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脑干
合集下载
最新局部解剖学 脑干-PPT文档

通路的中继性核团。(内侧丘系交叉)
脑干背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位置:位于延髓橄榄深面 功能:可能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
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脑干腹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红核 Red nucleus
脑干背侧面
延髓水平切面(经锥体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上部)
脑桥水平切面(经面神经丘)
脑桥水平切面(经脑桥中上部)
中脑水平切面(经下丘)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躯体运动核 2、对侧舌下神经核、
面神经核(下半部)
名称 起始
终止
脑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脑
干
楔束核
的
脊髓丘系 脊髓
丘脑
主
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丘脑
要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纤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后丘脑
维
皮质脊髓束 大脑 皮质核束 皮质
束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脑干四个丘系简表
丘系名称 起始核 脊髓丘系 对侧后角固有
与大脑的纤维联系,构成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
与脊髓的纤维联系,发挥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 吸、心跳、血压调节及呕吐中枢等),参与内 脏活动的调节。
参与睡眠的发生,抑制痛觉传递。如中缝核群 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上行抑制大 脑皮质,产生睡眠作用;下行至脊髓后角和胸 段侧角,参与痛觉和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脑干背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位置:位于延髓橄榄深面 功能:可能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
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脑干腹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红核 Red nucleus
脑干背侧面
延髓水平切面(经锥体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上部)
脑桥水平切面(经面神经丘)
脑桥水平切面(经脑桥中上部)
中脑水平切面(经下丘)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躯体运动核 2、对侧舌下神经核、
面神经核(下半部)
名称 起始
终止
脑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脑
干
楔束核
的
脊髓丘系 脊髓
丘脑
主
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丘脑
要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纤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后丘脑
维
皮质脊髓束 大脑 皮质核束 皮质
束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脑干四个丘系简表
丘系名称 起始核 脊髓丘系 对侧后角固有
与大脑的纤维联系,构成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
与脊髓的纤维联系,发挥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 吸、心跳、血压调节及呕吐中枢等),参与内 脏活动的调节。
参与睡眠的发生,抑制痛觉传递。如中缝核群 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上行抑制大 脑皮质,产生睡眠作用;下行至脊髓后角和胸 段侧角,参与痛觉和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脑干、小脑形态解剖学

3. 中脑
中脑腹面上界为间脑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 腹侧面一对粗大的纵行隆起,称为大脑脚底,由大量大脑皮质发出的下行纤维构成。大脑 脚底之间的凹陷为脚间窝,窝底称后穿质,有许多血管出入的小孔。大脑脚底的内侧有动 眼神经根出脑。 中脑背面上、下各有两个圆形隆起,分别为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连接上丘与间脑外侧膝 状体及连接下丘与间脑内侧膝状体之间的条状隆起,分别称上丘臂和下丘臂。胚胎时期的 神经管腔在中脑成为大脑水管。
5.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的顶朝向小脑,顶的前部由 小脑上脚及上髓帆构成。后者为二上 脚间的薄层白质板,向后下与小脑白 质相连,其下部的背面被小脑蚓的小 舌覆盖。滑车神经根穿行于其上部, 并在其内交叉后出脑。 顶的后部由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 织构成。下髓帆亦为白质薄片,在小 脑扁桃体下方延伸,介于小脑蚓的小 结与绒球之间。下髓帆的室腔面衬以 一屋上皮性室管膜,外面覆以软膜。
小脑的机能区、分叶 (临床解剖学)
1. 绒球小结叶或古小脑
绒球小结叶位于小脑下面的 最前部,包括属于两侧半球的绒 球处下蚓的蚓小结,以及连接绒 球与蚓小结之间的绒球脚。绒球 小结叶主要按受前庭神经核和前 庭神经的纤维。 它在进化过程中已见于没有 四肢只有躯干的水栖动物。由于 这类动物没有四肢运动,仅需维 持躯干的平衡,所以绒球小结叶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平衡。又由于 绒球小结叶是小脑在进化过程中 最早的部分,因而又把它称为古 小脑。
延髓
在背面则以菱形窝中部横 行的 髓纹为界。 在延髓背面,上部构成菱形窝 的下半。在下部,脊髓的薄、 楔束向上延伸,分别扩展为膨 隆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 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它们 是薄、楔束终止的核团。在楔 束结节的外上方有隆起的小脑 下脚。
39脑干外形解剖人体系统解剖学

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
位于菱形窝下角的上方; 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
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垂体 大脑脚 脑桥
