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
机械原理课件_东南大学_郑文纬_第七版_第11章_机器的机械效率

M Qr0 (tg v )
M Qr0 (tg v )
tg ( v ) tg
§10-3 机械效率计算及自锁分析示例
90
γ ——三角螺纹的半顶角
f f f fv sin sin( 90 ) cos
§10-3 机械效率计算及自锁分析示例
解:1、滑块上升 F为驱动力,Q为生产阻力
Q vA F A
arctgf
考虑A的平衡: Q RBA F 0
F Qtg ( )
F f =fN R B
N
若A、B无摩擦 0
F
理想驱动力 F0 Qtg ( )
F0 tg F tg ( )
相反:当螺母A沿轴线移动方向与Q相同时(拧松螺母), 螺旋传动相当于滑块下降
F Qtg ( )
tg ( ) tg
M F r0 Qr0 tg( )
0,
§10-3 机械效率计算及自锁分析示例
2、三角螺纹 相当于楔形滑块与楔形槽的作用。 φv代替 φ
Wd Wr W f
Wd 0
§10-2 机器的机械效率和自锁
一、机器的机械效率
讨论稳定运动时期: Wd Wr W f 定义: Wr Wd W f 1 W f 1
Wf Wd
Wd Wr W f WG E E0
Wd
Wd
Wd
VQ
M d0 Mr Md M r0
由单一机构组成的机器,它的效率数据在一般设计手册 中可以查到,对于由若干机构组成的复杂机器,全机的效 率可由各个机构的效率计算出来,具体的计算方法按联接 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自己看书。
东南大学机械原理学习与考研辅导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aOr 2O4
o aOk 2O4 4
五、试题自测及答案(1.2. 3. 4. 5. 6.)
1.下列哪几种情况取B点为构件2和3的重合点时有哥氏加速
度ak 。
32 1B
1
B
2
3
12B 3
2
B
1
3
3
2
1
B
B 23
1
2 1B
3
B2
3
1
2.图 示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取 比尺例
l 。0.001 m/mm
为了便于画矢量多边形,建立矢量方程时,未知 量最好等号两边各一个。即上述方程不要写成: 3
VB2= VB3 + VB2B3
C
速度多边形
b3
p
ω3 = μv pb3 / lCB ,顺时针方向。
ω2 = ω3
b2
加速度矢量方程
哥氏加速度,只有两构件的相对运
aB2
动为转动时存在。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aBn3 + aBτ 3= aB3= aBn2 + aBτ 2 + aBr 3B2+ aBk3B2
2 tan 3
sin 3
1
2
tan
2
(
3
)
2
1
tan
2
(
3
)
c os 3
1
2
tan
2
(
3
)
2
tan2
B l3 sin 3 A l3 cos3
“+”、”-“号依机构 的装配形式而定
2. 速度分析:
3. 加速度分析
l1ei1 l2ei2 l4ei4 l3ei3
东南大学 机械原理 7-2

SEU-QRM
11
Deduction (推论)3:
In a revolute four-bar kinematic chain, the lengths of two links are equal and are the shortest: If the remaining links are not equal, then no fully rotating revolute exists. If the remaining links are also equal and the shortest links are adjacent, then three fully rotating revolutes exist; If the remaining links are face to face, then four fully rotating revolutes exist.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b B a 1 2
C c 3 4
D A d A revolute four-bar kinematic chain
7.2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Planar Linkages
SEU-QRM
6
Deduction (推论)1:
If the lengths of the four links dissatisfy LSC, then the four revolutes are all the partially rotating revolute. Double-rocker
Force
SEU-QRM
2
7.2.1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 Revolute Pair being a Fully Rotating Revolute
《东南大学机械原理考研复习精编》

目录Ⅱ考前必知 (3)一、历年报录情况 (3)二、学费与奖学金 (4)Ⅲ复习方略 (5)Ⅳ考试分析 (7)一、考试难度 (7)二、考试题型 (7)三、考点分布 (9)四、试题分析 (10)五、考试展望 (11)Ⅴ复习指南 (13)Ⅵ核心考点解析 (26)《机械原理》 (26)绪论 (26)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7)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9)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2)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85)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99)第七章其它常用机构 (109)第八章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109)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10)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115)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 (127)第十二章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30)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136)往年真题试卷 (136)东南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6)东南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2)东南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47)东南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1)东南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55)东南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0)东南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3)东南大学2014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68)东南大学201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3)东南大学2016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7)往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83)东南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83)东南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96)东南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8)东南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19)东南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28)东南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8)东南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44)Ⅱ考前必知一、历年报录情况注: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在2013年以前分别为工业设计、制造业工业工程专业。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3一. 基本概念3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2. 构件与零件33. 运动副34. 运动副的分类35. 运动链36. 机构3二. 基本知识和技能3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与识别图32.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运动确定性的判别33. 机构的结构分析4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6一. 基本概念:6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6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7一. 基本概念7(一)平面四杆机构类型与演化7二)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7二.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8第四章凸轮机构8一.基本知识8(一)名词术语8(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及选用原则8三)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8二. 基本技能9(一)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图解设计9(二)根据反转原理作凸轮廓线的解析设计10(三)其他10第五章齿轮机构10一. 基本知识10(一)啮合原理10(二)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11(三)其它齿轮机构,应知道:12第六章轮系14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14二.基本周转(差动)轮系的传动比14三.复合轮系的传动比15第七章其它机构151.万向联轴节:152.螺旋机构163.棘轮机构164. 槽轮机构166. 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177. 组合机构17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7一. 基本概念17(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17(二)构件的惯性力17(三)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矩)与总反力的作用线17二. 基本技能18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18一、基本概念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18(三)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18(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18二. 基本技能18(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8(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8第十一章机器的机械效率18一、基本知识18(一)机械的效率18(二)机械的自锁19二. 基本技能20第十二章机械的运转及调速20一. 基本知识20(一)机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20(二)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三)机器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20二. 基本技能20(一)等效量的计算20(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20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一. 基本概念1. 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东南大学 机械原理 考研试卷 重点题解析

