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_历史方面的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全版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成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

-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宗法社会;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国纷争。

3. 秦汉- 秦朝: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推行标准化的度量衡、文字、法律。

- 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开辟丝绸之路,对外交流频繁。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争霸。

- 两晋时期,士族兴起,佛教传入中国。

- 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文化交融,科技和艺术有所发展。

5.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与外国交流广泛。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

二、中世纪历史1. 宋辽金元-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和文化进步显著,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

- 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并立,文化上有所融合。

- 元朝:蒙古族统治,统一中国,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 明清- 明朝:中央集权加强,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展示了国力。

-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康乾盛世,但也面临着内忧外患,如鸦片战争。

三、近现代历史1. 晚清时期-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技。

- 戊戌变法:尝试政治体制改革,但失败。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军阀割据,国内战乱频繁。

- 国民政府:推行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内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

- 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影响。

-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

高中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全面

高中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全面

高中历史知识点考点总结全面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早期人类如北京猿人、蓝田人等,其生活、工具制造和社会形态。

- 农业革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制度、象形文字。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

-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 希腊与罗马-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神话。

-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与帝国、法律体系、基督教的兴起。

4. 中世纪时期- 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建立与解体,骑士文化。

-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发展: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传播。

- 东亚的帝国更迭:中国的唐、宋、元等朝代,日本的平安时代、幕府统治。

二、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与科学的革新。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的改革思想及其影响。

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 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海发现。

- 殖民扩张与贸易:新大陆的殖民、奴隶贸易、东西方贸易路线的开辟。

3.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推动。

- 法国大革命:革命过程、《人权宣言》、拿破仑的统治。

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 工业革命:起源、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劳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

5.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自决运动。

- 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 20世纪的重大事件-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革命过程、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主要战役、联合国的成立。

- 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核武器竞赛、意识形态的冲突。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二、分裂与统一1、分裂的原因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占主导地位)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

(被征服)3、评价: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

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

《吉尔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精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精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精品)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精品)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精品)文档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一个详尽而简明的历史知识总结,帮助他们复和巩固历史知识。

1. 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三代-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 商朝:商代经济繁荣,青铜器制作发达。

-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分封诸侯,构建封建等级制度。

1.2 秦汉三国- 秦朝:统一六国,开创封建制度,兵马俑闻名世界。

- 汉朝:丝绸之路的建设和繁荣,科举制度实行。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割据混战。

1.3 隋唐五代- 隋朝:统一北方,修筑大运河,分遣制度。

- 唐朝:开放对外交往,经济繁荣。

- 五代十国: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指十个割据的政权。

1.4 宋元明清- 宋朝:政治稳定,科技发展。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实行蒙古文化和官僚制度。

- 明朝:郑和下西洋,明代长城的修建。

- 清朝:满族建立的王朝,闭关锁国政策。

2. 世界史2.1 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建造金字塔。

- 希腊罗马文明:民主政治,奥林匹克运动会。

- 印度文明:喜马拉雅山脉,和。

2.2 中世纪与近代文明- 欧洲封建社会:教皇统治,。

- 文艺复兴:艺术、科学的大发展。

- 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化进程。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 火器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巨大伤亡。

- 以德国、奥匈帝国等为中心的同盟国与以英法等为中心的协约国的战争。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轴心国与同盟国的全球战争。

- 原子弹的投放,加速了战争结束,重新划定国界。

以上仅为部分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更多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重点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了解人类早期活动,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重要文化遗址。

2. 古代文明:掌握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3. 希腊罗马文化:熟悉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罗马法律体系以及基督教的兴起。

4. 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封建社会:掌握封建制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 宗教改革:了解中世纪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包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3. 伊斯兰文明:学习伊斯兰教的起源、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其对中世纪世界的贡献。

4. 中国古代朝代:熟悉唐、宋、元等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和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2.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 法国大革命: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4. 世界殖民扩张:了解19世纪的殖民扩张及其对被殖民地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5. 两次世界大战:熟悉一战和二战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6. 中国近代史:掌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要事件。

四、现代世界历史1. 冷战:理解冷战的起源、过程和结束,以及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对世界的影响。

2. 亚洲的崛起:学习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崛起。

3. 全球化:了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4. 信息革命:掌握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变革作用。

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 历史研究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个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因为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时期,所以夏朝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中期的商高宗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封建制度,自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2. 埃及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埃及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遗迹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埃及古代文明以其卓越的建筑和雕塑艺术而闻名世界。

3. 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和伊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字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制度的地区之一。

4.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之一。

印度古代文明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宗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印度古代文明中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影响了整个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

5. 美洲古代文明美洲古代文明主要包括玛雅文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建筑、农业、手工业和宗教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 中东古代文明中东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和波斯文明。

这些文明在文字、农业、商业以及文化和宗教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欧洲1. 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传播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帝国之一,其疆域曾经延伸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罗马帝国的崩溃导致了欧洲的黑暗时代,而基督教的传播则成为了中世纪欧洲的主要宗教信仰。

