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A1-A2型题 3)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A2型题1.据2001年的统计,以下国家和地区的献血比例不正确的是A.瑞士9.1%B.荷兰4.6%C.日本5.5%D.中国香港2.9%E.中国澳门5%正确答案:C解析:日本的献血比例为4.8%。
2.以下关于临床用血量估算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一段时间内,根据特定人群或一定数量的急诊床位数需用的血液单位进行评估B.对每周、每月和每年的血液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血液需求数量C.每年每个急诊床位需使用6.7单位血液(400ml/单位)D.6.7乘以医院急诊床位数为每年所需血液单位数近似值E.所需血液的单位数是国家人口的2%正确答案:C解析: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年每个急诊床位需使用6.7单位血液(此处为450ml/单位)。
3.关于献血场所管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献血场所应有充足的设施,布局合理,能满足献血工作和献血者以及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要求B.献血前征询和体格检查应对献血者的隐私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C.应具有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场所D.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消除导致献血者记录或标识差错的潜在因素E.急救设施应邻近采血室,以便应急正确答案:C4.流动采血监控工作不包括A.再次献血者人数B.已献血者人数C.末次献血者人数D.被排除献血者人数E.延期献血者人数5.采血静脉穿刺时正确的是A.用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B.用5%~10%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消毒C.消毒面积≥8cm×8cmD.用拇指、示指持穿刺针针柄部位E.针尖入静脉后固定其位置以便采血正确答案:A6.对采血者手指消毒效果的质控检测标准为A.0CFU/cm2B.10CFU/cm2C.15CFU/cm2D.20CFU/cm2E.25CFU/cm2正确答案:B7.流动采血点应达到的标准要求不包括A.清洁的水源供应B.方便的公厕条件C.充足的光线D.保证一定的采血时间E.保证采血后的休息正确答案:D解析:需要充足的采血时间。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输血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输血前只需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姓名即可B、输血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C、输血过程中,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D、输血后,受血者无需进行任何观察和记录2、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检查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B、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C、评估受血者的血液质量D、排除供血者血液中的病原体3、输血前必须完成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确认患者血型B、检查受血者红细胞是否凝集C、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血型抗体D、验证受血者与供血者红细胞之间的相容性4、下列哪种成分输注最可能引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A、红细胞悬液B、血小板C、血浆D、冷沉淀5、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一度过敏反应时,以下哪种处理措施最为适宜?()A、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组胺药物B、继续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C、停止输血,加大输血速度D、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大量补液6、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检查血液是否有细菌感染B、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C、确认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是否兼容D、检测血液中的溶血标记7、题干:患者因外伤大量失血,急需进行输血治疗。
在输血前,护士应首先检查以下哪项?A、血型B、血液有效期C、血液保存温度D、血液质地8、题干:患者,男性,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下哪项措施最适宜?A、暂停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B、继续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C、增加输血速度D、给予解热镇痛药物9、在临床输血中,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输血反应发生?A、血型不合B、急性溶血反应C、微血管栓塞D、发热反应 10、下列哪种血液制品最易导致HLA同种免疫?A、红细胞制品B、血小板制品C、血浆制品D、白细胞制品11、输血前,为防止血液成份破坏,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在何种温度下?A、2-8℃B、4-6℃C、10-12℃D、15-18℃12、患者出血量达到全身血容量的多少时,可能会引发休克?A、10-20%B、20-30%C、30-40%D、40-50%13、关于血液成分制品的保存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血及红细胞悬液在4℃±2℃条件下保存B. 