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演讲——轮子的秘密
滚动的精灵——班本课程“轮子”的课程叙事

2017.11 保育与教育 P 40成长商院幼儿都拥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这不他们在散步、游戏时,发现黑板、白板、小木屋、脚踏车、推饭车底下都有轮子。
为什么物品下面要安装轮子?为什么轮子有大有小?轮子的作用是什么?……幼儿对轮子的好奇引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探寻轮子秘密的心情是那样迫切,何不顺应他们的兴趣,和幼儿一起来探访身边熟悉又陌生的朋友——轮子。
于是,“滚动的精灵”班本课程应运而生啦!第一篇章:寻寻觅觅,走进轮子的世界1.问卷调查,开启寻轮之旅课程开展前,为了充分了解幼儿对轮子有多少生活经验,我们设计了《我知道的轮子》问卷调查……围绕“你在哪里见过轮子?”“你见过的轮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知道轮子有哪些秘密?”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调查。
结合调查表,幼儿在家中、路边、社区开启了一场觅轮之行,就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不忘关注身边的轮子,反馈来的调查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有的说:“我在爸爸的汽车上发现了轮子,圆圆的像必胜客的比萨。
”有的说:“我在妹妹的婴儿车上发现了轮子,它还会滚动呢!”还有的说:“火车的轮子像蜈蚣叔叔的腿,数都数不过来!”幼儿积极踊跃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轮子发布会啊。
2.多方搜集,见证精彩故事轮子大搜集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幼儿带来了大大小小的轮子,每个轮子背后都见证了一个精彩小故事。
瑶瑶说:“这可是我奶奶从修车铺要来的”。
添添说:“这是爸爸从我小时候玩的扭扭车上拆下来的。
”浩浩说:“这是我玩具车上的轮子。
”就这样,各种各样的轮子就在我们班安家落户啦!第二篇章:开开心心,探索轮子的奥秘1.丰富体验——轮子秘密多幼儿对轮子的喜爱之情、探究之趣不断加深,我们创造机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来发现、交流轮子的秘密。
在丰富的课程中,轮子被赋予了生命,幼儿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科学活动《有趣的轮子》,探究为什么轮子不能是方形的?幼儿自主选择了喜欢的形状,动手做成轮子开始探究,方的、圆的、三角形的,一张张记录表记载了不同的发现,牛牛说:“方形滚动时一高一低的。
中班《轮子的秘密》

活动名称:中班《轮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
3.认识自行车,了解它的用处和基本原理。
活动准备:
1.自行车模型、自行车的各种图片、自行车比赛的视频。
2.圆形、椭圆形、方形的轮子。
3.硬纸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自行车
1.展示自行车的图片和模型:自行车是用来做什么的?
2.介绍自行车的各个组成部分。
3.带领幼儿观看自行车的比赛视频,感受自行车运动的魅力。
二、轮子的秘密
1.自行车的轮子、包括其他交通工具的轮子为什么都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或者是方形的?
2.老师分别将带有圆形、方形和椭圆形轮子的自行车模型推行,引导小朋友发表见解。
3.让小朋友用硬纸板自己剪出圆形、方形和椭圆形形状观察其中的不同。
4.老师为小朋友解释图形的关系以及轮子是圆形的原因(圆形的轮子,中心到边的所有距离相等,滚动稳定;方形的轮子有四边,不是弧形无法滚动;椭圆形的轮子,中心到边的距离不相等,在滚动过程中重心到地面的位置有变化)。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骑行儿童自行车,感受自行车的魅力。
班本课程故事翻滚吧!轮胎

难度等级
三、巧玩轮胎
轮胎、垫子组合
【轮胎小沙发】
难度等级
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平衡 能力,发展自身的注意力。
可以让幼儿自主思考讨论,并对自己的作品 进行改造和升级。
01 沙发没有垫子,一点都不舒服。
02 加上垫子后果然舒服多啦,但是变得好高,我有一点害怕。
03 去掉一个轮胎就完美啦~
三、巧玩轮胎
3、多材料搭建《游乐场》
自主设计
游戏开始之前,小朋友们在教室进行了自主设计。
三、巧玩轮胎
我们一起搭建一座游乐场吧!
有了之前的活动经验和反思总结,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游戏。 带着讨论时得出的答案,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
我们可以用木板和梯子进行搭建。 快来试试吧!
自主搭建
轮胎+平衡桥组合
二、轮胎变变变
1、轮胎设计师
如果请小朋友来设计轮胎, 你想怎么设计呢? 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设计吧!
2、轮胎大改造
擦拭轮胎
二、轮胎变变变
铺底色
二、轮胎变变变
添加喜欢的装饰
大功告成啦!黑漆漆的轮胎在我们的改造之下焕然一新啦!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轮胎变变变
多彩轮胎
教师思考: 随着活动的开展,幼儿对轮胎 具有一定的了解,对轮胎进行 “大改造”,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课程延伸
未完待续……
➢ 我们画的轮胎好漂亮呀,像公主车上的 轮胎。
➢ 我们做一个公主马车去参加舞会吧! ➢ 我们可以做灰姑娘故事里面的南瓜马车! ➢ 好呀!那我们马上开始吧!
一、我是工程师
1、走近灰姑娘 2、我是工程师
孩子们将自己心中的南瓜马车用画 笔画了下来。
二、户外搭建
大班科学:轮子的故事

