙来忙去,咖啡香都飘出来了。
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
4. 提问引思法。
你有没有想过啊,那些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呢?它们的光可是穿越了亿万年才照到我们身上的,感觉好神奇啊!
5. 叙述回忆法。
小时候啊,我爷爷常常给我讲那些神秘的故事。
那些故事里有魔法、有冒险,还有人生的道理。
现在想起来,那些日子真的好像就在昨天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
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
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
《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
3.设问置疑式。
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
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
4.名言警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
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
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
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
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
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
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和《藤野先生》的结尾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背影》,开头写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写道:“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又如《白杨礼赞》开头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结尾写“……我要高声赞美白树。
”3.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不由得想起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如《花市》的结尾写道:“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留下美丽的背影——考场作文结尾妙法举隅关于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古人早就有“风头豹尾”一说。
考场作文写作时间短,评分要求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理想的评价,开头和结尾尤其马虎不得。
有人说,考场作文的开头要像“二锅头”,入口即辣出泪来,以此说明作文开头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认为,作文的结尾就应像“碧螺春”,余香满口,令人回味无穷。
精彩的口头固然能让人眼前一亮,心生向往;精彩的结尾亦能让人忍不住掩卷,拍案叫绝。
同学们的考场作文结尾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呢?一是有头无尾。
由于缺乏整体构思,结尾如同一个“半拉子”工程,叙而不清,说而不明,议而不足。
而是虎头蛇尾。
有的同学在完成主体部分后,常常有一种大功告成的心理,于是草草收场,以致结尾平淡无奇千篇一律,毫无出彩之处。
三是画蛇添足。
或无病呻吟,或人为拔高,硬要给文章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使得本该是亮点的结尾成了文章的“黑子”,令阅卷老师发出“一声叹息”。
同学们要注意,考场作文的结尾应牢记两点:一是要有强烈的中心意思,即不忘为表现中心服务。
作文的主体部分如果“偏题”了,结尾处应该补救。
二是应当精炼,当止则止,不能喧宾夺主。
它要有利于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得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助于读者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意思,引人思考,发人深省,令人赞叹,使人难忘。
下面介绍七种常用的考场作文结尾方法。
一是自然收束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记叙类的文章,操作方法是:随着事件的结束自然收尾。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净利落,没有废话。
如《上帝的回答》一文是这样结尾的: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
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二是总结点题法。
这种方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如《“诚信”漂流记》的结尾: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必然要失败的。
”三是抒情议论法。
即在叙事的基础上,利用抒情、议论突出中心,让人明白你的写作意图,给人清晰的认识。
如《长剑与短剑》一文的结尾:长剑、短剑,我们无法选择;聪颖、愚钝,我们也无法选择。
我们所能选择的,就是握紧了手中的剑,然后不懈怠地前进,前进,再前进……四是巧用问句法。
即在前文充分铺陈的基础上,用问句来收束全文,以表达感情,深化中心。
如《父亲》一文的结尾:我知道,我是父亲的汗水泡大的。
父亲,我该这样才能表达出我对您永远的愧疚和爱戴呢?五是首尾照应法。
这是考场作文惯用的结尾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但易流于平淡,属于比较“保险”的写法。
如《我是如此看待人生》的开头和结尾:大千世界,变幻时空,自然有了人生才如此绚丽。
作为自然的宠物,我们都拥有自己的人生。
然而以“万物之灵”自诩的人类啊,又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呢?(开头)我如是看待人生。
(结尾)六是借用名句法。
借用名句既可以使文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
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
如一篇题为《花样年华》的文章就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来结尾:红日初生,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干将发硎,有作光芒。
我就是那红日,我就是那大河,我就是那宝剑!这,就是我的花样年华!七是意犹未尽法。
这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如一篇谈“逆向思维”的《十减一等于……》,它的结尾就是这样的:十减一等于九。
十减一不等于九。
十减一等于……以上就是考场作文常用的一些结尾方法,但所谓“文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实际运用时不可拘泥于一种方法。
只要同学们平时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妙笔生花。
让我们的考场作文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让这个背影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
近年来,高考作文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
话题作文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联想、想像,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由于它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内容的相关性、文体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叫好者甚众。
如何写好应试话题作文,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指导学生作文的体会,谈四点确实不算新但比较有用的浅见。
一、写自己最擅长的体裁。
辩证地说,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
话题作文也是一样的。
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放宽文体限制,直至文体不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都可以写,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杂文、寓言、故事、童话、日记等等任你选择。
但也正是这种宽松,可能导致考生一下子拿不定主意。
我究竟写什么体裁好呢?就如在乡下小商店买东西,品种单一,要什么就买什么,直奔主题。
如今的话题作文好比到了城里的沃尔玛超市,面对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时还真定不下要哪一种。
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写你最熟悉的体裁。
就如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即便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关键时候,使的还是自己的看家本领。
平时写日记顺手就写日记,写议论文顺手就写议论文,根本不必花太多时间去考虑。
高考是素质的争夺战,是能力的争夺战,同时也是时间的争夺战。
先把这个原则确定下来,无疑也为我们争取了相对宽裕的时间去做构思行文等更重要的事情。
二、取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老实说,高考也是一场吸引眼球的争夺战。
特别是作文。
评阅高考作文,受阅卷老师的情感因素的支配。
学校有些参加过高考评卷的老师说,一天改几百份作文,哪能每一篇都看得那么仔细。
那些题目取得好的,无疑给人的印象相对就好一点,分数自然也就偏高。
就比如你在大街上碰上穿戴整洁英俊秀丽的个性独特的人感到赏心悦目一样,看到独具特色的题目,也难免眼睛一亮。
怎样取一个比较醒目的题目呢,大体说,可以从活用修辞方面做文章。
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引用、对比、反问、设问、呼告、对偶等。
比如2000年的高考中就有《人生也是一张答卷》、《横看成岭侧成峰》等优秀的题目。
必须注意的是,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也不必弄得喧宾夺主、花里胡哨。
比如,被不少人称道的“符号法”和“数学法”,就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
三、言之有物——永不过时的要求。
应试作文,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言之无物。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做好材料的搜集工作,不为无米之炊。
应试作文的空洞也有可能并不是作者没有准备或素材积累不足,而是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中,一紧张,“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就“思之所之,笔亦所之”,就显得乱,就显得空。
抑或是不知散乱的材料如何连缀成篇。
要使文章,尤其是应试文章,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
我们我们可以尝试这些努力。
举例要具体。
有些同学在举例子时,常常爱这样说“我有一个邻居就是这样的”,“我的一个同桌……”,再不就是“我的一个朋友……”,给人一种空泛、可信度不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