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3+离子掺杂N型ZnO
ZnO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纳米ZnO的制备_改性及光催化研究进展

第40卷第5期2011年9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oInnerongolaormalniverstyNaturalScencediion)Vol.0No.Sept.2011纳米ZnO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研究进展邹彩琼,贾漫珂,曹婷婷,罗光富,黄应平(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摘要:归纳了ZnO的物理化学基本特性,简述了ZnO的光催化反应机理,重点介绍了ZnO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应用及改性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目前ZnO光催化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纳米ZnO在光催化治理有毒有机污染物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ZnO;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中图分类号:O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735(011)5--0500--08纳米ZnO已成为继碳纳米管之后备受关注的纳米功能材料之一[1].随着颗粒尺寸减小至纳米级,比表面积剧增,纳米ZnO产生了与体相材料不同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2].这些特殊效应使纳米ZnO具备了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表面和界面性质,已被广泛应用在磁、光、电和催化等领域[3-4].纳米ZnO是一种直接宽带隙半导体,带隙能为3.7eV,与TiO2的带隙能相近,可有效地被紫外光(≤368nm)激发,因而呈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作为分子组成简单的一类无机氧化物,nO具有无毒、原料易得、制备成本低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应用广泛[6-8],尤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方面逐渐显现出优势.已有报道9-11]表明,nO在降解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方面,比广泛研究的TiO2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量子产率,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高活性光催化剂之一.目前,可控制备不同形貌的ZnO(纳米棒[12-14]、纳米花[15]、纳米管[16]和空心球[17]等)以提高光催化活性,改性ZnO以提高可见光响应范围[18-20],以及通过载体负载提高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率,从而建立环境友好的绿色光催化体系的研究[21]已成为热点.本文就ZnO的光催化机理、制备及应用、改性和发展前景等进行简要概述.[]ZnO俗称锌白或白铅粉,为白色、淡黄色粉末或六方结晶,相对密度为5.7g/cm3,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和强碱.nO为n型半导体,具有六方纤锌矿、立方闪锌矿和非常罕见的NaCl式八面体3种结构.闪锌矿结f ( M i N U i E t4 56 2 05Zλ1 ZnO 的物理化学基本特性 22-23[Z6ZZ ( (Ze h2 , 2211 : _i c格 点阵常 数a=0.24 nm,=0.20 nm.此 外 ,nO 还 具 有 许 多 独 特 的 性 质 ,如 较 大 的 激 子 结 合 能(高 达60meV)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 ZnO 的光催化反应机理半 导 体 光 催 化 剂(如 TiO2、nO 等)由 填 满 电 子 的 低 能 价 带 VB)和 空 的 高 能 导 带 CB)构 成 ,可以 被 紫外 光 激 发 产 生 高 活 性 氧 化 物 种 ,从 而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环 境 有 毒 有 机 污 染 物 的 降 解 和 微 生 物 的 消 除中 .nO 光催化 降 解 有 毒 有 机 污 染 物 的 机 理 与 TiO2 的 降 解 机 理 相 似 [24-25],可 以 分 为 以 下 3 个 步 骤 :① 当 ZnO 被 能 量大 于 或 等 于 其 禁 带 宽 度 的 光 照 射 时 ,光 激 发 电 子 跃 迁 到 导 带 ,形 成 导 带 电 子 ( - ),同 时 价 带 留 下 空 穴 ( + );收 稿 日 期 :2011-06-13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877048 21177072);湖 北 省 环 保 专 项 (008HB08);湖 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创 新 群 体项 目(009CDA020)作 者 简 介 :邹 彩 琼(986-),女 ,湖 北 荆 州 人 ,三 峡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通 信 作 者 :黄 应 平 (964- ),男 ,湖 北 天 门 人 ,三 峡 大 学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水 污 染 控 制 光 催 化 研 究 ,E-malchem ctgu@126.om.第5期邹彩琼等:纳米ZnO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研究进展·501②光生电子和空穴分别被表面吸附的O2和H2O分子等捕获,最终生成羟基自由基(·OH),该自由基通常被认为是光催化反应体系中主要的氧化物种;③·OH氧化电位高达2.eV,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无选择性地进攻吸附的底物使之氧化并矿化.该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方程式[26-27]为-+()-2-·()2-+()2·OOH →H2O2+O2()H2O2+hv →2·OH()--+-·OH+or →CO2+H2O()()()在降解某些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方面,ZnO比TiO2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和量子产率,这是因为:①ZnO对光的响应比TiO2高[10],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②ZnO禁带宽度为3.7eV,比TiO2(.2eV)大,氧化还原能力更强;③ZnO光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之一为氧缺陷[21](包括氧间隙和氧空穴),氧间隙和氧图1ZnO的光催化降解机理Fig.PhotocatalytcechanimfnO空穴两个杂质能级位于价带和导带之间[28],能分别捕获光生空穴和电子[29],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3.ZnO光催化剂的制备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可重复利用及可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备受青睐30-31].与TiO2相比,nO在较宽的pH范围内均能表现出高光催化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原料主要为丰富且廉价的无机锌源和碱类(表1),成本更低,因而被广泛用于环境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降解[17,32].纳米ZnO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气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连续生产、制得的产品纯度高、粒度小等优点,但此法需要较高的汽化温度,条件苛刻,并且产量低、成本高[33].