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教师中心稿)
作文中的想象与创新

作文中的想象与创新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旨在通过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想象力可以帮助作家构建独特的世界,而创新则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本文中,将探讨作文中的想象与创新,并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作文中。
一、想象力在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力是人类的特殊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实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写作中,想象力让作者能够创造生动的情景和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首先,想象力可以帮助作家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通过想象,作者可以构建一个独特的情节,让读者沉浸其中。
例如,作者可以想象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描述其中的奇幻冒险。
通过这样的想象,读者可以获得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创造力。
其次,想象力可以丰富作文的细节和描写。
通过细致入微的想象,作者可以为读者呈现一个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细节和氛围。
例如,如果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作者可以想象春天的阳光、花朵和鸟儿的歌声,用精彩的语言将这些细节描述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世界中。
最后,想象力可以帮助作者在作文中表达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想象新奇的事物和场景,作者可以探索各种可能性,提出新颖而有趣的观点。
例如,作者可以设想一个未来世界,描述其中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引发读者对未来的思考和想象。
二、创新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创新是作文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可以帮助作品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在创新的作文中,读者会获得新的思考方式和观点,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
首先,创新可以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写作中,如果能够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作者可以运用意想不到的比喻、象征或对比,给作品带来新鲜感和独特的观点,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创新的作品通常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创新可以帮助作家突破传统的写作框架,展示个人的独特风格和思维方式。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想象力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能提出新颖的、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创新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习作教学作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进行探讨。
创新想象力的培养需要提供充分的创作空间。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自己选择写作的题材、风格和情节。
学生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可以通过想象创作各种各样的习作。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新想象。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避免模仿别人的作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展现出更大的想象力。
习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创新想象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丰富的想象库,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正是构建这个想象库的关键。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自然景观、人物特征、社会现象等等,让他们积累更多的素材。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启发性的题目和材料,促使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帮助他们拓展思维的边界,增强创新想象的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力。
可以组织一些创意写作比赛或者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也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或者艺术家来给学生讲解创作经验,或者跟学生分享一些创意思维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新想象力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创新想象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在评阅学生的习作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想象,尊重学生的创作风格和创意,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评阅策略,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帮助他们提高习作质量,拓展创新想象。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习作是一种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新想象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提出创意时运用想象力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教师应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创新想象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有足够自由发挥空间的环境。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启发性的讨论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通过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和思维碰撞,使学生能够放开思维,敢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思维。
观察力和细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的基础。
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观察练习活动,如观察画面、物件、人物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他们发现和描述其中的细节。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他们的创新想象能力打下了基础。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的题目和写作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题目或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和想象。
可以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题目,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展示创新思维。
或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矛盾的情境,让他们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创作故事、诗歌、文章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写作,让他们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一篇作品。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创新思维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的应用教师资格证作文是评判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教师资格证作文时,运用创新思维能够增加文章的独特性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思维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的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展示其益处。
有了创新思维,教师在撰写作文时可以提供新颖的观点和观察角度。
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教师思考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使作文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
例如,在一篇教育改革的作文中,传统的观点可能是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而创新的观点可以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创新的观点,教师能够引起评阅人的兴趣并获得更高评价。
创新思维还能够帮助教师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各种背景知识和教育理论。
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引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能够展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教师将不同的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论证体系。
例如,教师可以将儿童心理学的观点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需求结合,提出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这样的创新思维和交叉学科的运用能够让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除了观点和理论,创新思维在作文的结构和组织上也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资格证作文往往需要展示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教师在作文中运用不同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使作文更加清晰和易读。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对比分析的结构,将优点与缺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这样的创新结构可以提供读者更详细的信息,并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思维方式,使作文更具条理性和连贯性。
创新思维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作文质量,也能够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学习和运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能力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中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育体验。
总结起来,创新思维在教师资格证作文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学论文: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前,小学生作文的一种通病是写作的思路闭塞,机械模仿,写出的作文只有共性而无个性。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当前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正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创新思维在小学作文中具有重要作用。
1、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能让学生充分显示出个性差异,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
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创新思维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兴趣。
只有多观察、多联想,才能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得到启示。
因为观察得越深入越细致,头脑中的印象就会更加形象化,想象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学生作文时创新思维和想象是始终参与的。
它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事具有活生生的形象,并把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完美地表达出来。
