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探思考题解答

合集下载

物探思考题(地11适用)

物探思考题(地11适用)

测井基本概念:1、电极系:放入井内的三个或两个电极统称为电极系2、成对电极:指联接在同一线路中的两电极如供电线路中的A 、B ;或测量线路中的M 、N 。

3、不成对电极:指电级系中除了成对电极之外的第三个电极。

4、(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成对电极与不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对电极间距离趋于无穷大的,叫做理想电位电极系。

5、(顶部 底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与不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成对电极位于不成对电极之下的称为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位于不成对电极之上的称为顶部梯度电极系;无论是顶部或底部梯度电极系,当成对电极间距趋近于零时,称之为理想底部梯度电极系和理想顶部电极系。

6、视电阻率:在电场作用范围内不均匀体介质的电阻率综合影响的结果,称为视电阻率,用s ρ表示,即有:IU K MN ∆∙=s ρ 7、光电效应:γ射线与原子相碰撞时,把自己全部能量交给核外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此时γ射线本身被吸收,这称为光电效应。

8、康吴效应:γ射线与原子中的点子作用,把一部分能量给电子,电子从原子中以某一方向射出,成为自由电子(叫做康普顿电子)。

损失了部分能量的γ射线沿着与入射方向成某一θ角度的方向发生散射,这种散射称康普顿散射。

上述过程称之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9、电子对效应:当γ射线能量大于两个电子的静止质量能量时,即大于1.022MeV 时,则它和物质作用后产生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称为电子对效应。

而γ射线本身被吸收。

10、涨落误差(统计起伏):放射性元素衰变,在相同条件下,同样的时间间隔Δt 内,进行多次的重复测量,每次测得的结果都不一样,这种现象叫“统计起伏”现象或叫“涨落”。

每次读数与多次测量的平均数之差,称涨落误差(σ)11、扩散电位:两种浓度溶液的接触面上建立了电位差,如果这种溶液的浓度不变,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电位差将保持一个定值,这种由于离子扩散形成的电位称为扩散电位。

工程物探思考题解答

工程物探思考题解答

工程物探思考题解答1. 什么是工程物探?工程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一种勘探方法。

2. 物探定义:以岩矿石间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构造或矿体等)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存在状态(产状、埋深、规模等)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3. 常用物探方法有哪些?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

地震勘探介质弹性差异勘探地震学波场重力勘探介质密度差异磁法勘探介质磁性差异非地震学电法勘探介质电性差异放射性勘探介质放射性差异辐射场。

地热测量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地温场3. 简述工程物探的应用范围.1、第四系覆盖层探测;2、隐伏构造破碎带探测;3、岩体风化和卸荷带探测;4、滑坡体探测;5、岩溶探测;6、地下水探测;7、隧洞施工掌子面超前预报;8、桩基质量检测;9、4. 工程与环境物探的特点1、勘探深度、勘探规模变化大,场地条件多变,勘探方法不能拘泥于常规,应灵活多变,综合应用。

2、探测对象结构复杂,具非稳定性或随机性,探测精度要求高,指标参数多,时常要求实时解释。

3、工作环境一般较差,噪声水平较高,场源选择时常受环境限制,要求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分辨率、高保真,且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强,智能便携。

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且具有现场工作经验。

4、工期短,速度快,成本低,效益好。

能清晰、无损地描绘探测对象的空间展布状态。

5、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装备的研究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

5.工程物探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地质构造2、研究介质体的状态和性质3、环境检测与灾害调查6. 地震波有哪些类型?简要说明各类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有:纵波、横波与面波,在地震勘探中还有利用转换波、槽波等进行勘探的。

纵波以速度vp传播,其传播速度较其它波快,纵波比较容易激发与接收,地震勘探经常使用纵波来进行;横波以速度vs传播,其传播速度与纵波相比较慢,横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其与纵波联合勘探,可以得到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动态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丰富数据;面波包括瑞雷波与拉夫波,大多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进行勘探,面波在工程勘察中有较多的应用。

物探问题解答

物探问题解答

物探问题解答概述1、什么叫物探?根据探测目的体与赋存空间的物理性质(即物性)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其物理场的变化规律,从而推测和研究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等特征的物理探测方法,通称为地球物理探矿法,简称物探。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探测目的体与赋存空间的物理性质(即物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现有技术可识别的,并且是可解释的。

