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导航系统.doc新

合集下载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64排CT资料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介绍Brilliance CT——心脏CT的金标准全新的第二代Brilliance CT的高端产品——64层CT是业内最先进的多层CT。

不仅完善心脏诊断,更进一步从诊断向辅助治疗发展,独有的TrueView冠脉介入导航系统,通过CT采集的数据成像精确定位,模拟最佳血管机投照角度辅助心血管介入治疗,方便并简化临床医师治疗的程序。

同时在EP Planning电生理导航技术中,独有的融合导航技术提高手术定位的精度,减少并发症。

成熟的Jog模式全脏器灌注成像范围拓展至15厘米,减少病灶遗漏,提高医师诊断的信心。

64通道40mm宽的亚毫米采集,极大地改善了心脏成像应用,更方便的进行冠脉疾病的评估。

此外,在肺部成像、急诊快速检查和婴幼儿低剂量扫描也达到最佳的应用。

飞利浦Brilliance 64 通道螺旋CT特点●扫描速度快,1秒钟扫描完成一个器官,5秒钟扫描完心脏,10秒钟就可以扫描完全身,极大的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扫描精度高,0.625mm超薄切层,0.3mmZ轴高分辨率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捕捉”早期恶性肿瘤、微小血管病变,精准定位、定性。

●辐射量更小,检查更加安全。

●真正三维立体成像,逐层显示软组织和骨性结构,适用于头颅、颌面部、脊柱、骨关节等部位三维结构的显示。

●高级仿真内窥镜技术,是早期筛查结肠、胃部、气管等空腔脏器肿瘤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CT灌注成像技术真实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脑中风、体部肿瘤等,能从整体上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进行全面分析诊断。