延髓
第四脑室 下髓帆
脑干解剖
脑干外形结构
中脑
脑桥
脑干的组成
脑干位置Biblioteka 延髓脑干的外形中脑—大脑脚 脚间窝 动眼神经
桥脑—基底部 A沟 小脑中脚 三叉神经
桥延沟—外展,面,前 庭神经
延髓—前正中裂 锥体 交叉 锥体 橄榄 前外侧沟 舌下神经 后外侧沟 舌咽 迷 走 副神经
尾状核头
视交叉
视束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 面神经 小脑中脚
尾状核
背侧丘脑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前庭区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3.第四脑室:
透明隔
胼胝体干
室间孔
胼胝体膝
穹隆
位置:延髓、脑桥和
松果体
小脑间,
中脑水管
近似四棱锥形
顶盖
底:菱形窝
上髓帆
尖:朝向小脑蚓
上髓帆
下髓帆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胼胝体嘴
室管膜 第四脑室脉络丛
前连合 视交叉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3个孔:
锥体 舌下神经
橄榄 锥体交叉
内囊
视神经 垂体 灰结节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前正中裂
脑干的外形
中脑四叠体 上丘 下丘 滑车神经
桥脑—前髓帆 小脑上脚 髓纹
延髓—菱形窝 后正中沟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 第四脑室
内囊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 滑车神经 正中沟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系统解剖学笔记之__脑干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有3个孔:单一的第四脑室正中孔median aperture of fourth ventricle,位于菱形窝下角的上方;成对的第四脑室外侧孔lateral apertures of fourth ventricle,位于第四脑室外侧隐窝的尖端(图17-17)。第四脑室通过此3个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室系统内的脑脊液通过这些孔注入蛛网膜下隙的小脑延髓池。
脑干腹侧面共有9对脑神经相连:① 动眼神经(Ⅲ)连于中脑,由大脑脚内侧(脚间窝)穿出;② 有4对脑神经连于脑桥:三叉神经(Ⅴ)连于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的交界处;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有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相连;③ 有4对脑神经连于延髓:在橄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为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根丝相连;在锥体和橄榄之间有舌下神经(Ⅻ)根丝相连。
一、脑干
脑干brain stem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枕骨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
(一)脑干的外形
1. 脑干腹侧面 脑干的腹侧面有多处凹陷和膨隆。各部膨隆的深面有纵行的锥体束纤维或神经核,凹陷处则有不同的脑神经穿出。
(4)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等。
1.脑干的灰质 脑干灰质的核团,根据其纤维联系及功能,可分为3类:脑神经核,与第3~12对脑神经发生联系;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元;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后两类合称“非脑神经核”。
脑干腹侧面共有9对脑神经相连:① 动眼神经(Ⅲ)连于中脑,由大脑脚内侧(脚间窝)穿出;② 有4对脑神经连于脑桥:三叉神经(Ⅴ)连于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的交界处;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有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相连;③ 有4对脑神经连于延髓:在橄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为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根丝相连;在锥体和橄榄之间有舌下神经(Ⅻ)根丝相连。
一、脑干
脑干brain stem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枕骨斜坡,背面与小脑相连。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水管 。
(一)脑干的外形
1. 脑干腹侧面 脑干的腹侧面有多处凹陷和膨隆。各部膨隆的深面有纵行的锥体束纤维或神经核,凹陷处则有不同的脑神经穿出。
(4)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等。
1.脑干的灰质 脑干灰质的核团,根据其纤维联系及功能,可分为3类:脑神经核,与第3~12对脑神经发生联系;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元;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后两类合称“非脑神经核”。
《人体系统解剖学》全套课件 (22)脑干

3)下泌涎核
4) 迷走神经背核
next
2018/9/6 25
一般内运动柱位于躯体 运动柱的外侧,靠近界 沟,包括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 迷走神经背核4对核。
next
2018/9/6 26
4、内脏感觉柱 1)孤束核 位于延髓内,上 端达脑桥下部。上部为味觉 核,下部为一般内脏感觉核 (心-呼吸部)。
37
4.外侧丘系:
来自同侧和对侧的蜗 神经核,
上行至下丘。 传导两侧的听觉。 与内侧丘系伴行。
2018/9/6
38
(二)长的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起自大脑
半球额顶叶皮质,下行至脊
髓,主要与运动控制有关。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2018/9/6
39
2、皮质核束: 起自大脑皮 质的下行纤维,止于脑干内 的躯体运动核(包括特殊内 脏运动核)。
next
2018/9/6 22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 下部,被盖的腹外 侧,三叉神经脊束 核与上橄榄核之间。
next
2018/9/6 23
特殊内脏运动柱位于一般 身体运动柱腹外侧,包括 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 核、疑核和副神经核4对。
next
2018/9/6 24
3、一般内脏运动柱 1)动眼神经副核EdignerWestphal核 2)上泌涎核
