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
2015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

2015年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验收标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要求,我院对2015年第四季度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从2015年10-12月份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进行分析评价,以了解处方的合格情况,处方合理用药、抗生素使用等情况。
本季度共抽查门、急诊处方300张,不合格处方共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6张。
本次抽查处方合格率:98%,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例是22.49%。
不规范处方主要存在问题和分析:1、处方诊断书写不规范;2、抗菌药物使用不符合规定;3、处方超7日用量为注明理由。
检查中发现,个别医生对需做皮试的药物未标明皮试结果。
门、急诊处方在正常情况下,处方不超过7日量和3日量,超过须注明理由,本季检查中医生超日程使用药物不注明理由的情况始终依然存在。
处方点评中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依然存在,希望医院加强对医院不合格处方的监管,信息科完善信息系统,提高我院的处方质量。
二、出院病历点评情况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规定的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15年10-12月,我科从适应症、用药疗程、药物选择、单次剂量、给药频次等方面共点评出院病历90份,存在不合理用药为26份,占26.67%。
其中不合理用药病历主要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主要存在问题为1、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每日给药次数不足;2、某些药物的用量超说明书用量或不足;3、给药途径不适宜;4、开具的药物与诊断不符;主要原因为1、医生在输入时缺乏责任心,对系统中的错误用量未进行及时修改;2、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不熟悉;3、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药情况与说明书不符。
三、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基药使用情况2015年第四季度门急诊处方18009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数315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17.50%。
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目的探讨某医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并计算该医院2014~2015年的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比例、各类别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构成比、DDDs排前十位抗菌药物明细、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等指标,通过制作图表比较两年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
结果该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比例保持在17%左右,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配伍的复方制剂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最高(约占35%),各类别抗菌药物DDDs前3位的依次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单品种用药频度前3位的依次为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
与2014年相比,门、急诊和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了0.23%、-14.77%和3.2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了4.15 DDDs/(100人·d),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下降了9.21%,总体、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分别提升了21.57%、19.42%和31.63%。
结论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趋于合理,但部分指标尚未达到国家要求,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宣教。
标签: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1],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抗菌药物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量较大的一类药物[2]。
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细菌耐药性日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3-4]。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指南规范[5-7],特别是原卫生部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8-10],更是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的决心和力度。
四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

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得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师卫发[2011]37号文《关于做好兵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得通知》等文件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得要求,药剂科对2015年四季度出院患者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价,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不符合规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改善。
现将具体情况汇总如下:一、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四季度采购抗菌药物目录得品种数为35种,实际使用33种,不同规格及剂型共48种,将莫西沙星纳入采购目录,本季度临时采购利奈唑胺注射液1人次,符合卫生部得规定(35)种。
明细如下:抗菌药物使用排名表(数量)二、使用量排名前10位得抗菌药物品种根据《***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第五次修订)》中得抗菌药物分级表,头孢呋辛钠得大面积使用,耐药率明显升高,这值得警惕。
其次克林霉素耐药率明显,已不适应预防用药,如β内酰胺类过敏,药物选择困难,应适当增加糖肽类品种遴选.抗菌药物使用排名表(DDDS)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到国家标准(<6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为39,达到国家标准(<40)。
四季度抗菌药物得控制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长缩短,内科无适应症用药及治疗剂量偏大与时间偏长现象有所改善,导致四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四、Ⅰ类切口手术与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三季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达到卫生部规定要求(不超过30%),四季度控制得尤佳.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2小时,符合卫生部规定标准(24小时)。
介入手术使用率为0,控制较好。
根据分析我院控制骨科大手术例数较多,平均用药时间出现延长,为以后工作得重点。
2015年9月抗菌药物讲解