2、物探可分为哪几类?根据物理场的不同可分为:磁法、电法、重力、放射性、地震勘探等。

由此又延伸出电磁、综合物探等。

根据行业不同可分为:矿产、水文、煤田、石油、工程、环境物探等。

根据工作空间可分为:航空、地面、海洋、地下、井中物探等。

此外在航天方面也在进行物理探测。

3、什么是物探异常?地壳内岩、矿石与围岩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物性差异,由于这种物性差异,在岩矿体周围空间就会引起某种天然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这个和地下岩矿体相关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就称为地球物理异常,简称物探异常。

或者简单地理解为:物探异常就是区别于正常(背景)物理场的一些物理特征,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单纯以量的大小谈异常是没有意义的。

4、物探是如何解决地质问题的?物探是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方法,观测天然存在的(磁场、电场、重力场等)或人工建立的(激发极化场、电磁场等)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对仪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推演地质体赋存概况,从而为地质工作服务。

它只是一种间接的地质手段。

目前,也有把磁法寻找铁磁性矿体,电法寻找硫化物或低阻矿体,重力寻找大(小)密度矿体,称为物探直接找矿;而把一些通过寻找构造、岩体以及接触界面的物探称之为物探间接找矿。

但无论是直接和间接找矿,绝不会是能够简单区分的,综合分析、综合评价才是物探的根本。

5、如何正确评价和理解物探成果?物探所能解决的问题说白了只能解决一些物理场的差异问题,而具有相同(相似)物理特征的地质体却很多,这就务必借助地质、化探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判断,从而间接达到为地质、工程、探测等服务的目的。

物探工试题(含参考答案)

物探工试题(含参考答案)

物探工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应急预案应该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实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水平显示范围是依据信号量级的上限而自动选定的,最多可显示4个量级的范围.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地震勘查详查时,主要煤层底板的深度大于200m时,解释误差不大于3%。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由于煤、岩层的密度和速度的差异,煤层中地震波大部分能量在顶、底板之间来回反射并干涉,形成了槽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低阻体上方有电阻率异常,也一定会产生激电异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电测深法是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置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的探测方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音频电透视法对每个供电点,应在另一顺槽的扇形对称区间12~20个点进行观测,以确保采面内各单元有两次以上的覆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相关速度谱的灵敏度较高,迭加速度谱抗干扰能力较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无线电波坑透发射机工作时,不必将发射功率调谐至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坑透发射点如果布置在构造位置,会形成大片阴影区,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资料的有效利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公式H=Vt0/2,中V为平均速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隔水层是(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所谓的频散现象是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振幅的函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矿用钻孔测井分析仪如果遇到钻孔塌孔严重,不得强行推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因此,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工程测量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作业一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L。

线经度参考答案: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320=1176L︒︒⨯=-作业二1.用水准仪测定A 、B 两点间高差,已知A 点高程为A H =12.658m ,A 尺上读数为1526mm ,B 尺上读数为1182mm ,求A 、B 两点间高差AB h 为多少?B 点高程B H 为多少?绘图说明。

2.何谓水准管轴?何谓圆水准轴?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3.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4.S 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5.在表2-1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

工程测量思考题与习题

第1章概论1.名词解释:垂线、水准面、大地体、参考椭球体2.测量工作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3.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4.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5.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6.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什么?第二章水准测量1.水准仪基本结构由(A)构成。

(A)答案:①瞄准部、托架和基座。

②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③瞄准部、基座。

2.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是(A),前后视读数是(B)。

(A)答案:①b。

②a。

③a-b。

(B)答案:①b。

②a。

③b-a。

3.水准仪的正确轴系应满足____(A)。

(A)答案:①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②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③视准轴∥管水准轴、管水准轴∥竖轴、竖轴⊥圆水准轴。

4.尺垫“顶面”是获取标尺读数的参照面,因此当在水准点立尺时,应在水准点标志上放上尺垫。

对吗?为什么?5.一测站水准测量基本操作中的读数之前的一操作____(A)。

(A)答案: ①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的工作。

②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的工作。

③必须做好精确整平的工作。

6.一测站水准测量a<b,则h<0。

那么。

答案:①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低。

②后视立尺点比前视立尺点高。

③b-a。

7.自动安平水准测量一测站基本操作____(A)。

(A)答案: ①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读数记录。

②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

③必须做好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读数记录。

8.说明下表水准仪各操作部件的作用。

9.水准仪与经纬仪应用脚螺旋的不同是。

答案:①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②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③经纬仪脚螺旋应用于对中,水准仪脚螺旋应用于粗略整平。