动眼N核 位于中脑 上丘,支配除上斜 肌和外直肌以外的 眼外肌。
next
2018/9/6 17
滑车神经于前髓帆内左 右交叉,在脑干背面出 脑,支配对侧上斜肌。
next
2018/9/6 18
2、特殊内脏运动柱 1)三叉神经运动核 2)面神经核 3)疑核 4)副神经核
2018年局部解剖学系解神经系统脊髓脑干-文档资料

42
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在脑干内按照以下规律纵行排列成6个功 能柱: 在第四脑室室底灰质中,运动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 感觉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 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 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和特殊躯体感觉核柱。 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则位于室底灰质 (或中央灰质)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
19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
薄束 楔束
20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21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
11
神经系统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第二节 脑
12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目 录(2)
感觉器
第十三章 概 述 附:其它感受器
第十四章 视 器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 论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在脑干内按照以下规律纵行排列成6个功 能柱: 在第四脑室室底灰质中,运动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内侧, 感觉性神经核柱位于界沟外侧; 由中线向两侧依次为一般躯体运动核柱、一般内脏运动核 柱、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柱和特殊躯体感觉核柱。 特殊内脏运动核柱和一般躯体感觉核柱则位于室底灰质 (或中央灰质)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
19
(二)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薄束 T5 以下 楔束 T4 以上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
薄束 楔束
20
(2)脊髓小脑束 1)脊髓小脑后束 2)脊髓小脑前束
—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3)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21
2 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3)Barne 前外侧束
11
神经系统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第二节 脑
12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目 录(2)
感觉器
第十三章 概 述 附:其它感受器
第十四章 视 器
第十五章 前庭蜗器
神经系统
第十六章 总 论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人体解剖学-脑干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1)位置: 位置: (2)分部: 分部: 前部:由小脑上脚、 前部:由小脑上脚、上髓帆构成 后部:由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丛构成 后部:由下髓帆、 (3)沟通: 沟通: 向上 向下
中脑水管
第三脑室 通延髓中央管
下页 正中孔 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系统解剖:脑干( stem)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图片 (2)上泌涎核: 上泌涎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小脑位置
居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的纤维入面神经经副交感神 居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中。 经节换元后,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及泪腺。 经节换元后,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及泪腺。 (3)下泌涎核: 下泌涎核: 图片 居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 居延髓上部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纤维入舌咽神经经副交感神 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经节换元后,支配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神经背核: 图片 居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外侧。发出纤维入迷走神经, 居迷走神经三角深面、舌下神经外侧。发出纤维入迷走神经, 控制颈部、 腹腔大部分器官的活动。 控制颈部、胸、腹腔大部分器官的活动。
脑干外形
外
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stem) 系统解剖:脑干(
脑干外形
外
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stem) 系统解剖:脑干(
脑干外形
外
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 stem)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下页
脑干

滑 车 神 经 核
滑 车 神 经 核
展神经核
3)展神经核 (1)位臵:脑桥下部,面神经丘深面。 (2)纤维联系:发出轴突构成Ⅵ对脑神 经(展神经),在锥体外侧和脑桥下缘之 间出脑,支配外直肌。接受双侧皮质核束 的纤维。 (3)损伤表现:外展神经受损,外直肌 瘫痪,伤侧眼球不能外展,由于内直肌失 去了拮抗,于是眼内斜视
