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陋室铭》练习

《陋室铭》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顾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2)可以调素琴(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4)宜乎众矣(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4.两篇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用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______)(2)调素琴(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既表现了作者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陋室铭》作者,“铭”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爱莲说》作者是哲学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鸿儒()案牍()濯()亵玩()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⑵无案牍之劳形(劳:)⑶香远益清(益:)⑷往来无白丁(白丁:)⑸濯清涟而不妖(妖:)⑹斯是陋室(斯:)4.根据课文填空:⑴《陋室铭》中描述“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⑵《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⑶《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⑷《爱莲说》中作者对追名求利的恶浊世风暗含嘲讽的句子是。
5.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无丝竹之乱耳C、告之于帝D、本在冀州之南6.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从两文中各找出一句骈句:⑴⑵8.《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9.《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咏物抒情B、托物言志C、借景抒情D、先抑后扬10.译句: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予独爱莲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这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1.《爱莲说》中作者托物言志,以花喻人,请还举出两种花,并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
二、同步解读(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3.用原文填写。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从正面衬托赞美陋室的句子:。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1、解释句中加点词(1)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5)斯是陋室()(6)往来无白丁()(7)无案牍之劳形()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3、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B、调素琴,阅金经。
C、孔子云:何陋之有?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5、文中的“诸葛”是指“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6、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7、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呢?8、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2)孔子云:何陋之有?9、用原文语句回答:(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2)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3)“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的主旨是:。
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①无丝竹之乱耳②水不在深1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著名、出名(2)大(3)调弄,这里指弹(琴)(4)这里指奏乐的声音(5)这(6)没有学问的人(7)官府的公文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以下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斯是陋室
(2)苔痕上阶绿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
(3分)
(1)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小题1】(1)这 (2)长到评分:共2分。
每题1分。
【小题1】(1)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可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3)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评分:共3分。
每题1分。
【小题1】①安贫乐道②高雅情趣③效仿先贤
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第一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一、用原文回答问题: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孔子云:何陋之有?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运用类比的手法。
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

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含答案)人教版《陋室铭》对比阅读五篇(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笔落人间,辉映XXX③。
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
我自不出,何退之有?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
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
XXX 之书⑦,未尝去手。
XXX之谈,未尝离口。
XXX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注释】①牖(yǒu):窗户。
②藜藿(líhuò):泛指粗劣的粮食。
③XXX:美玉。
④退:隐退。
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
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面论。
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
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9.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2分)(1)斯是陋室()(2)说笑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用盆为池()...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自不出,何退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出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陋室之陋的一项()(2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篇一」阅读《陋室铭》,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斯是陋室(2)苔痕上阶绿【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3分)(1)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3)无案牍之劳形【小题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答案【小题1】(1)这 (2)长到评分:共2分。
每小题1分。
【小题1】(1)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可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
(3)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评分:共3分。
每小题1分。
【小题1】①安贫乐道②高雅情趣③效仿先贤评分:共3分。
每个要点1分。
《陋室铭》练习阅读题及答案「篇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
(不少于两个)小题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小题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小题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小题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小题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小题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小题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案小题1捕蛇者说西游记五柳先生传“友邦惊诧”论小题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3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小题4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陋室铭》练习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描写陋室的。
5.写陋室环境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0.“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陋室铭》练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①有仙则名.⑥无案牍..之劳形.②惟吾德馨..之乱.耳..⑦无丝竹③往来无白丁..⑧可以调.素琴④无案牍之劳.形⑨斯.是陋室⑤谈笑有鸿.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③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我的理解: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我的归纳: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我的畅谈:7.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8. 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1、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意对即可)
3、诸葛亮子云孔子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意对即可)
《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2分)
【小题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5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小题3】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4】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认知能力。
例句和“C”项中的'“之”都是“助词、无意义”。
【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翻译此句时注意省略的“于”即可。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作者的品德来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可。
【小题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从哪几个方面来“陋室不陋”,然后根据“不陋”的方面来感悟作者的节操和情趣即可。
《陋室铭》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三」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
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D.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
(2分)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
【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答: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小题1】D
【小题1】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
(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小题1】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C
【小题1】(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