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比较共50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比较

巴洛克与洛可可的比较巴洛克艺术和洛可可艺术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欧洲艺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流派。
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传统导致了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巴洛克和洛可可各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艺术特征、艺术创作主题、结构、技法和艺术态度等方面,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进行比较。
一、艺术特征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力强,具有繁复的线条和形式复杂度极高的装饰。
巴洛克艺术的作品精细而华丽,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性和浓厚的宗教性。
而洛可可艺术则更注重表现自然之美,它独具匠心的明亮色彩给人以温暖而柔和的感觉。
另外,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发展历程亦对艺术特征产生了影响。
巴洛克艺术主要源自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而洛可可艺术则始于法国,这也为两者的艺术特征奠定了基础。
二、艺术创作主题巴洛克艺术主要表现宗教题材,如天堂、圣经等,由于背景不同,宗教题材在欧洲地区的具体表现亦各异。
如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更具有波动感和精神力量,而西班牙的巴洛克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压制感。
同时,巴洛克艺术也常常表现富丽堂皇,夸张的和建筑耐久的元素,表现出强烈的权力与荣誉。
与此不同,洛可可艺术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的,优雅而俏皮的气氛。
洛可可艺术的主题大多是贵族生活、自然景观、宠物等。
其中,洛可可艺术作品具有的轻盈、柔美和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喜爱。
三、结构和技法巴洛克艺术的结构和技法复杂,被广泛应用。
巴洛克艺术几乎以建筑为基础,展现成绩结构奇特、装饰复杂的设计风格。
此外,巴洛克艺术还借助了强烈的立体感和极其丰富的色彩,并以光和影进行更精细的构图。
洛可可艺术则更加注重对轮廓的显示,强调立体感和透视感。
抓住想象的一瞬间,通过流畅而轻盈的线条和浅颜色调来表现轻松、优雅等情感。
同时,洛可可艺术风格也秉承了许多法国亚细亚的艺术风格,如光线的明快、以及装饰品的精细制作和丰富细致的装饰。
四、艺术态度巴洛克艺术的创作非常注重形式的复杂与繁琐,通过华丽和夸张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强烈的精神内涵。
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区别

极致奢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洛可可式室内装饰
冬宫(Зимнийдворец)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721年(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外观属俄罗斯巴洛克建筑,但室内装饰亦有大量洛可可风格
外墙的窗户浮雕。
巴洛克风格:精美、华贵、繁杂的建筑特色。
约旦阶梯
洛可可装潢的大客厅
绿色餐厅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浴室
公主卧室
玛利亚·亚历山德罗芙娜皇后的闺房
冬宫宏伟教堂(非人手所造救主圣像大教堂)
冬宫图书馆
冬宫大会议厅
玛利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的闺房
白色画室
赤红内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钦沙列维奇的前厅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闺房
约旦阶梯。
(完整word版)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区别

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区别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
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如何区别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PPT课件

圣卡罗教堂(St Carlo),1638~1667,罗马
设计:波洛米尼
5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圣卡罗教堂(St Carlo),1638~1667,罗马 设计:波洛米尼
• 喜欢使用曲线、曲面,像波浪一样起伏流动,没有确切的形象。 • 螺旋型的柱子和采光塔、圆形的雨罩和台阶等,动感更加强烈。
6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中圣彼得陵墓的神龛
10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圣彼得大教堂
11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圣彼得大教堂
12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圣彼得大教堂
13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14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15
法国巴洛克室内
巴黎卢浮宫
16
凡尔赛宫的花园
17
凡尔赛宫的镜厅(Galerie des Glaces)
18
巴洛克教堂的壁画
7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8
形式新异的巴洛克教堂
罗马St Maria教堂,1663年
罗马的St Andrea教堂,1658年
设计:贝尼尼 Bernini 1598-1680
9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
巴洛克教堂的室内,喜欢使用大量的 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 但各种艺术手段的焦点在圣坛和祭坛, 主要的效果是荣耀上帝
圣苏珊娜教堂(St Susanna),1603年,罗马 设计:玛丹纳(Maderna)
圣维桑-阿诺斯塔斯教堂(St Vincezo-Anastasio), 1646~1650年,罗马
• 节奏不规则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 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
• 突出垂直分划,用的是叠柱式,却把基座、 檐部甚至山花都做成断折式的,加强上下联
洛可可与巴洛克建筑

