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沪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第六课流动的建筑教学建议备课资料

第六课流动的建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幽默曲》、《旗正飘飘》《西班牙随想曲》,体验音乐不同的风格,了解其不同的结构形式,从而认识艺术的共性之一——形式美。
b5E2RGbCAP2、用愉快活泼的情绪及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罗那来》,并能做到声部整齐谐和。
3、通过欣赏舞蹈及实践创造活动,使学生能关注与熟悉艺术作品的形式及了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并从音乐切入,初步体验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plEanqFDPw4、初步了解回旋曲,变奏曲有关知识及了解作曲家黄自。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一)听赏1 •内容介绍:捷克作曲家德伏夏克(1841 —1904)作于1894年8月。
钢琴曲。
原为其钢琴曲集《八首幽默曲》的第七首。
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大提琴曲、单簧管曲、口琴曲、声乐曲等,其中以奥地利小提琴家克莱斯勒等人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最为流行。
改编曲与原曲调性有所不同,有时甚至连具体唱奏法要求也不同,但基本情调相同。
顾名思义,幽默曲是一种具有幽默诙谐感的器乐曲。
流行于十九世纪。
其规模一般不大,格调高雅,表情变化较大。
DXDiTa9E3d 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 A (aba1)B(c)AI(alb)。
原曲降G大调,小提琴改编曲为了便于演奏,移高小二度,改为G大调。
RTCrpUDGiT开头的大段落(A)里包含着一个小单三部曲式(aba)。
主题a (见教材例[])旋律流畅,优美。
乐曲中虽然出现了七度音(si),但仍具有明显的五声音阶特点。
穿插于音符之间的短时值的休止符,使乐曲充满了活泼幽默的色彩。
5PCzVD7HxA用8小节构成的开头段落(a)反复一遍之后,出现了主题b。
八度的跳进和七声音阶的级进下行以及同音反复结合而成的旋律,起伏跌宕,流丽婉转。
句尾以及紧接的第一部分的再现部的结尾,都出现了降第三级音现象。
这种音调与美国黑人音乐中的降三级和降七级音的布鲁斯音阶相类似,或许与德伏夏克旅居美国和研究黑人音乐有关。
jLBHrnAILg 中间部(B)转入同名小调,旋律纯朴动人,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建筑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之作,同时也是一种可视的艺术语言。
然而,建筑不仅仅停留在外部形态与空间结构的呈现上,它也蕴含着一种流动的音乐,是一种通过空间、形状和材料所能传递的声音。
首先,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师将会根据空间的需求和使用功能,灵活调整布局和形态。
一座开放式的大厅容纳了众多观众,音乐的轻快和激昂将在空间中流动,让人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和能量。
相反,如果是一座小型而封闭的空间,音乐的节奏会更加凝聚,带有一种私密和温柔的感觉。
建筑的空间布局能够在无声的状态下激发人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的流动。
其次,建筑的形状和比例也能够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
建筑设计中的曲线、平面和立面都能够产生一种与音乐相似的配乐效果。
例如,一处优雅的拱形屋顶和典雅的圆柱体可以产生出一种优美和平静的音乐感。
而锐角和直线形状则会带来一种更加独立和坚定的音乐感。
建筑师通过形状的选择和排列,创造出一种与音乐相呼应的空间音效,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音乐的律动。
最后,建筑的材料和质感也是建筑所能传递的音乐元素之一。
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质感会产生不同的音效和共鸣。
例如,木质材料会带来一种温暖和柔和的音乐感,而石材则会带来一种稳定和坚固的音乐感。
因此,在音乐厅或剧场等需要良好音效的场所,建筑师经常会选择能够提供良好吸音效果的材料,以达到音乐的最佳传递和呈现效果。
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其自身的特质,以及与环境和人的互动,加强建筑本身所传递的音乐感。
综上所述,建筑是一门流动的音乐。
通过空间布局、形状和材料的设计,建筑师创造出一种与音乐相似的声音和情感体验。
建筑通过其特殊的艺术语言,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同时,建筑也与音乐共同传递着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和情感表达,成为一种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精神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欣赏建筑艺术,以及它所带来的流动的音乐。
音乐鉴赏实践报告300字

音乐鉴赏实践报告300字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在古典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
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练习曲“离别曲”OP.10》等等。
然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说,第一位大师是海顿,它是交响音乐的泰斗。
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可以使人飘飘欲仙,悠悠欲睡。
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是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
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经常蕴含着幽默感,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
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
