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结构和框架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管理体系

食品安全法的历次修改内容
• 初审: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 二审:明确删除监管码制度 • 三审:废除免检制度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 四审:设“食品安全委员会”名人代言承担连带责任,还
明确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
初审
• 1、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并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2、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要求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3、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4、建立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管理制度 • 5、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以及确立监管体制
二审
• 1、强调食品安全监管“权责一致”原则、强化食品企业 的社会责任、明确食品小作坊监管方式。
• 2、删除了“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监 管码制度”的条款。
三审
• 1、全程监督管理,即从源头到餐桌都不能留有空白。 • 2、增加了责令召回制度、强化了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原则。 • 3、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现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应立
欧盟食品安全体系
通用食品法(GENERAL FOOD LAW)
• 食品法的一般要求
– 不安全的食品即对健康有害和/或不适于消费的食品不 得投放到市场;确定食品是否是不安全的,要考虑其 食用的正常状态、给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对健康有可 能产生的急性或慢性效果、适当的地方还应考虑特殊 类型的消费者的特殊健康敏感性;一旦不安全的食品 形成一个生产批次、贸易批次或整个货物的一部分, 就可以推测认定整个 货物是不安全的。
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
➢ 阜阳“大头娃娃”劣质奶粉事-件---成为“修法”的直接动
因
➢ “苏丹红”事件 ➢ PVC(聚氯乙烯)保鲜膜致癌事件 ➢ 含孔雀石绿水产品 ➢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 食品包装袋苯超标 ➢ 福寿螺事件 ➢ 猪肉瘦肉精超标
食品标准与法规-我国食品标准体系

食品标准与法规-我国食品标准体系汇报人:2023-11-29•我国食品标准体系概述•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结构•我国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我国食品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我国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热点问题•我国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发展趋势01我国食品标准体系概述根据标准的性质和适用范围,食品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食品标准定义与分类食品标准分类食品标准定义初步建立阶段完善和提高阶段全面加强阶段我国食品标准发展历程认证认可标准包括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的标准。
检测方法标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的检测方法、实验方法等标准。
生产过程标准包括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
基础标准包括食品术语、食品分类、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等基础性标产品标准针对各类食品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指标进行规定。
食品标准体系框架02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结构定义和术语符号和代号量和单位030201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抽样方法各类食品的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
检验方法试验方法方法标准食品卫生通则食品卫生规范食品卫生标准卫生标准03我国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制定标准的原则和程序01020304科学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国际接轨原则及时废止对于已经过时或不再适用的食品标准,应及时废止,避免对公众造成误导。
定期修订我国食品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食品产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公示与征求意见在修订和废止食品标准前,应公示标准草案,并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
标准的修订和废止1 2 3参与国际组织借鉴国际经验双边和多边合作与国际食品标准的接轨04我国食品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自愿性实施认证实施强制性实施标准实施的方式与途径03举报奖励制度01定期监督检查02不定期抽查监督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媒体宣传通过媒体宣传食品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对食品标准的认知和理解。
培训教育针对企业和消费者开展食品标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和消费者对食品标准的认知和遵守意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法规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国家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检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该法律对食品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
2.《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细化和详细规定。
该条例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和要求。
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内容。
二、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的基本标准,它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食品的生产工艺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行业组织或专业机构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制定的,但在特定行业中更为具体和细化。
行业标准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要求。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局部约束力的标准。
不同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地方标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确保当地食品安全的要求。
总结: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从法律层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合理选择食品,共同维护社会的食品安全。
食品行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行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和标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我们所摄入的食品是安全、健康和符合质量标准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食品行业。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涵盖了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储存等各个环节,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这是食品行业中最为重要的法律之一,它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该法明确了食品安全的定义,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原材料的安全、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如实标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等。
同时,它也规定了政府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加强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
除了《食品安全法》,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这部法律主要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规范,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方面。
它强调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如农药、化肥、兽药等的使用规范,以确保农产品在源头阶段就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在食品标准方面,国家标准是最为权威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的污染物、微生物、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都有明确的限量规定。
以食品中的微生物为例,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允许存在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限。
这有助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等问题。
此外,还有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由相关的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的食品行业领域。
地方标准则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制定的,旨在满足当地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殊需求。
在食品生产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遵守良好生产规范(GMP)。
GMP 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厂房设施、设备布局、人员卫生、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在食品销售环节,也有一系列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管框架

全。
监管手段及措施
日常监督检查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 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突出问题和重点领 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加大执法力度。