血小板在4℃±2℃条件下保存C. 新鲜冰冻血浆在-18℃以下保存D. 冷沉淀在4℃±2℃条件下保存14、关于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目的是检测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是否存在免疫性不相容B. 主侧配血是指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C. 次侧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D. 若主侧出现凝集反应,则可直接进行输血15、在输血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导致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A、受血者血型与供血者不符B、血液保存不当C、输血速度过快D、血液温度过高16、在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不是必须进行的?A、受血者血型鉴定B、供血者血型鉴定C、交叉配血试验D、血常规检查17、下列哪项不是 Rh 血型系统的抗原?A、A、D抗原B、B、E抗原C、C、c抗原D、D、d抗原E、E、e抗原18、在血液成分输注中,下列哪种成分最适合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全血B、浓缩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血小板浓缩悬液E、新鲜冰冻血浆19、在输血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受血者对供血者血液中某种成分发生了严重的输血反应?A、供血者和受血者ABO血型不符B、受血者出现溶血反应C、受血者出现发热反应D、供血者血液中存在自体抗体 20、在红细胞保存期间,不正确的温度控制可能导致哪种有害后果?A、红细胞形态变化B、血浆蛋白变性C、红细胞储存时间缩短D、白细胞抑制21、下列哪种血型抗原是最常见的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A、ABO血型系统中的B抗原•B、Rh血型系统中的D抗原•C、MNSs血型系统中的M抗原•D、Kell血型系统中的K抗原•E、Duffy血型系统中的Fya抗原22、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如果主侧出现凝集反应,这表明什么?•A、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相容•B、供者血清与患者红细胞相容•C、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不相容•D、供者血清与患者红细胞不相容•E、以上都不是23、在输血前,对红细胞进行血型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输血安全B. 确保输血效果C. 确保输血速度D. 确保输血量24、患者,男,45岁,因外伤性脾破裂需进行输血治疗。
输血技术(师)考试题库【真题+章节题库】

输血技术(师)考试题库【真题+章节题库】输血技术(师)考试题库【真题精选+ 章节题库】第一部分真题精选输血技术(师)考试(基础知识)真题精选及详解 2 A1/A2 型题1. 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
A. 信息的告知B. 信息的透明C. 信息的公开D. 信息的保密E. 信息的形式:A :知情同意的知情要素包括信息的告知与理解。
2. 患者应该尽可能只接受()。
A, 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细胞B, 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C, 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血浆制品D, 虽然不是最安全,但临床上有效的某一种血液成分E, 临床上有效且能够提供最大安全性的某一种血液成分:E :临床输血安全第一,再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血液制品。
3. 适合用紫外线消毒的是()。
A. 手术敷料B. 平皿C, 抗血清D, 无菌操作台E, 细胞培养液:D :无菌操作台配有紫外线消毒灯,一般适合用紫外线消毒。
手术敷料适用于用高压蒸汽灭菌;生物医学制品用电离辐射灭菌法。
平皿可以用纱布和牛皮纸单独包扎好,采用高温高压湿热灭菌法。
细胞培养液适用于滤过除法除去杂菌。
4,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缓冲pH 运输营养物质运输铁调节体温运输。
2 和CO, :E :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其中血红蛋白来完成的,其功能有二,一为运输。
2 和C0 2(主要功能),另一为对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因为红细胞内也存在一些缓冲对。
5.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
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菌群失调症A. B. C:E:菌群失调症是由于宿主和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出现数量和质量变化,原来在数量和毒力上处于劣势的细菌或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在临床上发生菌群失调症或称菌群交替症。
主要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预防菌群失调症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