4. 一般内脏感觉性核 (柱 ) :接受心血 管和内脏器官的感觉纤维 ( 传入 ) 。只有 一对,即孤束核下部。 5. 特殊内脏感觉性核 ( 柱 ) :接受味觉 纤维(传入)。即孤束核头部。 6. 一般躯体感觉性核 ( 柱 ) :接受头面 部皮肤、口、鼻腔粘膜、角膜等的感觉 纤维 ( 传入 ) 。据其位臵可分为三叉神经 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 束核。 7. 特殊躯体感觉性核 ( 柱 ) :接受内耳 听觉和平衡觉的纤维 ( 传入 ) 。包括前庭 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但一般内脏感觉与特殊内脏感觉(味 觉)的传入纤维均止于孤束核,故脑干内 实际上只有六种不同性质的机能核柱。
脑 干 内 构
(一)直接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脑神 经核及其他非脑神经核(如薄、楔束核、 下橄榄核、黑质、红核等) (二)上、下行的纤维束(如脊髓丘脑束、 内侧纵束、锥体束等) (三)网状结构发达
(二)、脑干内构简介
1.延髓:延髓下部的内部结
构与脊髓相似,但向上逐 渐复杂,其复杂的主要表 现为: (1)出现两个交叉,即锥体交 叉和内侧丘系交叉,它们 把延髓下部灰质的前、后 角分成了几段。 (2)随着薄、楔束的终止和内侧丘系交叉的形成,后索变得已不 复存在,于是中央管敞开为第四脑室。
3. 中脑
横切面上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分: 顶盖:包括上、下丘 被盖:是脑桥被盖部的延续,包含 中脑水管周围的中央灰质。 黑质:在被盖与大脑脚底之间 大脑脚底:是脑桥基底部的延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一般内脏运动柱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 内脏感觉柱 ( 一般和特殊 )
孤束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一、脑干
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脑桥 Pons 中脑 Midbrain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一)脑干的外形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脑 Ⅴ:三叉神经
神 Ⅵ:展神经
薄束结节:薄束核 楔束结节:楔束核 小脑下脚 2)脑桥 小脑上脚 前髓帆 滑车神经
(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中脑
上丘:与视觉传导有关 下丘:与听觉传导有关 上丘臂 下丘臂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菱形窝
菱形窝即第四脑室底 髓纹 正中沟 界沟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蜗神经背核) 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三角: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背核
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Brain stem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Ⅺ副Ⅻ舌下全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1.脑干腹侧面
1)延髓Medulla
锥体o:锥bl体on束ga(t皮a 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延髓脑桥沟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副神经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桥 Pons
基底部 基底沟 桥延沟:展神经,面
神经,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三叉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中脑 Midbrain
大脑脚底 脚间窝 :动眼神经 后穿质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干背侧面 1)延髓
小结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思考题
1.简述脑干的组成及毗邻。 2.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有哪些? 3.脑干内有哪6个机能柱?各包括那些核团? 4.简述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5) 一般躯体感觉柱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6) 特殊躯体感觉柱 蜗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
1)中脑
上丘核 下丘核 顶盖前区 红核 黑质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 脊髓丘系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 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 触压觉。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三叉丘系
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 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上 行越边至对侧,组成三叉 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 后内侧核。传导头面部的 痛、温、触觉。
Brain stem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构成 交通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 非脑神经核
白质
上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
网状结构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后索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 外侧丘系 传导听觉信息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长下行纤维束
1)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2)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网状结构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Neurons 胞体Cell body 轴突Axon 树突 Dendrites
神经胶质Neuroglia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如果你想记住任何东 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 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 东西联系起来 !
