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高考的省份都在哪个批次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政策公布)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高考政策公布)2023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3年启动-2023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2023年新高考改革试点正式开始,作为第一批实行新高考制度的省份,浙江和上海分别公布了本省的新高考制度,浙江使用浙江卷采用七选三的选课模式,选考等级采用21等级制度。
上海使用上海卷,总分660不变,选课采用六选三的模式,等级制度采用5等11级制度。
2023年启动-2023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第二批实行省份继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之后,2023年作为第二批改革的省份,山东、天津、北京、海南四个省份也公布了新高考改革的方案。
此四省沿用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的方案,采用3+3选课的模式。
但是四个省因地制宜,参照每个省的不同情况在学考和选考制度上各有不同。
2023年启动-2023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省份2023年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湖南、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江苏、福建和广东八个省份。
作为第三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这八个省份充分借鉴第一批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省份的经验,有效的调节选课不平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采取3+1+2的考试模式,实行统一的等级赋分制度。
使新高考方案再次升华。
2023年启动-2022年执行,新高考改革第四批试点省份按照最开始的计划第四批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陕西、宁夏、云南、广西、甘肃、新疆、青海七省。
但是由于四川、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贵州、内蒙古和西藏10个省份原定于2018参与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却因为新高考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以新高考制度不成熟,不适合本省教育情况为由,推迟了新高考改革,所以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些省份是否参与第四批新高考改革,以及原定于第四批改革的省份是否也会出现反悔的现象。
新高考政策解读“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重磅!全国 8 省份新高考方案发布,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

重磅!全国 8 省份新高考方案发布,这些变化你必须知道!4月23日,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重庆发布新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份均采用考试科目“3+1+2”模式,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建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
关键词解读全国统一高考“3+1+2”选考模式总分750分。
“3”:指必选的语数外三门主课,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计原始分;“1”:指物理或历史二选一,满分为100分,计原始分;“2”: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在物理或历史中2选1?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考生在这两个科目中选择1门,有利于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也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
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等级赋分的规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新高考改革简介

新高考改革简介一、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批次和模式1.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和上海,采用3+3模式。
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
这也是全国首批改革试点区。
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和外语;后面的3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任选三门(浙江不同)。
前面的3采用原始分,后面的3采用等级赋分。
2.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北京、山东、海南、天津,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
采用3+3模式。
3.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高考。
采用3+1+2模式,前面的3,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中间的1是物理和历史任选一个方向;后面的2是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任意选两门。
前面的3+1采用原始分,后面的2采用等级赋分。
4.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5.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二、2023年全国高考用卷和命题情况1、新高考全国Ⅰ卷使用地区: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湖南、江苏、湖北、浙江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技术(仅为浙江选考科目)2、新高考全国Ⅱ卷使用地区:重庆、辽宁、海南、云南、山西、黑龙江、吉林、安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教育部命题)自主命题科目: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3、全国甲卷使用地区:四川、贵州、广西、西藏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4、全国乙卷使用地区:河南、江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考试科目: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均为教育部命题)5、北京卷使用地区:北京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均为自主命题)6、上海卷使用地区:上海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均为自主命题)等级性考试开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5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新高考第一年,如何参考往年数据填志愿?