物探精品课程 第二章 第七节 地微动技术

物探精品课程  第二章  第七节  地微动技术

第七节 地微动技术
2、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常时微动可看作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其处理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 种是周期频度法;另一种是频谱分析法,该法主要通过计算常时微动信号的 功率谱,求取地基振动的特性参数。
下面我们分别简要介绍。
(1) 周期频度法
周期频度法着眼于研究振动出现的频度。以记录长度2~3min的常时微动波 形记录为例,在波形中间画一条零线,波形与零线形成一系列的交点,取相 邻两点时间差的2倍作为该处波形的周期。以周期为横坐标,以不同周期波 形出现的频度(次数)为纵坐标,即得到一条常时微动记录波形的周期频度曲
常时微动测量的测网为500m×500m,观测点共150个。常时微动测量所使用的检 波器为固有周期1s、衰减常数0.7左右的动圈式检波器。测量是通过一次积分电路将 速度波形转换为位移波形,最后记录在磁带上。测量在夜间或白天进行。一个测点 观测时间约为15min。资料整理时,将数据记录22记录的数据进行回放,选择既稳定 又无人为噪声、约30s长的带,按金井判别方法,利用零相交法对波形进行解析,求 出各观测点的最大周期、最大振幅、平均周期以及卓越周期。由于是低振幅水平测 量,所以先用最大周期和平均周期作地基类别判别,然后再用傅立叶频谱分析进行 谱的解析,求出每一测点的卓越周期。
7—Ⅳ类地基; 8—地基类型划分界线
第七节 地微动技术
综合分析认为,全区卓越周期可分为小于0.25s、0.25~0.3s、0.35~ 0.65s和大于0.65s四组,卓越周期分布情形如图2.9.8所示,其分布特征是, 东部洪积阶地(Ⅱ类地基)卓越周期为0.20~0.38s;在山区、台地、阶地、 填土地(Ⅲ类地基)以外的地区,其卓越周期为0.38-0.89s;在填土地及部分 松软地基,其卓越周期为0.66~0.79s;在山区(Ⅰ类地基),由于风化层覆 盖,其卓越周期为0.25s,为均值的0.15~0.30s之间。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Ⅰ、Ⅱ类地基的卓越周期边界在以0.25s为均值的0.15~0.35s之间,只是离 散度稍大一些;Ⅱ、Ⅲ类地质的卓越周期边界为0.35s;m、Ⅳ类地基的卓越 周期边界为0.65s。地基类型与地质、地形的关系明确,即山区对应于Ⅰ类 地基;台地、阶地对应于Ⅱ类地基;扇形地区、天然堤坝等冲积平原对应于 Ⅲ类地基;而三角洲填土地则对应于Ⅳ类地基。以上这些资料为高大筑物的 选址,抗震措施的判定,震害预测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测量学》习题答案部分

《工程测量学》习题答案部分

《工程测量学》习题答案部分第一章 绪论一、思考题(1) 进行测量工作应遵守什么原则?为什么? 答:①“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图和放样的精度,而且可以分副测绘,加快测图速度。

②“前一步测量工作没作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2) 地面点的位置用哪几个元素来确定? 答: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

(3) 简述测量学任务?答:测定与测设、变形观测。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为施工提供依据。

二、单选题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 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B.y 轴,向东为正C.x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 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1-7、地理坐标分为(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工程物探?工程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个分支,它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工程地质调查的一种勘探方法。

2. 物探定义:以岩矿石间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构造或矿体等)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存在状态(产状、埋深、规模等)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3. 常用物探方法有哪些?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等。

地震勘探介质弹性差异勘探地震学波场重力勘探介质密度差异•磁法勘探介质磁性差异非地震学•电法勘探介质电性差异•放射性勘探介质放射性差异辐射场。

地热测量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地温场3. 简述工程物探的应用范围.1、第四系覆盖层探测;2、隐伏构造破碎带探测;3、岩体风化和卸荷带探测;4、滑坡体探测;5、岩溶探测;6、地下水探测;7、隧洞施工掌子面超前预报;8、桩基质量检测;9、4. 工程与环境物探的特点1、勘探深度、勘探规模变化大,场地条件多变,勘探方法不能拘泥于常规,应灵活多变,综合应用。

2、探测对象结构复杂,具非稳定性或随机性,探测精度要求高,指标参数多,时常要求实时解释。

3、工作环境一般较差,噪声水平较高,场源选择时常受环境限制,要求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分辨率、高保真,且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强,智能便携。

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且具有现场工作经验。

4、工期短,速度快,成本低,效益好。

能清晰、无损地描绘探测对象的空间展布状态。

5、要加强新技术、新方法与新装备的研究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

5.工程物探的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地质构造2、研究介质体的状态和性质3、环境检测与灾害调查6. 地震波有哪些类型?简要说明各类地震波的特点地震波有:纵波、横波与面波,在地震勘探中还有利用转换波、槽波等进行勘探的。

