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一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第一章:我和你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特点。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优点。

教师通过示范,教育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1.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优点,并说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第二章:我们的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集体利益的良好品质。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规则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教师示范如何遵守规则,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2.3 教学活动实例分析:教师展示违反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第三章:我爱我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良好品质。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家庭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庭的热爱。

教师示范如何尊敬父母,教育学生关心家人。

3.3 教学活动家庭故事分享:学生分享关于家庭的故事,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家庭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家庭生活中的相互关爱。

第四章:学校的乐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重要性,培养对学校的热爱。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重要性,理解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通过学校活动,让学生感受学校的乐趣,培养对学校的热爱。

教师示范如何尊敬老师,教育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

4.3 教学活动学校活动分享:学生分享在学校参加的有趣活动,表达对学校的热爱。

师生互动:学生与老师进行互动游戏,体验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

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导读:本文一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教案【三篇】精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

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录像。

4、教学器材: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一、游戏明理: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自己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6、比赛:(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激情: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4、学生谈体会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上学了适应新环境懂礼貌,守纪律2. 课堂内外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做作业,认真检查3. 我们是一家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4. 朋友在一起学会与同学相处互相尊重,谦让友爱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关爱家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我上学了: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我们是一家:通过讲述家庭故事,让学生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

(4)朋友在一起:分享与同学相处的实例,教授学生如何友好相处。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上学了:适应新环境懂礼貌,守纪律2. 课堂内外: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做作业,认真检查3. 我们是一家:学会关心家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4. 朋友在一起:学会与同学相处互相尊重,谦让友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一天学校生活。

(2)你在家里是如何帮助家人的?(3)与同学相处的例子,分享一个你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

2. 答案:(1)描述一天的学校生活,要求包含上课、课间休息、做作业等环节。

(2)在家里帮助家人,如: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等。

(3)分享与朋友之间的感人故事,要求真实可信,体现互相帮助、友爱等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道德与法治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

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

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都是好朋友》:介绍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2. 《我爱我家》:培养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学会简单家务劳动。

3. 《快乐校园》:了解校园生活,培养守时、守纪、团结互助的品质。

4. 《安全小卫士》: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友谊、家庭、校园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热爱家庭、关心家人、守纪守时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道德与法治2. 板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材重点知识,如友谊、家庭、校园安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你与好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并简要说明原因。

(2)画一幅全家福,并在旁边写一段感恩的话。

(3)简述你在校园中遇到的一次团结互助的经历。

(4)列举三个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2. 答案:(1)示例:与好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分享食物等,原因:相互关心、帮助、陪伴等。

(2)示例:画面及感恩话语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创作。

(3)示例:在校园里帮助同学捡起掉落的文具,原因:团结互助、关爱他人。

(4)示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跟陌生人走、不玩火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道德素养和安全意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二章:诚实守信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诚实守信。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三章:关爱他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四章:遵守规则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五章: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六章:团结合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内容:讲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游戏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团队游戏法,小组讨论法。

第七章:公平正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学会公平对待他人。

2. 教学内容:讲解公平正义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公平正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第八章:负责任的行为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 教学内容:讲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做到负责任的行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第一节:我是小学生第二节:我们的校园第三节:我们的班级2. 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第一节:遵守校规第二节:爱护公物第三节:礼貌待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小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爱护公物、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关心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集体、礼貌待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引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1.1 第一节:我是小学生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小学生身份,引导学生认识新同学。

1.2 第二节:我们的校园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了解学校设施,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的意识。

1.3 第三节:我们的班级讨论班级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关心班级事务。

(2)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2.1 第一节:遵守校规举例说明遵守校规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校规并自觉遵守。

2.2 第二节:爱护公物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设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爱护公物的乐趣。

2.3 第三节:礼貌待人讲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习惯。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2. 板书布局合理,字体规范,色彩搭配适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的学校,并介绍你喜欢的地方。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

(3)写一篇关于礼貌待人的小故事。

2. 答案:(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完成画作和介绍。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爱家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人的含义,懂得家人的重要性和如何与家人相处。