大班科学:轮子的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轮子无处不在。
从小小的玩具车到大大的飞机,轮子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轮子的奇妙世界,探索轮子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轮子呢?轮子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呀,轮子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搬运东西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或者背扛肩挑,那可真是太费劲啦!后来,聪明的人类发现,把圆木放在重物下面滚动,可以轻松地移动重物。
这也许就是轮子最初的模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子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实用。
从最初简单的圆木,到后来用石头、木材制作的轮子,再到现在用各种高科技材料制成的轮子,它们的变化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
你们看,马路上跑的汽车,它们的轮子又大又结实,能够快速地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
而自行车的轮子相对较小,但也能让我们轻松地骑行。
还有超市里的购物车,它的轮子灵活又方便,能帮助我们装很多东西。
轮子的形状也有很多种呢!有的是圆形的,这是最常见的;还有一些是椭圆形的,甚至是多边形的。
不过,圆形的轮子滚动起来是最顺畅的,因为它的每一个点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这样在滚动的时候就不会颠簸。
那轮子是怎么安装在物体上的呢?有的是通过轴连接,有的则是直接镶嵌在车架里。
而且,轮子的大小、宽窄也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大轮子适合在平坦的道路上快速行驶,小轮子则更灵活,适合在狭窄的空间里移动。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玩过玩具车呀?当你们推动玩具车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其实,这就是轮子在发挥作用。
轮子不仅在陆地上有,在水上也有哦!比如轮船,它的轮子叫做螺旋桨,虽然看起来和我们常见的轮子不太一样,但也是通过旋转来推动轮船前进的。
在太空里,也有“轮子”的身影呢!比如一些卫星和空间站,它们也有类似轮子的装置来帮助调整方向和位置。
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
有了轮子,我们可以更快地运输货物,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科学《轮子的故事》说课稿

科学《轮子的故事》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轮子的故事》。
一、说教材本课是一年级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中的最后一课,这单元主要关注科技与生活。
本课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通过不同方法来推动重物引出一项技术发明——轮子,进而向学生呈现轮子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最后通过一些简单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并改进自己的小车,发现轴套可以使轮子的转动更灵活。
最后,了解轮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运用,增长学生见识,体会到科技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天生活泼,好奇心强,就是上课不容易进入状态,爱说话。
他们也可能在成长中体验过轮子的省力作用,但他们还没有通过比较系统、完整的探究过程来认识、了解轮子。
这课就是要引导、鼓励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经历过程,在一个个亲历活动中感受身边的科学,品尝成功的喜悦,发现科学的真谛。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推重物的对比,体会轮子的作用——省力。
2.阅读轮子发展的历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3.知道轮子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动手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现代社会技术的发达,发现身边的科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以及轮子的发展历史。
难点:动手制作小车,为小车安装轮子。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滚动的精灵——班本课程“轮子”的课程叙事

2017.11 保育与教育 P 40成长商学院幼儿都拥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这不他们在散步、游戏时,发现黑板、白板、小木屋、脚踏车、推饭车底下都有轮子。
为什么物品下面要安装轮子?为什么轮子有大有小?轮子的作用是什么?……幼儿对轮子的好奇引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探寻轮子秘密的心情是那样迫切,何不顺应他们的兴趣,和幼儿一起来探访身边熟悉又陌生的朋友——轮子。
于是,“滚动的精灵”班本课程应运而生啦!第一篇章:寻寻觅觅,走进轮子的世界1.问卷调查,开启寻轮之旅课程开展前,为了充分了解幼儿对轮子有多少生活经验,我们设计了《我知道的轮子》问卷调查……围绕“你在哪里见过轮子?”“你见过的轮子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知道轮子有哪些秘密?”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调查。
结合调查表,幼儿在家中、路边、社区开启了一场觅轮之行,就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不忘关注身边的轮子,反馈来的调查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有的说:“我在爸爸的汽车上发现了轮子,圆圆的像必胜客的比萨。
”有的说:“我在妹妹的婴儿车上发现了轮子,它还会滚动呢!”还有的说:“火车的轮子像蜈蚣叔叔的腿,数都数不过来!”幼儿积极踊跃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轮子发布会啊。
2.多方搜集,见证精彩故事轮子大搜集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幼儿带来了大大小小的轮子,每个轮子背后都见证了一个精彩小故事。
瑶瑶说:“这可是我奶奶从修车铺要来的”。
添添说:“这是爸爸从我小时候玩的扭扭车上拆下来的。
”浩浩说:“这是我玩具车上的轮子。
”就这样,各种各样的轮子就在我们班安家落户啦!第二篇章:开开心心,探索轮子的奥秘1.丰富体验——轮子秘密多幼儿对轮子的喜爱之情、探究之趣不断加深,我们创造机会,让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来发现、交流轮子的秘密。
在丰富的课程中,轮子被赋予了生命,幼儿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科学活动《有趣的轮子》,探究为什么轮子不能是方形的?幼儿自主选择了喜欢的形状,动手做成轮子开始探究,方的、圆的、三角形的,一张张记录表记载了不同的发现,牛牛说:“方形滚动时一高一低的。
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汽车轮子的秘密》教案及活动反思

