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初中现代文阅读PPT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题技巧。
时间管理不当
时间管理不当会导致考生无法完 成所有题目或匆忙作答而失分。 考生应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好答
题节奏。
05
现代文阅读拓展与提高
名著导读与推荐
《骆驼祥子》
老舍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反映了 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活着》
余华的感人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展现了生命的 苦难和坚韧。
针对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
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从四个选 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考生 应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注意 选项之间的差异,并排除与文 章内容不符的选项。
填空题
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 填写适当的词语或句子。考生 应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 主题和要点,然后根据上下文 填写合适的词语或句子。
阅读练习二:《我的老师》
总结词
人物形象鲜明,表达了对老师的 敬爱与感激
详细描述
作者通过讲述老师的教育和影响 ,塑造了一个严谨治学、关爱学 生的教师形象,表达了对老师的 敬爱与感激之情。
阅读练习三:《我的家乡》
总结词
描绘家乡风土人情,充满思乡之情
详细描述
文章通过对家乡的风景、习俗、人物 的描绘,展现了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
阅读方法与技巧分享
精读法
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理解作者的意 图和表达方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细 节。
略读法
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大意和主 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阅读心得与感悟分享
02
01
03
感悟分享
阅读《活着》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我 们要珍惜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点迷津 PPT课件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指点迷津 PPT课件
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 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 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 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 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 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一、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
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
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 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 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 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 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 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 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 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 数。
第四、修辞格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
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
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
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
• 如:2010年全国卷1《波灯火》第4题:文章 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 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 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PPT课件

阅读步骤:
1、速读语段,整体感知。
2、浏览习题,留下印象 3、再读语段,逐一解题。
• •
第一步: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 没有着眼于全篇,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只能是 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 • 首先要看文章的题目、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 注释。其次要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分析作品的 形象特征,故事情节及景与物的本质意义,联系 背景,看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注意把握 作品中的抒情、议论性文字,把握文章的观点态 度。然后分析材料的要点,或者说,了解作者想 通过文段告诉考生什么主要内容。应该说,被称 为要点的东西,一般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内容 有概括性,二是行文必定有支撑它、说明它的内 容。把这些内容找出来,作上标记。
一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 言表的壮丽和博大, 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感
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一种难以 言表的壮丽和博大 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感
答题:
饱满和圆润,壮丽和博大 肃穆,崇高庄严
再例:阅读《橡树之谜》
文中说,“同伴听了我的奇特经历 万分惊讶。”请概括“我”的奇特经 历。(不超过60个字)
整合:
就是对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的 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 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 息重组。
答题思路:
1、明确筛选整合的目的,确定展开 筛选整 合的范围。(审题) 2、归纳、整合筛选范围的内容,发掘 其隐含信息。 (读文)
3、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 合的信息一一辨别。(答题)
从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信息:阅读范围是3、4段, “感受”提示我们要找的内容是情感方面的。 “摘录”提示我们可以从文中寻找到相关的内容。 “词语”提示我们只要用词语来回答就行, 而不必用句子,否则就不符合题意。

现代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现代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济. B、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约,深得神韵。 C.丰子恺的漫画表达含蓄,令人回味 D.丰子恺的漫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
13
18.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第一次看见白马湖的美景就被陶醉了,“春晖
的一月”让他受用另样风景,进入了“物我双忘”的境界, 于是他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
4
明日,子路行,以告。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 之矣。
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 经历告诉了孔子。
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 早就知道了。
.
5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3.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8.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9.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16
1.下列关于裘法祖留德期间经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裘法祖学习刻苦,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被同学们戏 称为“图书馆长”。 B.由于种族歧视,一年以后,裘法祖的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 尾切除手术。 C.裘法祖导师的话是告诫他:医生应该有爱心,对病人要极其负责。 D.由于裘法祖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许多犹太人,他被犹太人称为 “中国神医”。 2.下列有关裘法祖回国后从医经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课件(24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课件(24张PPT)
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描写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件/人物的…… 性格(或心情或
感情),表达了人物(作者或主人公)……的感情
12
方法大本营:
赏析角度二:描写
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汤汁在胡同里一跑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 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 把嗓子齁得生疼;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
的含义
16
方法大本营:
赏析角度四:重点词语
答案:“风轻云淡”的意思是指微风吹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1分 )。在文中指母亲对我的漠视和不关心(1分)。
17
方法大本营:
2、说出该词语的妙处或者表达效果。 (含义+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意+词语 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挑逗”这里是贬义褒用,表示“嘻戏”之意。形象的写出了 了紫藤萝花的活力,表现了我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
方法大本营:
示例5、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
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 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 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 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 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 却被无情地 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 会特 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 露出羡慕之情。
题目: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句中“苦味”有什么含义?