纵波以速度vp传播,其传播速度较其它波快,纵波比较容易激发与接收,地震勘探经常使用纵波来进行;横波以速度vs传播,其传播速度与纵波相比较慢,横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其与纵波联合勘探,可以得到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动态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丰富数据;面波包括瑞雷波与拉夫波,大多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进行勘探,面波在工程勘察中有较多的应用。

纵波在具有各向异性的岩体中会发生分裂形成转换波,利用转换波进行勘探可以获得介质层中诸如裂隙分布和各向异性特征。

槽波是在软弱夹层中传播的地震波,煤层中形成的槽波又称煤层波,可用于煤矿井下进行勘探。

7、举例介绍浅震中的特殊观测方法(试举三例)(1)反射波高密成像:采用小偏移距或等偏移距,单点激发,单点接收或多点接收,经实时数据处理,以大屏幕密集显示波阻抗界面的方法形成彩色数字剖面,再现地下结构形态。

(2)透射CT成像:在钻孔或结构体两侧密集布点,获得大量透射地震数据,经叠代运算后反演成像。

只要测得介质的纵波速度及横波速度,即可求解诸如介质密实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岩土力学参数。

(3)自激自收:震源附近为折射波盲区,不存在极浅层折射波对浅层反射波的干扰,其他规则干扰波大多为远区场的解,在震源附近无法满足其边界条件,如面波等都不存在。

因此,在震源附近一个极窄小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最佳反射波观测接收窗口。

自激自收反射波法就是利用这一窗口在有限区域内进行探测的。

8、常用浅震震源(检波器)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地条件。

常用浅震震源有:(1)雷管和炸药震源:频段宽,能量大,不适用于周边有居民或建筑物的场地;(2)锤击震源:频带宽,能量有限,易产生面波,常用于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勘探;(3)其他震源(板,枪,架):机械式,常用于特殊场地的地震勘探;(4)电火花震源、电磁激励震源、稀土超磁致伸缩震源等:用于特殊场地的地震勘探。

[常用浅层地震勘探中的检波器有:电动式、压电、涡流检波器]9、浅层地震地质条件(1)疏松覆盖层(低速带)吸收高频成分,产生多次反射波,使反射波走时产生‘滞后’现象。

(2)潜水面和含水层疏松层含水而增大波速,减小了影响程度。

含水层下激发可丰富信号频率,改善勘探效果。

(3)地质剖面的均匀性剖面在横向和纵向的不均匀,如岩性变异、发育构造等,都是不利因素。

(4)地震界面和地质界面的差异不同岩性的地层其波速与密实度可能很接近;或者岩层很薄,难以识别;有时同一层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波速层。

(5)地震标志层的确定选择分布稳定且具有较明显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层位作为判别信号质量与剖面追踪的标志。

10、小断层的地震波识别特征和判别准则反射同相轴明显错断,落差大于或近于半个地震波长,断距一般3~5m,反射波同相轴在断层处形成台阶,由于断层面对地震波的散射、绕射和反射作用,断面处一定范围内波形时有紊乱,下盘之下近断面附近反射波组相位有时模糊不清。

反射同相轴扭曲,落差较小(2~3m左右)的小断层其断层破碎带一般不明显,在地震剖面上仅造成断面两侧相应地层反射波同相轴的小幅错开,视觉上同相轴在该处仅发生波动或扭曲或转折,没有明显断开迹象。

反射同相轴分叉或合并,由于断面两侧地层因断层作用形成明显的楔形,造成断层反射波容易与附近上下地层的波形发生复合,形成同相轴分叉或合并的假象。

同相轴发生强相位转换或振幅强弱变化,断距一般1~3m。

正断层和逆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对比,同相轴断开一般视为正断层断点,反射波同相轴重叠为逆断层的断点。

断层的解释应该注意其多解性,对于地震剖面上所出现的同相轴变化应综合工作区地质构造特点与地震波组特征仔细分析,并加强验证对比,寻找判据,增加判定的可靠度。

11、瑞雷波勘探法的特点,可用来解决哪些工程地质问题1).波前面是高度为z=λR 的柱体;瑞雷面波是椭圆极化波; 面波振幅A随距离r衰减比体波慢,,面波能量强于体波。

2). 在分层介质中,瑞雷波具有频散特性,在层状介质中瑞雷波随着波长或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频散。

3).瑞雷波的波长不同,穿透深度也不同,其能量主要集中在一个波长范围内,而传播速度代表着半个波长范围内介质振动的平均传播速度,因此,一般认为瑞雷波法的勘探深度和波长密切相关。