固相法主要指燃烧法和固相合成法,其所需设备简单,无需溶液,反应条件易控制,但是在固相中反应很难进行彻底,产率较低[34].比较而言,液相法制备形式多样,操作简便,粒度可控,是制备纳米ZnO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表1).表1纳米ZnO制备方法的比较·7ZnO+hv →ecb+hvb 1 ecb+O2 →O2O ·+H →·OOH 34 5H2O2+e →·OH+OH hvb+H2O/OH →·OHg67 8 31 i m s o Z1[Z1 i o i m o Z1 1Tab. Comparson f reparaton ethods f nO制备方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原料硝 酸 锌 、醋 酸 锌 、氨 水 、碳 酸钠 、尿 素 、碳 酸 氢 铵醋 酸 锌 、草 酸 、聚 乙 烯 醇 、乙醇硫 酸 锌 、硝 酸 锌 、六 次 甲 基 四 胺 、氢 氧 化 钠 、水 合 肼 产物主要形貌粉体纳 米 纤 维 [35]、颗 粒纳 米 棒 、纳 米 花 、纳米 管 、纳 米 盘粒 径/nm17~5610~10010~300优缺点操 作 简 单 ,成 本 低 ,但 原 溶 液 中 的 阴 离 子 难 洗 涤 ,粒 子 易 团 聚 ,粒 度 不 均 ,分 散 性 差产 物 分 布 均 匀 、纯 度 高 ,反 应 过 程 易 控 制 ,但 需 煅 烧 ,周 期 长 ,成 本 较 高对 环 境 友 好 ,具 有 较 好 的 形 貌 和 性 能 ,但 所 需 设 备 昂 贵 ,操 作 要 求 较 高3. . 沉 淀 法 沉 淀 法 分 为 直 接 沉 淀 法 和 均 匀 沉 淀 法 .直 接 沉 淀 法 是 可 溶 性 锌 盐 与 沉 淀 剂 (如NH3·H2O或 NaOH)在 介 质 中 直 接 反 应 得 到 沉 淀 ,经 过 滤 、洗 涤 、干 燥 和 煅 烧 得 到 纳 米 ZnO,操 作 简 单 易 行 ,成 本 低 .但由 于 此 反 应 是 沉 淀 剂 与 反 应 物 直 接 接 触 而 沉 淀 ,因 此 会 造 成 局 部 浓 度 不 均 匀 、分 散 性 较 差 及 团 聚现 象 .均 匀沉 淀 法 是 指 沉 淀 剂(如 CO(NH2)2 或(CH2)6N4)在 溶 液 中 经 过 化 学 反 应 均 匀 缓 慢 地 释 放 出 构 晶 离子 OH-或 NH3·H2O,与 金 属 离 子 反 应 生 成 沉 淀 .该 方 法 通 过 控 制 溶 液 中 的 沉 淀 剂 浓 度 保 证 溶 液 中 的 沉淀 处 于 一·50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40卷种平衡状态,因此可避免因沉淀剂的局部浓度过高而造成的不均匀现象.苏碧桃等[36]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团聚现象明显减弱且在太阳光下具有优良光催化性能的纳米氧化锌粉体.目前人们常将超声波引入沉淀法的制备中,来获得分散良好、粒径更小的纳米ZnO.朱卫兵等[37]以硝酸锌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合成出粒径仅为17nm的ZnO.3..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ol-gel)法是以金属醇盐或无机盐类为原料,在水或有机介质中进行水解、缩聚,使溶液形成内含纳米粒子的溶胶,再转化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通过干燥、煅烧得到纳米粉体.在sol-gel法中,水和酸的量影响水解和聚合反应的速率,而溶剂的量和反应温度则影响粉末的粒径大小和晶型[38].Yu等[39]以硝酸锌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存在的条件下,采用sol-gel法制备出20~30nm的ZnO.苏苏等[0]的优点是产物均匀度高、纯度高,反应过程易控制,但成本较昂贵.3..水热法水热法是指在封闭的反应器内,反应物在特殊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反应并生成ZnO晶粒的方法.Wang等15]采用水热法,通过调节加入碱的量制备出ZnO纳米花和纳米棒.eng等41]用此法制备出ZnO纳米盘和纳米丝,并考察了不同晶面对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较高比例(001),无需煅烧,大大降低甚至避免了颗粒团面的纳米盘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水热法可以直接生成氧化物聚的现象,且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对环境友好.此外,水热法制备的纳米粉体还具有较好的形貌和性能,但合成设备昂贵,操作要求较高.3.ZnO光催化剂的应用由于纳米ZnO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紫外线吸收能力强、光催化性能好、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环境净化、光催化杀菌和化学合成等领域.这项新技术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无二次污染等突出优势,能有效地将有毒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小分子,达到完全矿化的目的.目前许多生物难降解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如2,,-三氯苯酚42]、正庚烷43]、敌敌畏44]和甲基对硫磷45]等都可以采用此方法有效去除,此外还可用于无机废水的处理[46].纳米ZnO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ZnO带隙较宽Eg=3.7eV),仅能响应波长小于368nm的紫外光(仅占太阳光3%~5%),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能耗高;②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量s1 2 用 此 法 制 备 了 结 晶 良 好 、粒 径 小 的 Al掺 杂 ZnO 粉 体 .ol-gel法s 41 3[Z [0ZnO 表 面 贵 金 属 沉 积 是 指 将 贵 金 属 以 原 子 簇 的 形 式 沉 积 在 ZnO 的 表 面 .常 用 的 沉 积 贵 金 属 有 Ag49-50 、 Pd51 、t52 等 .在 ZnO 表 面 沉 积 适 量 的 贵 金 属 后 ,当 光 照 射 到 催 化 剂 表 面 时 ,光 电 子 从 费 米 能 级 较 高 的 半 导P 2 4 6 [ [ [ [ ( 1Z S b iT[ [2e h子 效 率低 [47-48];③ ZnO 光 腐 蚀 [20-21]问 题 严 重 且 不 耐 酸 碱 .因 此 如 何 更 好 地 利 用 太 阳 光 ,降 低 半 导 体 光 生 载 流 子的复 合 率 ,同 时 提 高 光 催 化 的 效 率 和 稳 定 性 ,是 目 前 ZnO 光 催 化 剂 改 性 的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4 ZnO 光催化剂的改性对 ZnO 进 行 改 性 是 目 前 解 决 以 上 问 题 的 主 要 方 法 .许 多 研 究 表 明 ,通 过 对 ZnO 纳 米 材 料 表 面沉 积 贵 金属 、复 合 其 他 金 属 氧 化 物 、掺 杂 无 机 离 子 以 及 载 体 负 载 等 方 法 ,可 以 扩 展 ZnO 对 光 的 响 应 范 围 ,提 高 光 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 4. 贵金属沉积 [ ][ ] [ ]体(nO)转 移 到 费 米 能 级 较 低 的 贵 金 属 上 ,直 到 它 们 的 费 米 能 级 处 于 同 一 水 平 ,从 而 形 成 肖 特 基势 垒(chotky arrer),光 生 空 穴 留 在 了 半 导 体 的 表 面 ,光 生 电 子 和 空 穴 得 到 有 效 分 离 ,抑 制 了 光 生 载 流 子的 复合 ,提 高 了 光 催 化 活 性 .关 于 贵 金 属 的 作 用 机 理 还 有 一 些 其 他 的 解 释 :Tada[53]认 为 表 面 金 属 化 可 以 促 进有 机 物 在 催 化 剂 表 面 的 吸 附 ,从 而 提 高 了 褪 色 率 ;Kim[54]认 为 金 属 颗 粒 提 供 了 新 的 催 化 活 性 中 心 ,甚 至 改 变 了光催化 反 应 的 机 理 ;Sano 55]则 认 为 贵 金 属 本 身 就 可 以 作 为 催 化 剂 降 解 有 毒 有 机 污 染 物 ;Zheng56]报 道 了贵金 属 修 饰 改 变 了 半 导 体 表 面 缺 陷 的 浓 度 ,从 而 提 高 了 光 催 化 活 性 的 研 究 结 果 ;Lu 等 [49]发 现 在 ZnO 中 空 球体表 面 沉 积 的 Ag不 仅 可 以 作 为 电 子 库 促 进 光 生 电 子 和 空 穴 的 分 离 ,而 且 还 提 高 了 表 面 羟 基 的 量 ,使 之 整 体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 4. 