主要性能参数1机架系统1.1 机架孔径700mm1.2 倾斜角度±30°0.5度变化2检查床2.1 最大可运动范围1900mm2.2 可扫描范围1750mm2.3 速度0.5到143mm/sec2.4 定位精度±0.25mm2.5 垂直运动范围578mm到1028mm从地面算起2.6 最大载重量204Kg保证精度2.7 滑动床面碳纤维无金属床面包括脚闸和手握长杆控制3X线部分3.1 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3.1.1 功率60KW3.1.2 管电流20至500mA120KV时3.1.3 三种可选择电压80120140KV3.2 飞利浦专利的金属陶瓷X线球管3.2.1 等效热容量26MHU3.2.2 阳极热容量8MHU3.2.3 散热率1608KHU/min3.2.4 球管焦点3.2.4.1 小焦点0.5×1.0 mm23.2.4.2 大焦点 1.0×1.0 mm23.2.4.3 动态双焦点技术DFS4探测器4.1 专利BIP技术稀土陶瓷探测器系统4.2 每排等效探测器数量672个4.3 探测器4.3.1 探测器排数64排4.3.2 扫描层数360°64层4.3.3 64层扫描时探测器覆盖范围40mm4.3.4 数据采集率4640幅/单元/360°5扫描参数5.1 最短扫描时间360°0.42s5.2 重建速度64层模式512220幅/秒5.3 扫描最短显示时间1s5.4 最薄扫描层厚0.625mm5.5 一次连续螺旋扫描能力100秒最快扫描条件下5.6 有3D自动毫安调节技术5.7 重建矩阵512×5125.8 有心脏变速扫描技术6.1 空间分辨率使用临床条件栅格状水模测量6.1.1 超高空间分辨率24.0Lp/cm@cut-off6.1.2 高空间分辨率16.0Lp/cm@cut-off6.1.3 标准空间分辨率13.0Lp/cm@cut-off6.2 噪声0.27%使用飞利浦系统水模相当于21.6厘米水6.3 密度分辨率4mm@0.3%27mGy使用20cm CATPHAN 水模6.4 CT值范围-1000到+3027 Hu7主控计算机系统7.1 主机32位7.2 内存 2.0G7.3 硬盘容量512GB7.4 512×512矩阵非压缩影像存储量257121幅7.5 DICOM3.0接口传输/接收/打印/存档/查询/工作表等7.6 监视器2台19”高分辨率液晶彩显7.7 操作室专用椅2把7.8 接口7.8.1 DICOM3.0激光相机接口7.8.2 高压注射器接口8临床引用软件8.1 主机功能8.1.1 MPR SSD8.1.2 3D8.1.3 MIP CTE CTA8.1.4 VR8.1.5 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软件8.1.6 去金属伪影技术软件8.1.7 肺通气功能自动分析软件8.1.8 智能呼吸导航系统8.1.9 直接浏览器8.1.10 直接三维重建功能8.2 临床应用软件8.2.1 CT灌注8.2.1.1 脑灌注8.2.1.2 肿瘤灌注8.2.1.3 体部灌注8.2.2 低剂量肺扫描技术8.2.3 肺结节分析软件8.2.4 心脏功能软件包8.2.4.1 冠脉束自动提取软件8.2.4.2 心肌灌注功能8.2.4.4 心脏冠脉诊断报告自动生成系统8.2.4.5 钙化分析8.2.4.6 时间分辨率53ms4扇区成像8.2.4.7 冠状动脉成像包括8.2.4.7.1 三维成像8.2.4.7.2 内窥镜8.2.4.7.3 搭桥及支架显示、分析和置放计划8.2.4.7.4 斑块定性8.2.4.7.5 动脉狭窄分析8.2.4.7.6 整体心功能分析一键式自动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割自动报告射血分数梗塞容积心肌活力心脏血液输出等等功能性心脏信息。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
01
希氏束电图是心内电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份。电生理检查中房室传导功能的检查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均需依靠希氏束电图,鉴别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路所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不可缺少,并且,电极导管纪录的HIS束电图反过来表明电极导管所处的HIS的位置,对消融时避开希氏束具有重要意义。
02
STEP3
STEP4
评估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的指征(如起搏器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
作为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必须的检查步骤,心内膜标测确定心动过速的起源与机制,定位导管消融的靶点,指导导管消融的消融策略
评价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评定抗心律失常器械对心动过速的识别与终止功能;
1
2
3
4
5
6
电极导管放置
心腔内电图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HRA 高右房
电极导管在希氏束位置可记录到三个相对独立的波形,位于心房A波与心室V波之间的电位,电位呈快速的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H波时限10~25ms。
心内电生理检查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将多根电极导管经静脉和或动脉途径进入心脏不同部位,记录自身心律和程序电刺激情况下的心腔内局部电活动以及诱发心律失常。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图藉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用于窦房结、房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颤动等的研究,确诊复杂心律失常和指导其治疗。

心脏电生理治疗原理_理论说明

心脏电生理治疗原理_理论说明

心脏电生理治疗原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心脏电生理治疗是一种通过调节和恢复心脏的电活动来处理心脏疾病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电生理治疗已成为许多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心脏电生理治疗的原理及其在不同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是引言,对心脏电生理治疗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将详细说明心脏电生理治疗的原理,并讨论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重点解释了与细胞动作电位和离子流动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部分将介绍应用于心脏电生理治疗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起搏器安装与调节技术、射频消融技术及其原理、以及区域化消融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论点,并讨论心脏电生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说明,解释心脏电生理治疗中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通过对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流动、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以及不同心律失常的治疗原理进行深入解析,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心脏电生理治疗技术的实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介绍常用的应用技术,读者还将了解到目前在医学实践中已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心脏电生理治疗领域的发展可能性有所展望。

2. 心脏电生理治疗原理2.1 心脏电生理介绍心脏电生理是一门研究心脏内电信号传导和动作电位变化的学科,它对于了解正常心率和节律,以及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非常重要。

通过测量心脏组织中的电位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神经传导或离子流动,从而指导患者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

2.2 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房颤等多种类型。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有遗传因素、药物影响、器质性心脏病变等。