没有创新思维的参与,任何人都写不出好文章。
二、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1、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思维,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人们学习语言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学习语言同样也是从模仿开始。
指导作文时教师就应注意,先让学生模仿,然后创造性地作文,低年级学生思维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他们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重复,中年级学生再造想象占了主导地位。
到了高年级,学生初步具有了创造想象,创新思维得以发展。
如带学生参观秋收,对低年级学生,我只要求他们观察庄稼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样收割庄稼的。
而对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并能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回来后,让学生凭借想象描述秋收的情景。
低年级学生往往只能说出一些具体直观的事物,而高年级学生不仅将具体看到的事物写出来,还能把看到的东西想象出来,由此事物产生了对彼事物的联想。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辨证地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遵循从模仿到创造的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促进儿童创新思维的发展。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想象与创新

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想象与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环节。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写作中展现创新的思维,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想象与创新。
想象是小学语文写作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学生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作文中的表达能力和独特性。
在老师教学时,可以通过讲解各种有趣的故事、小说和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冒险家,描述他们踏上未知的旅程,面对各种挑战的情景。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他们的想象力。
创新是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创新体现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上。
在内容方面,学生可以从其他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二次创作。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王子》中的人物为原型,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这种创新的写作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而在表达方式上,学生可以通过运用各种字句结构、修辞手法和比喻等,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树”为主题的作文,鼓励他们尝试使用形象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来描绘树的美丽和力量。
另外,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要注重引导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作文。
例如,在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并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例句。
这样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激励他们在写作中尝试创新的表达方式。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设写作比赛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
比赛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题材来设置。
例如,可以举办一个以“未来世界”为主题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设想未来的社会、科技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动力。
总之,小学语文写作中的想象与创新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新的写作实践。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四年级培养写作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四年级培养写作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写作是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写作教学的关键点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四年级培养写作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一、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性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国家和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而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思维和想象力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自由想象,大胆创新,不受限制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出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方式。
二、写作教学的关键点1.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在四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写作题材,如描写动物、写自己的家乡、讲述一个故事等。
不同题材的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不同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
2.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指能够从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观点出发,产生多个不同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通过不同的写作方式来表达。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3.注重培养细节观察和想象力细节观察和想象力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事物的细节来进行描述,同时也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补充细节,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想象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如通过实地考察、看图片、听音乐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1.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起到很大的影响。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安静、宽松的写作环境,提供适合写作的桌椅和纸笔,并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鼓励学生多读好书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他们的想象力。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在文学创作中,想象力与创新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可以让作品跳出常规,造成深刻的印象,并引发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文学创作中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首先,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承载情感和思想的重要作用。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与生活密不可分。
通过想象力,作家能够将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和情感转化为动人的文字,让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通过对年轻爱人之间的悲剧爱情进行想象,展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
作家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将普通的爱情提炼为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使读者沉浸其中。
其次,创新思维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帮助作家创造新颖的情节和人物,展示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他构建了一个充满控制和压迫的社会,并借此来反思现代社会中的权力滥用和个人自由。
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创新设想,奥威尔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此外,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也能够帮助作家打破文学形式的束缚,创造出全新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通过对一天的活动进行详细描写,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呈现人物思想活动,将小说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乔伊斯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使得他能够突破传统小说叙事方式的限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验。
此外,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也能够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诸如奇幻、科幻、悬疑等类型的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往往大胆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以独特的方式解构现实,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未知和惊喜的世界。
例如,刘慈欣的《三体》系列融合了科学、哲学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引发了对宇宙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广泛讨论。
在文学创作中,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运用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能够让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独特性,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教
师中心稿)
郭志斌
要从现在的中学生的作文中找到想象奇特,富有灵气的文章,无异于大海捞针。
对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同感。
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在老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思维和写作。
学生的想象力在无形中被扼杀了,至于创新能力就更谈不上。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思路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师命题或写作前为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更有甚者,要求学生背范文活生搬硬套现成的段落描写。
教师如此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的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淡化了独立意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导致学生思维僵硬,思路狭小;作文则是千篇一律,万人一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突破。
在此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需要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使作文教学走入另一个误区。
一、想象能力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想象能力呢?它和文学的关系怎么样?
