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选自《归田录》,题目是编者加。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三、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节选自《刘禹锡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陋室指简陋的屋子,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精选21篇)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精选21篇)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精选21篇)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精选21篇)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 3陆游筑书巢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翻译: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最新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解释+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解释+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所有解释1、《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

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口技(七年级下册)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1、京口有善口技者擅长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少顷少顷: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闻:听见6、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坐”同“座”8、妇抚儿乳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

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

走:跑15、群响毕绝毕:全。

绝:尽、消失3、桃花源记(八年级上册)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4、三峡(八年级上册)一、解释答案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5、陋室铭(八年级上册)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选择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选择题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白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杜甫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苏轼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之涣曰:“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白居易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清照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商隐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陆游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辛弃疾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勃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之涣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白居易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清照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商隐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陆游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辛弃疾曰:“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勃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之涣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白居易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李清照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文言文翻译专练

文言文翻译专练

夫文言文者,古之遗言,载道之书也。

其辞简而意深,其句奇而意赜,非精通者不能窥其奥妙。

是以学者欲窥文言文之妙,必先练习翻译,以通其义,达其情。

今为之专练,以俾学者有所依循。

一、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言:“学之而又时习之,岂不快哉?有友自远方来,岂不乐哉?人不知我,我不愠,岂非君子之行哉?”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曰:“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之师。

择其善者而效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原文: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孟子言:“得道则众助之,失道则众弃之。

众弃之极,亲戚亦叛之;众助之极,天下皆顺之。

”四、原文:《庄子·逍遥游》云:“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翻译:《庄子·逍遥游》中言:“蝉与学鸠笑之,曰:‘我跃起而飞,触于榆枋,有时不至而堕于地而已,何必要飞九万里而南行呢?’”五、原文:《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不可求,而求之者,其道愈远。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翻译:《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不可求,而求之者,其道愈远。

道不远于人之心,而人自远之。

”夫翻译文言文,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反复练习。

学者当以原文为本,以白话文为辅,细心揣摩,逐字逐句,方能使文言文之妙,跃然纸上。

吾辈当勉之,以期精通文言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直译、答案解析)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直译、答案解析)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训练姓名成绩诸葛恪(kè)得驴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②。

一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以纸题其面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坐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注解】①瑾:指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

②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子的面孔。

【补充注释】A.会:聚集,会合。

B.使:让。

C.以:相当于“用、把、拿”。

D.题:书写,题写。

E.益:增加。

F.因:于是。

G.听:听从。

H.与:给。

I.举:全部。

J.坐:同“座”,座位。

【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大规模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

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

”(孙权)听了就从了他,给(他)笔。

诸葛恪接在上面的字下方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孙权于是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故事。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心烦气躁,换一种方法或方式,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⑴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孙权大会.群臣聚会②以纸题.其面写③因听.与笔听从④举.坐欢笑全⑵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乞请笔益两字(我)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黄香温席昔汉时黄香,江夏①人也。

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

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之帷帐②,令枕席清凉,蚊蚋③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

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①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②帷帐:帐子。

初中重点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00题(含答案)

初中重点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00题(含答案)

初中重点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00题(含答案)
初中重点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00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

译文: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译文:
(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译文:
(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译文:
(4)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译文: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中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模拟试卷(二)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注释】①霍丘: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参考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牲口,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总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一、填空题1、文言文翻译。

(1)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3分)(2)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3分)2、(1)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6、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9、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10、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1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15、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文: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潭中鱼可百许头(2)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子在川上曰()(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迷津欲有问()20、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2、翻译下列语句。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4、翻译句子。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25、【宁夏】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④无案牍之劳形()10.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直”和“圆”两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12.《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因景异而产生“悲”“喜”之情,试对其简要分析。

1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以“闲人”结尾,请简要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8、翻译下列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1、翻译下列句子。

(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2、翻译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4、翻译句子。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二、选择题3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好像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C.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D.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不应该有偏袒和私心,使内宫和朝廷的刑赏之法不同。

38、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用来祭祀的牲畜、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告。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自私。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

)3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4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大楚兴,陈胜王。

(大楚复兴,陈胜为王)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C.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是因为天赐良机,而是因为人的谋略所致)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赵简子)问他的竹简在哪里,(他)从袖子中取出竹简呈给赵简子。

(2)略2、(1)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您一定得考虑考虑这件事啊!(“城”“图”“之”为翻译得分点,语句通顺流畅)(2)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3、(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3)(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必没有春天,而是住在城里的人没有感觉到(春意)啊!4、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以征求、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愿。

5、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奏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

6、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激励并率领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7、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别人的忠言,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以致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8、太学的学生中,如果有学业不精进,品德没有养成的人,那就不是天资低下不如人,而是不如我那么专心致志地学习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9、同住的学生,全都穿着漂亮的丝绸绣衣,戴着用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带上系着白玉的圆环,左边佩带一把刀,右边配备一袋香囊,全身上下光彩鲜明的样子好像神仙。

10、寒冬,刮着猛烈的大风,大雪积了数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没有感觉。

11、曾经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手持经书,虚心地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12、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13、从富阳县到桐庐县,大概一百里,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14、(1)现在天下一分为三,我们蜀汉人力物力困苦贫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刻啊。

(2)(这是我们)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15、(1)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

(2)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言辞委婉些或脸色温和些。

16、(1)注意“既”“其”“极”的解释和翻译。

(2)注意“所以”“备”“非常”的解释和翻译(3)注意“慕”“辙”“徙”的解释和翻译17、略18、(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2)道州城向西走一百来步,有一条小溪。

19、(1)河,河流(2)完成(3)类(4)渡口20、(1)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苦劳作。

(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被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21、(1)隔着竹林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生欢乐。

(2)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2、(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哪个夜晩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23、(1)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2)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

(3)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枳了,只是叶子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4)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24、(1)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

(2)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3)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25、【答案】9.①长,这里指身高②通(同)“饲”,喂养③就④使……劳累10.①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②(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直”写出了孤烟的形态,间接写出了烟之浓,烟之密,侧面写出了大漠无风的状态;“圆”写出了落日的形态,写出了落日之低,落日之大,落日之美;一“直”一“圆”,交相辉映,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景。

12.景不同,情也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悲”“喜”之情虽异,但本质上相同,都是个人悲喜观;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与作者的情怀作对比。

13.闲人包含着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有赏月时的悠闲自在;有贬滴之后的无所事事;以及旷达释怀的人生态度等等26、不久太阳落山,人影疏疏落落,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