2. 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采取了封建制度,这种制度主要包括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领主制度和农奴制度。

历史高中综合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综合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综合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

史前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前时期(公元前5000年以前)是中国古代史的起源,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

母系社会特征是女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父系社会特征是男性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上古社会演变为大部落的并各自建立酋长制度。

古代中国历史发展周期可以标志审计四个阶段:世袭制分封制(西周)至皇权的中和,至秦朝统一中国,再到两汉,再到三国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主要介绍了人类社会从产生到文明崛起的全球历史。

世界古代史是指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0世纪以前的历史。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期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世界古代史的重要事件有: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是指清朝灭亡以后,中国建立新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

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四、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指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世界两次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法国巴黎公社等,这些事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五、地理综合知识地理综合知识主要介绍了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地球的构造、大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等。

六、文学综合知识文学综合知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以及世界现代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七、艺术综合知识艺术综合知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世界古代艺术、中国现代艺术、世界现代艺术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八、哲学综合知识哲学综合知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世界古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世界现代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哲学作品和哲学家。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教辅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教辅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教辅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古代文明的萌芽2.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辟3. 古代世界- 古埃及的金字塔与法老统治-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帝国时期- 基督教的起源与传播4.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庄园经济-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与影响- 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与成就-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新教的产生 - 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2. 近现代中国- 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尝试与失败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 世界近现代史-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政治变革- 一战的爆发与后果- 苏联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4. 二战与冷战- 二战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全球影响-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三、世界历史重要人物1. 中国历史人物-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影响-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与法家治国-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与汉文化的繁荣 -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 世界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 凯撒与罗马帝国的兴起- 拿破仑的军事征服与政治改革- 甘地与印度独立运动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分类与评价-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别与价值- 历史文献的解读与批判2.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解释-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3. 历史比较与综合-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明比较- 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与总结4. 历史观点的形成与论证- 历史观点的提出与支持- 历史论证的方法与技巧通过上述总结,学生可以对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_历史方面的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研究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因此,学习历史,要从宏观层面出发,把握好每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重要事情。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知识点1高中历史事件时间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11、明末清初:出现三位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主张是反封建专制12、明清时期: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很有名13、清朝雍正帝:在中央设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14、1840—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记住其主要内容1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金田起义是爆发的标志;1853年定都天京是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这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1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18、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了解初步发展的两大原因)19、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21、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把同盟传报政治纲领发展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2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它成为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是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3、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4、民国初年(一战期间、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记住发展的三大原因、的民族实业家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这场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前期的作用是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后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26、1919年: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7、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共成立2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9、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国民大革命的失败30、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31、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开辟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2、1934—1936年红军长征,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3、1935年华北事变;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34、1936年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35、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6、1938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第一次胜利37、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华北地区)38、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39、1946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40、1948—1949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基础;41、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权的垮台42、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43、1949年10月,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结束,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44、1953年,周恩来针对印度问题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45、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46、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47、1953—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政策,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它既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又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8、1953—1957是一五计划,其地域在东北,行业是重工业为主,记住主要成就。

49、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50、1958年,中共在经济上出现“左”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标志。

52、1980年,开放四个经济特区,记住最早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的名称;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5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九二共识”的达成。

5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走向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5、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港澳的回归都涉及了中国的外交,而台湾问题与外交无关。

56、建国后的科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70年代东方红一号。

高中历史知识点2世界史部分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西方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2、14—16世纪是西方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含义是强调并肯定人的价值。

3、14—17世纪是新航路开辟时期。

其中迪亚士是新航路探险的第一人;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航海家;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到达美洲的人;麦哲伦及其船队是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4、17—18世纪是西方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其核心是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德国的康德。

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

5、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1721年,英国内阁制形成,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6、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美国的总统共和政体。

其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精神,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7、1765年珍尼纺纱机的问世,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8、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0、1917年2月的俄国的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1、1918—1921年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在战争时代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要记住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12、1921—1927年俄国(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把商品、货品关系引入经济领域,从而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这一模式在经济上重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4、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经济危机,从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5、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6、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这也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

17、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和韩国18、1949年德国分裂为东西德国。

1949年北约成立,其性质是美国操纵的政治军事集团。

19、1955年华约成立。

其性质是苏联操纵的对抗北约的政治军事集团。

20、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进行改革。

21、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

记住中国不是创始国。

2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3、1967年,西欧共同体成立。

24、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

25、1991年苏联解体。

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

26、1993年欧盟成立。

这是欧洲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组织。

27、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

2001年中国加入。

28、1999年欧元问世。

29、2000年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

中国的江泽民参加。

30、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的基本风格是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基本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以来是现代主义。

高中历史知识点3改革册:1、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2、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两次实行变法3、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4、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推行新法。

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5、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大门上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6、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7、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8、1805年,阿里担任埃及总督,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1849年,病逝;9、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时代”;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理率四艘军舰武力叩关;1867年,天皇更替;1868年,改革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