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病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课件丝虫病

传染病学课件丝虫病
➢ 丝虫病的免疫反应与淋巴系统的损害有关。对抗原应答愈强则病变也 愈严重。
传染病学(第9版)
五、发病机制与病理
➢ 丝虫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是由成虫引起,以淋巴系统病理改变为
主,包括淋巴管扩张、肥厚、炎症、曲张以致阻塞。
➢ 早期以渗出性炎症为主,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管腔充满粉
红色蛋白质液体和嗜酸性粒细胞。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 原 学
成虫
传染病学(第9版)
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淋巴管中的成虫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 原 学
➢丝虫为胎生(viviparity)。 ➢成虫直接产微丝蚴。
传染病学(第9版)
两种微丝蚴的共同特征: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 原 学
丝状蚴
传染病学(第9版)
二、病 原 学
传染病学(第9版)
淋巴管炎与与细菌性淋巴管炎(向心性)区别
病 灶 区
传染病学(第9版)
临床表现-丝虫热
➢ 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 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 等全身症状,称为丝虫热。
传染病学(第9版)
淋巴管炎
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 自上而下离心性地发展, 俗称“流火”或“红线”
寄生,主要寄生于下肢、阴囊、精索、腹腔、肾盂。 ➢ 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 ➢ 马来微丝蚴:8pm~4am ➢ 班氏微丝蚴:10pm~2am
传染病学(第9版)
生活史小结:
1. 微丝蚴在人体的夜现周期性。 2. 蚊是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3. 蚊吸血时,丝状蚴经皮伤口钻入。 4. 人是两种丝虫终宿主,马来丝虫可能存在保虫宿主(猴、猫)。 5. 成虫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统,但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所不同。

丝虫病护理PPT课件

丝虫病护理PPT课件

A
避免蚊虫叮咬:使用驱蚊剂、蚊帐等
丝虫病治疗
药物治疗
01
治疗周期:根据病 情和药物种类而定
02
03
治疗效果:治愈率 较高,但需长期坚
持治疗
04
常用药物:伊维菌 素、阿苯达唑等
注意事项:遵医嘱 用药,避免药物过
敏等不良反应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严 重病例、药物治
疗无效、并发症 1

术后护理:观察 4
刀客特万
丝虫病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丝虫病概述 02. 丝虫病护理 03. 丝虫病治疗 04. 丝虫病护理案例分析
丝虫病概述
丝虫病定义
丝虫病是由 丝虫引起的 一种寄生虫

丝虫主要寄 生在人体淋
巴系统
丝虫病主要 流行于热带 和亚热带地

丝虫病可引 起淋巴管炎、 淋巴结炎、 淋巴水肿等
并发症
传播途径
感谢您耐心观看
淋巴管炎:淋巴 管炎、淋巴结肿 大、淋巴管阻塞
01
02
03
04
丝虫病护理
护理原则
01
预防为主: 加强卫生宣 传教育,提 高群众防病 意识
02
早期诊断: 及时发现患 者,尽早进 行治疗
03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等 多种手段相 结合
04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 定期随访, 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04
护理效果: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等
护理效果
1
患者症状改善:疼痛减轻、水 肿消退、活动能力提高
2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睡眠质量 改善、饮食恢复正常、心理状
态稳定
3

丝虫病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丝虫病医学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二、病 原 学
丝虫(filaria): ➢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
本文• 档传所染提病供学的(信息第仅9版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病 原 学
丝虫种类: 1. 寄生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帝汶丝虫; 2. 寄生在皮肤:盘尾丝虫、链尾丝虫、罗阿丝虫; 3. 寄生在体腔:常现丝虫(胸腹腔)、奥氏丝虫(腹腔)。
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所不同:
➢ 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寄生; ➢ 班氏丝虫:浅部淋巴系统寄生;更多在深部淋巴系统
寄生,主要寄生于下肢、阴囊、精索、腹腔、肾盂。 ➢ 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 ➢ 马来微丝蚴:8pm~4am ➢ 班氏微丝蚴:10pm~2am
本文• 档传所染提病供学的(信息第仅9版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流行病学
本文• 档传所染提病供学的(信息第仅9版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流行病学
➢ 我国两种丝虫均为夜现周期型,主要分布于农村。 ➢ 以单种丝虫片状分布为特征。 ➢ 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共同特点为:这些地区水源短缺,雨量
小或水分易于漏失,多半种植旱地作物,房前屋后有适宜于 淡色库蚊或致倦库蚊大量孳生的积水坑洼。 ➢ 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共同特点为:水源充沛,雨量大或有泉 水,多半为适宜于大量繁殖按蚊的水稻区。 ➢ 混合感染则多见于适宜两种丝虫媒介蚊孳生繁殖的地方。
本文• 档传所染提病供学的(信息第仅9版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流行病学