食品召回制度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 实行召回制度,确保问 题食品及时退出市场。
信用惩戒机制
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信 用档案,对失信行为进 行惩戒,提高违法成本
海关总署
负责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监管制度及流程
01
02
03
04
食品安全法规
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法律依
据。
食品安全标准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明确食品 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指标
。
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许可制 度,确保其具备从事食品生产
经营的资质和条件。
食品检验检测
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案例
日常监管
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处置,确保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
针对突出问题,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农药残留、瘦肉精 等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应急处置
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监管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 置并公布相关信息,保障了公众知情权。
监管框架对法律法规的补充作用
细化操作指南
监管框架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 步细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操作指 南和实施细则,提高了监管的可操作 性。
完善监管措施
强化责任追究
通过监管框架的实施,可以加强对食 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提高法 律的威慑力和执行力。
简述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简述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是指中国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其目的是维护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安全基本法律: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等。
这些法律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框架,并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制定,涵盖了食品的安全要求、检验检测方法、生产经营规范等内容。
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则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满足地方特定的食品安全需要。
3.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管理:包括《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
这些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的许可和登记要求,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
4.食品监督抽检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食品监督抽检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办法》等。
这些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监督抽检和食品安全风险监
测的实施程序和要求,确保食品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5.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
这些管理办法规定了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置的程序和要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总之,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从法律、标准、管理措施等多个层面确保食品安全,为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食品标准与法规 第三章.标准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表
食品地方标准
若没有食品国家、行业标准,但因 独特气候和地域需要,需在本地区范 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4、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 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 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 标准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
第一节 标准的分级
世界范围:国际标准、 区域性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我国:按标准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1.国家标准
是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 指南2)。
主要国家标准代号
基础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
通用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通用的管理技术标准;
标签标准;
重要产品标准;
其他标准等。
2、行业标准(专业、部标准)
我国行业标准是指我国全国性行业范围内 统一的标准。
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已正式公布的部分行业代号
农业 林业 烟草 水利 水产 气象 环保 土管 NY LY YC SL SC QX HJ TD
2.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取代94版的3个质量保证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 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 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 养成分要求;
法律知识: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框架和监管制度

法律知识: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框架和监管制度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也是国家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
中国也不例外,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国主要依据食品安全法进行监管。
一、食品安全法的法律框架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是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律依据。
食品安全法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食品安全基本法。
2.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
3.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
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5.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
6.适用法律的规定。
7.法律责任。
8.附则。
食品安全法严格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
另外,如果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
而适用法律的规定则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遵守的具体法规内容,如《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这些法规进一步细化了食品安全法的具体执行细则。
二、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制度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法的有效执行,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是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这些监管机构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法得到有效执行。
2.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执法人员,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实地检查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法得到有效执行。
3.食品安全监督检查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的常规性监督检查,主要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验收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是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估的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地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等,这些机构通过科学评估,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
来自GB 15091来自GB 15091-95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来自食品安全法基本术语
食品安全法涉及的基本概念
第九十九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 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 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 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 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 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涉及出口食品企业注册管理法律法规
《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 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第 20号令) 20号令)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 系认证管理规定》 2002年认监委第3 系认证管理规定》(2002年认监委第3号公告)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国外卫生注册管理办法》(认监委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国外卫生注册管理办法》 2002第15号公告) 2002第15号公告) 《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管理办法》等 出口鳗鱼养殖场登记管理办法》
(二)食品法律法规框架
