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算》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略)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二、新授: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除法估算(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除法估算(2)

3.同学们做了272朵花,准备每9朵扎成一束。这些花 大约可以扎多少束?
272≈270 272÷9≈ 30(束) 答:这些花大约可以扎30束。
4. 7只啄木鸟一天一共吃了278只害虫,平均每只 啄木鸟一天大约吃多少只害虫?
278÷7≈ 40(只) 答:平均每只啄木鸟一天大约吃40只害虫。
买1张桌子和2把椅子一共336元,买1张桌子 和5把椅子一共540元。买1张桌子和1把椅子各需 要多少钱?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求“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就是要准确计算,并使用 “进一法”。
48≈50 50×4=200(个)
200<202 答:4天不能全部完成。
3 刘奶奶摘了200个桃子,每9个装一箱。准备20个 纸箱够吗?
20×9=180(个) 180<200
答:准备20个纸箱不够。
1.口算下列各题。
2000÷5= 400 400÷4=100 194÷5≈ 40 283÷4≈70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 的除法
第11课时 除法估算(2)
还记得怎样用除法估算吗?估一估,再算一算, 想一想怎样估算更准确。
497÷7 ≈ 70= 71
21×8 ≈ 160 = 168
178÷2 ≈ 90= 89
36×3 ≈ 120 = 108
8
今天一共收了 128个菠萝。
每箱装6个,一 共有18个纸箱, 装得下吗?
5-2=3(把) 540-336=204(元)
1把椅子的价钱:240÷3=68(元)
1张桌子的价钱:336-68×2=200(元)
答:买1张桌子需要200元收获呢? 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估算》授课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估算》授课课件
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
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 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但也要与准确的钱数 比较接近,这才合理。
267元接近300元。 267÷3≈ 100(元) 300 267元接近270元。
267÷3≈ 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回顾与反思
两位同学的解答合 理吗?为什么?
多少个纸箱才能装的下?
请你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182÷8= 22(个)……6(个) 22
8 182 16
22 16
6
22+1=23(个) 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
归纳总结:
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估算问题要读懂题意,可根据具体问题选
择适合的解决方法。估算策略不唯一。
解决问题策略多,用乘用除细斟酌。 估算结果对与错,通过计算来检验。
估算
1 课堂探究点
(1)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2)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课时流程
引入 新课
探索 新知
当堂 检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1. 口算下面各题
你能都做对吗?
640÷8= 80 60÷3= 20 4200÷6=700
500÷5= 100 200÷4= 50 1200÷2= 600
一年级:256÷3<90
270 二年级:345÷4<90 三年级:478÷5>90
360
450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5.(选题源于教材P32第7题)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25×(9+8+7)=600(千克) 600千克<1吨 答: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
6.下面是快乐超市一天卖出饮料的记录单。估一 估,算一算,哪种饮料平均每箱最便宜?

《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除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3)能够进行除法估算。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进行正确的口算估算。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应对数学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2)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2. 进行口算估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课前例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果有3个人,要分5个水果,每个人分到几个?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讲解(1)介绍除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示范具体的计算过程,强调要清晰记录。

(2)讲解除法估算,即在不用计算机的情况下,对除数和被除数进行口算,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的简单计算方法。

(3)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反思本节内容,并掌握运用方法。

3.练习(1)口算练习:拿出纸笔,进行口算估算练习,巩固基本口算能力。

例1:24÷6,估算28÷7例2:45÷9,估算36÷6(2)课堂练习:发放相关练习册材料,让学生查找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3:某学生有360颗珠子,要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颗珠子?请口算估算。

例4:A妈妈买了48个橘子,每个橘子重160克,如果家里有8个人,每个人能吃到多少克橘子?请进行口算估算。

4.归纳总结总结本节内容,强调学生要掌握口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巩固、提升口算能力。

5.作业布置(1)完成相关练习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

6.黑板报汇总本课的重点内容,并简洁明了地概括除法及除法估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提供铺垫。

四、教学建议1.除法估算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一项重要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掌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孩子日常口算的能力,对孩子的数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估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估算》教案

除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①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②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450÷9= 630÷7= 360÷6= 400÷5=120÷3= 160÷4= 280÷7= 540÷9=2、列出各题的算式。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他们三人开了三部车。

