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因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观察

缺铁性贫血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观察

缺铁性贫血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贫血;病因;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长期铁负平衡的最终结果,铁缺乏早期表现为贮存铁耗尽,继之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最后为缺铁性贫血[1]。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育龄妇女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在20%以上。

抽选我院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效果。

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岁。

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耳鸣、烦躁、皮肤干燥、毛发枯黄。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联合铁剂治疗,具体如下。

2.1查明病因2.1.1铁丢失过多: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包括月经)、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失血及献血。

2.1.2铁摄入减少:饮食中可利用的生物铁不足。

2.1.3吸收不良:肠吸收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2]。

2.1.4需求增加:生长需求、妊娠和哺乳。

2.2联合治疗2.2.1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

(2)补充足够量的铁以供机体合成血红蛋白,补充体内铁的贮存量至正常水平[3]。

小儿缺铁性贫血防治进展论文

小儿缺铁性贫血防治进展论文

小儿缺铁性贫血防治进展【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452-02铁缺乏症(id)是临床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之一,且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预计约有1/3的世界人口缺铁[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已居世界四大营养缺陷症(蛋白质-能量缺乏、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首位[2],也是婴幼儿患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体内铁缺乏,致使体内血红蛋白(hb)合成减少所造成的一类贫血。

ida 的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具有总铁结合力增高,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等铁代谢异常特点。

缺铁性贫血被认为是铁缺乏症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缺铁性贫血在全球普遍存在,特别是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发病人群总数的50%左右。

已有研究表明,重度贫血会使儿童语言和动作发育受抑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且其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1 缺铁性贫血的相关致病因素的研究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原因较多,如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及孕母严重缺铁均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发生,原因在于胎儿从母体获得铁以妊娠后3个月为最多)、铁的摄入不足(若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不及时给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原因在于人乳、牛乳和谷物中的铁含量非常低)[3-4]、铁吸收障碍(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小儿腹泻不仅会影响铁的吸收,还会使铁的排泄增加,进而致使铁吸收障碍)[5-6]、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使缺铁)等。

施巧玲等[7]通过对婴儿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结果示,乳母患缺铁性贫血是婴儿缺铁性贫血危险因素,乳母大多是因为孕期铁缺乏而致缺铁性贫血。

研究认为,孕妇缺铁性贫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将铁转运给胎儿,而是通过增加骨髓幼红细胞膜上tbr数目与胎儿竞争可利用铁,且胎盘的摄铁能力随之相应减弱,致使对胎儿的铁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使婴儿患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病因、诊断及治疗技术探析

缺铁性贫血:病因、诊断及治疗技术探析
以上内容几乎涵盖了《缺铁性贫血概述》部分的主要内容,具有客观严谨、专业的表达方式。同时,这两方面内容又有针对性地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诊断进行了具体解释,可以为后续的PPT内容展开作铺垫。
铁代谢紊乱引起缺铁性贫血
一、铁的吸收和代谢紊乱引起缺铁性贫血
铁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铁的摄入和代谢出现异常,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铁可通过肠道吸收和利用铁转运蛋白等调节其代谢。如果肠道吸收铁不足或存在其他疾病导致铁流失增加,如囊性纤维化、炎症、肝病等,都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2. 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体内铁水平、红细胞指标和临床表现三方面。血红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铁饱和度等指标可以反映出铁的代谢情况。同时,红细胞指标如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等也可以帮助诊断。临床表现包括皮肤黏膜苍白、心悸、乏力等,也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参考依据。
ChatPPT Generation
2023-04-13 |
Thankyou
第一、血红蛋白电泳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电泳分离血红蛋白,根据其不同的运移特点来确定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此方法可检测不同种类的血红蛋白,如普通成人血红蛋白、胎儿的血红蛋白和畸形血红蛋白等,可准确地诊断出缺铁性贫血。
第二、血红素法:该方法通过直接测定血液中的血红素含量,来间接推算出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诊断出缺铁性贫血。此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准确等特点,是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2. 营养素合理搭配:除铁外,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也非常重要。人体需要足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因此,合理搭配食物可以增强营养素的吸收效果,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药物治疗辅助: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单纯依靠食物摄入来增加铁元素的补充可能不够。此时,药物治疗辅助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一些铁剂、铁制剂等药物可以大大提高铁元素的吸收利用率,进而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但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药量和剂量的选择上需遵循科学的原则,不能自行调整药量。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论文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先天储铁不足:孕妇平均每天需储铁约3.75mg,这样足月新生儿体内约有300mg的铁储备,通常可防止出生后4个月内的铁缺乏。

若孕期母体铁摄入不足或早产儿、双胎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幼儿期发生缺铁而贫血。