半导体复合单一 半 导 体 催 化 剂 的 光 生 载 流 子( - , + )容 易 快 速 复 合 ,导 致 光 催 化 效 率 降 低 ,而 不 同 半 导 体的 价 带 、第5期邹彩琼等:纳米ZnO的制备、改性及光催化研究进展·503导带和带隙能不一致,半导体复合可能产生能级的交错,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产生更多的活性氧化物种,同时可以扩展纳米ZnO的光谱响应,因此复合半导体比单一半导体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In2O3/ZnO[57]为例,当被足够能量的光激发时,nO3与ZnO同时发生电子带间跃迁,由于导带和价带能级的差异,光生电子将迁移并聚集在ZnO的导带上,空穴则迁移到In2O3的价带上,光生载流子得到分离,从而提高了量子效率(图2).ayeetaLahii等[58]在ZnO表面复合了ZnS,由于单层ZnS与ZnO的电子杂化作用,使ZnO的禁带宽度从3.7eV窄化到2.eV,增加了ZnO对可见光的吸收,同时在ZnO表面形成空穴捕获中心,促进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提高了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此外,报道的ZnO复合体系还有ZnO/TiO2[59-61]、ZnO/SnO2[62]、ZnO/CuO[63]、[][]这些体系均表明复合半导体比单个半导体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4.离子掺杂掺杂是指将特殊元素的离子引入到半导体表面、图2ZnO和In2O3能带水平分布及光生载流子分离Fig.SchematcigramftheandnergyevesofnOndIO3andheransferrocedureofphotogeneratedlctronsandols间隙或晶格中,以达到控制和改变半导体光电性质的目的.金属离子的掺入可在半导体中引入缺陷或形成掺杂能级,影响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或改变氧化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从而改变ZnO的光催化活性.另外,许多过渡金属具有对太阳光吸收灵敏的外层d电子,利用过渡金属离子对ZnO进行掺杂改性,可以使光吸收波长范围延伸至可见光区,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与转化.对大多数半导体,掺杂效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掺杂元素、掺杂浓度、掺杂离子的电子结构及能级位置等,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Qiu等[66]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制备了Zn1-xMgxO光催化剂,该系列催化剂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均高于P25;王智宇等[67]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La3+掺杂ZnO,发现在0%~0.%摩尔浓度范围内,a3+掺杂能够显著提高粒子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浓度为0.%,当掺杂La3+的摩尔浓度大于0.%时,自由电子转移中心可能演变成电子复合中心,导致光催化活性低于未掺杂的ZnO样品;陈姗姗等[68]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Zr掺杂ZnO粉· ZnO/LDHs(镁 铝 复 合 氧 化 物)64 和 ZnO/CeO2 65 等 ,I 2J r8 32 i da o b el l Z 2 a n t t p ee h e 促 进 光 生 电 子 - 空 穴 对 的 有 效 分 离 ,由 于 Fe和 Ni的 协 同 作 用 ,e-NiZnO 光 催 化 降 解 甲 基 橙 的 活 性 比 单5 L2 5p[i8 [Z [ [体 ,掺 杂 后 ZnO 光 催 化 剂 的 最 大 吸 收 略 有 红 移 ,且 在 可 见 光 范 围 内 的 吸 收 光 强 度 明 显 增 加 ,提 高 了 可 见 光的利 用 率 .利 用 多 种 金 属 离 子 不 同 的 掺 杂 原 理 产 生 协 同 作 用 是 目 前 一 个 较 新 的 研 究 方 向 .傅 天 华 等 [69]将Fe/Ni共 掺 杂 于 ZnO 中 ,结 果 表 明 Fe掺 杂 能 使 ZnO 吸 收 带 红 移 ,从 而 提 高 ZnO 对 光 的 吸 收 利 用 率 ,Ni的 掺 入能 F /独 Fe掺 杂 ZnO 的 活 性 高 . 4. 载体负载ZnO 光 催 化 剂 易 被 空 穴 氧 化 发 生 光 腐 蚀 ,且 在 过 酸 过 碱 ( H<2 或 pH>10)的 介 质 中 有 较 大 的溶 解 趋势 ,导 致 光 催 化 活 性 下 降 ,影 响 了 光 催 化 效 率 和 催 化 剂 的 循 环 使 用 .选 择 合 适 的 载 体 负 载 ZnO,通过 载 体 效应 可 以 提 高 其 稳 定 性 .Wang等 21]通 过 离 子 交 换 和 沉 淀 反 应 制 备 了 Nafon 膜 负 载 ZnO,研 究 表 明 膜 上 的 亲水 性 通 道 有 利 于 提 高 ZnO 的 抗 腐 蚀 能 力 ,催 化 剂 循 环 使 用 5 次 ,活 性 基 本 保 持 不 变 ,且 Zn2+ 的 溶出 仅 为 商业 ZnO 的 13. % .Mu等 70]采 用 静 电 纺 丝 和 水 热 法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制 备 了 碳 纳 米 纤 维 负 载 ZnO,由 于一 维 纳 米 结 构 的 特 殊 性 质 ,nO 的 稳 定 性 增 强 ,且 能 够 重 复 使 用 .朱 永 法 等 分 别 利 用 ZnO 与 C60 71]、 72]、聚 苯 胺 20]之 间 的 表 面 杂 化 作 用 有 效 抑 制 了 其 在 光 催 化 降 解 过 程 中 的 光 腐 蚀 程 度 ,提 高 了 稳 定 性 .以上 研 究 表 明 ,改 性 技 术 降 低 了 ZnO 光 催 化 剂 光 生 载 流 子 的 复 合 率 ,提 高 了 其 对 太 阳 光 的 吸 收 与 利 用 ,使 ZnO 的 光 催 化 活 性 和 稳 定 性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得 到 了 提 高 .·504·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40卷5展望ZnO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该光催化剂,还需深化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纳米ZnO对不同底物的光催化降解机理和反应中间体鉴定、多种污染物同时降解的机理,不同元素掺杂ZnO材料对同一底物的降解机理比较研究等.为了从根本上解决ZnO光催化剂对光的利用效率问题,除了继续深入研究改性之外,还应继续开发新的方法.nO的光腐蚀及不耐酸碱不但影响催化剂的效率和循环使用,而且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对实现水体环境中污染物的完全降解和消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Wanghongln.Splndidne-Dimensonalanostructuresoincxide:ewanomateralFamiyoranotechnolo-gy[].Nano,008,(0):987-1992.[]Kukrea,MiraDas,tl.AnomalousptcalrocessesinhotoluminesceneceromlrasmaluantumotsofnO[].JournaloacuumcenceTechnology,011,9():47-355.[]叶晓云,周钰明.纳米ZnO研究进展[].化学与生物工程,010,7():-6.[]叶彩,陈惠波,宫丽红,等.液相法合成ZnO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陶瓷学报,009,0():24-128.[]唐海平,马权,何海平,等.ZnO纳米材料的P型掺杂研究进展[].材料导报,010,4():4-46.