这些原因会干扰正常的电信号传导和离子流动,导致心肌激活不协调或节奏紊乱。

2.3 心脏电生理治疗原理心脏电生理治疗旨在纠正异常的电信号传导和离子流动,恢复正常的心率和节律。

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51例

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51例

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51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右侧旁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起源性疾病,常见于年轻人身上。

该病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右侧旁道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导管操作的难度大、精准度不高等。

而Carto3系统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该系统结合了三维电生理学和导航技术,能够实现更加准确的导管操作和治疗。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在Carto3系统指导下利用压力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法。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arto3系统指导下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旁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51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在右侧旁道消融中的应用前景,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该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右侧旁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为右侧旁道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更安全的方法,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患者对象本研究共纳入了51例右侧旁道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2.3岁。

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预激综合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胸痛等。

心电图检查显示所有患者为WPW综合征,部分患者伴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早搏等。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接受了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Holter监测等。

根据Carto3系统的导向,我们成功找到了所有患者的右侧旁道,并确定了最佳的射频消融位置。

在消融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准备,包括抗凝治疗、静脉通路建立等。

术中监测显示所有患者的消融过程稳定,消融效果良好。

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和临床评估,结果显示右侧旁道均得到了有效消融,预激综合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监测神经功能的利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应该怎么查

监测神经功能的利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应该怎么查

监测神经功能的利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应该怎么查人体密集而精细的神经网络往往令人“捉摸不透”,即便是有经验的医生有时也难以辨清“敌我”。

这时,就需要有一种办法来分清病变和正常组织,为精准手术或有效治疗提供导航,这就是监测神经功能的利器——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我们看看吧!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的目的和意义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程度,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具体来说,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和意义:1.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等。

2. 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反应等,以帮助医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状况。

3. 判断病变程度和范围: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以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

4. 监测治疗效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总之,神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什么1.基本情况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系统电信号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方法。

它包括两种主要的检查方法:脑电图(EEG)和神经肌肉电图(EMG)。

脑电图是一种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来记录大脑皮层的电信号。

这种检查可以用于诊断癫痫、脑损伤、睡眠障碍等疾病。

神经肌肉电图是一种记录肌肉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在肌肉和神经上放置电极来记录肌肉和神经的电信号。

这种检查可以用于诊断肌肉和神经疾病,如肌无力、神经病变等。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注射,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

它可以提供有关神经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哪些疾病要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周围神经病变:如神经根病变、神经炎、肌无力等。

电生理用电极

电生理用电极

电生理用电极
电生理用电极是一种用于测量或产生电信号的医学设备组件。

在电生理学研究中,电极被用来监测心脏、大脑和其他器官的电活动。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电生理用电极有多种类型。

例如,Qstim 电生理临时起博电极是一种医疗产品,产自德国,用于通过体外起搏器的方法临时刺激心脏或用于电生理学研究。

新一代柔性三维力传感器具有弹性柔软的交互界面,同时具有三维力触觉传感功能,有望全方位模拟人体皮肤的触觉传感功能,是下一代机器人柔软皮肤、元宇宙触觉反馈的核心传感元件。

刘志远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多通道电生理电极,具有多通道、高密度、柔软可拉伸、抗汗贴敷、抗运动干扰、长时程、干电极监测的优异性能,将开启新一代的心电、脑电、肌电的动态监测。

此外,还有Microprobes 神经植入电极、NeuroNexus 神经电极等,这些电极通常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治疗中,以监测和刺激神经系统。

马长生三维电生理标测与导管导航

马长生三维电生理标测与导管导航

第77章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与导管导航新技术近年来,心脏三维标测和导航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心脏电生理方法[1- 4]。

一般来说,心律失常病例获得成功消融的必需因素是:1.折返性或局灶性机制明确。

2.导管在靶点区域稳定放电。

但在多形性心律失常、一过性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以及解剖结构复杂导致导管操作困难时,传统电生理标测系统常难胜任,而此时三维系统的重要性更加彰显出来。

