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蒸罐 加热炉工作原理 总结
[整理]闪蒸原理
![[整理]闪蒸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98a8b20740be1e640e9a4f.png)
[整理]闪蒸原理闪蒸原理闪蒸原理闪蒸和蒸馏不同,在闪蒸过程中没有热量加入。
其原理很简单,物质的沸点是随压力增大而升高,那么是不是压力越低,沸点就越低呢。
那好,这样就可以让高压高温流体经过减压,使其沸点降低,进入闪蒸罐。
这时,流体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沸点。
流体在闪蒸罐中迅速沸腾汽化,并进行两相分离。
使流体达到气化的设备不是闪蒸罐,而是减压阀。
闪蒸罐的作用是提供流体迅速气化和汽液分离的空间。
可以看出闪蒸也是有代价的,就是牺牲压力能量。
一句话,闪蒸就是通过减压,是流体沸腾,而产生汽液两项。
建立一个新的压力等级下的汽液平衡。
多用于纯物质。
闪蒸, "FLASHING", 确实是从减压导致的汽液分离现象引申出的形象词汇,不过其严格定义适用的范围远不止此. 比较严格的定义是从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到下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的计算. 因此, 如果两个热力学状态的变化只有压力的降低, 并无内外功的交换和热的交换。
根据亨利定律P=EX,不同温度与分压下气相溶质在液相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当溶剂压力降低时,溶剂中的溶质就会迅速地解吸而自动放出,形成闪蒸。
闪蒸的能量由溶剂本身提供,故闪蒸过程中溶剂温度有所下降。
从较高的一定压力到较低的一定压力,达到解吸平衡时解吸的溶质量是一定的,对应溶剂中剩余的溶质量也是一定的。
所以闪蒸的控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闪蒸的压力亨利定律亨利定律Henry's law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英国的W.亨利在1803年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规律时发现的,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实验表明,只有当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很高时该定律才是正确的,此时的气体实际上是稀溶液中的挥发性溶质,气体压力则是溶质的蒸气压。
所以亨利定律还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中溶质的蒸气分压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pB,kxB式中pB是稀薄溶液中溶质的蒸气分压[1];xB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k为亨利常数,其值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本性有关。
闪蒸器工作原理

闪蒸器工作原理
闪蒸器是一种高效的蒸发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液体分离成不同的组分,然后利用蒸发的方式将其中的溶剂去除,从而得到纯化的产品。
在闪蒸器中,液体会被引入旋转的圆锥体内,随着离心力的作用,溶剂和非挥发性物质会分别被分离到圆锥体的不同区域。
随后,通过加热圆锥体,将其中的溶剂蒸发出来,再经过冷凝器将其收集起来。
最终,非挥发性物质被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产品。
闪蒸器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常被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用于分离和纯化各种物质。
- 1 -。
闪蒸原理

闪蒸原理闪蒸和蒸馏不同,在闪蒸过程中没有热量加入。
其原理很简单,物质的沸点是随压力增大而升高,那么是不是压力越低,沸点就越低呢。
那好,这样就可以让高压高温流体经过减压,使其沸点降低,进入闪蒸罐。
这时,流体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沸点。
流体在闪蒸罐中迅速沸腾汽化,并进行两相分离。
使流体达到气化的设备不是闪蒸罐,而是减压阀。
闪蒸罐的作用是提供流体迅速气化和汽液分离的空间。
可以看出闪蒸也是有代价的,就是牺牲压力能量。
一句话,闪蒸就是通过减压,是流体沸腾,而产生汽液两项。
建立一个新的压力等级下的汽液平衡。
多用于纯物质。
闪蒸, "FLASHING", 确实是从减压导致的汽液分离现象引申出的形象词汇, 如8楼的描述. 不过其严格定义适用的范围远不止此. 比较严格的定义是从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到下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的计算. 因此, 如果两个热力学状态的变化只有压力的降低, 并无内外功的交换和热的交换, 那的确与8楼描述的现象类似, 也是最容易想象的过程, 也是该词汇导出的源头. 实际上, 塔的蒸馏计算中, 每一块理论板都要进行这样的闪蒸计算, 不过此时一般的名称叫"平衡级"计算, 理论上更严格一些, 而其计算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每一个严格的或"闪蒸"计算或"平衡级"计算, 都必须满足以下三大平衡:质量平衡, 能量平衡和相平衡. 因此, 一个标准的"闪蒸"计算模块,既可处理压力的变化(升高或降低), 也可处理热的交换和功的交换. 内外功的交换和热量交换主要反映在能量平衡中, 质量平衡和相平衡则主要确定汽化分率和汽液相组成. 此外, "闪蒸"计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和有难度的任务, 是判断您指定的状态是否处于汽液两相, 还是仅汽相或仅液相. 而且, 液液平衡的计算一般也需要"闪蒸"计算承担, 当然有些软件单拿出来,因为计算难度更高. 以上对"闪蒸"的描述仅一家之言, 不是非常严谨, 但相对更准确一些. 总之, 不管您用PROII, ASPEN或HYSIS, 闪蒸"计算着实为其最基础的核心.闪蒸原理(2009-11-13 09:14:35)转载分类:工程技术标签:科技文化根据亨利定律P=EX,不同温度与分压下气相溶质在液相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闪蒸的原理