[]Haningjuan,haoongshuang.DilctrcehavioroSuspensonsfolystyrene-Zincxideomposteirospheres[].Jhyshem,008,12(5):192-9202.[]Mihaechmit,ylviuhn,Mathisotocek.Photo-Curngff-setrntngnksyunctonalzednOanopar-tces[].Journaloesearchihyscalchemitrychemialphyscs,25():97-311.[]Huehua,iuingshuaYangongbin,tl.ZnOanorods-enhancedluorescenceorenstvemiroarrayetectonofancersinerumihoutaddiionalreporter-amplfcaton[].Biosensorsandioeectronis,011,6():683-3687.[]LiamaFreerJBaezaJ,tal.OptmiedphotodegradatonofReactveBlue19onTiO2andZnOsuspensons[].Catalyssoday,002,6(5):35-246.[0]SakthiveNeppolan,hankar,tl.Solrhotocatalytcegradatonfzoye:omparsonfphotocatalytcefiincyfnOndiO2[].Solrenergyateralndolrel,003,7():5-82.[1]Daneshvar,alrKhatee.Photocatalytcegradatonfzoyeaied4inateronnOsanlernatvecatalysttoiO2[].Journalohotochemitryndhotobiology:hemitry,004,62(/3):17-322.[2]何为桥,钟敏,王翰,等.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010,9():20-3Z 1 A z i e O N fZ O N N i l f NJ 2 2 1 12 , j L M s P A K e o i f ut q d ppZ J fV Si & A 2 2 3 3 3 J 2 2 2 14 J 2 3 1 1 5 J 2 2 8 4 6 M Z K ee i B f i o P C i McJ P C C 2 1 2 9 7 c lS t S aK a W Pi i I b F i i Z Nil J f np i s & i 2 3 28 , W i L Y H e a n f ii c d is wt t ii i J B l 2 2 8 39 C, , z e i z i Jii T 2 7 1 21 , lS i B S M V e a a pi o a d c i o ice o Z a T J a m i sa S a Cl 2 7 1 61 , N S iD A R i d r 1 w Z a at iT J fP s a P A C s 2 1 2 3 1 J 2 3 2 31 J 25 21 J 2 3 2 11 Y L X N e a es i o Z n l t i mi a i te J i a P ii i T 2 6 7 1 J 2 3 11 , Ja Xa a i P i A i t o Z O S Ji & 2 4 2 4 1 J 2 3 4 5 1 J 24 52 , , l i t a i z i wt M a P J P C C 2 1 1 42 J , , i a i N i N i M J r2 2 2 123.[3] 董 鹏 飞 ,韩 婧 ,邵 启 伟 ,等 .ZnO 纳 米 棒/PVC 复 合 材 料 的 光 催 化 性 能 研 究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009,5( ):9-37.[4] 孙 继 锋 ,尚 通 明 .棒 状 纳 米 氧 化 锌 的 制 备 及 其 光 催 化 性 能 分 析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009,7(7):2900-12901.[5] Wang uxin,i inyong,Wang ing,t l.Controlabl ynthess f nO anofowersand her orphology-dependentphotocatalytc ctviis [].Separaton nd urfcaton echnology,008,2:27-732.[6] 李 长 全 ,罗 来 涛 ,熊 光 伟 .ZnO 纳 米 管 的 光 学 性 质 及 其 对 甲 基 橙 降 解 的 光 催 化 活 性 [].催 化 学 报 ,009,0(0):1058-1062.[7] Yu iguo Yu ioxio.HydrothermalSynthessand hotocatalytc ctviy f inc xide olow pheres [].Envi-ronmentalScence Technology,008,2(1):902-4907.[8] 黄 新 友 ,邓 悦 欢 ,李 晓 毅 .纳 米 ZnO/SnO2 粉 体 的 制 备 及 光 催 化 性 能 的 研 究 [].陶 瓷 学 报 ,010,1( ):86-590.[9] 周小岩 ,王 文新,张 晶 .Ag修 饰 的 纳米 ZnO 的合 成 、表 征及光 催 化 特 性 [].西 北 师范 大 学 学 报:自 然 科学 版 ,010, 46( ):8-62. [0] Zhang Hao Zong Ruiong Zhu Yongfa.PhotocorrsonInhibiionand Photoactviy EnhancementforZinc Oxidevi Hybrdiaton ih onolyer olyaniine [].J hys hem ,009,13(1):605-4611.[1] Wang anchun LiuPing Fu Xinzhi,tal.Reatonshipbetween Oxygen DefectsandthePhotocatalytcPropertyof ZnO anocrystal n afon embranes [].Langmui ,009,5( ):218-1223.感谢您试用189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
探究掺杂对ZnO薄膜禁带宽度的影响因素

探究掺杂对ZnO薄膜禁带宽度的影响因素李静;郭米艳【摘要】本文分析了ZnO的能带和态密度,总结了几种典型元素掺杂对ZnO薄膜禁带宽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得出影响ZnO薄膜禁带宽度的主要因素:掺杂浓度、温度、厚度、带电粒子间的多体效应、杂质及缺陷带与导带的重叠。
【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掺杂;禁带宽度;ZnO薄膜【作者】李静;郭米艳【作者单位】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州436000;盐光科技有限公司,鄂州4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4.411 引言氧化锌(ZnO)属于六角晶系6mm点群,具有纤锌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Ⅱ-Ⅵ族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约为3.3eV,由于ZnO具有60meV激子束缚能(室温的热离化能为26meV)以及很强的紫外受激辐射,在短波长发光器件如LEDs、LDs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成为继 GaN之后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又一研究热点。
要获得高性能的紫外发光器件,异质结的制备是关键的问题之一,而实现ZnO能带调节是制备ZnO基结型器件的前提。
述上成发近几年有很多人从事能带剪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能带剪裁工程的日益成熟,人们希望能找到与ZnO材料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数相近,禁带宽度更近的材料以便拓宽ZnO的应用范围。
通过掺入Mg和Cd等元素可使ZnO 的带隙在2.4 eV至7.9 eV之间可调,从而为制备蓝光、绿光、紫光等多种发光器件提供了可能[2]。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掺杂元素对禁带宽度的影响,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
2 ZnO掺杂现状目前ZnO主要是n型掺杂和p型掺杂。
n型掺杂主要是Ⅲ族元素(如B、Al、Ga.、In等),尤其对掺Al的研究最多。
第Ⅲ主族元素的最外层是三个电子,以三价离子代替Zn的二价离子,出现多余一个电子而成为施主杂质。
这个多余的电子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摆脱束缚成为氧化锌薄膜中做共有化运动的电子,也就成为导带中的电子。
