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答案
2.4自然灾害 同步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灾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今年5月初,三明市连降暴雨,泰宁县发生重大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图是逃生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②地形坡度较大③植被茂密④土质疏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某年“3月3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遥感图,完成3~4题。
3.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中,旱情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分布在()A.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黄土高原4.相应的时间段内,横断山区要加强防范A.滑坡B.沙尘暴C.森林火灾D.地震5.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6.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A.寒潮B.干旱C.梅雨D.沙尘暴2017年5月3日至6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范围沙尘暴天气过程,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爆表”。
此次沙尘主要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和蒙古国,冷空气和沙源地气象条件不利是这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下题。
7.此次沙尘暴,我国境内的沙源地位于我国哪个地理区域()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8.下列措施中,与防治沙尘暴无直接关系的是()A.制订相关法律,加强环境保护B.在沙源地增加植被,防风固沙C.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对土地的压力D.实行限号措施,减少私家车出行二、综合题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材料二我国泥石流分布略图。
(1)下列属于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原因是()①位于狭长的山谷之中②植被破坏严重③突发强降雨④大规模的水电开发⑤耕地的扩展⑥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城镇扩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2)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__________(山脉)到②____________(山脉),经A________省的西部、四川、B省________(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3)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4)图中③是________高原,________(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________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5)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是()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的地方疏散C.遇到泥石流时,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向高处跑D.收到寒潮警报,无需做好防寒保暖准备10.读“影响中国的寒潮、台风路径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1节 第2课时 滑坡和泥石流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

第2课时滑坡和泥石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成因和危害1、2、3、4、5、6、7、8、9、11、12、16、17(1)(2)防灾减灾10、13、14、15、17(3)1.(综合思维)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C.植被覆盖较差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答案 D解析滑坡可以是土和水的混合体运动,如暴雨诱发的山体滑坡,也可以是单独的土体运动,不需要水的参与,如地震诱发的滑坡;泥石流必须有水的参与,即泥石流必须是由土体和水混合的运动过程。
地势起伏大、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植被覆盖较差是共同条件。
2.(区域认知)下面四个城市中,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小的是( )A.武汉B.重庆C.贵阳D.兰州答案 A解析武汉地处平原地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小。
重庆、贵阳、兰州地处山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3.(综合思维)关于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解析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地形崎岖不平,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右图示意某高中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类型灾害现场景观。
完成4~5题。
4.(综合思维)图示灾害类型最可能是( )A.干旱B.泥石流C.滑坡D.地面沉降答案 C解析图示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一些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即滑坡,C项正确。
5.(人地协调观)该类型灾害( )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答案 D解析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我国夏季、雨季;滑坡是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滑坡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项正确。
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
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湘教版选修52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Biblioteka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高二地理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演练习题

第2章第3节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A.地震诱发B.滑坡C.地形破碎、坡度大D.河流侵蚀【答案】 D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 B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知识改变命运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答案】 C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答案】 A5.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下列地区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的是()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答案】 B6.1999年上海有人传言说8月31日晚有地震发生,此传言不可信的原因是()A.上海不在地震带上,不是地震的多发区B.1999年不是地震的多发年C.上海是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D.地震预报还不能准确到这种程度【答案】 D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知识改变命运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8.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曲折。
但大多数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A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