我国常用法律法规有四个层面内容: 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 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法律体系框架
法律
法 规
规
章
规范性文件
1、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由 国家主席签发,以主席令形式颁布。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食品加工法律法规及 标准框架
2012年 2012年2月 认证 唐金艳
内容
一、通用要求 (一)基本概念 (二)食品法律法规框架 (三)食品标准框架 (四)食品安全法相关要求 (五) GB14881-94标准 GB14881-94标准 (七)GMP基本概念 (七)GMP基本概念 (八)SSOP基本概念 (八)SSOP基本概念 (九)工艺过程示例 二、有机加工要求 GB/T19630.2
食品卫生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
GB
行业标准
WB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我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体系表
通则
卫生标准 卫生规范 基础标准 产品标准
谷类、豆类及其制品 谷类、 蔬菜、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食用油脂 畜、禽肉及其制品 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 水生动、植物 藻类 藻类)及其制品 水生动、植物(藻类 及其制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程序和方法 乳与乳制品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饮料及冷冻饮品 罐头 酒类 包括蛋及制品、 食用菌、炒货) 其他 (包括蛋及制品、调味品、糖、食用菌、炒货 包括蛋及制品 调味品、 特殊膳食用途食品(婴儿配方食品、特殊医用食品、特殊人群食品等) 特殊膳食用途食品(婴儿配方食品、特殊医用食品、特殊人群食品等) 保健食品标准 辐照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 包括工具、 食品容器与包装材料、食 (饮) 具卫生标准 (包括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 饮 包括工具 设备用洗涤、消毒剂) HACCP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采样方法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 污染物限量标准 (包括霉菌毒素、天然毒素 包括霉菌毒素、 包括霉菌毒素 天然毒素) 农残标准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编写指南 危险性评估” “危险性评估”应用原则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编写指南
食品安全法涉及的基本概念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 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 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 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 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 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 器、用具、餐具等。 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 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 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管理所涉及的过程
食品加工活动(输入输出)
1、市场-消费群-需求-产品:总要求 、市场-消费群-需求2、组织机构(职责权限) 3、资源(人力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信息等) 4、过程设计及控制 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 售、消费(原料或食用) 5、管理(过程控制、监视测量) 6、改进提高(内审、管理评审、顾客关注、统计分析等)
部门规章,由各部、局或联合制订பைடு நூலகம்以局/ 部门规章,由各部、局或联合制订,以局/部令形式颁布。
如:《 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 行)》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 施办法》 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食品卫生 许可证管理办法》 许可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农产品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 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 则》(2006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06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06版 (2006版)等。
涉及食品加工储运卫生控制的法律法规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卫生注册规范》等出口卫生注册规范 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卫生注册规范》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等国内卫生规范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52号局令)等。 52号局令)等。
方法标准
各类食品生产厂卫生规范 保健食品功检验方法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
(三)食品标准框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分类 按标准所产生作用的范围、 按标准所产生作用的范围、审批权限及相互制约 关系,我国标准分为四大类(即四级标准) 关系,我国标准分为四大类(即四级标准) 国家标准 GB GB/T 行业标准(如商检SN、农业NY(SC)、轻工QB、 行业标准(如商检SN、农业NY(SC)、轻工QB、 商业SB等) 商业SB等) 地方标准 DB 企业标准 QB 这些标准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重点要 关注强制标准。
地方政府规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省和 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 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令形式颁布;
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
4、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发布的 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 全工作的决定》 全工作的决定》 卫生部发布的 如《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 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 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保健食品通用卫生 要求》 要求》等 自治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 如《福建省 治理: 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五年 计划》 计划》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 如《福建省食品卫生许 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福建省豆腐生产卫生管 理办法》 理办法》、《福建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用 语规范》 语规范》等
2、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法规:包括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由总理签发,以国务院 令形式颁布。
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 管理条例》 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饲料和饲料添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加剂管理条例》 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 理的特别规定》 理的特别规定》、《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等。 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
涉及病原微生物控制的法律法规
《关于执行<鲜、冻禽产品>国家标准的通知》 关于执行<鲜、冻禽产品>国家标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境肉鸡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境肉鸡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疫检疫工作的紧急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禽流感防疫检疫工作的紧急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境肉类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境肉类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 《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 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涉及进出口肉类、水产品及蜂蜜生产加工卫生安全控制法令 涉及进出口肉类、 法规
《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 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2002年第26号令) 2002年第26号令) 《出口肉禽饲养用药管理办法》 出口肉禽饲养用药管理办法》 《出口禽肉及其制品检验检疫要求》 出口禽肉及其制品检验检疫要求》 《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 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 31号令) 31号令) 《出口蜂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口蜂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2000年第20号局令 2000年第20号局令 关于印发《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 关于印发《出口鳗鱼产品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试行)》 的通知等。
涉及残留监控的法律法规
《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令20号)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令20号) 《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计划》 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计划》 《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指南》 残留分析质量控制指南》 《关于发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通知》 关于发布〈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通知》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