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合集下载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

疟疾的防治知识点总结疟疾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防治疟疾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疟疾的防治知识点,包括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疟疾的传播途径。

一、疟疾的传播途径1. 蚊子叮咬: 疟疾主要通过感染了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感染了疟原虫的蚊子吸取人类的血液后,将疟原虫注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

2. 输血或器官移植: 在罹患疟疾地区,输血或器官移植也是疟疾传播的途径之一。

如果受血者或受体来自一个疟疾流行区域,那么他们可能会感染疟疾。

3. 垂母传播: 孕妇将疟原虫传给胎儿的过程称为垂母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在一些疟疾流行地区尤为常见。

二、疟疾的预防措施1. 预防蚊虫叮咬: 在疟疾流行区域,防止蚊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穿长袖、长裤等方式来预防蚊虫叮咬。

2. 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前往疟疾高风险地区。

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区,应当提前向医生咨询并采取预防措施。

3. 疫苗接种: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推出了疟疾疫苗,该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疟疾的发病和传播。

因此,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积极接种疫苗。

4. 定期检测和治疗: 在疟疾流行地区,居民应定期进行疟原虫检测,并在感染疟原虫时及时进行治疗。

5. 环境卫生管理: 在疟疾流行地区,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蚊虫的滋生,并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消毒。

6.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疟疾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

三、疟疾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奎宁、氯喹、蒂奎宁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疟原虫的感染,并缓解疟疾的症状。

2. 综合治疗: 对于重症疟疾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疟药物治疗、补液和支持性治疗等。

3. 预防复发: 发病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以确保疟原虫被完全清除,防止疟疾复发。

四、疟疾的防治工作1. 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疟疾流行地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蚊虫的防控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概述: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流行病学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

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临床表现和诊断: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间疟三种。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

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即为疟疾: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预防和控制: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

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

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

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

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

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

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

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

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疟疾防治措施

疟疾防治措施

疟疾防治措施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疟疾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并死亡,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此,预防和控制疟疾是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疟疾的基本知识1.疟疾的病原体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有4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分别是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的恶性疟疾、传入性恶性疟疾和病程较长的三日疟疾和四日疟疾。

其中,恶性疟疾危害最大,是导致疟疾死亡的主要病原。

2.疟疾的传播途径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感染者的寄生虫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目前已知传播疟疾的按蚊主要有按蚊和埃及伊蚊。

3.疟疾的症状疟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10-28天。

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贫血等。

恶性疟疾的症状更为严重,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

二、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按蚊防治由于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因此防止按蚊的繁殖和灭除成蚊是疟疾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具体措施包括:(1)环境治理:清除繁殖场所,减少水源、除去积水、清除杂草、破损容器等,避免按蚊在人类居住区的繁殖。

(2)化学防治:使用杀蚊剂喷洒和散布,杀灭成蚊,减少传染机会。

(3)生物防治: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注射杀虫剂和释放控制蚊的天敌等,对按蚊进行有效控制。

2.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预防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包括:(1)使用驱蚊剂和灭蚊药品:在疟疾高发地区,人们需要定期使用驱蚊剂和灭蚊药品,保护自己不受按蚊叮咬。

(2)穿着长袖长裤:在按蚊多的地区居住和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可以很好的预防按蚊叮咬。

3.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监测疟疾疫情,以便及早采取控制措施,遏制疟疾的传播。

同时,对疟疾病例进行及时的报告和管理,有效避免疟疾的流行。

4.疫情干预当出现疟疾疫情爆发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包括加强按蚊防治、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加大宣传力度等,以迅速遏制疟疾的传播。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1、病因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

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

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

在丘陵地区那么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

在**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屡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病症可较轻,甚至无病症。

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病症较重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

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

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

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

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那么不受季节限制。

二、分类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我国虽然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但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少见,卵形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凶险型疟疾主要见于恶性疟。

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

(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

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

(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

(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以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4)胃肠型:有明显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

本型是凶险型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一型。

三、临床表现出汗异常、肝肿大、脾肿大、发热冷热交替、血骨髓或痰涂片找到疟原虫、周期性畏寒发热出汗热退病症、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间歇性寒颤急性面容一般病症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是被国际公认的最大的蚊媒传播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

患病的人可能会出现高热,全身酸痛,肌肉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疟疾的病原体是什么?疟疾是由一种叫做疟疾原虫Plasmodium的细菌引起的,它通过叮咬该病原体的传播蚊来传播给人类。

三、疟疾有哪些症状?疟疾的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痛,全身酸痛,呕吐,腹泻,皮疹,发烧,心律失常,淋巴结肿大等。

四、怎样预防疟疾?1、用蚊帐或蚊帐窗等网状物对蚊子进行防护。

2、清理居家的周围杂物,以免形成蚊子种植的湿热环境。

3、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

4、注意进行室内防蚊,如使用添加杀虫剂的蚊帐,定期更换蚊帐,使用蚊香板,虫灯等。

5、涂抹抗蚊虫药物如椰子6、注意预防被蚊子叮咬,尤其是在晚上外出活动时多穿长衣长裤等,以及注意居家预防,尤其是晚上,应该及时关门窗,如果有灯光就应该关闭,并多拥有灭蚊器等。

7、及时就医,如果发现有可疑的疟疾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五、治疗疟疾的方法有哪些?1、合理进食补充水分,吃营养均衡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碱性饮料、鱼类和鸡蛋,少吃油腻食物。