理想的标测和导航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1)电图时间和振幅的精确、可重复的记录;(2)心内膜、心肌内、心外膜和心腔内(乳头肌)电图来源的定位;(3)能够辨识导管是否与组织贴靠并且指导导管移动的安全导航方法;(4)在一个或几个心动周期内即能完成以上过程的能力;(5)操作导管顶端到达并稳定于复杂心腔结构中任意位置的能力。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标测和导航系统能同时具备以上所有条件,但目前几个主要的三维系统各有所长。

本章主要讨论以上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简要介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主要心脏三维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导航系统简介(一)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TM)1992年 Shlomo Ben-Haim发明的CARTO TM系统(即“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目前已在临床中,特别在那些需要详细逐点标测和精确解剖定位的电生理病例中得到广泛应用[5, 6]。

该系统的基本原理[1, 2, 5, 6]是,磁场中的金属线圈可产生电流,其强度决定于磁场中的场强和线圈的方向。

用于电解剖标测的导管(NaviStar TM)是一个在电极顶部埋置了磁感受器的可调弯四极标测消融电极。

放置于导管床下的定位器中内置三个超低磁场发生器并产生磁场。

工作原理类似于全球定位系统(GPS),CARTO信号处理单元收集超低磁场的强度、频率和时相的数据,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导管顶端的位置和方向。

三维图像的构建过程是首先在X线透视下手工操纵导管,并在心内膜下的确认位置处记录标志性位点;其他位点的辨认可不依赖X线(如根据三维图形和电位形态)。

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目录2021版

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目录2021版
脑血流量检测 仪、阻抗血流 图仪
II
通常由主机、测试模 块、传感器及附件组 成。
用于血液动 力学参数的 测量。通常 通过分析人 体部位热稀 释过程与脉 搏波形轮
廓,计算血 液动力学参 数。
心脏血流动力 检测仪、脑循 环分析仪、无 创血流动力检 测系统
II
09体 表色 素测 量设 备
通常包含光路组件、微 型光谱仪、校准器和附 件组成。
用于在运动 状态下患者 血压的测量 和分析。
运动血压分析 系统
II
04体 温测 量设 备
通常由玻璃管、感温 泡、汞或其他感温液体 和刻度尺标组成。采用 汞或其他液体的热胀冷 缩原理测量温度。
用于临床测 量患者体 温。通常放 置于人体的 口腔、腋 下、肛门部 位测量。
玻璃体温计、 体温计
II
通常由热电偶或其他接 触式测温传感器、显示 单元,供电电路,测量 电路组成。将传感器通 过接触传导测得的温度 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显示 或数据输出。
用于测量、 采集、观察 和存储动态 心电图,供 临床诊断。
动态心电图机
II
通常由主机、附件、运 动单元组成。主机部 分通常包括信号输入部 分,放大回路、控制电 路、显示部分、记录部 分和电源部分;附件组 成通常包括电极、电 缆;运动单元由提供不 同强度的设置单元、指 示单元、运动部件组 成。运动单元可提供不 同负荷运动,主机及附 件部分可监测受试者在 运动过程中的心电信 号,对信号进行处理、 实时显示。
用于在手臂 或手腕部位 测量患者血 压。
电子血压计
II
通常由阻塞袖带、听诊 器、压力表组成。通过 水银或机械表显示,采 用柯式音法或类似的无 创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 行血压测量的设备。
用于在手臂 或手腕部位 测量患者血 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1 第三批高端医疗设备配置
申请表
设备名称:电生理导航系统(心内科使用)
填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填报日期:2014 年4月9日
上海市干部保健局制
填表说明
1、凡申请引进高端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均应如实填报本表。

2、封面:编号从1开始,按照设备顺序自行编号。

3、凡有方框的,请根据相关内容打钩。

4、专家论证意见内容可加页。

5、专家名单(包括专业技术职务),若非本单位,请注明专家单位,评审意见必须由专家亲笔签名。

6、医院申请意见须院长、书记、纪委书记签字,盖医院公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