想象能力指的是为了艺术的或知识的创造的目的而形成有意识的观念或心理意象的能力;它是“文学的翅膀”,如果文学没有了想象能力这个“双飞翼”文学会怎样?前苏联著名诗人别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学生的作文也是文学创作,同样离不开想象能力;同时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到想象能力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之一。
(二)、想象能力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中学生的作文很多人给了这样一个评价: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
要解决这个病症的途径很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
对此我深有体会。
暑假期间我为学生上微机课,给他们讲了个笑话“专业用语”,导演的妻子说,我丈夫管吃剩饭剩菜叫做“节目重播”;足球运动员的妻子说,我丈夫称之为“打加时赛”;我补充了一条:教师的妻子讲,我丈夫美其名曰“温故而知新”;然后请同学们也写出他们的“专业用语”。
结果,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写“废物利用”,有的叫“发最后一份光和热”,有的起名为“忆苦思甜”,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更让人不能忘记——“犬口夺食”(因为在他家里,剩饭菜是喂狗的)。
这个小插曲虽
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很富有想象力的。
如果我们在中学生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那它们的作文可能就不再会是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了。
(三)、想象能力能使学生更好的把知识融会贯通。
想象就又极其广阔的空间正如刘勰所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一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并用之于作文教学中。
我曾经和物理、化学老师共同给学生留了一个作文《水》,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构造了自己所认识的水的世界,有的侧重文学角度,写了许多名人对水的赞美;有的侧重物理和化学角度,介绍了水在二者中不同的性质;有的则摇身一变,成为导游,领着我们漫游了一次水的世界,从微观到宏观,从现实的水倒文学的水。
在这里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创新思维?它和作文教学有什么联系?
谈到创新思维,必须讲一下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一个人以知识为基础的、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与特性。
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创
新素质在动态过程中的表现,对人的创新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作文恰恰又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讲,作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思维,它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象能力的延伸和深化。
(二)、创新思维可以进行知识的优化组合。
这一点是想象能力在作文教学作用的一个深层次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掌握,但也决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应该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这些知识可能暂时用不上,但这是日后进行创新思维的知识背景。
在网络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并通过各种手段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真正明白“文史地不分家,数理化把手拉,文理联手闯天下”。
可以让同学们写一些想象作文,如《孔乙己再入学校》(学完《孔乙己》后,想象他来到新社会的学校时的感受);观看电影《阿Q阿正传》之后,写一篇《阿Q精神之我见》。
类似的例子很多,需要我们多多的去发现。
(三)、创新思维可以发展想象能力。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想象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创新思维反过来也会影响想象能力,有了创新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之登上一个新台阶。
他们二者是
相互作用的,密不可分。
我让学生去思考“1+1=?”他们给了我许多的答案,绝大多数脱离了数学范围,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不要给学生划定一定的范围。
三、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在作为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今后适应中高考作文发展趋势的需要。
最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题都十分重视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2000年河北中考作文题目是“压力”题目前后都可以加字,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001年的题目则是“发现”要求大致相同。
类是这样的作文题目在2001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占了1/2左右。
在高考作文试题中也是同样,1999年的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的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它们都给了考生很大的想象空间,要想写好这样的作文,学生没有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是不成的。
因此,单从迎接考试的角度讲,我们也必须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想象能力和创性思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