幼儿园中班优质课教案及活动反思活动领域:科学领域活动名称:《汽车轮子的秘密》设计意图:在本学期开展的“汽车王国”主题课程,一次关于汽车轮胎的认识活动中,有的小朋友发出了疑问“汽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呢?不能是其他形状吗?”小朋友们逐渐开始讨论起来“因为圆的是光滑的可以滚动的”“三角形也可以滚动啊,为什么不能是三角形的呢?”幼儿对于汽车的轮子是否是圆形的很感兴趣且存在疑虑。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中指出:“要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因此设计本次教育活动通过猜想—动手操作—验证记录—交流总结等流程,让幼儿了解到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并热爱探索,动手操作。
活动目标:1.知道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能更好的滚动。
2.能够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得出汽车的车轮只能是圆形的。
3.感受探索与分享的乐趣,愿意与同伴积极交流。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汽车必须有车轮,玩过滚物品的游戏。
2.物质准备:各种车的玩具,斜板,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积木块,记录表,笔,胶带,粗毛线绳活动重难点:重点:能够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得出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难点:能够通过探索发现圆形的车轮是光滑能够滚动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向幼儿介绍汽车玩具,吸引幼儿注意。
教师:今天在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小朋友们看看这是谁呢?幼儿:是玩具小汽车。
2.观察并思考,引出主题—汽车的轮子。
教师:小汽车它还带来了很多好朋友,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并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前进的呢?幼儿:是用轮子,轮子向前面滚汽车就往前面跑了。
二、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教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汽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呢?幼儿: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
2.教师: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吗。
幼儿:都是圆形的。
3.教师:其他形状不可以吗?幼儿:不可以。
幼儿:可以有其他形状的。
4.教师:为什么不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呢?幼儿:汽车轮子都是圆的。
学而思“轮子的故事”