2、解热抗炎药物可以使用抗炎镇痛药物来缓解发热和全身疼痛,但若发热超过38°C,则建议就诊。

3、药物治疗抗疟药物,如盐酸咪唑酮和替硝唑等,可以有效治疗疟疾,但病情恶化时可能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免疫抗体,抗凝血物质等。

4、免疫调节为了防止疟疾再次发作,可以服用一种叫做“免疫调节剂”的药物,如果病情恶化,可以考虑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加强剂。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疟疾防治知识疟疾俗称“打摆子”、“打脾寒”,是目前全球广泛关注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已进入消除阶段,“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多数国家和地区是疟疾的高流行区,尤其是恶性疟流行仍较严重,出国旅游和务工要警惕疟疾!!!一、疟疾的感染疟疾主要是由蚊子(按蚊)传播的。

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病原体疟原虫进入蚊体并在其体内发育后,蚊子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将蚊体内的疟原虫传给健康人。

二、疟疾的种类疟疾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四种,分别由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疟原虫引起。

目前,我省现只有间日疟流行,时常有从非洲、东南亚及我国云南、海南输入恶性疟,三、疟疾的症状疟疾发作的前几天,可有轻度的畏寒、低烧,拌有疲乏、头疼、全身不适等。

典型的疟疾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烧和出汗间歇性发作,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过后患者自感良好,体温常在正常范围内。

有的一天发作一次,有的隔天发作一次。

四、患上疟疾后及时看医生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从国外高疟区回归人员,一旦有发冷、发烧、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看医生,查血镜检疟原虫,即可确诊。

五、疟疾的治疗一旦确诊为疟疾病人,可得到免费治疗。

1、疟疾病人治疗(间日疟):用氯喹和伯氨喹八日疗法(成人剂量)治疗。

用法:氯喹:第1天:4片;第2-3天:每天2片;伯氨喹:每天3片,连服8天。

2、疟疾病人休根治疗(间日疟):对上一年患过间日疟的病人,于第二年3月份用伯喹八日疗法进行休根治疗。

用法:伯氨喹:每天3片,连服8天。

六、疟疾的预防1、防止蚊子叮咬:在疟疾流行季节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施,对野外露宿的人员,应使用驱避剂和使用蚊帐,避免蚊虫叮咬。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疟疾防治健康科普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疟疾防治这档子事儿,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疟疾就像个淘气的小妖怪,一旦缠上你,那可真够你受的!就
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吧,他之前不小心感染了疟疾,哎哟喂,那难受劲儿,又是发烧又是发冷,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头。

咱可得好好防着这个“小妖怪”,不能让它有可乘之机呀!
怎么防呢?首先得注意卫生,就像每天要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要把周围
的环境打扫干净,别给蚊子滋生的机会。

蚊子可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媒介呀,就好比是疟疾“小妖怪”的交通工具!咱得把这些“交通工具”给破坏掉。

还有呀,夏天到了,别嫌麻烦,出门的时候喷点花露水、抹点风油精啥的。

晚上睡觉一定要挂好蚊帐,这蚊帐就像是你的保护罩,把蚊子都挡在外面。

你说要是没了这个保护罩,那蚊子不就随便咬你了嘛?
另外,要是你去一些疟疾高发的地区,那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带上预防
的药物,不做无准备之仗,对吧?
总之,疟疾防治真的不能马虎。

咱们得重视起来,毕竟这关系到咱们自
己的身体健康呀!难道你不想健健康康的,每天都活力满满吗?所以呀,一定要把这些防治知识牢记在心,行动起来,别让疟疾这个“小妖怪”找上你!。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使用蚊帐 防 止 蚊 虫 叮 咬 是 预 防 疟 疾 的 最 好 方 法
2000年非洲国家防治疟疾首脑会议上,工作 人员正在搭建一个“全球最大”的蚊帐。
防治策略
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 则,坚持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 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 继续重视和加强区域性防治工作,完善联防联控机制;
三种蚊子停留姿态
按蚊
库蚊
伊蚊
嗜人按蚊
中华按蚊
疟疾流行特征
传染病源:疟疾病人、带疟原虫者。
(只有末稍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有 传染性)
传播途径:①蚊叮咬皮肤 媒介:雌性按蚊(带子孢子者) ②少数为输血 ③偶有胎盘途径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各型疟疾间无交叉免疫且免疫力短。
①高疟区,成人发病率较低, ②儿童和外来人口发病率较高。
它们分别引起 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
认识过程
1880年,法国军医Laveran (1845~1922)在 血液中查到疟原虫。后证实:疟疾是由疟原虫 寄生于红细胞所引起。
1891,Romanowsky 发展了疟原虫血片染色法 ( Gimsa stain )
1898,英国人 Ross (1857~1932)在印度,首先 在家蚊 ( C. fatigans ) 体內发现鸟类疟原虫的生 活史, 之后在西非于疟疾媒介按蚊( A. gambiae; A. funestus )体內发现了人类疟原虫的生活史。
(二)阶段目标
1.所有三类县,到2015年,实现消除疟 疾的目标。 2.所有二类县以及除云南部分边境地区 外的一类县,到2015年,无本地感染疟 疾病例;到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 标。 3.云南边境地区的一类县,到2015年, 疟疾发病率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到 2017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2020 年,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

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国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

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

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我区已连续三年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疟疾病例,但由于目前我区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每年都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

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

我区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都是在非洲国家感染的病人。

因此,到非洲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
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当地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

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服药就能把病治好。

“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休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