洛可可
洛可可Rococo)时期起源于18世纪 的法国,一开始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 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洛可可Rococo 这个字是从法文rocaille 演变而来,原 意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 内装饰物.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 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 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 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 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巴 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 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 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 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 突出夸张、浪漫、激情 和非理性、幻觉、幻想 的特点。打破均衡,平 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 度。使用各色大理石、 宝石、青铜、金等装饰 华丽、壮观,突破了文 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 程式、原则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欧洲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 巴洛克艺术风格中的一个层面。17世纪起源 于意大利的罗马,后传至德、奥、法、英、 西葡,直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 巴洛克建筑 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 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 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 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 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 史上一朵奇花。
洛可可 11世纪时在圣地牙哥建造的教堂建 筑中与巴克风格有关的是教堂的正 立面。立面以拱形开洞和装饰性独立 壁柱为基本构图元素,自下而上,从 舒展到紧张,逐渐达到高潮,显示了 设计者高超的构图技巧。如同许多同 时期西班牙的建筑一样,圣地亚哥大 教堂正立面的巴洛克风格与欧洲其他 地区的明显区别是,很多构图元素是 来自本国传统或者建筑师个人,正立 面中央部分的纵向构图就独树一帜, 属于巴洛克建筑风格中的独特流派。
洛可可建筑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 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 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 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 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 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 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 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 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 秘感的要求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

怎样区别洛可可和巴洛克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特征是繁琐堆砌,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雕刻风气盛行,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室内则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巴洛克风格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立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赫尔修道院教堂洛可可风格建筑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点是:喜欢用弧线和 S形的装饰风格,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卷草舒花,线脚大多用金色;洛可可风格装饰有: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服装的区别:巴洛克可参考电影温莎情史,洛可可可参考电影绝代艳后;也有书籍巴洛克与洛可可作者:美米奈路易十四时期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流行华丽的大团花装饰和果实图案,路易十五则图案较小,至路易十六已经进入洛可可时期,时兴小碎花;巴洛克服装分为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1650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是十七世纪的欧洲艺术上最重要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蕾丝的使用;左图:晚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奥尔良公爵夫人&法国路易十五图右图:十八世纪法国1780年荷兰式巴洛克的特色为3LLace,leather,long locks荷兰时期主要特征是领子,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业可以看到;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紧绷的裤子延长到膝盖,下面是长袜;男装历史上最华丽最妩媚的男装在巴洛克时期; 最大的特点是大袖子蕾丝、带马刺的靴子、羽毛大帽子和佩剑;这个时候流行短小马甲,有点像西装背心;这个时候的内衣非常华丽,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长外套开始出现,一开始没有领子,后来出现大领,从上到下密密麻麻装饰华丽的排扣,此时裤子流行灯笼裤,也是到膝盖扣住,下面是紧身长袜;鞋子一般是方头,鞋跟很高,一般是红色,鞋上装饰花朵或是缎带,巴洛克晚期出现鞋扣以代替装饰;女装巴洛克时期的服装除了西班牙其他女人这个时候开始不用穿裙撑,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袒胸露乳,法国时期开始把领口挖深加宽,袖子镶着大量蕾丝,有时候袖子被打成很多段,一节一节的,每段都镶嵌蕾丝;裙子时兴蓬松造型,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衩向外翻,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像窗帘系起来,有时把外面裙子向后翻,在臀部打结;洛可可男装:是现代西装的原型,男性外套逐渐变成直线条,常伴随前短后长的设计;同时也出现了领子的设计,袖子也有原来的大开口变成了贴合手臂的款式.1715年以后,裤子多用亮色,1760年,男上衣开始去掉多余的修饰,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作夫拉克这是燕尾服的原型,也是现在的晨礼服的始祖,用料仍是丝绸,常有印花或条纹图案;女装:在大花大果图案逐渐缩小的巴洛克后期,开始产生小碎花洛可可文化;如果说巴洛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洛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这个时期女装的特点是颜色淡雅柔和,追求服装面料的质地柔软,丝绸面料,各种绸带、花边、褶折的运用,花纹图案小巧,繁琐的假发、头纱、面具、扇子等小巧精致的饰品;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因此洛可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服上;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女装的修饰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到了18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面.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饰斯塔玛卡;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绘画的区别: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鲁本斯、伦勃朗、委拉斯盖兹、凡·戴克、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对比变化,富有戏剧性,宗教题材气息浓厚,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这个时期的艺术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圣母之死卡拉瓦乔洛可可风格画中人不再是神、圣人或骑士,而是宫廷的朝臣、贵族等,描述上流社会男女享乐生活,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一些画像体现当时的美学开始脱离宗教、国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现人物的端庄神圣,开始表现得有点不纯洁和不道德;洛可可的风景画是田园诗式的,多数描写贵族男男女女在悠闲地游山玩水;主要代表画家是华托、布歇、法戈纳等;发舟西地岛华托蓬帕杜夫人布歇文学:巴洛克文学17世纪意大利唯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风华丽浮夸,强调运动和变化,侧重表现幻想,因而特别有装饰美和形式美;巴洛克作家致力于描绘一种“乌托邦”式的世界,其作品中充满了天主教的思想;文学主题是“人生如梦”,提出了“人生舞台”的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根本没有现实,人也不可能认识现实;巴洛克文学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都很有影响,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卡尔德隆的小说人生如梦、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等;洛可可文学以轻松的文体大量出现,并着力于表现人的情感,尤其是爱情的魅力;经常将现实世界扩大或缩小后加以描写,或者以镜中像的方式折射现实;比如伏尔泰的小大人、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这个时期的作家还酷爱写游记式作品,让主人公在游历中学习人生、了解世界; 洛可可文学产生了强烈刺激人们感官和心智的效果,刻意描写与现实相悖的事物,以反讽手法引入革新观念,打破现存秩序和规范,追求自然、理性、平衡的新世界;。
巴洛克与洛可可室内设计风格比较

