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13张ppt)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复习(13张ppt)
9
知识点四: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
•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用酒精灯做燃料
B.用石墨做电极
• C.用天然气做饭
D.用秸秆制沼气
• 2.家用的不锈钢(铁的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 柄或塑料柄。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 A.铁是电的良导体 B.铁是热的良导体 C.铁在 空气中容易生锈 D.铁的密度大
• A.颜色 D.熔点
B.硬度
C.可燃性
7
知识点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浓盐酸易挥发 • 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
D.碳酸钙难溶于水 • 5.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铁和铝制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做导线
10
知识点四: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肥

课后作业……P2---3
13
氮气7是8%利B的.用D氮用她.气金的用,刚稳氮说定石气明性切作氮,割食气空玻很品气璃稳包中定含有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抽成丝做电线
• C.用铝作导热材料 填充气球
D.用氦气
12
课后作业
• .默写P62,每个五遍

2018人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19张PPT)

2018人教版八年级化学全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19张PPT)
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
物理性质:色态 无色固体 密度 比水小
硬度 软 熔点 低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
谈一谈: 学完了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变
质物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质性
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练习 课本10页4、5题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 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
3.常见的物理性质
熔点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 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 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 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 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本课题重点: 1、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归纳 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门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 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 的基础的自然科学。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 的,物质的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呢?
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C 。

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

中考化学必备复习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课件

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 C
)
C. 催化剂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 性质内容 硬度、熔点、沸点、溶解 性、酸性、碱性、稳定 性、挥发性、导电性、导 性、毒性等 热性、吸附性等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 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注意:
①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常会出现“能”“会”
(2)化学性质:氨气与水反应后所得氨水显___ 碱 性。
考点点拨
解答本考点的题目首先要明确题目描述的
是性质还是变化,再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判
断描述的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考点3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5年2考)
1. “神舟十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
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考纲要求
1.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
2. 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
3.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知道)
4. 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认识)
5.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
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③对于同一反应,催化剂不是唯一的;对
于不同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
④催化剂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⑤催化剂不能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温度和催化剂等。如:铁丝在 纯氧中能够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就是因为 氧气的浓度不同。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很难进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1讲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
考点一
认识化学
1.化学的概念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 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 化学理 论 原子论、 分子学 说 创始人 道 尔 内容及作用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在其 元素周 期律 门 捷 列 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 夫 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 规律可循
(2)化学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品 形状 粉末状 取用 仪器 药匙或 纸槽 操作方法 先使试管倾斜,把药 品送到试管底部,然 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简 记 一斜二送三 直立
先将容器横放,把 块状药 品或金 属颗粒 镊子 药品放在容器口, 然后将容器慢慢竖 立起来,使药品缓 缓地滑到容器的底 部 一横二放 三慢竖
夹持仪器 试管夹 铁架台 坩埚钳
取用仪器 镊子 药匙 胶头滴管
其他仪器 石棉网 玻璃棒 水槽等
2.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取用规则 ①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 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所 取的量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防污染原则 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 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考点四
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分 类 仪 器
1.常用仪器
能直接 加热 反应 仪器 间接 加热 烧杯 烧瓶 锥形瓶 试管 蒸发皿 燃烧匙
存放仪器 广口瓶 (固体) 加热仪器 酒精灯 细口瓶 滴瓶 (液体) 集气瓶 (气体)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 (称固体) 量筒 (量液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课《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解题技巧: 一般题目所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有好几条,但解题时一般只要答一条
一、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
决定 反映
物质的用途
例如:铜用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 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具有可燃性。
液化气用作燃料,利用了液化气的什么性质 可燃性 铁用作铁锅,利用了铁的什么性质 导热性
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 途利用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做民用燃料 B.用金属铜制导线 C.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用水制取氧气
•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是( ) • A 石墨用作干电池电极 • B天然气用作燃料 •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D----------------------------正确答案:B.木炭用作燃料.
解题技巧:当你不知道D应该填什么答案时,可 以仿照正确答案B.
如某某物质用作燃料.
D
B、粉碎矿石 D、粮食酿酒
3、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到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熏蒸粉丝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二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状态 形状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其他物质
其他物质
颜色
气体
沉淀
吸热 放热 发光
一二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 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关闭
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变为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关闭
B
解析 答案
123456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铁水铸锅
关闭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题述变化中,只有蜡烛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其余均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关闭 A
有的物理性质不需要经物质的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如颜色、气味等,而有的物理性质需要经过物质的物理变化才 能表现出来,如熔点、沸点等。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决定 反映
一二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于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 系可列表比较如下:
定义 外观特征 判断依据
解析:榨取果汁、粉碎废纸、切割玻璃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燃放烟花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一二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正确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抓住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区分:
一二
【例题2】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金属的导电性 解析:挥发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 理性质;溶解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 理性质;稳定性,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 学性质;金属的导电性,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属于物理性质。 答案:C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9 .(2017·十堰)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 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 学变化的是( B A.加注燃料 B.火箭点火起飞 )
C.卫星与火箭分离
D.进入预定轨道
10.(2017·雅安)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
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
伴随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 现象 产生沉淀等 微观 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 改变 ___________ ,变成了 其他物质 的分子 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 不变 ______________ ,一般只是分 间隔 子间的_____________ 发生变化
时发光,放热,不能认为电灯通电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 化;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高频考点) 化学性质 概念 化学变化 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 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其他物质 生成,若有则是_____________ 化学 变 判断 变化中是否有______________ 物理 化,若没有则是____________ 变化 依据
两者 关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知识拓展】
1.不能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
物质的变化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物理变化的判断;②化学变化的判断。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结合日常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图片、自然 现象、古诗词或成语的形式命题。 【例1】(2017·重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泥土烧制陶瓷 B.指南针指引航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主题十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鲁教版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主题十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鲁教版