幼儿铁摄入不足: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婴儿在前四个月可以通过乳汁获得一定量的铁,但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动用体内储备铁来满足生长发育需铁量,4个月时体内储备铁已基本用尽,急需从膳食中补充铁,此时不补充或补充量不足,就会导致缺铁。

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每天铁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以上和1~3岁分别为10mg和12mg。

婴幼儿的常规食物如人乳、牛乳、谷物均是贫铁食品,蛋黄含铁量高但吸收率低。

婴幼儿期若没有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常导致铁摄入不足而发生贫血。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是人一中生长发育较快的两个高峰之一,相对需要的铁增多,我国《膳食指南》中指出成人男女铁的适宜摄入量分为每天15mg和20mg,1~3岁幼儿铁的适宜摄入量12mg,按体重计算铁的摄入量婴幼儿是成人的20~30倍。

婴幼儿期如此大的需要量若不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铁的摄入量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贫血。

铁的吸收障碍:铁的吸收障碍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种消化道疾病损伤了肠黏膜,使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吸收减少;二是食物搭配不合理影响铁吸收。

铁的食物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其铁吸收率高;另一种是存在于植物性和蛋类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因受磷酸盐、植酸、草酸、鞣酸、卵黄高橉蛋白的影响而不易被吸收。

食物搭配不当也会导致铁吸收量小,导致体内缺铁而发生贫血。

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护理增加母体孕期铁储备:开展孕期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孕妇平衡膳食,注意铁摄入,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有足够的铁储存,确保婴儿出生后,在没有添加富含铁辅食的前4个月内有足量储存铁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

根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

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

最近,据WHO 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

妇女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人大10倍。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除外)在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

可见发病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的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一)铁摄入不足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

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二)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

不同病因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长期铁缺乏会使贮存铁耗尽、红细胞内发生缺铁,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而重要的健康问题,其高危人群为妇女、婴幼儿和儿童。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不甚合理和片面强调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以至于动物食品中的血红素铁长期得不到有效摄入,在生理性铁需要量增加时造成成人的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上升。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中胃肠道出血是引起成年男子缺铁的最常见原因,具体包括痔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憩室和息肉、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等,并常成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表现。

妇女缺铁的常见原因是月经量过多,包括宫内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和月经失调引起的月经量过多。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足够的铁直到恢复正常铁贮存量并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

病因治疗相当重要,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症候群,不能只顾补铁而忽略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如果延误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但是,不同患者贫血的程度、原因和背景各有不同,故有必要选择不同的补铁治疗及相应的辅助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最好的疗效。

下面根据病例,具体讨论治疗方案的选用。

1)病例1——男性,65岁。

因“胸闷、心悸、活动后气促”收人心内科,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予阿司匹林及其它药物口服治疗。

因术前血常规检查示Hb 56 g/L、RBC 2.23×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68.4fl、PLT[44×109/L,转入血液科治疗。

骨髓穿刺涂片铁染色以及血清铁代谢检查均符合缺铁表现,故明确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诊断分析:病因首先考虑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出血可能。

因为患者已经口服该药一段时间,追问病史提示病程中的确出现过一过性的消化道出血表现,但过程短暂、轻微,未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所以首先停用阿司匹林,换用其它对消化道影响较小的同类药物。

气血两虚论文缺铁性贫血论文

气血两虚论文缺铁性贫血论文

气血两虚论文缺铁性贫血论文生血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服用生血宁片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共26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3例,给予生血宁片0.5,tid,po;对照组65例,给予硫酸亚铁片0.6,tid,po。

均连续服用4周。

结果生血宁片治疗20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显效141例,有效192 例,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45%和94.57%,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66.15%,有效率93.84%),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生血宁片是治疗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关键词:生血宁片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The Clinical Study of sheng xue ning pian in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both qi and blood.(qing hua-xu,hai feng-liu,gui ling-h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cheng,Shandong.252000)【AbstractAb】Objective Observa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Sheng xue ning pian in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Method 268 cases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03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to give sheng xue ning pian 0.5,tid,po; control group of 65 patients given ferrous sulfate tablets 0.6,tid,po. Both for 4 weeks.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sheng xue ning pian 203 case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in children with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141 cases markedly,192 cases of effective,efficient and hav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and 69.45% respectively 94.57%,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hav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66.14% respectively 93.84%),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found no obvious side effects.Conclusions the effective and safe drug of sheng xue ning pian in treatmen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Key words】sheng xue ning pian; iron deficiency anemia;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贮存铁的缺乏,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发生的贫血,是临床最多见的贫血之一。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_第一论文网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_第一论文网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_第一论文网黄颖琦任敏汤丽单哲江苏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常州213002[摘要]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诊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54例,调取完整临床资料作研究。