6. 以CD3 为标志的细胞是()。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1.定量测定血小板抗体的方法是A.免疫荧光技术B.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实验C.单克隆抗体免疫固定血小板抗原方法D.淋巴细胞毒试验E.分子生物学方法正确答案:C2.全自动血型仪在进行血型判读时,不需要哪个参数A.吸光度B.吸光度比值C.积分面积D.凝集点数E.凝集强度正确答案:E3.试剂质控正确的是A.每批次试剂在正式使用前进行一次即可B.每月第一个工作日进行C.每周一进行D.每次试验前进行E.每天进行3次正确答案:D4.进行试剂质控应在A.试验前B.试验中C.试验后D.怀疑试剂有问题时E.怀疑实验结果不准确时正确答案:A5.关于血型检测室内质控错误的认识是A.每次试验前进行试剂质控B.严格按照SOP进行检测C.控制实验室温湿度D.实验设备要定期保养、校准E.不包括人员培训正确答案:E6.哪个不是HLA遗传特点A.多态性B.连锁不平衡C.单体型遗传方式D.显性遗传E.隐性遗传正确答案:E7.目前HLA最准确的分型技术是A.基因分型技术B.淋巴细胞毒试验C.纯合子分型细胞分型D.预处理淋巴细胞分型E.抗人球蛋白-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正确答案:A8.下列哪种血型抗原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依据A.ABOB.RhC.HLAD.HPAE.Gm正确答案:C9.关于全血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血包括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所有成分B.全血是指血液离体后加入含保养液的血袋中,不做任何加工处理C.血液离体后在一定时限内仍保持原循环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性质D.保存期内的全血均可为受血者提供各种血液成分E.全血是制备各种血液成分的原料正确答案:D解析: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
它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起缓冲作用。
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变化。
如全血在4℃,保存1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Ⅷ因子在全血中保存1天后活性下降50%,此后在同一水平维持较长时间。
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种血型抗体属于天然抗体?A、A型血中的抗A抗体B、B型血中的抗B抗体C、O型血中的抗A抗体D、AB型血中的抗A抗体答案:C 解析:O型血中的个体由于缺乏A和B抗原,体内可以自然产生针对A和B抗原的天然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
这些抗体属于天然抗体,因为它们在没有接受过输血或妊娠的情况下就已经存在。
其他选项中的抗体通常是通过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反应产生的。
2、在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结果异常可能导致输血反应?A、血红蛋白水平升高B、血小板计数正常C、血清中存在抗D抗体D、血清中存在抗A1抗体答案:C 解析:在输血前,血清中存在抗D抗体可能导致输血反应,特别是当受血者血型为Rh阴性,而供血者血型为Rh阳性时。
这种情况下,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会被受血者的抗D抗体识别并破坏,导致溶血反应。
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和血小板计数正常通常与输血反应无直接关联。
抗A1抗体通常与A1抗原相关,而不是导致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
3、题干:在输血技术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血液制品的范畴?A、全血B、血浆C、红细胞悬液D、白蛋白答案:D解析:血液制品是指从血液中提取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用途的产品,包括全血、血浆、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等。
而白蛋白是血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它本身并不是从血液中提取的制品,因此不属于血液制品的范畴。
选项D正确。
4、题干:在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暂停输血?A、血红蛋白浓度正常B、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C、白细胞计数略高于正常值D、红细胞沉降率略快答案:B解析:在输血前,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时,应暂停输血。
因为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输血过程中可能加重出血风险。
选项B正确。
其他选项A、C、D的异常结果虽然可能提示身体某些状况,但不直接关系到输血的安全,因此不应暂停输血。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3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3(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A2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不是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分数:2.00)A.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B.穿刺不顺,损伤组织太多C.抽血速度太快D.抗凝血用力震荡E.血液注入容器时取下针头√解析:解析:标本采集时,如不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注入容器,会造成标本溶血。
故答案E是正确的。
