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教材ppt《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1

合集下载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把 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 移进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 生成
液态的水 无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固态的石蜡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石蜡熔化成液态
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 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
(1)定义:___生__成__其_他__物__质_的__________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化__学__反_应________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2)基本特征是 ,常表现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判断 2.掌握物理性质喝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判断 3.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水的沸腾 水(液态)变为水蒸气(气态)
木材的燃烧 木材变为木炭
探究物质变化的实验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 凝结成液态的水
【答案】C 【解析】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课堂练习
类型一、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教材)

人教版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教材)


7.家具的主体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 建筑中 的木构 是梁柱 系统, 家具中 的木构 是框架 系统, 两个结 构系统 之间同 样都靠 榫卯来 连接, 构造原 理相同 。根据 建筑物 体积、 材质、 用途等 方面的 不同, 榫卯呈 现出不 同的连 接构建 方式。

8.正是在大米的哺育下,中国南方地 区出现 了加速 度的文 明发展 轨迹。 河姆渡 文化之 后,杭 嘉湖地 区兴盛 起来的 良渚文 化,在 东亚大 陆率先 迈上了 文明社 会的台 阶,成 熟发达 的稻作 农业是 其依赖 的社会 经济基 础。
新物质生成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小

水珠
(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3)蓝色的硫酸铜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溶液
铜沉淀

(4)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澄 二氧化碳气体

(或大理石) 清石灰水变浑浊 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导入新课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 化共分为几类,如何区分他们呢?
导入新课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随堂练习
4 . 下列古代生成工艺中,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B ) A.瓷器烧制 B.井水煮盐 C.钢铁冶炼 D.火药发明
5 . 下列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B ) A.吸附 B.爆炸 C.升华 D.蒸馏
6 . 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__变_浑__浊__,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_ 化_学__变__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 化”),判断的依据是 _有_新物质__生__成_。
观察生成物的 颜色、状态
实验1-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液态的水
变化时的现象 水沸腾产生水蒸气, 遇到冷的玻璃片, 液化成小水珠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2 胆矾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固体被研 磨成粉末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C)
A.光合作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灭火
D.制作碳酸饮料
2.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下列关于正
丙醇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A.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
B.易燃
C.沸点为95.8℃
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等
物质
变化





用途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C.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D.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如何区分O2和CO2
(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如果木条燃烧的更旺, 这瓶气体是氧气,如果燃着的木条熄灭,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2)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石灰水变浑浊, 这瓶气体是二氧化碳,如果石灰水不变浑浊,这瓶气体是氧气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体现 变
性 决定
常见物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 性等
物理性质(外在)
我比较外向哟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举例:导电性,延展性,挥发性等 常温下,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物理性质就是可以直接表现或者通过仪器测量的)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木头制课桌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
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物理性质
(2)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实验1:水的沸腾】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 水蒸气遇玻璃 片凝结成水珠
液态的水 无其他 物质生成
思考: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
(3)水的密度是1.0g/ml
物理性质
(4)酒精能挥发
物理性质
(5)酒精能燃烧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39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密度:0.8g/ml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化学性质 。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火柴可以燃烧
锈会生锈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物理性质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2.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
变化的是( D )
A. 食物:我腐烂了
B. 煤气:我燃烧了
C. 菜刀:我生锈了
D. 水:我沸腾了
3.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G.编制香包 H.植物光合作用 J.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 热性、导电性等。
金属铝能导电
盐酸易挥发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区别 性质判断
性质内容
归纳总结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直接(眼看、鼻闻、 耳听、手掂量等) 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 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 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 会、可以、易、难等
实验分析 变化:固态
液态 (状态改变)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产生水蒸气,遇冷 气态的水
(1)
液态的水
凝结成小水珠 (水蒸气)

(2) 固态的石蜡
石蜡熔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共44张PPT)