2024年,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进行首届新高考,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政策、吃透政策,因为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模式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
参加第一届新高考的考生,想要做好志愿填报须先了解这3个问题:第一,你的选考科目和志愿填报有什么关系?第二,什么是“专业(类)+院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什么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这两种志愿填报模式和传统志愿填报模式有什么区别?贵州的志愿填报模式为前者,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的志愿填报模式为后者。
第三,往年的录取数据怎么参考?按照以往的经验,考生填报志愿时一般会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
但往年是文理分科,第四批新高考省份是“3+1+2”的选科模式,这种情况下往年的录取数据还能参考吗?前两个问题我们分别在2024年第20期和2024年第19期的文章里进行过讨论,本文我们重点讨论第三个问题,也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如何参考往年数据填志愿。
“3+1+2”选科模式相对文理分科来说变化得其实没有像“3+3”选科模式那么大,所以考生参考往年数据只需要略加修正即可使用,一般需要掌握以下原则:一、关注政策、资讯这些政策包括招生录取方式、志愿填报模式、投档录取规则,等等。
考生和家长可以在本省份的招生考试院官网和阳光高考网等官方平台获取这些信息。
在传统高考的时候,由于每年政策比较稳定,全国高校在各省份的录取数据也比较稳定,就算发生批次合并,比如二三本合并,一个高校的录取位次波动也不会太大。
因此考生和家长可以直接参考往年录取数据,即往年各个高校/专业的录取位次。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的7个省份其实也还是将考生分成了两个队列:物理组和历史组。
高校也是按照物理组、历史组分开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录取,这样的操作方式显然还是有点接近传统高考的。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物理组相当于以前的理科,历史组相当于以前的文科,从这个角度讲往年的录取数据有很强的参考性。
2023年高考是新高考政策吗_哪些省份是新高考

2023年高考是新高考政策吗_哪些省份是新高考2023高考是新高考吗2023年高考部分省份是新高考政策。
2023新高考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其余新高考改革省份: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内容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一是考试科目。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和笔试两部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相应的专业考试。
二是考试安排。
全国统一考试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组织考试,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一考试同期安排。
三是考生总成绩的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2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四是招生录取。
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新高考有什么省份(大全)

新高考有什么省份(大全)新高考有什么省份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五、第五批新高考省份(8个)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改革怎么样一、新高考改革,首先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从个人角度来说,考试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机会。
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是高考期间紧张的时候,考的不好,对学生不公平。
高校有很多种类型和层次。
用一张试卷考这么多不同的学生,显然不太合理。
比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但是考试不一定好。
这个学生参加高考不公平,终身定分。
所以,新的高考改革,首先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新高考改革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有利于他们的职业规划。
新方案高考实行“6选3”模式,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以后想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喜欢什么学科,由你自己决定。
当然,也要适当提醒学生,不要做出盲目冲动的选择。
第三,新高考改革学生可能面临“轮班制”。
由于科目选择不同,学生、老师、家长可能都需要适应这种方式。
教室和老师相对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科。
高考制度改革的开始时间分别是什么

高考制度改革的开始时间分别是什么高考制度改革的开始时间1、第一批改革: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
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2、第二批改革: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
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4个省市的考生也已经进行了新高考。
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省份采用的主要为3+3模式,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没有限定必选物理和历史。
3、第三批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已经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参加新高考。
8个省份的方案,与我国高考改革最初的总体方案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又进行了一些变化,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但是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为什么物理历史必选一个: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以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历史学科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
4、第四批改革: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7个,分别为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均采用“3+1+2”模式,此前已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采取3+1+2模式。
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首届新高考。
5、第五批改革: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采用3+1+2高考模式,此前第三批、第四批改革的15个省份也均采用3+1+2高考模式,本次新高考改革省份从2022年开始实施,2025年首届新高考。
今年的高考是新高考政策吗

今年的高考是新高考政策吗今年的高考是新高考政策吗2023年高考部分省份是新高考政策。
2023新高考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其余新高考改革省份: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改革包括哪些内容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一是考试科目。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和笔试两部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参加相应的专业考试。
二是考试安排。
全国统一考试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组织考试,选择性考试与全国统一考试同期安排。
三是考生总成绩的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2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四是招生录取。
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新高考的省份都在哪个批次
新高考政策实行省份有哪些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
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
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
新高考改革之后的变化
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或者“3+1+2”模式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
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
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
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
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
较难的学科——物理!
新高考政策是什么内容
一、3+3模式
目前上海市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4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是采用3+3高考模式,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
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
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3+1+2模式
目前采用3+1+2高考模式的8有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
湖南、广东、重庆,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
该模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7选3模式
目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指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
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
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7选3的3科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
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