氧化锌掺杂的研究进展_邓允棣

氧化锌掺杂的研究进展
□ 邓允棣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 氧化锌是一种 新 型 的 、性 质 优 良 的 半 导 体 材 料 , 在 光 、电 、磁 等 方 面 都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而 对 氧 化
锌进行掺杂其他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本文对不同的掺杂物所进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另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是磁控溅 射 法 。Szyszka 利 用 磁 控溅射技术得到了电学性质很好的薄膜, 他 们 用 频 率 为 40 的交流电在 Al 质量浓度为 1.2%, 温度为 573K 条件下得到 了最佳阻抗为 4×10-4Ωcm 的 AZO 薄膜。后来他又改进了工 艺, 在 473K 条件下, 加快溅射速率至 8.8nm/s, 加大了通入氧 气 的 量 至 163sccm, 结 果 得 到 了 阻 抗 为 3×10-4Ωcm 的 AZO 薄膜。 2.2 Ga 掺杂
B.L.ZHU 等 人 用 HILH( 激 光- 感 应 复 合 加 热 ) 方 法 得 到 了 In 掺杂的纳米氧化锌。这个方法得到未掺杂的氧化锌是 白色的棒状或者针状的, 而掺杂以后的为绿色的小片状和棒 状。当 In 掺杂量为 4.58%时得到的材料阻抗最小, 同时气敏 特性最好。 3 氧化锌 p 型掺杂
直到人们通过施主- 受主共掺杂技术才得到了较为满意 的 结 果 , Josph 与 Tabata 等 人 通 过 Ga- N 共 掺 杂 技 术 得 到 了 最好电阻率为 6×10-3cm, 受 主 浓 度 为 1×1021cm-3 的 p 型 氧 化锌。实验表明当受主( N) 和施主( Ga) 之比接 近 2: 1 时 , 可 以得 到 比 较 好 的 低 阻 抗 p 型 半 导 体 。Bian 等 人 用 超 声 波 喷
氧化锌的导带位置

氧化锌的导带位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光电器件、传感器、发光器件等。
在半导体中,导带和价带的位置是影响材料电学性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重点介绍氧化锌的导带位置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氧化锌为Ⅱ-Ⅵ族半导体,具有锌离子(Zn)和氧离子(O)构成的晶格结构。
在氧化锌中,氧原子通过共价键与锌原子形成晶格结构,而锌原子周围的几个晶胞中心找到氧原子形成的压电能带。
氧化锌的导带位置主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晶格缺陷、杂质掺杂和外加电场等。
晶格缺陷是影响氧化锌导带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晶格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等。
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氧化物团簇等,这些缺陷会影响氧化锌的晶格结构和电学性质,进而影响导带位置。
线缺陷和面缺陷会在晶格中形成能带弯曲和位移,导致导带位置发生变化。
杂质掺杂也会对氧化锌的导带位置产生影响。
杂质掺杂是向氧化锌中引入其他原子,改变其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
常见的掺杂元素包括镓、锶、氮等,它们的不同原子半径和电负性会改变氧化锌的能带结构,导致导带位置的变化。
外加电场也可以影响氧化锌的导带位置。
外加电场会改变氧化锌中电子的运动轨道和动能,进而影响导带位置。
在光电器件中,外加电场可以通过光电效应改变氧化锌的导带位置,实现光电转换功能。
氧化锌的导带位置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晶格缺陷、杂质掺杂和外加电场等。
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对导带位置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优化氧化锌材料的性能,扩大其在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对氧化锌导带位置的认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氧化锌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半导体领域中,氧化锌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薄膜晶体管等方面。
而氧化锌作为半导体材料,其导带位置对于材料的电子输运和电子器件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导带。
在半导体中,导带是指电子的能量最高的能级。
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

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摘要】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3.37eV),具有许多优异的光电特性。
但一般制备出的ZnO薄膜材料均呈N型导电,要实现ZnO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获得性能良好p型ZnO。
然而,由于受主元素在ZnO中较低的固溶度、较深的受主能级、施主缺陷的自补偿等因素,很难制备出性能优异的p-ZnO。
本文对P型ZnO薄膜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ZnO薄膜p型ZnO P型掺杂1 引言ZnO作为新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激子束缚能(60meV),在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以及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高技术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未来光电子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ZnO在太阳能电池、自旋器件、存储器件等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
n型ZnO 薄膜的制备比较简单.通常掺杂Al、Ga、In等元素即可得到电学特征较理想的n型ZnO 薄膜,而P型ZnO薄膜的制备却相对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受主的固溶度较低,以及ZnO 薄膜中存在较强的自补偿作用等。
因此,既能克服自补偿效应又能有效的实施掺杂,是生长P型ZnO薄膜的关键。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ZnO薄膜P型掺杂的最新研究进展。
2 P型ZnO薄膜的掺杂ZnO中Zn与O的比例并非l:l。
其晶格中存在着施主缺陷:间隙锌(Zni)与空位氧(vo)。
本征ZnO薄膜呈n型,而当掺入受主元素补偿施主缺陷就有可能实现其P型转变。
通常转变可由两种途径实现:①用IA族元素Li、Na、K替代Zn位;②用V A族元素N、P、As、Sb替代O位。
有效的P型掺杂必须满足:①较浅的受主能级;②较大的受主掺杂浓度。
这样才能对Zni和V o进行有效的补偿。
从受主离化能的角度考虑,IA族元素更适合ZnO薄膜的P型掺杂。
因为其易形成较浅的受主能级,但由于其离子半径较小,同时也易形成间隙离子,并且IA族元素的掺入会大大提高晶体Madelung能量,并在其附近引入空位氧(V o),因此,IA族元素不适合作为受主掺杂元素。
NH_3等离子体后处理Co掺杂ZnO的薄膜结构及磁学性能

N 等离子体 后处理 C H3 o掺 杂 Z O 的 薄 膜 结构 及 磁 学 性 能 n
曹 萍 越 ,白 ,赵 东 旭 ,申德 振
( .长春 工 程 学 院 ,吉 林 氏春 1 10 1 3 0 2;
2 .中 国科 学 院 长 春 光 学 精 密 机 械 与 物 理 研 究 所 , 林 长眷 吉
溶 液 中添 加 0 1m lL的 K O . o / N 作 为辅 助 电解 液 ,
再 分 别加 入 7 的 C ( O ) 6 % o N , ・ H 0以生 长 出 C o 掺杂 的 Z O薄膜 。以 P型 ( 1 晶向的 s 衬 底作 n 1 ) I i 为工 作 电极 , 电阻 率 为 0 0 / m ; 片 为对 其 . 1O c 铂
中图分类号 : 4 23 0 7 .