丝虫病的科普知识PPT

丝虫病的科普知识PPT

丝虫病的全球情况
国际组织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来控制和 消除该病
总结
总结
丝虫病是一种由丝虫寄生虫引起的传染 病 通过预防蚊虫叮咬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结
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控制和消除丝虫病 的努力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丝虫病的科普知识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丝虫病 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丝虫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丝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丝虫病的方法 丝虫病起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引言
本PPT旨在提供关于丝虫病的科普知识 ,增强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丝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寄生虫清除
预防丝虫病的方法
预防丝虫病的方法
避免蚊虫叮咬,注意穿长袖衣物和使用 防蚊液 避免不正确使用针具等导致感染的风险
预防丝虫病的方法
定期进行清洁和卫生措施,减少蚊虫滋 生的环境
丝虫病的全球情况
丝虫病的全球情况
丝虫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 全球范围内约有数亿人患病
什么是丝虫病
什么是丝虫病
丝虫病是一种由丝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丝虫寄生虫主要寄生在淋巴系统中
什么是丝虫病
患者可能出现淋巴肿胀、皮肤瘙痒等症 状
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 感染者的血液中存在寄生虫,被叮咬后 蚊虫会带入体内
丝虫病的传播途径
不正确使用针具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丝虫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丝虫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患者可能出现淋巴肿胀,特别是在四肢 和生殖器周围 皮肤瘙痒和红肿也是常见症状
丝虫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淋巴系统受损和其他 器官损害
丝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丝虫病演示课件

丝虫病演示课件
风险。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 的治疗和护理,提供情
感支持和家庭关爱。
05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
病原学研究
丝虫病的病原体为丝虫,国内外学者在丝虫的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丝虫 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丝虫病流行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揭示了丝虫病的流 行规律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
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 炎症,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
,但无微丝蚴存在。
淋巴管炎
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 淋巴管炎症,表现为红线状皮疹 、疼痛和发热,与丝虫病的淋巴 管炎相似,但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其他寄生虫病
如疟疾、血吸虫病等,也可引起 类似丝虫病的症状,但通过流行 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了解患者是否来自丝虫病 流行区,有无蚊虫叮咬史 。
临床表现
丝虫病可引起淋巴系统炎 症和阻塞,表现为淋巴管 炎、淋巴结炎、象皮肿等 。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检查, 发现微丝蚴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率较 高。
淋巴液检查
在病变淋巴结或淋巴管内穿刺抽取 淋巴液,查见微丝蚴即可确诊。
新的手段和途径。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 对丝虫病等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推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可进行鉴别。
03
治疗与预防策略
药物治疗
海群生(又名乙胺嗪)
01
为首选药物,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对成虫有短暂抑制作用。

医学课件丝虫病的病因

医学课件丝虫病的病因

2.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淋巴系统阻塞是引起丝虫病慢性体征的重要因 素。由于成虫的刺激,淋巴管扩张,瓣膜关闭不全, 淋巴液淤积,出现凹陷性淋巴液肿。以后淋巴管壁 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增生、管腔变窄而导 致淋巴管闭塞。以死亡的成虫和微丝蚴为中心,周 期浸润大量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 粒细胞等而形成丝虫性肉芽肿,最终导致淋巴管栓 塞。阻塞部位远端的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形成淋巴 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由于阻塞 部位不同,患者产生的临床表现也因之而异。
乳糜尿的治疗 过去用10%硝酸银溶液作肾盂内灌注,有 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复发。采用手术治疗 是将肾蒂淋巴管切断分离手术,或肾淋巴 管与腰淋巴干吻合术、大隐静脉与腹股沟 淋巴结吻合术等,术后也有复发,且手术 较为复杂。
丝虫病的预防
丝虫病是由纹虫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血中 有微丝蚴的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因此,预防 本病重点在于灭蚊防蚊和治疗微丝蚴携带者。 在流行区居住的人,为了预防本病,可采用 海群生食盐全民食用法。如为外来人口进入 流行区,可用海群生片150毫克,每月服一次, 可达到预防效果。
3.隐性丝虫病 也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为 夜间发作性哮喘或咳嗽,伴疲乏和低热,血中嗜酸 性粒细胞超度增多, IgE水平显著升高,胸部X线透 视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
丝虫病的临床症状
急性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 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 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但以下肢为多见。 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 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 毒样皮炎,病变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部。在班氏丝 虫,如果成虫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可引起精索 炎、附睾炎或睾丸炎。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 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 有些患者可仅有寒热而无局部症状,可能为深部淋 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表现。