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离西湖223千米,行驶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请学生逐一说出这四道算式的意思,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3、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例2中“大约”是什么意思?2、你觉得书上的两种估算方法有道理吗?3、想一想: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估算。

223÷4≈2、解决问题。

(1)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人教版 (共18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人教版 (共18张PPT)
数学
人教˙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笔算除法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
求谁每能天给的大住家宿解费释大一约下 是“多大少约钱”,的应意该思怎?样 理解呢?
探究新知
方案二 :
267元接近270元 267÷3≈ 90(元)
270
为什么要把267元估成270元呢?
因为267元接近270元, 用三九二十七的口诀就可以得到结果, 算起来很简单。
探究新知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267<270,估值比原值多, 所以估算除的结果90元也会比实际结果多, 因此每天的住宿费比90少。
255÷4≈60 (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60个。巩固拓展Fra bibliotek巩固拓展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128÷6≈20 (个) 答: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20个。
课堂小结
除法估算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出合适的 估算方法。
谢谢观看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人必须要在耐心,特别 是要有信心。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良好的习 惯是成功的保证。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任何成就都是 刻苦劳动的结果。勤奋加智慧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天才就 是一份灵感加九十九汗水。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 是自满。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一帆风顺,并不等于行驶的是一条平坦的航线。学问多深也别满 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 志读尽人间书。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顽强的毅力可 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 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为人可以不伟大,但 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 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 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 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 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 样才能迎刃而解。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 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有的人不管年纪多大,却永远年轻;有的人 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己位有多卑,却永远惦念着祖国母亲!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 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 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 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要改 造世界,得先改造自己;要成就事业,得先劳苦自身;要胜利登顶,得先奋力攀登生活加减法:知识要递增,烦恼要递减;友情要递增,怨恨要递减;善心要递增,灰心要递减;自信要递增, 失信要递减;肚量要递增,妒量要递减。脚步要递增,烟酒要递减。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 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 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 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人生需要一点冒险精神,否则就抢占不了“高地”;人生需要一点风险意识, 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法估算【教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法估算【教案】

第3课时除法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4,完成P14~16“练习三”第5、10~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趣味比赛师:同学们喜欢比赛吗?接下来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学情预设】第一组计算没有整除,无法直接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因此选择第一组的同学大多数没有完成。

【学情预设】选择第二组计算的同学能直接根据乘法口诀进行口算,能准确的说出答案。

师:看来啊,选做第1组题目的同学慢一些,选做第2组题目的同学要快一些。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预设1:第2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口算,而第1组不可以;预设2:第1组题目不能被整除,第2组题目能被整除。

师:在第2组题目中,我们都可以直接用到乘法口诀,想:除数乘几十等于被除数,马上就可以算出答案来,这样的题目方便我们进行口算。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碰到的一些数据是不方便进行口算的,可是呢,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准确的得数,只需要一个大约的结果。

【设计意图】两组题目的对比,起到引入情景和复习的双重作用,引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提出问题。

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生生互动,发现关键词“估计”“大约”,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也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询问是如何进行口算的。

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要想知道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2.分析与解答(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将267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也就是267除以3约等于100千米。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2. 教学难点:除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吗?”引出除法估算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除法估算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食物等。

(2)除法估算的方法①四舍五入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除法运算。

②倍数法:将除数调整为最接近的整数倍,再进行除法运算。

③交叉相乘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以相同的倍数,使计算更简便。

(3)除法估算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3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除法估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除法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除法估算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估算
坡头学区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03÷3= 560÷2=
627÷5= 842÷2=
找出几百几十和整百的数
220、580、600、200、590、800、760、900 几百几十的数: 220 580 590 760 整百的数: 600 200 800 9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小结
除法的估算和乘法的估算不同, 乘法的估算是把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 和整百数,除法的估算就是把被除数 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这个数最 好是与被除数最接近的除数的倍数, 在计算时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 出合适的估算方法,把学到的数学知 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作业:练习六1题、4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追问: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少? 比80元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解决问题
坡头中心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 生297人,平均每个班大约有多少人?
估算
228×3≈ 279×4≈
769×2≈ 156×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口算
60÷2= 640÷8= 400÷2= 8100÷9=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估 算》: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