石灰石与稀 盐酸的反应
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
颗粒状石 灰石(或 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 和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碳 气体
有新物质 生成
1.实验一和实验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2.实验三和实验四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3.实验一、二与实验三、四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新课导入
60年后这雕塑又变成怎样呢?
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
铜变成铜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 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初步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了解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连。
课后习题答案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铁生锈是化学变 化, 水蒸发是物理变化。
2. (1)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5)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6)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7)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8)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 变化。 4.物理性质:(1)(2)(5)(8) 化学性质:(3)(4)(6)(7)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 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 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
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1

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课件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如何描述这些现象?
能、 会、 可以、 易、 难
铁生锈
铁能在潮湿 的空气中生 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碳燃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
发光、 放热
化 学 变 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受热熔化 物 为液体 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作业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变化 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并 说出理由。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注:描述物质 时往往要注明 条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填一填
氧气 二氧化碳
颜色 状态 气味
无色 无味
气体
无色 无味
气体
现象
小木条燃 木条熄灭 烧更旺盛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小试身手
课本第十页第一题!
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 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 学变化
思考
我们能不能说能够发光 或者放热等的都是化学 变化呢?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1ppt 课件人 教版课 件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例如:纸张能撕碎、镁条可以燃烧; 铁丝在潮湿空气中会生锈
Page 24
物理变化
变化
联系
区别
化 研究对象 物


组成 化学变化
结构
物理性质
性质
化学性质
Page 25
系联 区别
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是( c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c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Page 13
实验现象记录
实验序 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1-1 液态的水
蒸发凝结 液态的水
变化后有无新 物质生成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变小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 淀等

1-4
颗粒状石灰石和 稀盐酸
冒气泡
二氧化碳气体等

Page 14

钢铁

生锈


Page 6
一、从生活中看化学
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 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爆炸
Page 7
木材 燃烧
Page 8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实验 1-2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它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试管口形成 液态的水 水雾、玻璃 水
气体 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是否可助燃
氧气
二氧化碳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可以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不可以
Page 23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
例如:撕碎纸张、镁条燃烧;
性质: 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常用“易”、 “会”、“能”、“是”、“可以”等 词来描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Page 1
复习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怎样的 认识? 化学可以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科学。它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和利用自然界已 经存在的物质,而且还能根据我们的需要研究和创造 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定义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 有其他物质生成

颜色改变

学 常表现为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吸热

化 伴随现象 放热

发光
木材燃烧 例如 铁生锈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Page 15
概念
特征
区别 伴随 现象 关系
二、从实验中分析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 有与原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
片上有水珠
Page 9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它
序号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实验
试管口形成
1-1 液态的水 水雾、玻璃 水

片上有水珠
实验 1-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变成 粉末状
胆矾

水的沸腾: 液 态
气态
液 态 状态改变
胆矾的研碎: 块 状
粉末 状 形状改变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Page 29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10页练习与应用的1题. 【选做题】 教材第10页练习与应用的2题. 二、课后作业
Page 28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变化前
变化后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 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化学变化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Page 21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 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
Page 4
一、从生活中看化学
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 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水蒸气


Page 5
一、从生活中看化学
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 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 性、铁磁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 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Page 22
两种气体的性质哪些是物理(化学)性质? 怎样区分它们?(实验1-5)
想一想:这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点?
Page 10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理 变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熔化
Page 11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实验 1-3 实验 1-4
变化前的 物质
胆矾、氢 氧化钠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现象
生的物质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等

的其他物质生成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有其他物质生成
破碎、熔化、汽化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生成沉淀等
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 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Page 16
变化前
葡萄酒的酿造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前
湿衣服晾干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前
馒头的发霉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前
圆木变课桌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牛奶变质
Page 26
3:下列叙述中,哪些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酒精能燃烧
C.火药爆炸
D.水结成冰
E.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物理变化 D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A
化学性质
C; BE 。
Page 27
布置作业:
Page 2
复习提问
1、化学是研究物质 的组成 、 结构 、 性质 、以 及 变化规律 的科学。 2、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 化学的基础。 3、1869年, 门捷列夫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Page 3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有无其它 物质生成
Page 12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其它
序号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实验 1-3
胆矾、氢 氧化钠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实验 1-4
石灰石、 产生气泡,石 稀盐酸 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等

讨论:
(1)两个变化有何共同特征? (2)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