⑨__2CO+O2 ⑩2Mg+O2 ⑪__3Fe+2O2 ⑫__4Al+3O2 ⑬2Cu+O2 ⑭__CH4+2O2 ⑮C2H5OH+3O2
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例1】[2017·雅安中考]下列能量的转化中,不属于物 理变化的是( C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思路点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 理变化。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 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水力发电是将动能和势能转化为 电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取暖器取暖是将 电能转化为热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变式运用►3.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 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 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__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 有大量气泡冒出__。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__H2CO3===CO2↑+H2O__(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年4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①__没有生成新物质__ ②__生成了新物质__的变 概念 的变化 化 宏观 ③__没有__新物质生成 ④__有__新物质生成
本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⑤_不 构成物质的微粒⑥__发生 区别 微观 变__,只是微粒的间隔 了变化__,变成⑦另一种 发生改变 物质的微粒 常伴随⑧__发光、放热、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 外观特征 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 变 淀__等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 举例 镁条燃烧、金属锈蚀等 发 区分依据 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方法指导】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关键看该性质是否由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
一、选择题
1 . (2017· 湘 潭 ) 下 列 变 化 过 程 中 主 要 发 生 物 理 变 化 的 是 ( 导 学 号
68024000)( A )
A.石油分馏
【方法指导】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物质的性质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
关系。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煤气、干冰、
氮气、活性炭、金属材料等)进行考查。
【例2】(2017·无锡)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C
D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高炉炼铁
2 . (2017· 成都 )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 , 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
3.(2017·北京)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4.(2017·鄂州)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导
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
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导学号 68024003)( A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11.(2017·北京)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D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
物质的变化(高频考点) 化学变化 概念 基本 特征 其他物质 生成的变化 有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 其他物质 生成的变化 没有_____________
其他 有_____________ 物质生成
其他 没有_____________ 物质生成
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2.(2017·东营)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
理的是( C 选项 A B ) 文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理解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的纯金 属高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常见 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 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熔点、 性质 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判断 依据
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 需通过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 不需通过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1.怎样判断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在描述时一般有“能”“会”“可以”等字眼,而物质的 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这种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性质与变化。 例如“硫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水在受热时能变成水蒸气” 是物理性质,而“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水在受热时变成水 蒸气”是物理变化。
形状、体积、状态的改变
伴随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 现象 产生沉淀等 微观 变化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 改变 ___________ ,变成了 其他物质 的分子 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 不变 ______________ ,一般只是分 间隔 子间的_____________ 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 【命题解读】考查内容包括:①物理变化的判断;②化学变化的判断。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结合日常生活现象,以文字叙述、图片、自然 现象、古诗词或成语的形式命题。 【例1】(2017·重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C.用泥土烧制陶瓷 B.指南针指引航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7.(2017·随州)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
化的是( D )
A.刻舟求剑 B.水滴石穿
C.投鞭断流 D.钻木取火
8.(2017·泸州)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作制冷剂 B.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 D.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B )
时发光,放热,不能认为电灯通电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是物理变 化;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高频考点) 化学性质 概念 化学变化 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 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其他物质 生成,若有则是_____________ 化学 变 判断 变化中是否有______________ 物理 化,若没有则是____________ 变化 依据
两者 关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知识拓展】
1.不能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
9 .(2017·十堰)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 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 学变化的是( B A.加注燃料 B.火箭点火起飞 )
C.卫星与火箭分离
D.进入预定轨道
10.(2017·雅安)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
学号 68024001)( C )
A.做钻头 B.做电极
C.冶炼金属 D.做冰箱除味剂
5.(2017·雅安)下列能量的转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C )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6.(2017·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68024002)(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