2.ICSH和WHO推荐的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是(分数:2.00)A.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B.SLS-Hb法(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血红蛋白法)C.HiN3法(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D.AHD法(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E.CTAB法(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血红蛋白测定法)解析:3.下列有关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室间质评是由各医院或医疗单位组织的√B.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C.帮助校正试验结果的准确性D.提高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可比性E.提高本地区、本省或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解析:解析:室间质评是由质控中心(如卫生临床检验中心等)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定期、连续、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实验结果。
故A选项是错误的。
4.WHO推荐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常规方法是(分数:2.00)A.温氏法B.微量法√C.电阻抗法D.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法E.放射性核素法解析:5.当血细胞通过血液分析仪的计数小孔时,形成的脉冲高度代表(分数:2.00)A.血细胞数量B.血细胞直径C.血细胞质量D.血细胞变异系数E.血细胞体积√解析:6.MDA法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为(分数:2.00)A.9.3±1.7天B.5.4±2.5天C.10.8±4.2天√D.12±3.2天E.以上都不对解析:解析: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测方法为丙二醛(MDA)法或血栓烷B 2(TXB 2)法,其MDA法参考值为10.8±4.2天。
中级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

中级输血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检查是:A. 血型鉴定B. 交叉配血C. 血常规检查D. 肝功能检查答案:B2. 以下哪种血型的血液可以作为通用供血者?A. O型B. A型C. B型D. AB型答案:A3. 输血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血?A. 输血速度过快B. 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C. 输血袋破损D. 输血袋内血液颜色异常答案:C4.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不适合冷藏保存?A. 红细胞悬液B. 血浆C. 血小板D. 冷沉淀答案:C5. 以下哪种输血反应属于非溶血性反应?A. 过敏反应B. 溶血反应C.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D. 急性肺损伤答案:C6. 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A. 过敏反应B. 细菌污染C. 溶血反应D. 循环负荷过重答案:C7.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需要特别注意输注速度?A. 红细胞悬液B. 血浆C. 血小板D. 冷沉淀答案:C8. 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是为了检测:A. 血型B. 抗体C. 抗原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自体输血?A. 贫血患者B. 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C. 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D. 以上都是答案:D10. 输血后,患者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原因是:A. 溶血反应B. 肝脏疾病C. 血型不合D. 病毒感染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检查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血型鉴定、交叉配血2. 通用供血者指的是________血型的人。
答案:O型3. 输血过程中,如果出现________,应立即停止输血。
答案:输血袋破损4. 血小板的保存温度通常为________。
答案:22±2℃5. 输血反应的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溶血性反应、非溶血性反应6. 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输血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卷1_真题-无答案

输血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试卷1(总分3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A2型题1. 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是A. 缬氨酸B. 亮氨酸C. 甘氨酸D. 丝氨酸E. 谷氨酸2. 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A. 色氨酸B. 丙氨酸C. 甲硫氨酸D. 精氨酸E. 丝氨酸3. 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A. 260nmB. 280nmC. 450nmD. 490nmE. 570nm4. 在蛋白质α-螺旋结构中,每个氨基酸残基绕轴转A. 60°B. 90°C. 100°D. 120°E. 150°5. 关于核糖体描述不正确的是A. 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B. 真核生物核糖体上有3个位点,分别是A位、P位和E位C. 原核生物核糖体包含的RNA是23SrRNA、16S rRNA和5S rRNAD. 