一!不断有同学反馈说难点太多,复习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我又给大家指出了一些非重点,考的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是说一定不考,希望大家谨慎对待。
第二遍细致复习指南做了一些补充,请大家注意查看。
1第二章38页的公式2-2要会。
2第五章第二节到第九节都要看,共轭齿廓及其求法可以不看。
十一节十二节涉及不深,主要是旋转方向问题,放在轮系里面。
3第六章250页以后的内容如果感觉太难就放弃不要纠结,确实难度比真题大,真题会做即可。
6-5,6-6可以不看。
4第九章平面机构的力的分析+ 十一章机器的效率这两章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两章向来是放在一起考察的。
也有可能放在凸轮等其他机构中考察。
考的话分值10-20分左右主要考点有摩擦角,当量摩擦角,摩擦圆,自锁,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构在考虑摩擦时受力方向,力的多边形。
第九章只看前三节看,重点是9-3第十一章404-413页全看,其他可以不看。
二![机械原理]P516页例3-7为什么以C2为圆心以2倍Lab为半径的圆和以O'为圆心O'C1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交点为E,则连接C2E交圆Ⅰ的交点为A点?回答AE+EC2=AC2,AC2-2AB=2AE=AC1,那么A点就是铰链中心。
习题解答中有证明。
三![机械原理]课本p523 4-9凸轮题只提问该题中的摆动凸轮第(1)题,E点到F点凸轮转过的角度:分别连接FO,EO,所夹得角即为所求吗?这是求类似摆动凸轮转角的一般方法吗?第(5)题,最大压力角,“机架与导路垂直的位置,在这几个位置中做出压力角,比较得出”那么此题导路是?机架?2005年第四题凸轮题(2)凸轮行程行程指的是从动件垂直移动的距离,为什么不是从动件与凸轮相切沿法线上升的距离!这个题目是很重要的,2008,2010年都考到了相似的,不是很好做,希望你能看懂。
(1)不是你说的这样。
这个题可以用反转法,由于这个题含有滚子,画图很多不亦说清楚,所以我给你说说2008年第七题解法。
1机械原理课件_东南大学_郑文纬_第七版第09章_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11解析

惯性力:是一种虚拟加在有变速运动的构件上的力。
惯性力是是阻力还是驱动力? 当构件减速时,它是驱动力;加速时,它是阻力 特点: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惯性力所作的功为零。低速机械的惯性力 一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研究机构力分析的目的
确定运动副反力。
因为运动副中反力的大小和性质对于计算机构各个零 件的强度、决定机构中的摩擦力和机械效率、以及计 算运动副中的磨损和确定轴承型式都是有用的已知条 件。
选定一点B, 再选定另一点为K
可以任意选择两个代换点
B b B
S k S
K
mB mK m mB (b) mK k 0
mk mB bk
K
mb mK bk
动代换
两质量点动代换: 选定一点B; 则另一点为K。
不能同时任意选择两个代换点
mB mK m
K k
mB (b) mK k 0
例 9- 6
例9-6 p367
5 E Aω 1
1
Fi5 G5
6 Fr
D B 2 3
4
在如图所示的牛头刨床机构 中,已知:各构件的位置 和尺寸、曲柄以等角速度 w1顺时针转动、刨头的重 力G5、惯性力Fi5及切削 阻力(即生产阻力)Fr。
C
试求:机构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要施于曲柄1上的平 衡力偶矩(其他构件的重力和惯性力等忽略不计)。
π
Fi 2 Fi 2b Fi 2k
5、动静法应用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动静法分析的步骤:
1. 求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并把其视为外力加于产生 该惯性力的构件上; 2. 根据静定条件将机构分解为若干个杆组和平衡力 作用的构件; 3. 由离平衡力作用最远的杆组开始,对各杆组进行 力分析; 4. 对平衡力作用的构件作力分析。
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

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第一题,齿轮连杆机构求自由度,用瞬心法求传动比相对角速度方向高副低代,划分杆组。
第二题,连续两年偏心圆盘后今年考的是动平衡,难度很小第三题,轮系传动比计算,难度很小第四题,飞轮,还是那三个问题,难度很小第五题,斜齿轮的参数计算。
关键记清楚法向模数,端面模数和螺旋角之间的关系,剩下就是解方程了。
第六题,延续了11年的六杆风格,但略有变化,判断四杆机构类型,求行程,最小传动角,判断有无急回特性,还有个dt的定性分析传动角变化规律第七题,核心是考了转换机架法。
简单第八题,凸轮机构,求转角,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各运动副总反力和方向,力多边形和求驱动力矩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第一章:1-3、1-7、1-15、1-16、第二章:2-2、2-4、2-18、2-19、第三章:3-4、3-5、3-9、3-10、3-13、第四章:4-3、4-4、4-9、第五章:5-6、5-8、5-9、5-13、第六章:6-3、6-6、6-7、6-15、6-16、第九章:9-5、第十章:10-2、10-3、10-6、10-7、第五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深度分析5.2参考书目知识点分析初试专业课《机械原理》总共包括__1__本书,就是招生简章中的指定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
5.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七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例题1】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分析:图示的机构中,活动构件包括3个齿轮和杆4。
这里A 点包含齿轮1、杆4以及机架等3个构件,因此是一个复合铰链,这是本题较容易出错的地方,B 、C 点各有一个转动副,D 、E 点处各有一个高副。