统计研究对象发病原因。

结果 154例研究对象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血小板减少(5.19%)、恶性肿瘤(13.64%)、甲状腺功能减低(5.84%)、女性月经量过多(23.38%)、消化系统疾病(44.81%)、痔疮鼻衄等(3.25%)以及可能营养不良导致贫血(3.90%)。

结论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病因,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 ] 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 R5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34-02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机体贮存铁缺乏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的一类贫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1]。

该病多发生于儿童和妊娠孕妇,与日常铁摄入不足和体内消耗量增加相关。

ID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不仅仅是纠正贫血,贫血是很多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要准确诊断并有效治疗原发病,避免贫血复发,因此,及时发现病因,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部分[2]。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54例,进行病因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该院住院部诊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54例,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包括男性66例,女性88例,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37±12)岁,临床症状有:头晕、目眩、纳差、活动后心跳过快、不同原因出血(月经量过多、消化道出血、鼻衄等);查体可见:脸色苍白、甲床苍白、结膜苍白、消化不良、不同程度的黄疸。

研究对象中匙状指9例、口角炎3例、舌炎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病因及治疗探讨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55-01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

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

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治疗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

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

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

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
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

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

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近年来,诊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所引起的,而尤以50岁左右的妇女为多见。

缺铁性贫血所造成的中老年妇女的舌痛,往往不容易被早期确诊。

这是因为当病人尚处于隐蔽的缺铁状态时,即可产生早期口腔症状,这时,一般常规血液化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是进一步测定血清铁时,才能发现铁含量降低。

缺铁性贫血大体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缺铁潜伏前期;第二期为缺铁潜伏期;第三期为缺铁贫血期。

病人在第二期即可产生舌痛等口腔症状,只有到第三期血液常规化验中才能发现异常。

缺铁性贫血造成口腔症状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大我数有关人员认为是口腔黏膜和舌乳头受缺铁变化的影响,产生代谢改变及萎缩所致。

同时还可并发口舌黏膜溃疡、口角炎、口腔真菌感染、味觉减退等症状和疾患。

缺铁性贫血尚有一种严重的特殊类型,医学上叫做普--文氏综合症,称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症。

多见于40-50岁的妇女,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道上段功能性痉挛所致)、皮肤瘙痒、苍白萎黄。

指甲扁平或下陷为匙状反甲。

常规血液化验检查,即有明显的异常。

主要原因是病人对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慢性失血,造成体内长期严重缺铁所致。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应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主、副食,如小米、动物肝脏、鱼、肉、豆腐、海带、虾皮、核桃、松子、萝卜等及一些叶色深绿的蔬菜,并且少放油,多加水和醋也能增加食物中的含铁量。

治疗:首先,需要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针对引起贫血的原因治疗,如驱除钩虫,控制慢性失血,治疗慢性消化系疾病、妇科出血性疾病。

其次,补铁药物治疗,目的在于补充血液和组织所缺的铁,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水平,并补足贮存铁。

(1)口服铁剂。

常用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碳酸亚铁等。

以上药物均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补铁剂不宜放置过久,以免被氧化而影响疗效。

口服铁剂常有胃部不适、腹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每日补铁剂量不宜大,重在每日坚持服用和针对病因治疗;过量的铁剂如果超过胃肠道吸收的能力则等于浪费,而且增加不良反应。

铁剂服用时可加服维生素,以促进铁的吸收。

铁剂服用后,大便常会变黑,这是正常且无害的现象,停药后会消失。

一般服用铁剂1周后,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逐渐增多,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随之贫血症状好转,3周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但为了补
足贮存铁,必须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坚持服药3个月以上。

(2)注射铁剂。

注射铁剂毒性反应较多,仅在因胃肠道疾病口服铁剂效果差,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严重而不能耐受的情况时才选用。

贫血在中医的治疗辨症上多属於「虚症」,其食物疗养主要是以养心、健脾、补血为原则,在中医补法中,常以血肉有情之品来调养,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有贫血困扰的人,应多摄取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有助於铁质的吸收。

参考文献
[1]战永才董元华王宪华.富马酸铁每周口服治疗缺铁性贫血66例[j].儿科药学杂志,
[2]肖红王恩湘.口服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j].湖南医学,
[3] [1]vreugdenhil g,swaak aj.anemia in rheumatoid arthritis.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ment[j].rheumatol in,1999,9:243-257.
[4] vreugdeuhil g,bahus ca,van eijk hg,swaak a.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rythrecyte and serological parameters in iron deficiency rheumatiod arthritis patient[j].br j rhenmatol,1999,29:105-110.
[5] doubo a,davis m,smith jg,et al.collins
aj(1992)structured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anemia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heum
dis,1992,51:469-472.
[6] graham dy,smith jl.aspirin and the stomach[j].ann intern med,1986,104:390-398
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兰州武警甘肃总队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