闪蒸的原理
1 闪蒸原理
闪蒸是指食品加热时突然加压,使其内部压力提高,使水蒸汽迅
速闪出内部,从而使蒸汽迅速作用在食品表面,使食品加热而把水份
快速蒸发,达到加热和脱水的效果,形成食品的水汽层保护层,使食
品内部湿度下降,防止食品变质变形,达到加速熟化的效果。
闪蒸的
优点还有,减少温度的衰减,以及比烹调法保持更多的营养素。
2 气体变化原理
闪蒸的热压从气体的角度出发,可以分解为压强和温度两个变量。
在相同的温度下,压力升高,气体密度也随之增加,每单位体积中气
体分子数量增加;反之,当气体压力降低,温度提高时,气体密度下降,每单位体积中气体分子数量减少。
3 加压原理
闪蒸采用加压热源发挥热压力作用,加压时热源处温度降低,同
时加压力增大,使闪蒸应用介质温度比热源温度低,如果压力和温度
都较低,则气体体积会变大以致产生温度的衰减,产生不能闪出充分
的蒸汽,使闪蒸过程效果减少,影响闪蒸质量。
因此,通过控制加压
时热源处温度,提高加压力,可以提高闪蒸效果,达到质量的提高。
4 蒸汽形成原理
在相容的容器内,加热和加压的食物对应的温度和压力都要高于在空气中的温度和压力,低温的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容器体积内,经受着高温,高压,水分就可以通过气液两相的转变从液态转变为气态,从而产生蒸汽,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以上就是闪蒸的原理,只要掌握压力、温度调节,以及气液转变原理,就能够用闪蒸加工食物,得到理想的效果。
闪蒸罐工作原理

闪蒸罐工作原理
闪蒸罐是一种常用的蒸发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将液体迅速蒸发,从而实现物质分离的目的。
闪蒸罐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加热和增压:将待蒸发的液体通过管道输入闪蒸罐,然后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高于其饱和蒸汽压的值。
同时,闪蒸罐内的压力也通过增压器增加到高于室温条件下的压力。
2. 闪蒸过程:当液体进入闪蒸罐内,由于其温度高于饱和蒸汽压,液体中的部分分子能够从液态迅速转变为气态,形成闪蒸蒸汽。
这个过程称为“闪蒸”。
3. 分离:闪蒸蒸汽含有液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而闪蒸后的液体则相对较为浓缩。
接下来,通过闪蒸罐顶部的蒸汽排放管将闪蒸蒸汽排出,同时通过底部管道将浓缩后的液体流出。
4. 回收和再利用:排出的闪蒸蒸汽可以经过冷凝器冷却,将其重新转变为液态,然后通过液体收集系统进行回收。
由于闪蒸蒸汽中含有挥发性成分,这种回收可以带来较高的产品收率。
总体来说,闪蒸罐通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迅速蒸发,实现了液体的分离。
其应用广泛,常见于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中,用于提取和浓缩挥发性成分,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加热炉工作原理