后来的两个世纪里,古典音乐的主题发展正是依据了这一原则。
海顿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和富于幽默感。
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
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
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
如今,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
海顿在交响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教学文稿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2014级电气信息类 1452345 李文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单位是时间艺术,建筑是空间艺术。
音乐能在时间中展示空间,建筑能在空间中体现时间。
当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音乐内容的跌宕起伏,多层的音乐结构组合,可以借着通感等心理功能呈现出一个恢弘的空间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同样,当我们漫步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中,向上的线条与斑斓的高窗似有力的合声,一排排束柱与尖拱像强烈的节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下面我将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就我个人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的理解,二是音乐、建筑、与现代电子科技(我的专业方向)之间的联系。
音乐与建筑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千百年来他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两者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比如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借助断檐和姿态夸张的雕像,呼应的重叠圆柱,透视感强烈的壁画等在光与影中产生的戏剧性效果,以突出宗教的神秘气氛或王室的豪华排场,而同时期的“巴洛克音乐”往往借助于支配全曲的一种始终不变的固定节拍,和明确强调重拍的富于动力的节奏,连续不断运动和扩展的旋律,以及统一的器乐色彩和相当稳定的力度以贯穿单一的感情色彩进行强调明确、强烈的情感表达。
同样的还有哥特式建筑与哥特式音乐等。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他们的和谐都与数比有关系。
音乐讲究的是音程的大小、节奏的疏密、句幅的长短以及和声、织体的层次等,只有比例合适才能让人听起来更加舒适,而建筑也是要求长度、宽度、体积符合一定的比例,满足一定的空间安排、结构层次、设计布局等才会让建筑更加稳定牢固,并且给人以视觉上的满足。
他们都追求和谐、对称、均衡。
而不同的比例组合也同时就形成了音乐和建筑上不同的流派,因为数比的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特色。
艺术建筑的哲理名言

艺术建筑的哲理名言
1.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 - 托马斯·卡尔琴斯基
2.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直观的艺术,它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打动人心。
" -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3. "建筑应当有力量和生命力,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 卡
罗尔·克拉兹比尔斯基
4. "建筑是凝聚着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物质化表达。
" - 米斯·范德罗
5. "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它应当创造美丽和幸福,而非仅仅
是一种结构。
" - 安东尼·格劳普斯
6. "建筑是一门语言,可以传达文化和价值观。
" - 亨利·霍布森·理查德森
7. "建筑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外表的华丽,更在于内在的功能
和用户的体验。
" -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8. "建筑是对于人类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发想象力、激励创造力。
" - 伦佐·皮亚诺
9. "建筑不仅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表达。
" - 亨利·凡·德·费尔德
10. "建筑应当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艺术,尊重自然和周围的社会文脉。
" - 穆罕默德·夏汀。
浅析音乐创作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联系

浅析音乐创作与建筑空间设计的联系音乐创作与建筑空间设计看上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实际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艺术审美上有着许多共性。
比如在创作风格和结构韵律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换句话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注入音乐的灵感,会更加促进建筑创作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本文对音乐创作和建筑空间设计的互通性进行分析,以期对建筑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音乐创作建筑空间设计;韵律;节奏;联系建筑是一门凝固的艺术,与艺术领域的很多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建筑设计中,需要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甚至是音乐艺术的融入和渗透,建筑设计才会赋予更多的灵魂和思想,建筑的品味才会得到更多认可。