D O I:l 3 8/ g b 011 2 O. 78 f x 2 3 04. 038 3
l 引
言
2 实
验
稀磁 半导 体 可以 同时利 用 电子的 电荷 属性 和
电解 液 由 5 o Z ( O ) 6 0 和 1 0 mm ] n N :・ H: 0
现 室温 下 的铁 磁 性 J 由于 理 论 预 测 要 有 P型 。
1h N , 离子 体后 处理 是利 用 等 离子 体 增 强 的 。H 等
化 学气 相沉 积 方法 , 高纯 N 为氮 源 , 功 用 H 作 在
率 l 、 0w 温度 10 c 的条 件 下 进行 沉 积 , H 0 【 二 N 流 量 是 1 m / i , 0c m n 压力 保持 在 2 0P 。 5 a
离子体的后处理 , 导致有一部分 N原子进入 了 Z O晶格替代 了一部分 0格 位 , 而在 Z O 中产生空穴 。在空 n 从 n
gga+u方法计算镧(la)与氮(n)掺杂纤锌矿zno的电子结构

2019年9月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Sept.2019第13卷第3期Journa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13No.3收稿日期:2019-06-23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大学校级项目(2016YSZD03).作者简介:赵旭才(1995—),男,伊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通信作者:张丽丽,女,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GGA+U 方法计算镧(La )与氮(N )掺杂纤锌矿ZnO 的电子结构赵旭才1,王少霞1,毛著鹏1,刘桂安1,雷博程1,张丽丽1,2*(1.伊犁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新疆伊宁835000;2.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国家固体微结构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讨论了本征态ZnO 体系,La 、N 单掺ZnO体系及La -N 共掺ZnO 体系4个体系的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掺杂后能级数量明显增多,单掺N 体系和La -N 共掺体系中出现了杂质能级,使原来较宽的禁带被分割成较小禁带,因而电子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变小,体系的电学性能得以改善.关键词:ZnO ;第一性原理;能带结构;态密度中图分类号:O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9X (2019)03—0021—060引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材料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纤锌矿氧化锌(ZnO )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 ,激子结合能高达60meV ,可实现室温下的激子发射,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以及磁学性能[1].因此,在光电探测器以及透明导电薄膜、气敏传感器、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和电子荧光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3].此外,ZnO 薄膜的外延生长温度很低,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提高成膜质量和易于掺杂[4].在ZnO 薄膜的形成过程中,通常会产生O 空位和Zn 间隙原子,这些本征缺陷使得ZnO 呈现n 型导电性,所以对ZnO 的n 型掺杂较容易实现[5].然而,ZnO 材料有较大的带隙,并且不易形成p 型掺杂,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ZnO 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发展.为了减少ZnO 材料的这一缺点,人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掺杂成分和制备条件的不同,可以显著地提高ZnO 材料的光电性能.方来鹏等人[6]研究发现,掺杂是制备p 型ZnO 材料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桂青凤等人[7]研究发现,阴-阳离子共掺的体系能很好地应用于光电化学领域;崔红卫等人[8]研究发现,Sn 掺杂对ZnO 的导电率、介电函数和吸收系数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以上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离子进行掺杂等方式,可以对本征态的ZnO 材料进行人工改性,减小禁带宽度,提高其光学、电学性能.目前对于ZnO 材料的掺杂主要有单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和共掺两种方式[9].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的GGA+U 方法,计算分析了La 单掺ZnO 、N 单掺ZnO 、La -N 共掺ZnO 的电子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为ZnO 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计算方法及模型1.1计算方法本文的计算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应用Materials studio 2017中的CASTEP 软件计算完成.在搭建模型时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中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 )的超软赝势来描述离子与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GGA/PBE 交换关联函数,自洽精度(SCF )为2.0×10-6eV/atom ,平面波截断能E cut 为340eV ,布里渊区K 点取值为2×2×2[10].由于GGA 方法低估了Zn 的3d 态和O 的2p 态之间的作用,计算得到的禁带宽度为0.8eV ,与实验值3.37eV 相差较大,对后面结果分析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采用GGA+U 方法,完善GGA 方法的不足之处,修正Zn 的3d 和O 的2p 电子轨道位置,U 值的设置是为了可以有效打开带隙,使得Zn 的3d 电子能够克服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作用,使化合物电子结构组成重新达到新的基态[11].以ZnO 实验值的禁带宽度为目标值,经过多次实验调整之后,最终确定Zn 的3d 电子的U 值为2.66eV ,O 的2p 电子的U 值为9.34eV ,La 的U 值为6.0eV .由此计算所得的带隙为3.37eV ,与实验值3.37eV 符合得很好[12].1.2理论模型本文采用的ZnO 是六角纤锌矿结构,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C ,晶格常数为a=b=0.3250nm ,c=0.5207nm ,α=β=90°,γ=120°[13-14],3D 模型中各个原子的位置分别为:Zn 原子坐标为(0.330,0.6667,0.3828),O 原子坐标为(0.330,0.6667,0.3828),建立ZnO 体系2×2×1超胞模型[15].用La 替代ZnO 超晶胞中的Zn 原子,用N 替代ZnO 超晶胞中的Zn 原子,建立了本征态ZnO 、La 单掺ZnO 、N 单掺ZnO 、La-N 共掺ZnO 掺杂前后4种超晶胞,掺杂前后晶胞结构如图1(a )~(d )所示.(a )纯ZnO 超胞模型(b )La 掺杂ZnO 模型(c )N 掺杂ZnO 模型(d )La -N 共掺ZnO 模型图1掺杂前后ZnO 体系的晶胞结构模型2计算计算结果与结果与讨论讨论2.1掺杂前后ZnO 体系的晶体结构表1是几何优化后本征态ZnO 以及ZnO 掺杂体系的晶体结构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得出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得很好,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实验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误差在5%以内,说明我们的计算参数和结果是十分可靠的.由表中可以看到,掺杂体系的晶格常数和体积都有所增大.这是因为掺杂引入的杂质La 、N 的体积都比原来原子的体积要大.N 单掺体系的晶胞体积和基态能量都最小,说明该体系的稳定22第3期赵旭才等:GGA+U 方法计算镧(La )与氮(N )掺杂纤锌矿ZnO 的电子结构性最好.La -N 共掺体系的磁矩最大,说明共掺对体系的磁学性能改善最大.表1掺杂前后ZnO 的晶体结构表模型实验值[16]ZnO La -ZnO N -ZnO La -N -ZnOa/nm 0.32530.32360.33780.32800.3334b/nm 0.32530.32360.33780.32360.3408c/nm 0.52130.26060.26690.26150.2677V/Å3/189.720210.947191.548209.339基态能/eV /-17168.482-16321.627-17001.165-16156.896M/µB /0.000.000.040.382.2能带结构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La 、N 掺杂对ZnO 体系电子结构的影响,分别对本征态、单掺和共掺体系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图2(a )~(d )为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U )方法对La 、N 掺杂ZnO 体系带隙修正后的能带结构图,能量0点取为费米能级(E f ),其中G 、F 、Q 、Z 、G 是沿布里渊区的特殊点.