常现丝虫病讲课PPT课件

常现丝虫病讲课PPT课件

加强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 接触被丝虫病
感染的物品
加强环境管理: 改善居住环境, 减少蚊虫滋生, 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 疗丝虫病感染
03
丝虫病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皮肤瘙痒、皮疹 淋巴结肿大、疼痛 咳嗽、呼吸困难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疲劳、乏力、失眠
中期症状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 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皮肤瘙痒:皮肤出现红斑、 丘疹、水疱等
发热:体温升高,伴有寒战、 出汗等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闷、 气短等症状
晚期症状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丝虫病晚期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颈部、腋 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皮肤病变:皮肤病变也是丝虫病晚期的主要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瘙痒、 红斑、丘疹等。
鉴别诊断:与 其他寄生虫病、 病毒感染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 断
鉴别诊断
症状:发热、头痛、肌 肉酸痛等
体征:淋巴结肿大、皮 疹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血清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鉴别诊断:疟疾、登革 热、莱姆病等
治疗:抗丝虫药物、支 持治疗等
诊断注意事项
询问病史:了 解患者是否有 丝虫病流行地 区的居住史或
旅行史
体格检查:观 察患者是否有 淋巴结肿大、 皮肤瘙痒等症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检查, 观察是否有微
丝蚴或成虫
影像学检查: 进行X光或超 声检查,观察 是否有淋巴结 肿大或淋巴管

鉴别诊断:与 其他寄生虫病、 淋巴结肿大等 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05丝虫病的治疗 Nhomakorabea预防治疗原则

《寄生虫课件丝虫》课件

《寄生虫课件丝虫》课件
个人防护
鼓励人们穿着长袖长裤,使用蚊帐 、驱蚊液等防护措施,避免蚊虫叮 咬。
控制策略
监测与评估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定期评估 丝虫病的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
病例管理
对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 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和
预防性治疗。
疫区处理
对疫区进行封闭管理,采取灭蚊 、灭鼠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国际合作与交流
分享经验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丝虫病防控的经验和成果 ,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
联合开展丝虫病防治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 段和技术。
技术支持
向丝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 培训,帮助他们加强防控能力。
05 丝虫病的研究进展
科研动态
丝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丝虫病诊断技术,如免疫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帝汶丝虫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 利亚地区,感染人数较少 。
02 丝虫的传播方式
传播媒介
蚊子
丝虫的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液中,通过蚊子的叮咬将幼虫传播给新 的宿主。
苍蝇
在某些情况下,苍蝇也可能成为传播丝虫的媒介,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当带有丝虫幼虫的蚊子叮咬人体时, 幼虫会进入人体并在组织中发育,最 终进入淋巴系统或血液。
丝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丝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了解丝虫病的分布、传播途径和流 行规律,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丝虫病疫苗研究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丝虫病的有效手段,科研人员正在积极开展丝虫 病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研究成果
1 2 3
新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淋巴管炎
发作时可见皮下一 条红线自上而下离样皮炎 ( erysipelas-like
dermatitis )
25
erysipelas
What’s the pathogen of erysipelas?
Streptococcus?
skin is bright, hot and tender
26
四、淋 巴 丝 虫 病
3.慢性期淋巴系统阻塞病变
发生机理
反复炎症、细胞浸润、肉芽肿
成虫阻塞+淋巴管壁纤维增生
淋巴管扩张、破裂
淋巴管阻塞
淋巴液流入组织 刺激皮下结缔组织增生
淋巴肿、体腔积液 血运障碍 象皮肿
27
四、淋 巴 丝 虫 病
晚期丝虫病临床表现
⑴elephantiasis---- 马来丝虫、班氏丝虫
18
四、淋 巴 丝 虫 病
致病虫期: 成虫(主要) 微丝蚴(次要) 潜伏期:4~5个月,也有长达1年 以上。 临床表现类型 1.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 2.急性期(早期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 3.晚期 (淋巴系统阻塞病变)
19
四、淋 巴 丝 虫 病
1.微丝蚴血症(无症状带虫者) 发热、淋巴管炎, 可持续10年以上
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 马来微丝蚴:Pm8~Am4 班氏微丝蚴:Pm10~Am2
17
生活史小结:
1 微丝蚴在人体的夜现周期性
2 蚊是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3 蚊吸血时,丝状蚴经皮伤口钻入 4 人是两种丝虫终宿主,马来丝 虫可能存在保虫宿主(猴、猫)
5 成虫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统,但 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所不 同。
⑵睾丸鞘膜积液
⑶乳糜尿
班氏丝虫
反复急性炎症发作 是晚期病变加重的主要原因
28
(1) Elephantiasis: 橡皮肿是晚期丝虫病最多 见得体征。患者肢体积增大,皮肤的上皮 角化或出现疣样肥厚。多发生于四肢、阴 囊、阴唇等部位。
29
⑵ 睾丸鞘膜积液(hydrocele testis)
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使淋 巴液渗入鞘膜腔内,阴囊肿大。
Nocturnal periodicity of microfilariae?
microfilariae enter the circulation
Adult live: Lymphatic node
at night
peripheral blood
at day
L3 enter Human body
Microfilariae enter mosquito Stomach
乳糜尿
血性乳糜尿
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淋巴液或来自小肠吸 收的乳糜液进入尿中,引起乳糜尿。
32
班氏丝虫病人
橡 皮 肿
33
马来丝虫病人
Elephantiasis due to Brugia malayi.
34
马来丝虫病人
Elephantiasis due to Brugia malayi, complicated by severe dermatitis and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20
四、淋 巴 丝 虫 病
2 急性期过敏性炎症反应:

体 内膜肿胀,内皮增生,炎性细胞浸润

种 抗
淋巴管壁增厚、瓣膜功能受损

淋巴栓
逆行性淋巴管炎(流火),淋巴结炎,丹毒样
皮炎,精索、附睾炎、睾丸炎、丝虫热等。
21
淋巴管炎与与细菌性淋巴管炎 (向心性)区别:
病 灶 区
22
- 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 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 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 酸痛等全身症状,称为丝虫热。
mosquito Sting human
infected man
Filariform larva arrived Proboscis of mosquito
Filariform larva
Microfilariae enter thoraces
Sausage larva
in mosquito 15
丝虫生活史
成虫
(淋巴系统)
班氏:2周

微丝蚴
蚊吸血
肠 期
(夜晚)

马来:1周
腊 肠 期 蚴
2-3月
丝 状
蚊吸血 成虫

(蚊胸肌内) (蚊喙)
成虫寿命: 4-10年 微丝蚴寿命:1-3个月
16
两种丝虫的成虫寄生部位有所不同: 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寄生;
班氏丝虫:浅部淋巴系统寄生;更多在深部 淋巴系统寄生,主要寄生于下肢、阴囊、精 索、腹腔、肾盂。
丝虫
filaria
1
丝虫简介
丝虫(filaria):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 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
2
丝虫种类: 1.寄生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帝汶丝虫; 2. 寄生在皮肤:盘尾丝虫(引起河盲症)、 链尾丝虫、罗阿丝虫; 3.寄生在体腔:常现丝虫(胸腹腔)、奥氏 丝虫(腹腔)。
11
二、生活史( Life cycle)
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生活史类型?中间宿主?
12
1.在蚊体内的发育: 微丝蚴 丝状蚴
2.在人体中的发育:
丝状蚴
成虫
13
人体内的发育
Nocturnal periodicity of microfilariae
蚊体内的发育 14
in human body
少数病人也可由于急性炎症反应所致, 故在消炎后即可恢复。
班氏丝虫病人多见,对部分病人可从 在积液中找到mf。
30
⑶乳糜尿(chyluria):
为班氏丝虫病患者的泌尿及腹部淋 巴管阻塞所致的病变。
常多次间歇发作,发作时尿呈乳白 色,混有血液时呈粉红色。
乳糜尿中含大量脂肪,沉淀物中有 时可查到mf。
31
3
我国丝虫病现状及防治成绩
2000年,世界十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 丝虫病(淋巴丝虫、盘尾丝虫)、利什曼病、 锥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麻风 病、结核、登革热。丝虫病是世界(我国)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我国仅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分布: 山东、河南以南15省市864个县市(山东、 海南仅有班氏)
4
一、形态
5
1.成虫
6
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adult worm in a lymphatic channel.
7
2.微丝蚴
丝虫为胎生(viviparity) 成虫直接产微丝蚴(220×5~7µm )。
8
两种微丝蚴的共同特征:
9
3.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10
• 丝状蚴寄生于蚊体内
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 正常皮肤侵入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