脑干
Brain stem
王 配 军 教授
E-mail: wangpj917@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脑干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2.熟悉第四脑室的构成和交通;
脑干内脑神经核群的位置以及与脑 神经的联系。 3.了解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
Brain stem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1. 脑干的灰质 (1)脑神经核 性质和分类
躯体运动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 特殊内脏感觉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
六个功能柱
Brain s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桥
脑桥核 上橄榄核 蓝斑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下橄榄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干的白质
(1) 长的上行纤维束 1) 内侧丘系
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 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内侧丘 系交叉)上行,即称内侧丘 系 。最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 后外侧核。传导来自对侧躯干 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 觉。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中枢部
灰质Gray matter 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 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 纤维束Fasciculus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第二节 脑 brain
端脑Tel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小脑Cerebellum 脑干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三叉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一般内脏运动柱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 内脏感觉柱 ( 一般和特殊 )
孤束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一、脑干
延髓 Medulla oblongata 脑桥 Pons 中脑 Midbrain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一)脑干的外形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脑 Ⅴ:三叉神经
神 Ⅵ:展神经
薄束结节:薄束核 楔束结节:楔束核 小脑下脚 2)脑桥 小脑上脚 前髓帆 滑车神经
(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中脑
上丘:与视觉传导有关 下丘:与听觉传导有关 上丘臂 下丘臂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菱形窝
菱形窝即第四脑室底 髓纹 正中沟 界沟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蜗神经背核) 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三角: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背核
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Brain stem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Ⅺ副Ⅻ舌下全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1.脑干腹侧面
1)延髓Medulla
锥体o:锥bl体on束ga(t皮a 质脊髓束) 锥体交叉 延髓脑桥沟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副神经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桥 Pons
基底部 基底沟 桥延沟:展神经,面
神经,前庭蜗神经
小脑中脚 三叉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中脑 Midbrain
大脑脚底 脚间窝 :动眼神经 后穿质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干背侧面 1)延髓
小结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思考题
1.简述脑干的组成及毗邻。 2.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有哪些? 3.脑干内有哪6个机能柱?各包括那些核团? 4.简述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5) 一般躯体感觉柱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6) 特殊躯体感觉柱 蜗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
1)中脑
上丘核 下丘核 顶盖前区 红核 黑质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 脊髓丘系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 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 触压觉。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三叉丘系
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 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上 行越边至对侧,组成三叉 丘系,止于背侧丘脑的腹 后内侧核。传导头面部的 痛、温、触觉。
Brain stem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构成 交通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 非脑神经核
白质
上行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
网状结构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后索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4) 外侧丘系 传导听觉信息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长下行纤维束
1) 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2) 红核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 网状结构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Neurons 胞体Cell body 轴突Axon 树突 Dendrites
神经胶质Neuroglia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如果你想记住任何东 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 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 东西联系起来 !
脑干
Brain stem
王 配 军 教授
E-mail: wangpj917@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目的要求
1.掌握脑干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2.熟悉第四脑室的构成和交通;
脑干内脑神经核群的位置以及与脑 神经的联系。 3.了解脑干各部代表性横切面。
Brain stem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1. 脑干的灰质 (1)脑神经核 性质和分类
躯体运动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 特殊内脏感觉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
六个功能柱
Brain s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舌下神经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桥
脑桥核 上橄榄核 蓝斑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3)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下橄榄核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2.脑干的白质
(1) 长的上行纤维束 1) 内侧丘系
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 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内侧丘 系交叉)上行,即称内侧丘 系 。最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 后外侧核。传导来自对侧躯干 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 觉。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中枢部
灰质Gray matter 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 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 纤维束Fasciculus
Brain stem
湖北医药学院解剖教研室
第二节 脑 brain
端脑Telencephalon 间脑Diencephalon 小脑Cerebellum 脑干Brain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