真核生物核糖体包含的RNA是28SrRNA、18S rRNA、5.8S rRNA和5S rRNAE. 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6. 不具有促进蛋白质折叠功能的大分子是A. 热休克蛋白B. 伴侣蛋白C.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D. 蛋白质激酶E. 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7. 不属于分子伴侣的蛋白是A. 热休克蛋白B. 伴侣蛋白C. 触发因子D. 新生链相关复合物E.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8. 分子伴侣不具有的功能是A. 封闭待折叠蛋白质暴露的疏水区段B. 创建一个隔离的环境,可以使蛋白质的折叠互不干扰C. 促进蛋白质折叠和去聚集D. 遇到应激刺激,使已折叠的蛋白质去折叠E. 改变蛋白质氨基酸的一级结构9. 关于蓖麻蛋白描述错误的是A. 蓖麻蛋白是蓖麻籽中所含的植物糖蛋白,具有毒性B. 由A、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1个二硫键连接C. 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D. 作用于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E. B链对A链发挥毒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0. 将抗原性物质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为人工主动免疫,下列对疫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技术(中级)-专业知识(A1/A2型题 3)1、冰冻甘油红细胞回收后,残留白细胞为A.≤1%B.≤5%C.≤10%D.≤20%E.≤30%2、解冻甘油红细胞后,液体中甘油含量应为A.≤30g/LB.≤20g/LC.≤10g/LD.≤5g/LE.≤1g/L3、解冻甘油红细胞后,液体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应为A.≤10g/LB.≤5g/LC.≤3g/LD.≤1g/LE.≤0.5g/L4、血浆中凝血因子保存最佳温度为A.2~6℃B.-80℃以下C.-120℃以下D.-196℃以下E.-20℃以下5、ACD保养液全血保存期为A.14天B.28天C.35天D.21天E.42天6、CPDA-1保养液全血保存期为A.42天B.35天C.21天D.28天E.以上都不是7、血袋中血量应为标示量的多少为正确A.±5%B.±20%C.±10%D.±30%E.±15%8、通常浓缩红细胞比容为A.40%~50%B.50%~60%C.60%~70%D.70%~80%E.≥80%9、全血及红细胞悬液运输温度为A.0~2℃B.2~10℃C.2~6℃D.6~8℃E.8~12℃10、全血200ml分离出的浓缩红细胞容量为A.120ml±10%B.160ml±10%C.180ml±10%D.200m1±10%E.150ml±10%11、全血400ml分离的浓缩红细胞容量为A.200ml±10%B.220ml±10%C.240ml±10%D.250ml±l0%E.260ml±10%12、红细胞悬液的血细胞比容为A.0.50~0.65B.0.55~0.60C.0.60~0.70D.0.70~0.75E.0.75~0.8513、通常新鲜全血2U中,白细胞存量为A.(2.6±0.7)×10B.(3.0~4.5)×10C.(4.5~6.0)×10D.(6.0~8.0)×10E.(8.0~10.0)×1014、浓缩红细胞2U中,白细胞存量为A.(1.2±0.5)×10B.(2.4±0.8)×10C.(4.6±0.5)×10D.(6.0±1.0)×10E.(8.0±1.0)×1015、洗涤红细胞2U中,白细胞存量为A.(6.9±2.9)×10B.(6.9±2.9)×10C.(6.9±2.9)×10D.(6.9±2.9)×10E.(6.9±2.9)×1016、红细胞悬液2U中,白细胞存量为A.(2.3±0.6)×10B.(2.3±0.6)×10D.(2.3±0.6)×10E.(2.3±0.6)×1017、单采浓缩血小板悬液中,白细胞存量为A.(6.4±4.0)×10B.(6.4±4.0)×10C.(6.4±4.0)×10D.(6.4±4.0)×10E.(6.4±4.0)×1018、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U中,白细胞存量为A.(2.1±2.0)×10B.(2.1±2.0)×10C.(2.1±2.0)×10D.(2.1±2.0)×10E.(2.1±2.0)×1019、新鲜冰冻血浆2U中,白细胞存量为A.(2.0±1.0)×10B.(2.0±1.0)×10C.(2.0±1.0)×10E.(2.0±1.0)×1020、洗涤红细胞的产品质量要求,血浆清除率为A.≥98%B.≥90%C.≥85%D.≥80%E.≥75%21、洗涤红细胞的产品质量要求,白细胞的清除率为A.≥90%B.≥80%C.≥70%D.≥95%E.≥60%22、洗涤红细胞的产品质量要求,红细胞回收率为A.≥60%B.≥70%C.≥85%D.≥90%E.≥92%23、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去除率为A.≥90%B.≥95%C.≥97%D.≥98%E.≥99.9%24、用去白细胞过滤法后,血液中白细胞残留数量为A.≤2.5×10 /UB.≤2.5×10/UC.≤2.5×10 /UD.≤2.5×10 /UE.≥2.5×10/U25、辐照后的红细胞,保存最佳时间不超过A.14天B.21天C.28天E.42天26、用去白细胞滤器法,红细胞回收率应为A.≥95%B.≥90%C.≥85%D.≥80%E.≥75%27、快速冷冻红细胞的甘油保护剂浓度为A.5%B.5%~10%C.10%~15%D.18%~20%E.25%28、快速冷冻法加甘油保护剂保存冰冻红细胞的条件为A.-20℃B.-30℃C.-60℃D.-80℃29、慢速冷冻法所加用的甘油保护剂为A.18%B.20%C.30%D.56%E.40%30、慢速冷冻法所加用的甘油保护剂,冷冻的条件为A.-20℃B.-30℃C.-80℃D.-120℃E.-196℃120g/L女>110g/LB.男>110g/L女>100g/LC.男>100g/L女>110g/LD.男>130g/L女>110g/LE.男>120g/L女>120g/L59、单采粒细胞时,对献血员通常输入何药物,以防污染A.糖皮质激素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羟乙基淀粉D.低分子右旋糖酐E.5%糖盐水60、采集血液,需要抗凝剂,血站通常保存血液用的抗凝剂为A.肝素B.二乙胺四乙酸二钠C.