解题:根据以上分析,n=4, 4=L P ,2=HP,所以该机构的自由度为22424323=-⨯-⨯=--=H L P P n F易错点:A 点处为复合铰链【知识点2】高副低代的问题 【例题2】对下图机构进行分析分析:图中有一高副,要进行高副低代解题:易错点:高副低代,找到曲率圆的圆形【知识点3】Ⅱ级、Ⅲ级杆组的类型及结构特点【例题3】计算电锯机构的自由度,并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以及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定机构的级解题: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例题1】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05页第2-1、2-2、2-4题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平面四杆机构的尺寸关系、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例题1】解题:图 3.19 图3.20作业:《机械原理》P516页第3-7、3-9题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例题1】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请用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3页第4-9题【知识点2】直动从动件或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例题2】按如图所示的位移曲线,设计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并分析最大压力角发生在何处分析:利用凸轮不动,原机架反转的“反转法”作轮廓线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4页第4-10题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知识点1】渐开线直齿轮【例题1】如图所示为同一基圆的两同侧渐开线,基圆半径,的回转半径分别为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6页第5-4、5-6题【知识点2】平行轴斜齿轮传动【例题2】分析: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18题【知识点3】蜗轮蜗杆传动【例题3】一对蜗轮蜗杆传动的参数如下:解题: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22题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例题1】分析:解题:械原理》P530页第6-1、6-2、6-3、6-4.、6-5、6-6、6-4、6-5、6-6、6-7、6-8、6-9、6-10、6-11、6-15题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例题1】解题:《机械原理》P551页第10-1、10-2、10-5题第九章,第十一章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例题1】在图示机构中,构件1为原动件,P为作用在构件3上的力,转动副B于C上所画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齿轮连杆机构求自由度,用瞬心法求传动比相对角速度方向高副低代,划分杆组。
第二题,连续两年偏心圆盘后今年考的是动平衡,难度很小
第三题,轮系传动比计算,难度很小
第四题,飞轮,还是那三个问题,难度很小
第五题,斜齿轮的参数计算。
关键记清楚法向模数,端面模数和螺旋角之间的关系,剩下就是解方程了。
第六题,延续了11年的六杆风格,但略有变化,判断四杆机构类型,求行程,最小传动角,判断有无急回特性,还有个dt的定性分析传动角变化规律
第七题,核心是考了转换机架法。
简单
第八题,凸轮机构,求转角,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各运动副总反力和方向,力多边形和求驱动力矩
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
第一章:1-3、1-7、1-15、1-16、
第二章:2-2、2-4、2-18、2-19、
第三章:3-4、3-5、3-9、3-10、3-13、
第四章:4-3、4-4、4-9、
第五章:5-6、5-8、5-9、5-13、
第六章:6-3、6-6、6-7、6-15、6-16、
第九章:9-5、
第十章:10-2、10-3、10-6、10-7、
第五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深度分析
初试专业课《机械原理》总共包括__1__本书,就是招生简章中的指定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
5 瞬心的标定,三心定理★★
6 瞬心法在求解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7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整转副存在条件★★
8 平面连杆机构尺寸关系★★
9 平面连杆机构的压力角★★★
10 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11 对于尖底或平底滚子直动或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分析★★
12 对于直动或摆动从动件偏心圆盘等特殊形状凸轮机构,确定机圆半径、推
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行程、压力角及其极限值
★★★
13 啮合正确、连续传动、无侧隙条件的正确理解★★
14 变位齿轮对于齿轮参数的影响★★
15 涡轮蜗杆的转向旋向问题★★
16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17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及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18 动平衡和静平衡的计算问题★★
19 移动副、高副、径向轴颈转动副中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20 运动副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基于力分析的机构自锁性判别★★
21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22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问题★★★第七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例题1】
计算下图机构的自由度
分析:图示的机构中,活动构件包括3个齿轮和杆4。