宁洱县人民医院2015年9月抗菌药物专项检查暨处方点评报告2015年10月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宁洱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宁洱县人民医院35种抗菌素使用剂量管理规定》及处方点评表的要求,随机抽查我院1月份100张门诊处方和30份出院病历进行评价,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评价,现将点评结果汇报如下: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2015年8月为41.4 %),符合专项整治要求(≤60%);治疗性使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给药前微生物送检率64%(2015年8月为56%),符合专项整治要求(≥30%)、限制级抗菌药给前微生物送检率为72%(2015年8月为68%),大于专项整治要求(≥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给药前微生物送检率100%,符合专项整治要求(≥80%);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强度为43DDD(2015年8月为42.3DDD),大于专项整治要求(≤40DDD),各科具体使用情况见附图;门诊处方抗菌药使用率为33.8%(8月为35.34%),超出专项整治要求(≤20%)13.8个百分点,急诊处方38.67%(2015年8月为40%),未超出专项整治要求(≤40%),望各临床医师严格把握使用指征。
2、存在问题:部分门诊处方缺项,住院患者更换抗菌药物未说明理由,儿科微生物送检标本多数是给抗菌后采集,部分医生选药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普通门诊处方开具药品超出7天用量。
二、处方点评情况一、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100张进行点评(包括“规范性”、“适宜性”、“超常性”)。
二、点评结果注:不合格处方统计中,不规范处方数+不适宜处方数+超常处方数>不合格处方数,是因为同一张处方会出现多种不合格问题。
三、存在问题分析抽查我院9月份门急诊处方100份进行分析点评,7份不合格处方存在以下问题:1.不规范处方:诊断书写不全的情况。
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1.18)

2015年我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定期考察抗菌药物的应用与致病菌耐药的相关性,对及时指导临床调整抗菌药物应用,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我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同期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从我院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里调取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等。
2015年病原菌菌株及耐药数据均来源于我院检验科细菌室。
1.2 方法1.2.1 用药频度(DDDs)的计算利用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对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与排序。
DDDs= 药品年消耗量/限定日剂量(DDD), DDD 值根据2011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抗菌药物分类及规定日剂量”而定,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确定。
同一通用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药物均折算求和得该药年消耗量,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则分别计算各自DDDs 再合并。
1 .2.2 细菌耐药性监测收集2015年我院检验科细菌室监测的病原菌耐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2015年排序列前20位的抗菌药物DDDs与构成比见表1。
2.2 2015年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2。
2.3 2015年主要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3。
2.4 2015年主要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3.1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由表l可以看出,DDDs 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中,第一代头孢菌素1种,第二代头孢菌素2种,第三代头孢菌素2种,氨基糖苷类药1种,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2种,喹诺酮类药物1种,碳青霉烯类1种。
按规定使用抗菌药物应该以常用的、毒性低、抗菌效果好的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一、二线抗菌药物为主,但本院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甲肟DDDs 排在第一位,依替米星排在第二位,说明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一些不合理。
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记录