从图2(a )可以看出,纯ZnO 的导带底和价带顶位于同一个布里渊区点,跃迁方向是G -G ,跃迁类型为直接跃迁,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其带隙宽度为3.370eV .从图2(b )可以看出,掺杂La 后价带顶出现略微的下移禁带宽度变大,达到3.389eV ,跃迁方向是G -G ,跃迁类型为直接跃迁.从图2(c )中可以看出,N 掺杂ZnO 后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杂质能级,N 掺杂ZnO 后,跃迁方向是G -G ,跃迁类型为直接跃迁,并且N 掺杂后体系能带图中的自旋向上(up )和自旋向下(down )出现了不对称现象,说明体系产生了磁性,这与表1中N -ZnO 体系的磁矩为0.04µB 相吻合.从图2(d )中可以看出,La -N 掺杂ZnO 后,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了杂质能级,跃迁方向是F -G ,跃迁类型为间接跃迁,并且La -N 掺杂后体系能带图中的自旋向上(up )和自旋向下(down )也出现了不对称现象,说明La -N 掺杂ZnO 体系产生了磁性,这与表1中La -N -ZnO 体系的磁矩为0.38µB 相吻合.由图2(c )和(d )可知,N -ZnO 和La -N -ZnO 体系中都出现了杂质能级,该能级的出现把原来禁带分割成两个能量差较小的禁带.因此,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所需要的能量变小,更容易发生跃迁,有利于改善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a )纯ZnO (b )La 掺杂ZnO23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c )N 掺杂ZnO(d )La -N 掺杂ZnO图2掺杂前后ZnO 的能带图2.3态密度分析从图3(a )中可以看出,未掺杂的本征态ZnO 在费米能级(E f )附近,导带主要由Zn 的4s 态及少量O 的2p 态贡献,价带主要由Zn 的3d 态、O 的2p 态贡献.从图3(b )中可以看出,La 掺杂ZnO 体系在费米能级附近,导带主要由La 的5d 态及少量O 的2p 态贡献,价带主要是由Zn 的3d 态和O 的2p 态贡献,另外态密度的自旋向上、向下是对称的,与表1中磁矩为0的数据相对应.从图3(c )中可以看出,N -ZnO 的导带主要由Zn 的4s 态及少量O 的2p 态、N 的2p 态贡献,价带主要由Zn 的3d 态、O 的2p 态、N 的2p 态贡献.N 掺杂ZnO 后,体系出现了杂质能级,杂质能级主要由N 的2p 态贡献,同时看出态密度图中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不对称,说明体系产生了磁性,与之前分析的能带图以及磁矩相对应,这主要由N 的2p 态贡献.从图3(d )中可以看出,La -N -ZnO 体系的导带主要由La 的5d 态、Zn 的4s 态及少量O 的2p 态、N 的2p 态贡献,价带主要由Zn 的3d 态、O 的2p 态、N 的2p 态贡献.La -N 掺杂ZnO 体系,态密度图中体系的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不对称,说明体系产生了磁性,这与之前分析的能带图以及磁矩相对应,而且这个不对称之处正好对应到费米能级附近,此处还出现了杂质能级,这都是N 的2p 态的贡献.(a )纯ZnO (b )La 掺杂ZnO24第3期赵旭才等:GGA+U 方法计算镧(La )与氮(N )掺杂纤锌矿ZnO 的电子结构(c )N 掺杂ZnO(d )La -N 掺杂ZnO图3掺杂前后ZnO 的态密度图3结论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分析了La 单掺ZnO 、N 单掺ZnO 、La -N 共掺ZnO 体系的电子结构,从计算结果发现:1)本实验得出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说明本实验所选的计算参数以及计算结果是可靠的.掺杂体系的晶格常数和体积都有所增大,N 单掺体系的晶胞体积和基态能量都最小,说明该体系的稳定性最好.La-N 共掺体系的磁矩最大,说明共掺对体系的磁学性能改善最大.2)从能带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纯ZnO 、La 单掺ZnO 和N 单掺ZnO 跃迁类型为直接跃迁;La -N 共掺ZnO 跃迁类型为间接跃迁;N -ZnO 和La -N -ZnO 体系中都出现了杂质能级,该能级的出现把原来禁带分割成两个能量差较小的禁带,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所需要的能量变小,更容易发生跃迁,有利于改善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电学性能.3)N 单掺ZnO 、La -N 共掺ZnO 体系中都产生了杂质能级以及微弱的磁性,杂质能级和磁性的产生主要是由N 的2p 态造成.参考文献:[1]侯清玉,马文,迎春.Ga/N 高共掺浓度对ZnO 导电性能和红移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2012,61(1):402-408.[2]潘凤春,林雪玲,高华,等.Cu 掺杂A -TiO 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4):353-359.[3]彭丽萍,孟桂菊,徐凌.Al 掺杂ZnO 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9-42.[4]赵亚楠,王胜,李梅竹.Co 掺杂ZnO 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5,35(8):664-667.[5]陈琨,范广涵,章勇,等.N 掺杂p-型ZnO 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 ].物理化学学报,2008(1):61-66.[6]方来鹏.Ag-Al 共掺ZnO 的第一性原理计算[C ]//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江苏大学,《功能材料》期刊,《功能材料信息》期刊.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分会,2009:4.[7]桂青凤,崔磊,潘靖,等.V-N 共掺纤锌矿ZnO 光催化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物理学报,2013,62(8):427-432.[8]崔红卫,张富春,邵婷婷.Sn 掺杂ZnO 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光学学报,2016,36(7):212-220.2526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9]关丽,李强,赵庆勋,等.Al和Ni共掺ZnO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9,58(8):5624-5631.[10]刘丹枫,赵璨,刘桂安,等.Nd、N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5):881-888.[11]张丽丽,夏桐,刘桂安,等.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N-Pr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J].物理学报,2019,68(1):245-253.[12]张梅玲,陈玉红,张材荣,等.内在缺陷与Cu掺杂共存对ZnO电磁光学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9,68(8):212-221.[13]薛晓峰,李维学,戴剑锋,等.Mg/Cd共掺杂ZnO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8,47(10):2028-2034.[14]梁培,马新国.Cu-N共掺杂ZnO体系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J].人工晶体学报,2010,39(4):1067-1071.[15]林琳,赵春旺,迎春.Ca掺杂纤锌矿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功能材料,2013,44(4):480-482.[16]DECREMPS F,DATCHI F,SAITTA A M,et al.Local structure of condensed zinc oxide[J].Physical Review B,2003,68(10):104101.【责任编辑:张建国】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anthanum(La)and nitrogen(N)-Doped WurtziteZnO by GGA+U MethodZhao Xucai1,Wang Shaoxia1,Mao Zhupeng1,Liu Gui’an1,Lei Bocheng1,Zhang Lili1,2*(1.Xinjiang Laboratory of Phase Transitions and Microstructur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College of PhysicalScience and Technology,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Xinjiang,835000,China;2.School of Physics,National Lab of Solid State Microstructur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GGA+U method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le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s used to Abstractcalcul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eigenstate pure ZnO system,La,N single-dopedZnO,N-doped ZnO system and La-N co-doped ZnO system.