14
方法大本营:
赏析角度四:重点词语
苦味,表面是指由于生病,吃药的药液很苦;(1分)深层是指由于听力受 损不能参加高考。内心感到苦闷、忧伤。(1分)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 课件

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阅读指导 课件
当晚,王兴龙突然敲开了丁晓虎的家门,说:我要走了,这是我记录的 一本菜谱,有空看看。记住:蛇和萝卜不能同吃,吃了会中毒,严重时可 能会暴毙。
——《龙虎斗》
标志:“解答前文疑问” 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推动情节发展
突出人物性格、文章主旨
(四)小说结构——主旨理解
常考题型 1.请结合原文以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最后“某一句”的理解,以 及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2.你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于文章的思考和感悟。 3.请概括文中xxx的形象。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启示。
2.插叙——插入回忆、故事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
——鲁迅《祝福》
标志:通过回忆 “听人说”、“据说”、“有人说”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突出人物性格 突出文章主旨
(四)小说结构——情节安排
3.补叙——补充、交代前文
麦琪的礼物讲述了一对夫妇之间互相买礼物的小故事,结尾出人意料地写到双方 的礼物都已经没有用了,因为妻子剪掉了长发,丈夫卖掉了手表,荒谬,却又让人 感到回味无穷。
内容:情节陡起波澜,出人意料,令人回味 结构:照应前文,情理之中
深化主题
(三)小说结构——结尾
2.悲剧式结尾
体面的,好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 少回殡;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 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探究本文主旨:
血的故事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 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 都没有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 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 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 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说明文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 点——用途、主——次、总——分)
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注意事项: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 达到上面的目的:
❖ 一、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词句。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标题、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 警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 反复出现的词句、重点关联词(如段落开头的词: 不但……而且…… 因为 何况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 应特别注意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 次内容、内涵较为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注意文 章的主旨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 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当隐晦,我们也能从这 些词句中找到蛛丝马迹。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3、问文章的详略。记叙文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 有详有略。详写略写是指文章材料的处理。我们写文章,在 题目确定之后,就要围绕题目确定的中心思想去选择作文材 料,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详略处理,使之各得其所,各尽其 材。文章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材料处理安排得好不 好。材料处理得当,是指在结构上合理安排,分量上有重有 轻,篇幅上有详有略。 详细写,充分运用的材料,必须与文章中心思想紧密关联, 可以明确地、充分地突出中心思想,这些材料写得详尽、具 体、生动,就能加深读者对文章的印象,并为之折服。阅读 记叙文必须弄清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并从中体会作者 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课件(共26张幻灯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课件(共26张幻灯片)
(2)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a.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 律不一致。 b.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3)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 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 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 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记叙文
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 (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
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
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 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二、理清文章结构 (1)补充故事情节
找出划分标准,仿照示例的句式作答。 (2)思想感情的事变化
理清晰,层次分明,推动情节的发展。
(2)记叙顺序及作用 A.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
深刻。
B.倒叙: 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 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插叙
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 心更突出。
【答题公式】顺序名称+作用
②记事为主:通过叙述······故事(内容)+告 诉了我们······的道理。
③写景状物:通过描写了······景或物(内容) +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寄托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七、修辞方法及作用 A.比喻:生动形象 B.比拟:生动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拾起散落的珍珠 串2008年2月1日
.
1
一、明确《考纲》考查内容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作品。 1、文中重要词语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小) 4、文本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5、文本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小) 6、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 7、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小) 8、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
4
(二)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与技巧: 1、应该具备的阅读技巧: * 应会粗读: 抓住每句话的关键词,抓住每段的中心句,从而
抓住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1)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文意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
一定的语言标志。这些标志主要有:领起句或总 括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表示主次轻重的 词语等。阅读时,必须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认真 揣摩,反复领会。(阅读时勾勾划划)
.