一个成功的建筑,离不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设计,更离不开音乐符号和因素的注入,两者之间存很多相似的美学思想,这些相似决定了二者如果有机融合,会更加提升艺术性和审美性。
在建筑设计和艺术领域,许多大师们的思想和感受不断地深化和升华,将建筑和音乐的关系简单道破。
比如大师们留下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等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也把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音乐创作中的艺术性之间的互通性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在建筑创作和音乐创作中,主题与形象、性格与风格、统一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结构上的比例与尺度、技巧上的重复与变化等等,都是二者比较注重运用的。
一是创作上具有相通的一面。
当今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物都与音乐之间有着完美的联系,比如我国著名的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北京天坛,是建筑与音乐美融合的一个生动事例。
闻名全球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尤其是比萨大教堂上的钟塔顶层的七座音阶钟,能发出七个基本音符,被人称为音乐塔。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音乐壁、音乐塔、音乐墙等,都彰显了音乐与建筑的关系。
同时,建筑艺术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并表现在音乐创作中。
建筑师的设计都需要灵感,灵感的获得的渠道很多,有很多就是在音乐中获得的,音乐能给人以创作的启迪,在音乐的深度思考中能做到把混凝土的结构和美妙的音乐旋律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建筑中渗透和传递着音乐,在音乐中体现着建筑。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2014 级电气信息类1452345 李文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单位是时间艺术,建筑是空间艺术。
音乐能在时间中展示空间,建筑能在空间中体现时间。
当我们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音乐内容的跌宕起伏,多层的音乐结构组合,可以借着通感等心理功能呈现出一个恢弘的空间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同样,当我们漫步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中,向上的线条与斑斓的高窗似有力的合声,一排排束柱与尖拱像强烈的节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下面我将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就我个人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的理解,二是音乐、建筑、与现代电子科技(我的专业方向)之间的联系。
音乐与建筑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千百年来他们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两者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比如十七世纪“巴洛克建筑”把建筑、雕塑和绘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借助断檐和姿态夸张的雕像,呼应的重叠圆柱,透视感强烈的壁画等在光与影中产生的戏剧性效果,以突出宗教的神秘气氛或王室的豪华排场,而同时期的“巴洛克音乐”往往借助于支配全曲的一种始终不变的固定节拍,和明确强调重拍的富于动力的节奏,连续不断运动和扩展的旋律,以及统一的器乐色彩和相当稳定的力度以贯穿单一的感情色彩进行强调明确、强烈的情感表达。
同样的还有哥特式建筑与哥特式音乐等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他们的和谐都与数比有关系。
音乐讲究的是音程的大小、节奏的疏密、句幅的长短以及和声、织体的层次等,只有比例合适才能让人听起来更加舒适,而建筑也是要求长度、宽度、体积符合一定的比例,满足一定的空间安排、结构层次、设计布局等才会让建筑更加稳定牢固,并且给人以视觉上的满足。
他们都追求和谐、对称、均衡。
而不同的比例组合也同时就形成了音乐和建筑上不同的流派,因为数比的不同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特色。
如音乐领域中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的哥特派,以布鲁斯音阶为特点加强歌曲忧郁、悲伤色彩的爵士,以及蓝调,雷鬼•…建筑领域里的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建筑……音乐与建筑两者在重复”这一手法上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美学专题试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美学专题试题2、人的美3、审美感受4、社会美育5、审美能力1、梁启超还把艺术(小说)的审美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 即:熏, __ ,朿IJ , O2、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技术美,在美学上一般被称为“美的存在形态”;而优美,崇高,丑(美学上的丑), ______ ,喜剧等,在美学 上一般被称为“美的表现形态” O3、梁启超认为: ____ 是人生中“最要者”,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一个民族也 2008年6月考核方式:开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 1、车尔尼雪夫斯基象一个人一样,不能没有趣味,否则就将是一个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民族。