高中地理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巩固练习 含答案透析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①洪水②滑坡③台风④地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4.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5.读下列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反映滑坡现象的是()A.a B.b C.c D.d6. (2015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二期末)在青藏高原修筑铁路,为防止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在设计中应注意( )A.加固路基,并植树种草护坡B.以桥代路C.驱散积雨云,减少暴雨洪水发生D.发射卫星及时监测灾害,进行卫星导航7. (2015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二期末)图中①②③④为四条自然地理界线,其中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于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8. (2015年·山东省·淄川一中·高二期末)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9.下列关于泥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泥石流一般是突然爆发的B. 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的地方C. 泥石流持续时间一定长D. 泥石流一般爆发在多雨区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答案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一、单选题1、地震和火山喷发触发大型滑坡的原因是(D )A滑坡发生在低倾度的岩层面上B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重力作用C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动态力的作用D地震和火山喷发能增大上覆岩层的下滑力,导致岩体滑动2、下列哪次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损失几乎与地震灾害损失相当,在地震灾害史上极为少见。
(C)A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B 1975年海城7.4级地震C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D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3、2008年四川龙门山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B)A 暴雨B地震C火山爆发 D 崩塌4、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D)A崩塌、B地震C、火山爆发D暴雨5、在发生机理和治理方法的认识上较为成熟的自然灾害是(C)A地震海啸B气象灾害C滑坡泥石流D空间灾害二、多项选择题1、触发滑坡的因素有(ABCD)A连续的降雨和冰雪融化B人为的不合理的开挖坡脚C斜坡附近的爆破作业 D 地震的影响2、按其“泥”和“石”的相对比例,泥石流可分成(ABD)A 稀性泥石流B粘性泥石流C混合性泥石流D过渡性泥石流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BCD)A河谷淤积 B 松散固体物质 C 水源D斜坡和沟谷地形4、治理泥石流灾害常用的措施包括(ABCD )A稳固B拦挡C排导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5、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包括(AC)D属于生物措施A锚桩B拦挡C排水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6、能够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的有(ABCD)A 地震B火山C暴雨 D 人为不合理的活动7、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是(AD )A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B应在滑坡前缘开挖坡脚C应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D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三、读图题1、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火山和地震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图中三个地质灾害的名称从左至右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A泥石流、塌陷、滑坡B泥石流、崩塌、滑坡C泥石流、滑坡、崩塌D泥石流、崩塌、滑坡(2)有关泥石流和滑坡的说法正确的是(D)A滑坡是沿着沟床和坡面流动B泥石流沿着山体中的破裂面滑动C泥石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D滑坡的能量来自重力能(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下列哪些条件控制(BC )A受地形影响,主要分布在平原B受地质条件控制,主要分布在较软弱或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C与降雨有关,多发生在雨季和暴雨、大暴雨的时候D 与人口密度有关,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4)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A危害道路交通;B堵江及溃决洪水;C危害城镇造成人员伤亡;D引发瘟疫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的是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诱发哪种地质灾害(C)A 崩塌B泥石流C滑坡D塌陷(2)此图中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表现在(CD)A斜坡上堆土B爆破作业C坡脚处拓宽场地建房D坡脚采石、取土、减载(3)由图分析,导致此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ABCD )A暴雨B开挖坡脚建房C地震D斜坡上存在潜水层(4)为阻止土体继续垮台前移,应采取的措施是(D)A在山坡上堆土石 B拆除坡脚的受损房屋 C往山坡上浇水 D在坡脚处堆沙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地质灾害(C)A 崩塌B泥石流C滑坡D塌陷(2)此图中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ABCD )A河水水位上升B暴雨C房屋建在河流冲刷陡坡地带 D岩层出现裂隙(3)图中房屋建造的位置不恰当,应如何选址?新选场址应选择平缓平地,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地带4、图为我国东部某个山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所示自然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ABD )A 山洪B泥石流C龙卷风 D 滑坡(2)村庄建在沟口可能引发什么后果(ABD)A山洪冲毁房屋B泥石流冲毁掩埋房屋C 滑坡掩埋房屋D造成人员死伤(3)在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较适合建房屋的地点是d ;发生泥石流时较适合人躲避的地点是 a 。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课后练习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1.图1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
图2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先从整体上来描述,如分布广泛或分布不均等;再描述其变化趋势,如东多西少或从东向西递减等;然后描述局部地区(极值区)的方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趋势是西多东少。
第(2)题,从图中看出每年的夏季都有滑坡、泥石流发生,总体上是6~8月发生次数最多。
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机制时,首先要明确其成因机制的因素(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坡度大的沟谷、充足的碎屑物质或堆积物、充足的水分等),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形成机制。
答案(1)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6~8月份。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诱发因素;6~8月份,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2.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是泥石流分布多发地区,其气候原因是,地质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陡峭的沟谷;二是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三是充足的水源。
由图可知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主要位于西南地区及山地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多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干湿季分明,多暴雨,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且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8知识讲解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考点解读滑坡和泥石流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及预防措施。
知识清单1.滑坡是山体斜坡上________的岩体与土体,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________、地势________较大、________覆盖较差的地区。
山地丘陵区和________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________、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多发生在地形________、具有丰富的________以及短时间内有________的地区。
泥石流发生有三个基本控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滑坡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滑坡会________或________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________江河,________城镇和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4.我国是多山之国。