7
主旨句一般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关键句是文中负载主要信息的语句, 一般包含在如下句中:
①指示语:文中专门告诉文章对象的句子。 如告诉时间空间范围的时空指示语。
②概括语:揭示层次,指示文章内容的句 子。
③情态语:表情态基调的句子。
.
8
* 应会文章、问题一起读
怎样读“文”、“题” ——从阅读思路下 手 A 认真读题干,有备而读文 B 仔细读题目,琢磨其含义 C 浏览首末句,整体上把握 D 凸显被刺激,圈点与勾画
.
5
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抓关键词句, 理清行文思路。
关键词:高度凝聚感情的词,体现中心、 表明感情色彩、作者倾向的词,处于重 要位置的修辞手法,指代词。
关键句:与思想内容相关的句子,全文
主旨句,过渡句,领起句,总括句,表 达感情但不直接表达的含蓄句,富于哲 理、含蓄深刻的句子。
.
6
(2)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关键句,
化面为点(对每段的内容进行高度浓缩),连点 成线(将各段主要内容连成一体),以把握文章 的主体内容,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弄 清作品中的“六个问题”
写了什么(人、事、物、景、情、理 )
为什么写: 目的、中心、主旨。
怎样写:结构、内容、主要方法;
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 些人(或事)等。
它以考生的智能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 基本手段,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概括、分析、 获取文章中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 鉴赏的一种阅读。
它只是考查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是考查型阅 读,这种阅读的特质,决定了其呈现形式应是 问题化的,也可以称之为“问题化”的阅读。
阅读——与作者交流;答题——与命题人交流
.
2
教学重点: 1.掌握一般的解题方法 2.立足培养阅读习惯 3.了解各考点的提升规律 教学设想: 1.熟悉近几年的高考题 2.充分利用05——07年高考北京试题
(模拟题),做好感知。 3.通过训练强化巩固。 教学时间:2008年2月1——3日
.
3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特质:
一般而言,形成全面审题的能力要 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
9
(1)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 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 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 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 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 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2)明确答题方向。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 非显性的,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提高 答题的准确性。
.
11
二、高考北京卷题型示例:
2002年——2007年高考北京卷示例 2002 “事物的模糊性”《一片树叶》东山魁夷 2003 “亚马逊丛林中的蓝蝶”《夜雨诗意》余
秋雨 2004“记忆的存储因素”《普希金之家》冯骥
才 2005《戏剧与戏曲》《合欢树》史铁生 2006《天坛之美》《给“书虫”当夫人》肖融
(3)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 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 息”。
.
10
(4)确定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 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 案等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阅读区间的确认能力,是在审题基础之上对 文章相关内容的一种分析认知能力,它是以 审题的全面、准确、到位和对文章精确的整 体认知为前提的。这里的“区间”,是指回 答特定问题时所必须依据的文体材料的大致 范围,区间确定的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决定了 答题的质量。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写景与抒情结合;15
三、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思维过程: 1、整体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2、读懂试题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考知识——明确考点,打开知识储备 *考作用——“延长”知识,规范答题思 路 *考理解——巧识“变形”,学会替换理 解
(二)高中课本中散文名篇与表现手法
《米洛斯的维纳斯》《花未眠》美学思想展现 的文艺随笔,议论为主;
《〈呐喊〉自序》叙议结合,叙述抓典型,议 论抓特征的写法;《道士塔》夹叙夹议、历史 与现实勾连;
《我的空中楼阁》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与地坛》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宽容序言》寓言故事与象征手法 的含义;
2007 《核心竞争力》《湿湿的想念》沈红
.
12
(一)、试题特点及命题思路 从选文内容上分析。这七篇“大”阅读的文章,
都可以归入“散文”一类。有名家、非名家。 托物言志《一片树叶》珍爱生命的思考 美学随笔《夜雨诗意》 文艺随笔《普希金之家》生活与艺术 寄物怀人《合欢树》对母亲的情感 因事写人《给”书虫”当夫人》对亲人的情感 即景怀人《湿湿的想念》对亲人的情感
.
13
“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 情”,正是散文家们认识生活、把握思路 和展现题材与主题的艺术特点之一。
现当代散文我们的课本讲得不少,对散文 的一些特点,如情与景的关系,形散神不 散地表现主旨, 取材上小中见大,结构上 不拘一格,风格上因人而异等都有所了解。
对比教材中学过的作品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