1.2 教学内容:家人的定义和重要性与家人的相处之道培养家庭价值观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照片,讨论家人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家人。

分享家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二、第二单元:我们爱学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含义,懂得学校的重要性和如何与学校相处。

2.2 教学内容:学校的定义和重要性与学校的相处之道培养学校价值观2.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讨论学校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学校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学校。

三、第三单元:我们爱朋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朋友的重要性和如何与朋友相处。

3.2 教学内容:朋友的定义和重要性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培养友谊价值观3.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朋友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朋友的相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关爱朋友。

分享友谊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谊价值观的重要性。

四、第四单元:我们爱社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含义,懂得社会的重要性和如何与社会相处。

4.2 教学内容:社会的定义和重要性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培养社会价值观4.3 教学活动:观看社会新闻,讨论社会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社会规则。

五、第五单元:我们爱环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含义,懂得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何与环境相处。

5.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与环境的相处之道培养环保价值观5.3 教学活动:观察周围环境,讨论环境的含义和重要性。

进行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和保护环境。

分享环保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环保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第六单元:我们爱自己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含义,懂得自己的重要性和如何爱自己。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篇)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篇)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篇)篇1: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手段,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导入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2、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3、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学生说,老师板书:我们的校园二、活动准备(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1、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示范小学、绿色学校)从哪里知道的?(家长、伙伴、邻居)3、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

(播放学校环境录象)4、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5、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二)分类1、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的场所,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办法,给它们分个类,好吗?2、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上课场所: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下课场所:操场、厕所、医务室老师场所:办公室、会议室3、这样看起来既清楚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

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4、注意事项:说话轻轻、走路轻轻。

不影响别班上课。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询问老师。

三、参观校园1、老师会带大家参观黑板上贴的每一个地方,小朋友们要认真观察,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心记一记它在哪里?再想一想它的作用是什么?2、参观校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以“我们的发现”为主题汇报交流。
汇报的形式可多样,答案可多种。
1.学生选出主持人。
2.将学生分组,将画、写、编、唱、照、说等不同的同学各自一组。
3.先各自交流,再集体交流。(学生为主,老师做听众,利用电脑或显示屏展示学生成果。)
重点与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持扩音器等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继续参观校园。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参观。
1.老师布置:带了照相机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一景拍下来。
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
板书
设计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师办公室:﹛语文数学综合﹜
音乐室
美术室
……
教学
反思
课题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板书
设计
我是小学生啦
学生要有礼貌
要爱惜新书
教学
反思
课题
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玉屏小学,好吗?板书:看看我们的玉屏小学
一、(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1.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学校大门、传达室、宣传栏、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前操场、后操场、教学楼、厕所、小花池……)
课题
我是小学生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自我介绍。
1.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2.“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板书
设计
校园生活真快乐
实验室
图书室
会议室
…….
教学
反思
课题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教学
反思
课题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体验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教学重点
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能积极、认真的学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校态度。
教具准备
卷尺
导学过程
活动导入:
大家说:“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活动过程:
1.小调查:学校里有哪些活动常规?
2.学生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活动常规?
3.铃声响了,说明什么?
4.听到上课铃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你体会学校的铃声有几种?
6.上课预备铃响了,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7.怎样走进教室呢?
2.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活动进行。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感受校园的美好。特别是参观教学楼,数一数有几楼,有几间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们路过教室时要轻轻地,不能影响别人,使他们明白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习,大家一起学习,就必须按统一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学生自由发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觉得……
我还想……
画了画的同学和拍了照的同学说完后,老师要求现场将画和照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栏内。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延伸:
1.班级办墙报,主题为“我心中的学校”。
2.回家,向家长介绍学校,也可在休息时间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家长来参观学校。
板书
设计
校园生活真快乐
校园生活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导学过程
一、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玉屏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玉屏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
2.带了水彩笔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看到的感兴趣的校园画下
来,说说喜欢的理由。
3.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4.学生自主参观。
三、回教室,总结活动情况。
1.交代还有没照完、没画完、没编完、没说完的下课后与同学继续搞完。
2.将今天的活动情况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四、布置:下节课将画的画、拍的照等带到教室来。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