4、 自然美通常呈现出千姿白态的类型,如:奇险美, _________ ,幽静美,秀 丽美,雄伟美等。
5、 科学美一般体现了四个原则,即: _________ ,创造性(新奇性),和— ______ ,以及统一性。
6、 根据艺术创造的实际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可以将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概括为 六对,即:主观表现风格与客观再现风格,阴柔优美风格和阳刚崇高风格,_ ,含蓄朦胧风格和明晰晓畅风格,简约自然风格与繁复创意 风格,和规范严谨风格与自由疏放风格。
7、 美感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感知、 ________ 、情感 和 __________ 。
8、 卢卡契认为:审美可以“把人提高到 _______ 高度”,是把“现实的人”提 高到“理想的人”的重要途径。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9分,共18分) 1、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2、 审美活动是对对象之美的消耗。
2?3、审美活动的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自己了解的自然名胜谈谈自然美的类型?五、论述:(20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牟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关学家,他提出矣是生活”的著名观点:指出“任何爭物,凡是我们在那里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埋解应十如此的生活,那就是芙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黑格尔
关于西哲本质:
“要么进入社会主义,要么退回野蛮时代...否则,资本主义就是我们的末路。
”(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许多学者认为西哲终究是不根本、不彻底的思想,但我们是否也曾“如是”评价过科学呢?正是通过实践与理论交替的方式,科学才一步步得关于文明学说的解释:
从日常生活、电视和动物园中,我们了解到它们的雄性比雌性更美貌,而我们却相反。
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世界(抽象世界)里。
“存在,不是团结一致地顺势,就是独立的主宰!”(海德格尔)
“少就是多”(密斯):
越是少,就越代表着“多种可能性”与“积少成多”的结果。
关于伊格尔顿对无产阶级即新生儿解释的引文:
“这个阶级…的痛苦不是特殊的无权,而是一般无权,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权…”;
“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一束束甜葡萄在我嘴上挤出美酒般的琼浆;仙桃…自动探于我手,无反掌之劳…”
到发展关于幸福的人生目标的解释:
我们都不会以实现登月计划为奋斗目标,也不会以括大种族为奋斗目标,我们同样不会去研究如何征服地球。
我们既不像蜂群或狮群,也不像羊群或企鹅群。
我们与其它低级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感情(形而上)至上的动物(高级动物)。
关于分裂式逻辑的创造型轮回发展:
创造与设计有何区别?为什么我们精于制造?工业的基础是创造、制造还是设计?为什么要把设计与创造区别开来?创造与制造有何内在联系?发明又是什么?发明与设计体系有什么内在联系?
关于“废墟中的行者”:
歧路之上必有行者,也必有他的感慨。
我们总是幻想在很久以前或很久以后的历史之上存在惊人的文明,但真正处于文明顶端的治空者关心的却是废墟的价值。
废墟如此之多,只能藏于经典埋入地下。
而引导我们的,仍然是那行者的身影。
关于婚姻、土地与“天堂营造法”:
对婚姻来说,土地是某种基础。
对土地来说,婚姻也是某种基础。
这两者之上的基础是神父。
如果要找到现代建筑最具现代性之处,那就是拆毁、重建和转移的产权制度以及差异化特征,这才使现代婚姻具备了神父多样化的趣味性,它代表的是一种存在设计师的养料:
“我们不是通过眼睛,而是通过在我心灵中的判断能力来理解这个物体的。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如果没有充足理由来表明一件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话,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
”(莱布尼茨,《给萨母尔.克拉克的信》)
关于现代解释学平衡体系:
“哲学家仅仅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条论纲”和在海格特墓前的讲话,伦敦》)“我所理解的…哲学家‟就是:危险之物中的可怕炸药。
”(尼采,《瞧,这个人》)
关于二元映射的要点回顾:
1.神学、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异化精神;
2.人本、实在论、存在论、实证论。
历史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存在整体通过联系感知和统一反思得出的结论。
方式。
关于范斯沃斯住宅(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伊利诺州,1946年-1951年):
爱它(自然),不一定要成为它或与它融为一体,而是要作为它的一部分独立地存在于其中。
会呼吸的建筑不一定要具备复杂的智能系统和新风空调系统,而是达到与自然在心灵上沟通的媒介作用。
关于难以识别的“穿越”:
“越是做让你惧怕的事情,就越能超越自我。
”这是个非哲学的谬误。
某些与哲思易混淆的工业衍生物也必须用哲学加以解释,尽管它已经超出哲学范畴,例如“科幻”(工业小说),它绝不等同于思想。
一句话:“工业幻想使人脱离现实。
”
关于社会实践与物化行为的解释:
社会实践是工程设计的结果,也是客观精神的方法论基础,表现在策划与控制的有效性方面;物化行为是精神异化过量的结果,表现在科技发展不全面时工业社会的政治科幻,即思成于行的“左倾”,或不同于经济危机的人为灾难。
关于角色与空间识别:
识别不像生成那样具有方法特征,原因是空间具有先行特征和角色决定性,在主体参与之前它已具有特定场所的特征了。
主体性只表现在选择空间的过程和去往的过程中,在进入后即成为空间功能一部分的客体。
意愿的客体,就是工业成果的享有者。
关于除工业科幻之外的另一种超哲思西方现代艺术:
工业恐怖,无论是恐怖主义还是恐怖剧本,其形成多与金融相关,但金融行为却与左倾无关。
金融及其相关的信仰既不算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但它作为一种虚体却牵动着存在整体的心灵,使实体显得被动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