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重力或水力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分布________、类型________、爆发________、规模________的国家之一。
5.泥石流大多受连续降雨、暴雨等激发,因此具有与降水相对一致的________变化。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地域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布特点。
参考答案1.不稳定重力破碎起伏植被工程建设2.暴雨陡峻松散物质大量水流充足的水足够的堆积物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3.破坏掩埋堵塞摧毁4.松软广泛齐全频繁巨大5.季节广泛相对集中要点精析要点一:滑坡【高清课堂主要的地质灾害(二)滑坡和泥石流】 366379 滑坡1.滑坡发生的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地震和火山喷发触发大型滑坡的原因是(D )
A滑坡发生在低倾度的岩层面上B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重力作用
C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动态力的作用
D地震和火山喷发能增大上覆岩层的下滑力,导致岩体滑动
2、下列哪次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损失几乎与地震灾害损失相当,在地震灾害史上极为少见。
(C)
A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B 1975年海城7.4级地震
C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
D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3、2008年四川龙门山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B)
A 暴雨B地震C火山爆发 D 崩塌
4、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D)
A崩塌、B地震C、火山爆发D暴雨
5、在发生机理和治理方法的认识上较为成熟的自然灾害是(C)
A地震海啸B气象灾害C滑坡泥石流D空间灾害
二、多项选择题
1、触发滑坡的因素有(ABCD)
A连续的降雨和冰雪融化B人为的不合理的开挖坡脚
C斜坡附近的爆破作业 D 地震的影响
2、按其“泥”和“石”的相对比例,泥石流可分成(ABD)
A 稀性泥石流B粘性泥石流C混合性泥石流D过渡性泥石流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BCD)
A河谷淤积 B 松散固体物质 C 水源D斜坡和沟谷地形
4、治理泥石流灾害常用的措施包括(ABCD )
A稳固B拦挡C排导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5、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包括(AC)D属于生物措施
A锚桩B拦挡C排水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6、能够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的有(ABCD)
A 地震B火山C暴雨 D 人为不合理的活动
7、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是(AD )
A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B应在滑坡前缘开挖坡脚
C应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D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
三、读图题
1、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火山和地震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三个地质灾害的名称从左至右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
A泥石流、塌陷、滑坡B泥石流、崩塌、滑坡
C泥石流、滑坡、崩塌D泥石流、崩塌、滑坡
(2)有关泥石流和滑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滑坡是沿着沟床和坡面流动B泥石流沿着山体中的破裂面滑动
C泥石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D滑坡的能量来自重力能
(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受下列哪些条件控制(BC )
A受地形影响,主要分布在平原
B受地质条件控制,主要分布在较软弱或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
C与降雨有关,多发生在雨季和暴雨、大暴雨的时候
D 与人口密度有关,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
(4)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BC)
A危害道路交通;B堵江及溃决洪水;C危害城镇造成人员伤亡;D引发瘟疫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诱发哪种地质灾害(C)
A 崩塌B泥石流C滑坡D塌陷
(2)此图中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表现在(CD)
A斜坡上堆土B爆破作业C坡脚处拓宽场地建房D坡脚采石、取土、减载(3)由图分析,导致此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ABCD )
A暴雨B开挖坡脚建房C地震D斜坡上存在潜水层
(4)为阻止土体继续垮台前移,应采取的措施是(D)
A在山坡上堆土石 B拆除坡脚的受损房屋 C往山坡上浇水 D在坡脚处堆沙袋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地质灾害(C)
A 崩塌B泥石流C滑坡D塌陷
(2)此图中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是(ABCD )
A河水水位上升B暴雨C房屋建在河流冲刷陡坡地带 D岩层出现裂隙
(3)图中房屋建造的位置不恰当,应如何选址?
新选场址应选择平缓平地,尽可能避开江、河、湖(水库)、沟切割的陡坡地带
4、图为我国东部某个山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所示自然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ABD )
A 山洪B泥石流C龙卷风 D 滑坡
(2)村庄建在沟口可能引发什么后果(ABD)
A山洪冲毁房屋B泥石流冲毁掩埋房屋
C 滑坡掩埋房屋D造成人员死伤
(3)在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较适合建房屋的地点是
d ;发生泥石流时较适合人躲避的地点是 a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滑坡前兆的是(ABCD)
A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B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
C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D滑坡体运动速度的突然变化
(2)属于泥石流前兆的是(ABCD)
A河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B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C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轻微的振感D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3)躲避泥石流灾害的正确方法是(AB)
A不可以在大雨天或在连续阴雨天中进入山区沟谷旅游,不能再河边露宿。
B泥石流发生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
C可以上树躲避
D可以待在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4)躲避崩塌滑坡的正确做法是(ABD)
A不要长时间在陡崖下停留
B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待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
C滑坡发生后可以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D注意防范第二次崩塌和滑坡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2006年2月中旬,拉尼娜现象使得菲律宾莱特岛连续两周连降暴雨,附近山体松动。
2月16日,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
泥石流瞬间将村庄中500余座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全部吞没。
事发当时,200名学生、6名教师和学校校长在校,全体师生均被泥石流冲散,仅有5名学生幸存了下来。
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了,以至于村民们根本没有时间逃生,村中仅有3座房屋幸免于难。
这场泥石流导致约400人丧生,2000多人失踪,另有500多间房屋被掩埋。
”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泥石流有哪些特点?
a. 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
b.泥石流密度高,可携带巨大的石块;
c.流速快(可达
每秒数十米);d.在重力作用下,巨大的势能变成强大的动能,破坏力极大。
(2)泥石流的危害方式有几种?
a.冲刷
b.淤埋
(3)此次泥石流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危害城镇造成人员伤亡;
(4)此次泥石流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
第一,连续的暴雨是造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
第二,防灾意识薄弱。
第三,但是当地村民在附近的山上滥砍滥伐,造成山体表面水土流失严重也是酿成这次灾难的一个原因。
概括这次灾害的原因,正是:天灾、人祸、连续暴雨是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