学而思“轮子的故事”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学而思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让我们一起天天学习,好好向上。
今天我们继续来备课,《轮子的故事》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
这一课有四个教学内容:第一是体验活动,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推动一个重物,体会有轮子和没有轮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由此引出一个技术发明轮子。
第二是阅读轮子的发明史,了解轮子从古至今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和改进的,知道随着轮子的改进使人们在乘坐车辆的时候越来越安全、便捷、舒适。
第三个教学内容是通过用简单的材料给小车安装轮子,从而知道安装了轴套可以使轮子转动得更加灵活。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制作、体会的过程。
第四交流轮子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既体现出轮子的重要性,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会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好。
选择轮子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轮子在人类的科技发明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
有人是这样评价的:轮子的发明与火的使用具有同等的价值。
轮子是怎样被发明的呢?当今世界,在汽车、火车、飞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机器上面到处都能看到轮子,你甚至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轮子的世界。
轮子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用双脚定义的空间。
可以这么说,轮子是人类想象力的一次突破。
距今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我们所处的大陆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那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除了双腿,只有靠在地上拖曳的雪橇。
在人类诞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只能依靠人力或者畜力搬运东西。
在轮子出现之前,“橇”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面运输工具。
当人们在橇的底部放上圆木,以滚动代替滑动的时候,轮子时代就开始了。
最早的轮子就是一根根的圆木柱子。
人们把它垫在物体下面来搬运重物,这就是轮子的雏形。
在较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区,轮子并不是以运输工具的身份出现的。
比如在古巴比伦,轮子的前身是制陶用的转轮,其实这就是车轮的前身。
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这本书当中这样写到:“轮子的想法,显然是源于观察圆木在地上的滚动比推动它要容易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子的秘密
-----由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生成的课程活动故事
丹阳市丹凤幼儿园毛梦钰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故事,题目是《探索轮子的秘密,追随童心的世界》
一、活动来源——《我们身边的科学》引发的讨论
最近我们中班正在进行《我们身边的科学》主题活动,根据《指南》精神和五大领域的要求结合中班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我们分别进行了语言活动《好吃的轮子》、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轮子》、综合活动《了不起的轮子》、健康活动《红红绿绿眨眼睛》、美术《轮子DIY》,通过我们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在这一主题中的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对轱辘轱辘,滚动着,转动着的轮子十分的感兴趣,并且时常会展开热烈的讨论(ppt)
轮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见的,各种车上有轮子、工厂的机器里有轮子,不同的钟表里有轮子,高高的升旗杆上也有轮子,而在小朋友的玩具中,轮子更是常见(ppt)它们给幼儿惊奇、引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
兴趣是幼儿的发展动机,《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把握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尊重孩子的生成,使幼儿能够在自由、自主、愉悦的环境中去尽情的探索、创造。
那我们何不就跟随小小的轮子去探索大大的奥秘呢?于是,
我们改变了原来的主题计划,开始一场关于轮子的奇妙旅行。
一、活动开始——小小的齿轮,开起了轮子的趣味旅行
如果说之前的主题是我们预设的,那么这个新的主题完全就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了,孩子的世界该由他们自己做主,作为老师,该做的就是细心的观察、默默的支持、积极的配合。
我参与到他们其中,一起搜集各种各样的轮子,于是我们的轮子资源箱就生成了,这也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宝库,一有机会就会去寻宝。
一次,有一位孩子发现了资源箱里的一枚小小的齿轮,并惊奇的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其他孩子闻声都赶了过去,纷纷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想,这可能是一个轮子吧”“不,因该是一个圆圆的东西”“他边上有毛毛的,尖尖的”看到孩子们对这个小小的齿轮这么感兴趣,我索性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齿轮玩具,去探索齿轮的秘密。
于是科学建构游戏活动《齿轮转转转》就生成了。
首先孩子们发现了齿轮的外形特征,并尝试将一个齿轮和一个轴变成了好玩的陀螺,之后又尝试将摇把、轴、梁、和齿轮组合起来,通过摇把转动可以使齿轮转动起来,从一个齿轮的转动,到两个齿轮的连带转动,孩子们在反复尝试中发现,只要将齿轮紧紧的咬合,就可以通过一个摇把使2个、3个、4个甚至更多的齿轮转动起来的秘密,兴趣一直居高不下,有的孩子开始时屡屡失败,但是没有放弃,仍旧不断的探索,最后终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ppt,视频)惊喜的表情接连写在每个
孩子的脸上,也让我更加的坚信,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喜欢孩子们的喜欢,绝对没有错。
二、活动推进——追随兴趣,探索更多轮子的奥秘
孩子们对轮子的兴趣超乎了我的预料,但孩子们对我们生活当中的轮子究竟了解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班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幼儿对轮子的认知受限于:汽车、玩具、溜冰鞋等幼儿常见事物,而对于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轮子的用处、轮子的小秘密,了解甚少。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一日生活当中进行的,教师应珍视孩子的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求。
于是,一棵更为丰富的课程树就形成了。
生成活动二《区域游戏——轮子王国》
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的探索继续延伸。
为了给他们创设更多的资源,我们取得了家长支持,开展了环保小汽车的亲子制作,将制作的小汽车和收集的各种车轮放在了我们班的资源箱里,创设了丰富的环境——《我设计的轮子》、《轮子玩具店》、《轮子直销厂》等,当孩子们在我们的区角中看到这么多的轮子、汽车时,表现的十分的兴奋。
(ppt,视频)
三、活动延伸——游戏,让孩子更为奇妙
生成活动三《健康游戏——我找到的轮子》
在区域游戏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对轮子的兴趣更浓厚了,于是我们又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尽情的寻找、感知并探索,有的孩子玩起了滚轮胎的游戏,有的孩子坐在轮滑板上,向前滑行,有的孩子发现
了自制推车上有轮子,举行了运输比赛,孩子们在感知、探索中发现:有了轮子,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以“轮子”为主题的亲子活动,通过小小的轮子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四、活动反思——追随孩子,体会别样的惊喜
从感受奇妙的轮子——发现轮子——寻找轮子——探索轮子——制造轮子,孩子们随着活动的步步深入,对轮子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探索轮子的兴趣和欲望也在不断的加强,我庆幸自己及时把握了机会,和孩子们在探索、发现中共同的成长。
轮子的秘密并没有结束,后续,我们还将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带孩子去轮子加工厂,汽车轮胎店、制作车间等地方参观,让孩子们的认知世界更为丰富,更加的贴近生活,今后,我们也将更好的落实指南的精神,让幼儿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