另外,加热炉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对流传播的过程。在加热炉内部,加热元件产生高温时会使空气或其他流体受热膨胀,形成对流气流,这些对流气流会带走热量,加快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升高。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快速加热的物体,以及需要在气氛控制下进行加热的情况。
综上所述,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多种热传递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加热炉可以实现对各种材料的加热,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加工、烘烤、熔炼等需求。加热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加热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介绍的加热炉工作原理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热炉工作原理
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物体来提高其温度,以达到加工、烘烤、熔炼等目的。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等热学知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加热炉的工作原理。
首先,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播的过程。在加热炉内部,加热元件产生高温,热量通过传导作用传递给被加热的物体,使其温度升高。这种方式适用于金属、陶瓷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
闪蒸罐的工作原理

闪蒸罐的工作原理
闪蒸罐是一种常用于蒸馏、提纯、浓缩等过程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原料进料:将待处理的混合物通过进料管道注入闪蒸罐中。
2. 压力调节:通过调节罐内的压力阀,使罐内压力维持在设定的数值范围内。
3. 加热:向闪蒸罐中输入热量,使罐内液体迅速加热至沸腾温度。
4. 闪蒸过程:由于罐内压力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液体在瞬间沸腾并迅速转化为饱和蒸汽。
5. 分离:饱和蒸汽通过罐内的出料管道进入分离设备,从而与其他组分进行分离。
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和物料特性,闪蒸罐还可以配备搅拌装置或加热蒸汽等辅助设备,以提高罐内液体的均匀性和传热效率。
它能够实现高效的蒸馏和浓缩过程,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等诸多领域。
高压蒸汽闪蒸的原理是什么