这里A点包含齿轮1、杆4以及机架等3个构件,因此是一个复合铰链,这是本题较容易出错的地方,B、C点各有一个转
动副,D 、E 点处各有一个高副。
解题:根据以上分析,n=4, 4=L P ,2=H P ,所以该机构的自由度为 易错点:A 点处为复合铰链
【知识点2】高副低代的问题 【例题2】
对下图机构进行分析
分析:图中有一高副,要进行高副低代 解题:
易错点:高副低代,找到曲率圆的圆形 【知识点3】Ⅱ级、Ⅲ级杆组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例题3】
计算电锯机构的自由度,并将其中的高副化为低副以及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定机构的级
解题: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例题1】 分析: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05页第2-1、2-2、2-4题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1】平面四杆机构的尺寸关系、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例题1】 解题:
图3.19 图3.20
作业:《机械原理》P516页第3-7、3-9题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1】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例题1】
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请用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23页第4-9题
【知识点2】直动从动件或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例题2】
按如图所示的位移曲线,设计尖端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并分析最大压力角发生在何处
分析:利用凸轮不动,原机架反转的“反转法”作轮廓线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24页第4-10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知识点1】渐开线直齿轮
【例题1】
如图所示为同一基圆的两同侧渐开线,基圆半径,的回转半径分别为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26页第5-4、5-6题
【知识点2】平行轴斜齿轮传动
【例题2】
分析: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18题
【知识点3】蜗轮蜗杆传动
【例题3】
一对蜗轮蜗杆传动的参数如下: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29页第5-22题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例题1】
分析:
解题:
械原理》P530页第6-1、6-2、6-3、6-4.、6-5、6-6、6-4、6-5、6-6、6-7、6-8、6-9、6-10、6-11、6-15题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例题1】
解题:
《机械原理》P551页第10-1、10-2、10-5题
第九章,第十一章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例题1】
在图示机构中,构件1为原动件,P为作用在构件3上的力,转动副B于C上所画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
试分析该瞬时位置时,机构的传动角,压力角;作出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不要求严格按照比例作图),以及作用在连杆BC上作用力的真实方向。
诸构件的重量及惯性力忽略不计。
分析:
解题:
作业:《机械原理》P547页第9-7题
【例题2】
破碎机原理的简图如图所示。
设要破碎的块料为球形,其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块料与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f。
求块料被夹紧(不会向上脱落)时板夹角α为多大?
解题:
13章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知识点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
【例题1】
图示为一机器转化到曲柄上等效阻力矩曲线,在一个循环中,等效驱动力矩不变,机组活动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m kg J •=12.0,已知曲柄的角速度1
30-=s w ,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δ=0.02,试确定安装在曲柄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为多少?
分析: 解题: 【例题2】
如图所示的齿轮传动,60,2021==z z 轮1为主动驱动力矩常数=d M ,加上轮2上的阻力距r M 的变化规律如图b 所示。
两齿轮对各自回转中心的转动惯量
2101.0m kg J •=,2203.0m kg J •=,轮1的平均角速度s rad w m /100=,若不均匀系
数50/1=δ,试回答:
(1) 画出以构件1为转化构件(等效构件)时的等效阻力距1'
ϕ-r M 图,并求
出等效驱动力矩'
d M
(2) 求出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并说明飞轮是装在Ⅰ轴上还是Ⅱ轴上好 解题: 【例题3】
已知某主轴转动一周为一稳定运动循环,取主轴为等效构件,其等效阻力距er M 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平均转速min /1500r n =。
现在主轴上安装一
222.0m kg J f •=的飞轮,如不计其他运动构件的转动惯量,试求其最大角速度max w 、最
小角速度min w 及运转不均匀系数δ。
分析:
(1) 稳定运转状态下的机械系统在一个运动循环内驱动功等于阻抗功;
(2) 求出δ轴上个点的动能E ,确定max E 、min E ,从而求出max W ∆,再由飞轮转动
惯量公式求得δ及max w 、min w 。
作业:《机械原理》P573页第12-5、12-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