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energy levels after doping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Since the impurity levels appear in the single-doped Nsystem and the La-N co-doped system,the original wider band gap is divided into two smaller ones,so that theenergy required for by the electronic transition becomes smaller.The conductivity of the system is enhanced.Itshows that dop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doping systems are improved.wordsKey words::ZnO;first principle;energy band structure;density of states。
zno发光特点

ZnO发光特点1. 引言ZnO(氧化锌)是一种广泛研究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光学性能。
由于其特殊的晶格结构和能带结构,ZnO能够发出可见光和紫外光,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性能。
本文将探讨ZnO的发光特点和相关性质。
2. ZnO晶格结构2.1. 六方晶系结构ZnO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具有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
它的晶格常数为a=b≠c,晶格中的Zn和O离子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
3. ZnO能带结构3.1. 能带理论根据能带理论,ZnO晶体具有导带和价带。
导带是一系列能量较高的电子轨道,而价带是一系列能量较低的电子轨道。
能带之间的能隙决定了材料的电子传导和光学性质。
3.2. ZnO的带隙结构ZnO的能带结构非常有趣,具有大约3.37eV的直接带隙。
这意味着当外部能量激发ZnO晶体时,电子可以直接跃迁到导带中,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4. ZnO的发光机制4.1. 缺陷相关发光ZnO晶体中的缺陷可以导致光致发光。
具体来说,氧空位和氧空位相关的缺陷在激发时会产生电荷载流子,从而引发发光现象。
这种发光被称为紫外发光,其波长通常在380-400nm之间。
4.2. 缺陷复合发光除了缺陷相关发光外,ZnO还可以通过掺杂和复合过程发出可见光。
通过控制掺杂材料的种类和浓度,可以实现可见光的发射。
例如,镍离子的掺杂可以产生蓝色发光,铜离子的掺杂可以产生绿色发光。
5. ZnO发光应用5.1. 发光二极管ZnO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的制造。
通过合理设计LED 结构和掺杂材料,可以实现高亮度、高效率的发光效果。
ZnO发光二极管具有低成本、高稳定性和可调控性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5.2. 激光器ZnO晶体还可以用于激光器的制造。
在控制紫外光激光器的工作条件下,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紫外光输出。
这对于生物医学、信息存储和材料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5.3. 光催化由于ZnO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性能,它在光催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3 子 掺 杂 N型 Z O n+离 n
刘 超
河北建筑工程 学院
摘
要
采 用水 热 法 , 3 lLK H 为矿 化 剂 , 充度 3 % , 以 mo O / 填 5 温度 4 0 , 3 ℃ 通过 添加 适 量 比
例 的 I2 合成 了掺 I Z O晶体 .n离子掺 杂 不仅 可 以 改善 晶体 形貌 特 征 , 晶体 光 滑 , n0 , n的 n I 使
样 品 , 干后 用 于测 量. 烤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采用超高压釜 , 在前驱物 Z O中添加一定量 的 I2 加入 3 o LK H作矿化剂 , n n0 , m l O / 填充度为 3 %, 5
温度 40 , 3 ℃ 反应 2 h 4 合成( 如图 1 、 、 、 ) C D E F 的晶体. 图 1 B为相 同条 件下 纯 Z O, 部分 晶体 为几 微 米 的小 晶体 , A、 n 大 有个 别 大 晶 体 长度 达 到 几 百 微 米 , 呈 明显 六棱 锥形 , 露柱 面 m{00}正 锥 面 P 1 1 } 负锥 面 {0 1 , 显 露 正 负极 面. 图 片可 看 显 11 、 {0 1 和 11 }不 从
结构完整, 呈现规则对称的薄片状六棱形, 而且霍尔测量显示大大增加 了其载流子浓度 , 实现
N型导 电.
关键词
中 图号
水热法; 氧化锌 ; 2 3N型 Z O I 0; n n
07 4
氧化锌为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 在未来光信息 、 稀磁半导体 等领域有着 巨大的应用前景… ,
在国际上备受瞩 目.n Z O单 晶是未来 制备高质量器件的基础材料 , 目前 已有多种方法用于制备高质量单 晶, 如气相输运法 、 J高温熔炼 、 助熔剂法 、 ]水热法 等. 水热法是 目前最为成功的可批量生产大尺度 单晶的方法. 由于晶体特殊的结构 ,n Z O具有极强 的极性生长特征 5, . 一般条件下沿 e ] 轴有较快的生长 速度 , 过快的生长速度会导致晶体位错缺陷产生 . 为了有效 的抑制缺陷, 一般在水溶液中掺人一定 比例 的 LO iH作矿化剂 , 利用 L 离子对晶体界面的作用 , i 降低 {0 1 面上的生长速度 。, 00 } 。 使该晶体经常显
出晶体正负极性生长特征 明显. 晶体上面附有大量微小 晶体. 大 当前驱物中添加 2 n0 时, %I: 晶体形貌发生很大变化. 如图 c D所示 ,n 、 ZO的极性生长消失 , 呈现六 角形薄片状. 横向长度在 5 ̄ 一 0 ̄ p 2p r n m之间, 轴方向长仅为 2 3 m 晶体表面附有未反应完全的网孔状 e — . 物质 , 还有一些小晶体团聚现象. 晶面主要显露正锥面 P 11 }负锥面 {0 1 和正极面 + {0 1 、 { 0、 0 11 } e 00 }负极
图1纯Z 0和 l掺 杂 Z O晶体 SE n n n M
当前驱物中 I 0 的原子百分 比 n 为3 %时 , 合成晶体如图 E F 与掺杂 、, z %相比, , I 0 掺入 比例较高时 ,n n ZO
面 和两锥 面. 量 较 大 团 聚 物经 仔 细 少 观察 , 以看 出它 也 是 由六 角 状 Z O 可 n 组成 的 , 些 微 小 晶体 互 相 粘 连在 一 这 起形 成外 表不 规 则 的晶形 .n离子 的 I
1 实验
实验采用微型超高压反应釜 , 内高 15 m, 釜 0 m 直径 1m 容积 82 L 内装银内衬. 0 m, .m , 在市售 的高纯 度的硫酸锌 中加入高纯去离子水 , 配成一定浓度 的溶液. 按一定 比例加入 K 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 , 当 O 适 控制 反 应 时间 , 成 白色 沉 淀 , 定 p = 生 测 H 7~1 制成 胶体 , 复 离心 过滤 , 0, 反 清洗 出 K+和 S , O 最后 沉 淀物在 8 ℃以下烘干制成 Z ( H 2 0 n O ) 胶体.
收稿 日期 :0 7—1 2 20 0— 5
作者 简介 : ,9 0年生 , 男 18 讲师 。 张家 口市 ,7 10 0 5 0
维普资讯
l2 l
河 北 建 筑负极 面均 大面 积显露 . {0 1 , 长径 比约 为 5 , 粒较均 匀 . :1颗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4期
河 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 12 o4 o.5N .
20 0 7年 l 2月 J U N LO E E S IU EO R HT C U EA DCVL N IE RN D em e 0 7 O R A F B IN TT T FA C I T R N II E GN E IG H I E ee b r 2 0
用这 自制的 Z ( H) 胶体或市售 Z O粉体 , nO : n 掺人一定量 的 I 0 用作前驱物. m l O n : 3 o LK H作矿化 / 剂, 混合均匀后放人釜体 , 密封放人高温炉 内加热 ,h 升温到反应温度 , 内水热反应使前驱物分 3后 釜
解、 成核 、 结晶. 保持 2 h 4 恒温. 然后关断电源 , 自然冷却到室温后 , 取出高压釜打开 , 用高纯水反复 冲洗
露, 可大大降低晶体缺陷. 目 但 前大尺度 Z O晶体生长质量仍不能完全令人们满意 , n 特别是 N型半导体
问题 , 生长不出 N型稀磁半导体 , 就不能将 半导体材料的稀磁特性加 以应用.n 于 ⅢA族元素 , I属 化学 价态通常为 + 价.n 3 I¨替代 Z O中 z 后形成 z I 0晶体 , n n n一 n 且会在 晶体结构 中产 生多余 的空穴. 大量 的空穴形成载流子导致 z , I 0薄膜晶体能呈现 N型导电特征. n一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