高压蒸汽闪蒸的原理是什么一、高压蒸汽的生成
1. 在锅炉中燃烧燃料将水加热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2. 通过调节锅炉出口阀门,可以获取不同参数的高压蒸汽。
3. 一般工业采用压力范围为0.4-4MPa的中高压蒸汽。
二、闪蒸原理
1. 高压蒸汽进入闪蒸室,突然膨胀,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
2. 高压与低压混合,产生极端干燥的过热蒸汽。
3. 热力传递极快,在毫秒内迅速加热物体表面。
三、热力学过程分析
1. 高压蒸汽中的潜热转变为干燥物体表面的感热。
2. 水分快速蒸发降低物体表面温度。
3. 热量迅速从内部向外部传导,表层水分爆炸性气化。
四、工艺参数设计
1. 蒸汽压力:通常1.5-3MPa。
2. 蒸汽温度:最好控制在200-240C。
3. 闪蒸时间:一般几秒至十几秒。
4. 真空度:落差越大闪蒸效果越好。
五、应用范围
高压蒸汽闪蒸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木材、医疗及工业产品的快速杀菌、灭虫和干燥等领域。
综上所述,高压蒸汽闪蒸可快速实现物体表面加热和干燥,对提升许多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但需要精确控制工艺参数,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蒸罐
闪蒸就是高压的饱和水进入比较低压的容器中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使这些饱和水变成一部分的容器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和饱和水。
现象:
物质的沸点是随压力增大而升高,那么是不是压力越低,沸点就越低呢。
那好,这样就可以让高压高温流体经过减压,使其沸点降低,进入闪蒸罐。
这时,流体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沸点。
流体在闪蒸罐中迅速沸腾汽化,并进行两相分离。
使流体达到气化的设备不是闪蒸罐,而是减压阀。
闪蒸罐的作用是提供流体迅速气化和汽液分离的空间。
形成原因:
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时,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许的最高温度。
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化成蒸汽。
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者叫饱和水显热。
在同样大气压力下将饱和水转化成蒸汽所需要的热叫“潜热”。
然而,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加热水,那么水的沸点就要比100℃高,所以就要求有更多的显热。
压力越高,水的沸点就高,热含量亦越高。
压力降低,部分显热释放出来,这部分超量热就会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部分水被“闪蒸”成蒸汽。
实际情况:
闪蒸在管道系统中出现,容易对阀门产生汽蚀损坏,可以选择反汽蚀高压阀,其特点是多次节流分摊压差,也可以选用耐汽蚀冲刷材料。
闪蒸也可以作为能源,被利用在热力发电厂中锅炉排水的回收和地热发电中。
应用:
闪蒸主要应用在热力发电厂中锅炉排水的回收和地热发电中。
加热炉工作原理
液体(气体)燃料在加热炉辐射室(炉膛)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并以它作为热载体,流向对流室,从烟囱排出。
待加热的原油首先进入加热炉对流室炉管,原油温度一般为29。
炉管主要以对流方式从流过对流室的烟气(9)中获得热量,这些热量又以传热方式由炉管外表面传导到炉管内表面,同时又以对流方式传递给管内流动的原油。
原油由对流室炉管进入辐射室炉管,在辐射室内,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主要以辐射方式将热量的一部分辐射到炉管外表面,另一部分辐射到敷设炉管的炉墙上,炉墙再次以辐射方式将热辐射到背火面一侧的炉管外表面上。
这两部分辐射热共同作用,使炉管外表面升温并与管壁内表面形成了温差,热以传导方式流向管内壁,管内流动的原油又以对流方式不断从管内壁获得热量,实现了加热原油的工艺要求。
加热炉加热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火焰的强弱程度(炉膛温度)、炉管表面积和总传热系数的大小。
火焰愈强,则炉膛温度愈高,炉膛与油流之间的温差越大,传热量越大;火焰与烟气接触的炉管面积越大,则传热量越多;炉管的导热性能越好,炉膛结构越合理,传热量也愈多。
火焰的强弱可用控制火嘴的方法调节。
但对一定结构的炉子来说,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炉膛温度达到某一值后就不再上升。
炉管表面的总传热系数对一台炉子来说是一定的,所以每台炉子的加热能力有一定的范围。
在实际使用中,火焰燃烧不好和炉管结焦等都会影响加热炉的加热能力,所以要注意控制燃烧器使之完全燃烧,并要防止局部炉管温度过高而结焦。
二、加热炉的运行参数
炉膛温度(挡墙温度)
炉膛温度一般指烟气离开辐射室的温度,也就是烟气未进入对流室的温度或辐射室挡火
墙前的温度,是加热炉运行的重要参数。
在炉膛内(辐射室)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是通过辐射和对流传给炉管的。
传热量的大小与炉膛温度和管壁温度有关。
原油从加热炉中获得的热量其中有以辐射传热为主。
辐射换热与火焰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高温区中,辐射受热面的吸热效果要比对流受热面的效果好,吸收同样数量的热量,辐射换热所需的受热面积即金属消耗量要比对流换热的少。
设计时选取的炉膛温度值决定着加热炉辐射受热面及对流受热面之间的吸热量比例。
炉膛温度高,辐射室传热量就大,所以炉膛温度能比较灵敏地反映炉出口温度。
但是从运行角度考虑,炉膛温度过高,辐射室炉管热强度过大,有可能导致辐射管局部过热结焦同时进入对流室的烟气温度也过高,对流室炉管也易被烧坏,使排烟温度过高,加热炉热效率下降。
所以炉膛温度是保证加热炉长期安全运行的指标。
在输油加热炉中炉膛温度最高不超过&。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是烟气离开加热炉最后一组对流受热面进入烟囱的温度。
排烟温度不应过高,否则热损失大。
在操作时应控制排烟温度,在保证加热炉处于负压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应降低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调节一般用控制进风量,即调整过剩空气系数的办法。
降低排烟温度,可减少加热炉排烟热损失,提高热效率,从而节约燃料消耗量,降低加热炉运行成本。
但排烟温度过低,使对流受热面末段烟气与载热质的传热温差降低,增加了受热面的金属消耗量,提高加热炉的投资费用。
因此,排烟温度的选择要经过经济比较。
在选择最合理的排烟温度时,还应考虑低温腐蚀的影响。
由于燃料中的硫在
燃烧后可生成+,它在烟气中和水蒸气形成硫酸蒸气,当受热面壁温低于硫酸蒸气的露点温度时,硫酸蒸气就会冷凝下来,腐蚀壁面金属。
如受热面壁温低于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时,则水蒸气也会凝结在管壁上,加剧了腐蚀,并且容易引起堵灰。
降低露点,减少腐蚀和积灰的措施有:净化燃料油。
目前国外已有应用,但能否广泛应用还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