华法林D.枸橼酸钠E.葡萄糖酸钙61、枸橼酸钠的最低抗凝浓度为A.0.8%B.0.6%C.0.4%D.0.2%E.0.1%62、在保存全血中,枸橼酸钠的浓度为A.0.4%~0.6%B.0.6%~0.8%C.0.8%~1.0%D.1.0%~1.2%E.1.2%~1.4%63、输血传染病通常指的是A.过性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感染64、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A.健康携带者B.慢性携带者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隐性感染65、以下哪项不属于输血相关传染病A.甲型病毒性肝炎B.乙型病毒性肝炎C.人类疯牛病D.艾滋病E.埃博拉出血热66、以下属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选项是A.艾滋病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7、以下哪种病原体不会通过输血传染A.梅毒螺旋体B.戊型肝炎病毒C.人类微小病毒B19D.疟原虫E.西尼罗病毒68、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措施是A.严格筛选献血者B.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的无菌操作技术C.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D.加强消毒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E.以上都是69、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指的是A.乙型病毒性肝炎B.丙型病毒性肝炎C.丁型病毒性肝炎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70、以下哪种病毒的基因组是DNA病毒A.HAVB.HBVC.HCVD.HDVE.HEV71、以下关于肝炎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极易引起肝衰竭B.HDV与HBV重叠感染者易出现慢性化C.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发生癌变的可能性罕见D.乙型肝炎常引起肝衰竭E.大多数丙型肝炎为慢性肝炎72、以下哪项是乙型肝炎的传染源A.急性乙型肝炎患者B.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无症状HBV携带者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73、以下哪项是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A.输血传播B.性传播C.唾液传播D.粪-口传播E.垂直传播74、以下哪项不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A.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存在抗体者B.多个性伴侣者C.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D.血友病患者E.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75、冰冻红细胞保存期应为A.6小时以内B.8小时以内C.4小时以内D.24小时以内E.72小时以内76、血小板保存的最佳温度应为A.2~6℃B.37℃C.28℃D.-20℃E.22±2℃77、手工分离出的血小板数量每袋为(200ml全血制备的)A.<2.0×10B.2.0×10C.2.0×10D.4.0×10E.4.0×1078、单采浓缩血小板的数量每袋为A.2.0×10B.2.0×10C.4.0×10D.6.0×10E.2.5×1079、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的粒细胞数量应为A.≥1×10/袋B.<1×10/袋C.2×10/袋D.2×10/袋E.≥2×10/袋80、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保存最佳温度为A.2~6℃B.6~8℃C.20~24℃D.24~28℃E.37℃81、机采白细胞悬液保存时间为A.24小时B.14天C.72小时D.21天E.28天82、冰冻血浆保存最佳温度应为A.2~6℃B.20~24℃C.37℃D.-20℃E.-80℃83、冷沉淀的保存最佳温度为A.2~6℃B.-20℃以下C.-80℃以下D.-196℃以下E.37℃84、普通冰冻血浆中不含哪种凝血因子A.Ⅰ因子B.Ⅱ因子C.Ⅹ因子D.Ⅶ因子E.Ⅷ因子85、冷沉淀中每袋要求Ⅷ因子含量应为A.10~20IUB.20~40IUC.40~60IUD.60~80IUE.80~100IU86、P50值曲线右移,表示氧释放A.不变B.增加C.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E.先增加,后减少87、红细胞在储存期间,冻存两周后,2,3-DPG约下降多少A.10%B.20%C.30%D.40%E.50%88、当前红细胞加入保存液后,35天之后,红细胞存活率为多少A.50%B.60%C.75%D.79%E.95.3%89、机采血小板在20~24℃保存下,多少天为有效A.6~8小时B.8~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5天90、血小板保存的最适pH是A.<6.0B.6.0~6.2C.6.2~6.4D.6.6~6.8E.7.0~7.491、血小板保存期内,摇动速度为A.10~20次/分钟B.20~30次/分钟C.30~40次/分钟D.40~50次/分钟E.50~60次/分钟92、采血后多长时间制备出血浆,会有全部凝血因子A.2小时以内B.4小时以内C.6小时以内D.8小时以内E.12小时以内93、新鲜冰冻血浆的有效保存期为A.21天B.35天C.42天D.1年E.4年94、新鲜冰冻血浆保存1年后,Ⅷ因子下降多少A.95%B.85%C.75%D.65%E.55%95、冷沉淀融化后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输注A.1小时以内B.2小时以内C.3小时以内D.4小时以内E.6小时以内96、冰冻甘油的红细胞的解冻温度为A.18~22℃B.22~24℃C.24~28℃D.28~32℃E.37~40℃97、冰冻甘油红细胞的回收率应为A.≥90%B.≥80%C.≥70%D.≥60%E.≥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