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16年4.26疟疾日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doc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doc

XXXXX医院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6年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根据XXX卫生局关于印发《2016年XXX本地疟疾疫情处理及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巩固我市消除疟疾目标成果,我院疾病预防控制科与感染性疾病科共同在我院门诊大厅外侧设置咨询台开展了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4月26日上午,我院在门诊大厅外侧开展了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的专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设立了宣传咨询台、宣传展板、LED屏,通过发放宣传单、折页,提供义诊咨询和现场解答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共计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40余人次。

本次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了疟疾的危害、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科普知识,进一步加强了广大群众对疟疾防治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尤其增强了一些重点人群,特别是赴国内、境外疟疾高度流行区务工和旅游人群的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对我市防范境外疟疾输入,巩固消除疟疾目标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XXXX疾控科
二 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2016年疟疾日宣传资料

2016年疟疾日宣传资料

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第九个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2016年4月26日主讲人:何飞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

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消除疟疾,从防蚊虫开始。

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

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

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治疗恶性疟使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2016.4.26茶坝乡卫生院。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导读:全国疟疾宣传日是提高全民疟疾防治意识,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实现辖区消除无疟疾的目标而设立的。

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一)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二)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

(三)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四)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五)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六)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

二、面向医务人员的核心信息(一)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须查疟原虫。

(二)医疗机构如无治疗疟疾药品,可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

三、面向出入境人员的核心信息(一)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

(二)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

(三)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

(四)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1.什么是疟疾?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

气温热的`地方最容易的这种病。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

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

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及卵形疟原虫4种,引起的病症表现不同。

2.疟疾的潜伏期有多长?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称潜伏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抵抗力较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也较长。

3.哪些人群易感染疟疾?所有的人均可感染疟疾,而且可以重复感染。

到河谷地带劳作的人、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的人、出入边境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疟疾有什么发病特点?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繁殖情况的影响。

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利于按蚊孳生。

因此,北方疟疾有明显季节性,而南方常年流行。

4月26日疟疾日宣传内容

4月26日疟疾日宣传内容

4月26日疟疾日宣传内容
4月26日是世界疟疾日,宣传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加强疟疾防治意识:提高公众对疟疾防治的认识,让大家了解疟疾的传播途径、症状特征、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

2. 推动疫苗研发:加强疫苗的研发,让更多人受益于疟疾疫苗的保护,减少疟疾的传播。

3. 打击疟疾贸易:禁止疟疾药物的非法贸易,以及加强打击疟疾相关贸易的力度。

推广使用可靠的疟疾检测和药物。

4. 支持疟疾防治:设立基金,为疟疾防治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教育、增加救援设备、研究和开发新药等。

通过这些宣传内容,可以提高公众对疟疾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鼓励政府、NGO、企业和公众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疟疾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

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

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

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东南亚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我县本地疟疾已很少,但由于目前我县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

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安徽、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东南亚和非洲。

我县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全部是在东南亚务工时感染的病人。

因此,到以上地区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曾到东南亚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乡镇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连吃8天药就能把病治好。

“求神拜佛”,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复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安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疟疾宣传资料

疟疾宣传资料

预防疟疾知识宣传资料
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一、蚊虫叮人传播疟疾,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蚊子叮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

(蚊虫叮疟疾传)
二、疟疾的症状是先发冷后发热得了疟疾,典型的症状是定期发作,开始时发冷,往往要盖几条被子,接着发高烧,发热后,病人大出汗,体温渐退浑身乏力,嗜睡,直至下一次发作。

(先发冷后发热)
三、得了疟疾要相信科学及时求医疟疾病人会出现贫血,脾、肝肿大,严重损害健康。

特别是恶性疟疾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发病后不少人往往不去就医,贻误了病情。

因此,得了疟疾一定要及早去找医生看病。

采血镜检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信科学看医生)
四、服足八天药、彻底清除病根医生对疟疾病人,必须进行正规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疟疾应服用不同的药物和药量。

要根治疟疾就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及时服药并服足规定的药量,切勿随意服服停停。

(服足药除病根)
五、防蚊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蚊子叮吸人血是传染疟疾的主要途径,所以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疟疾病人,防蚊叮咬是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疟疾传染的好办法,晚上睡觉应使用蚊帐,用有药水泡过的蚊帐更好。

上山下田劳作时,应在裸露的身体部位涂上防蚊药水。

(挂药帐防蚊叮)
六、齐动手、搞防治、保健康、奔小康屋内喷洒药水杀灭蚊虫,屋外排除积水,疏通沟渠防治蚊虫孳生。

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方法。

防治疟疾,保护健康是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灭蚊虫防传病)。

4月26日疟疾宣传日

4月26日疟疾宣传日

4月26日疟疾宣传日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二、疟疾怎样传播的?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

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大约为9-14天。

三、疟疾都有哪些典型症状?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4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复重上述发作。

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但间日疟在发病初期常有每日发作者;恶性每日发作一次,但在间歇期患者体温不恢复正常,呈口留形或双峰型。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

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

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四、疟疾有哪些并发症?凡出现严重并发症,并需住院治疗的疟疾患者为重症疟疾。

其中,脑型疟多见。

脑型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绝大部分由恶性疟发展而成,以儿童,特别是幼儿及无免疫力的患者为多见。

预后凶险,治疗不当常致死亡。

常见的症状有昏迷、惊厥、层僵直和呼吸加深、过度换气、换气降低常伴有眼球震颤和流涎、间歇性呼吸常伴有瞳孔对光的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以及视网膜出血、水肿、动脉搏动、静脉扩张和外周血管萎陷、乳头水肿等;大部分患者的体温达39℃-40℃,但亦有体温正常甚至偏低者,往往伴重度贫血和高原虫血症。

五、如何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

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预防疟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预防疟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预防疟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1.什么是疟疾?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

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

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

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进行预防,药物预防是有效的,流行地区的婴儿和孕妇及新进入流行地区的易感者都应采用适当药物预防。

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消除蚊子孳生地。

居室、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灭蚊剂或用蚊香驱杀蚊虫。

另外,傍晚时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蚊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等都可有效防蚊。

迁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
第九个全国疟疾日宣传资料 2016年4月26日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日疟三种。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

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传疟媒介按蚊
蚊子有许多种,但只有按蚊可传播疟原虫。

我们平时在傍晚能见到的叮人或动物的蚊子是按蚊或库蚊,其区别是:
库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平行,翅膀上大多无斑点。

按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呈角度,所有按蚊的翅膀上都有黑、白斑点
疟疾的发作过程
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临床分型主要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上;三日疟3年以上,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

但近年来,我国先后出现输入性的恶性疟疾病例,应值得警惕。

恶性疟疾的特点是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疟疾的诊断通过临床诊断、血涂片镜检疟原虫和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方法。

消除疟疾,从防蚊虫开始。

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

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

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治疗恶性疟使用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疗效较好。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传染病。

于夏秋季节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由于受全球气温变暖、疟疾传染病媒介中华按蚊密度显著升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疟疾疫情出现明显回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出现的输入性病例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疟疾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贵在加强个人防护与及时发现、治疗病人,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的预防疟疾,有必要了解一下疟疾是怎么样一回事。

2016年4月26日
主讲人:刘安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