摘要 :在 西方的诸 多艺术 流派 当中 ,浪 漫奔放 的 巴洛 克风格 与 主 , 并伴 以镶 有 大形 镜面 或 大理 石 、线 脚重 叠 的高 档 木材 镶边 板
精 美华丽的洛可可风格 自诞 生之 日起 就是 室内装饰风格 中最 常见 的两 装饰 墙面 。整体 风格 华丽 且色 彩偏 向金 色 。 种 形式 ,两种风格经过历 史的积淀与发展 都具有 自己鲜 明的时代特 色 传 统 欧式 风格 装饰 更 注 重稳 重 、高 贵 、和 谐 ,而 巴洛 克风 格
般 巴洛 克 风格 的 室 内平面 不 会平 竖 直 ,各 种墙 体 结构 都 喜 格 中 镜 台和 蜗形 腿 半 圆狭 台等 家 具的 外轮 廓 都惊 醒 了艺 术 化的 夸
欢 带一 些 曲线 ,尽管 房 间还 是方 的,里 面 的装 饰 线却 不 是直 线 , 二 是华 丽 的 大 曲线 ,房 间里 面 、走 廊 上喜 欢放 塑 像和 壁 画 , 巴洛 克 装饰 整个 使用 曲线 。 这 种 风格 强调 以华丽 繁 复 的装饰 、精 美绝 伦 的造 型达 到 雍容 华 贵 的效 果 ,在 这其 中以欧 式风 格 为只 要 体现 ,欧式 客厅 顶 部喜 用 大型 灯池 ,并 用华 丽 的枝 形 吊灯 营造 气 氛 。 门窗上 半部 多 做成 圆 弧形 ,并用 带 有花 纹 的石 膏 线勾 边 。室 内以或 真或 假 的壁 炉作 为造 型 ,墙 面 以墙纸 为优 , 以烘 托 华丽 之 效果 , 地面 材料 以石材 为 佳 。在 欧式 客 厅 中非 常需 要用 家 具和 软 装饰 来 营造 整体 效 果 , 这 其 中深 色枫 木 或橡 木 家具 ,色 彩 活跃 的 布 艺沙 发 ,都是 欧 式客
巴洛克与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区别

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区别巴洛克风格以大小不一,剧烈运动的弧线和无穷的,大量反复的群曲线,以及交叉,对比的线条为主要图案语言,构图复杂,运动感强。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
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像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洛可可是巴洛克的延续,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结果,其起源于法国宫廷。
具有纤巧秀美,繁絮和精致的女性化特点,极具装饰性,常采用短小,具有圆润转折的C形,S形,和漩涡形的丰富变化的弯曲的曲线。
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设计分享--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2013-11-19 艺思设计艺思饰品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好象梵蒂岗的教堂或者歌剧院,富丽堂皇,外面有弯曲的弧面(例如大圆顶,上头有好多雕塑,看起来整个就象个大雕塑,叫它巴洛克风格多半没错。
(巴洛克风格是一个广义词,意大利巴洛克,法国古典,洛可可都算)当你看到一座建筑第一眼感觉就是好娘,里头充满了镜子小碎花和家具全是金光闪闪的,墙上也要捆金边,还带点粉红色和薄荷绿,什么东西都卷来卷去的,绝对是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主要是室内设计)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哈利波特的霍格华兹,城堡又粗又圆又高又破时,那叫做中世纪建筑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巴黎圣母院,又瘦又高又尖时,感觉还有很多刺的,那叫做哥特式风格当你看到一座建筑象克里姆林宫,是个洋葱头,或者不是纯洋葱头,但是上面有个明显十字架,而且很柱子形状的时候,那多半是拜占庭风格。
(巴洛克或罗马式的圆顶个人感觉不象柱子,没那么瘦高)当你看到一座建筑很象美国的帝国大厦,又感觉象上海的外滩,方方的很对称外头又没什么花巧,那叫做ART DECO风格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建筑的区别: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是天主教会炫耀财富的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