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记录————————————————————————————————作者:————————————————————————————————日期: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师卫发[2011]37号文《关于做好兵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的要求,药剂科对2015年四季度出院患者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价,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不符合规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改善。
现将具体情况汇总如下: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相关目标值汇总表抽样时间段 2015年10月01日 00:00:00至2015年12月31日 23:59:59 编制床位数 558张开放床位数 558张当月出院人次 7619 平均住院天数 8.51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42.27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22.54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23.1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0.61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 38.69 住院患者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 14.01 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 24.00 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百人天) 0.68 抗菌药物品种数(个) (按通用名计算) 35 抗菌药物品规数(个) (按实际采购和使用规格计算) 33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2000671 抗菌药物占总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 7.29% 抗菌药物占西药使用金额的比例(%) 9.66%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 43.63%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 49.43%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的比例(%) 6.95%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5.81% 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18.84% 儿科抗菌药物处方比率(%) 37.18%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42.27% 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 0.61% 清洁(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5.14 清洁(I类)切口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天) 0.09 介入诊疗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0.00 介入诊疗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天) 0.0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72.92%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73.94%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96.23%一、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四季度采购抗菌药物目录的品种数为35种,实际使用33种,不同规格及剂型共48种,将莫西沙星纳入采购目录,本季度临时采购利奈唑胺注射液1人次,符合卫生部的规定(35)种。
我院2012—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我院2012—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目的:探讨我院2012-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开具的药物处方4516张进行统计,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运用EXCEL工作表进行分析。
结果:本院开具的药物处方4516张,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630张(13.95%),其中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最高;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最高;头孢克洛口服剂型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位于第一位,给药方式以口服为主。
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临床还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标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用药频度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对临床控制感染、治愈疾病起了关键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当前的重大难题。
据统计[1],我国已成为全球发生细菌耐药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此,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严格地和规范化地管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开具的药物处方4516张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药品通用名、规格、剂型、使用数量、金额等,外用抗菌药物、植物成分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物和抗病毒药物除外。
1.2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运用EXCEL工作表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每日规定剂量(DDD值),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剂量为准,药典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而定;用药频度(DDDs值)=总用药量/DDD值,DDDs大,反映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说明患者已较少使用[2]。
2结果2.1各分级管理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院开具的药物处方4516张,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共计630张(13.95%),其中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最高,见表1。
2015~2016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表 1 2015~2016年 抗 菌药 物 的使 用
由表 1可见 ,2015年使用金额排 名前 十位抗 菌药物 的总
表 3 2015~2016年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使用率、使 用强度、门诊 使用 率 、I类切 口预 防使用 率、治疗性应 用抗 菌药物微 生物标本 送检 率统 计
金额约 为 193.96万元 ,该 年药 品使 用 总金 额 为 2746.11万 元 ,占全年 药 品使 用 总金额 7.06% ;2016年 使用 金额排 名前 十位抗菌药物使 用总金额约为 167.51万元 ,该 年药 品使用总
抗 菌药物是 临床各科 室应 用最 为广泛 的药 物种类 之一 。 自2011~2013年 ,原卫生部连续三年 出台了抗 菌药 物临床应 用专项整治活动方 案”。J,于 2015年 7月发 布 了关 于进 一 步 加强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管理工作 的通知 ],同年 9月发 布 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 ) ]。近年来 ,我院根据 相关要求 制定 了抗 菌药物管理 制度 ,开展 了抗 菌药 物培训 与 考核工作 ,现对 我院 2015—2016年抗菌药 物临床应 用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 ,为下一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和参考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资料 资 料来 自我 院 HIS系统 2015年 1月 一2016年 12月抗菌药物使用 数据 ,包 括药 品名 称 、规格 、使 用数 量 、使
用 金 额 等 。 1.2 方法 统计不 同 品规 药 品的使用金 额 、使用 量 ,以及 住 院患者抗菌 药物 使用 率 、使用 强度 、门诊 患者 抗菌 药物 使 用 率 、I类 切 口抗菌药物 预防使用 率等 数据 。抗 菌药物 限定 日 剂量(DDD)值参 照世 界卫生组 织 (WHO)推 荐以及药 品说 明 书 、《新编药物学》(17版 )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四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评估报告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师卫发[2011]37号文《关于做好兵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的要求,药剂科对2015年四季度出院患者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价,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标不符合规定,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改善。
现将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
四季度采购抗菌药物目录的品种数为35种,实际使用33种,不同规格及剂型共48种,将莫西沙星纳入采购目录,本季度临时采购利奈唑胺注射液1人次,符合卫生部的规定(35)种。
明细如下:
抗菌药物使用排名表(数量)
二、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根据《***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第五次修订)》中的抗菌药物分级表,头孢呋辛钠的大面积使用,耐药率明显升高,这值得警惕。
其次克林霉素耐药率明显,已不适应预防用药,如β内酰胺类过敏,药物选择困难,应适当增加糖肽类品种遴选。
抗菌药物使用排名表(DDDS)
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四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到国家标准(<6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为39,达到国家标准(<40)。
四季度抗菌药物的控制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长缩短,内科无适应症用药及治疗剂量偏大和时间偏长现象有所改善,导致四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规定。
四、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三季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达到卫生部规定要求(不超过30%),四季度控制得尤佳。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2小时,符合卫生部规定标准(24小时)。
介入手术使用率为0,控制较好。
根据分析我院控制骨科大手术例数较多,平均用药时间出现延长,为以后工作的重点。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表
五、Ⅰ类切开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目前我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已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术前用药已由护士在手术室执行医嘱),经抽查符合规定,文案记录改善明显(达80%以上)。
六、依据临床微生物标本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卫生部规定:医疗机构接受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由于措施明显,医师送检意识明显提高,送检率符合规定。
但由于检出率较低,严重打击医师的送检积极性。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汇总表
时间范围:2015年10月01日 00:00:00至2015年12月31日 23:59:59
七、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二季度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已达到卫生部规定标准(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符合卫生部规定标准(不超过40%)。
门诊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符合我院规定标准(不超过25%)。
我院门诊处方抗
精选
八、整改措施及建议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形成院、科、个人三级负责制,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在实处。
2.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并分析点评结果。
医院抗菌药物领导小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根据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在院内共享信息栏进行公示。
3.切实加强基本药物和非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推广,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促进非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4.建立抗菌药物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实行月、季度和年度的时间体系,完善院、科和个人的分级管理考核机制,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5.加强抗菌药物遴选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结构合理,纠正ICU、呼吸科和儿科危重患者无药可选的现象。
6.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的职能,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7.建立抗菌药物考核管理长效机制。
药剂科
2016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