4).面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相当;当泊松比σ=0.5时,,一般岩石的泊松比为0.25,而土的泊松比在0.45~0.49之间,因此,对于岩土工程勘察而言,可用面波速度代替横波速度12、槽波探测当煤层中激发了体波,包括纵波与横波,其部分能量由于顶底界面的多次全反射被禁锢在煤层及其邻近的岩石(简称煤槽)中,不向围岩辐射,在煤槽中相互叠加、相长干涉,形成一个强的干涉扰动,即槽波。

它以煤层为波导沿着煤槽向外传播,因此槽波又称煤层波或导波。

槽波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频散特性,即槽波的传播速度是频率的函数。

激发的短促脉冲,由于频散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散开’,逐渐形成变频的长波列,频散使槽波在传播过程中相位与能量包络极大值的传播速度不同,即相速度与群速度不同。

1、电法勘探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当供电与测量极距变化时对勘探深度有何影响?1)、介质电性、产状和规模大小以及地电断面结构2)、探测装置原则上说,要想加大勘探深度,只有相应地增大供电极距,从而使分配到一定深度范围的电流密度的百分数相对增大。

显然,在电源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极距的加大,电流密度值也将随之减小。

所以,当考虑加大极距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加大电源功率。

能够在地表产生可靠异常的最大深度,即为所用电极装置及相应极距的勘探深度。

2、电剖面法有哪些最主要的电极装置类型?说明其应用范围并比较其优缺点。

电剖面法主要有:联合剖面法、对称剖面法、中间梯度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

联合剖面法在每个测点可用两个三极装置进行测量,可以得到两条视电阻率曲线,一般在低阻体上出现正交点,比较容易判别低阻体的位置,具有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优点,但它需要一个无穷远极,野外工作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

对称剖面曲线的异常幅度和分辨能力都不如联合剖面,但不需要无穷远极,野外工作轻便、效率高。

中间梯度法工作时只在AB的中部移动测量电极MN,并可在AB连线的1/6AB范围内进行中间梯度法测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高密度电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微机处理,智能化程度高,信息量丰富,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3、三层地电断面的测深曲线类型有哪些?如何从测深曲线形态的变化来判断中间层参数的改变?4、充电法与自然电场法能用来解决哪些水文地质问题,其应用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是什么?充电法可用来查明金属矿体的产状、分布及其与相邻矿体的连接情况,也被用来测定地下水的流速、流向,追索岩溶发育区的地下暗河等。

充电法是以地质对象与围岩间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并且要求这种差异必须足够大,通过研究充电电场的空间分布来解决地质问题。

自然电场法可解决找矿勘探或水文、工程地质问题,也常用于地质填图、寻找含水破碎带、上升泉、渗漏点及确定地下水的流向。

自然电场和地下水的运动和岩矿的电化学活动性有关,无需人工施加电场,只需能够测量电位的装备即能开展工作。

5、说明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能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

地质雷达利用主频为数十兆赫至千兆赫波段的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发射器发送至地下,经地下目的体或地层的界面反射后返回地面,为雷达天线接受器所接受,以电磁波反射振幅的形式成像。

6、画图说明高密度电法的三电位电极系测量系统,并推导三种电极排列的视电阻率关系,写出三种电极排列的视电阻率公式。

瞬变电磁勘探瞬变电磁法勘探原理是在地面铺设不接地回线,在发射线圈里通以脉冲阶跃电流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当发射线框中的电流突然断开时,根据楞次定律,地下的良导体在一次脉冲磁场的激发下为了维持电流断开前已经存在的磁场,就会引起感应涡流场,激发出的涡流场随着时间延迟将以等效涡流环的形式向下传播与向外扩散,即像“烟圈”一样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渐扩散到大地深处,它的半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速度与电导率成反比,深度也随着时间而不断变深;关断脉冲电流,一次场消失,但是二次瞬变磁场由于暂态过程并不会立刻消失,二次磁场将有一个衰减的过程,二次场会随着时间延迟按指数规律衰减变化,衰减的快慢由地质体的体积形态、结构构造、电性参数等因素影响来决定。

一般来说,导体的导电性愈好,其产生的二次场的衰减就愈慢,反之也亦然。

因此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断期间,通过不接地线圈来测量二次场,通过测得的感应电动势的剖面曲线分布特征来判断异常体的产状、规模与电性结构,再通过软件反演、成像解释即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信息。

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地下良导电介质具有较强的响应能力,适用于断层及裂隙带富水性评价,陷落柱探测,煤层顶底板含(隔)水层划分等,具有突出地电异常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