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事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冲床事故调查报告

冲床事故调查报告

冲床事故调查报告冲床事故调查报告一、引言近期,某工厂发生了一起冲床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深入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二、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某工厂的冲床车间,当时正值生产高峰期。

据目击者描述,一名操作工在操作冲床时,突然发生了机械故障,导致冲床失控。

由于操作工未能及时反应,造成了严重的事故。

三、调查过程1. 目击者采访我们首先采访了目击者,了解到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

目击者表示,在事故发生前,冲床的运行状态正常,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然而,在冲床失控后,操作工并没有立即停止机器,而是试图通过手动控制来恢复正常。

这一举动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2. 设备检查我们对事故现场的冲床设备进行了彻底的检查。

初步的检查结果显示,冲床的保养工作并不到位,机械部件存在磨损和松动的情况。

这可能是导致冲床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操作工操作不当的痕迹,如使用过大的冲床模具和错误的操作方法。

四、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维护不到位冲床是一种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然而,在这次事故中,我们发现冲床的维护工作并不到位,导致了机械部件的磨损和松动。

这为冲床失控埋下了隐患。

2. 操作工技能不足操作工在事故中的错误反应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没有及时停机,而是试图通过手动控制来恢复正常。

这种错误的决策进一步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因此,提高操作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是预防类似事故的关键。

五、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工厂应加强对冲床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的机械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维修计划,提高设备维护的管理水平。

2. 培训操作工工厂应加强对操作工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事故应急处理等。

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机械设备事故报告范文

机械设备事故报告范文

机械设备事故报告范文
近日,我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机械设备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此,我将事故经过进行详细描述,以便各方了解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事故发生在上周五的下午,当时工厂内的一台大型压力机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压力机无法正常运转。

工作人员尝试进行紧急维修,但突然发生了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根据初步调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内部零部件出现故障。

同时,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操作失误,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伤员救治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

同时,我们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以确定责任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因此,我们决定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此外,我们也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以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在此次事故中,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宝贵的人命和大量
的财产损失。

我们深感痛心和懊悔,也意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我们将以此次事故为教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稳定和有序。

总的来说,机械设备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安全生产,加强设备维护和操作人员培训,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希望通过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我们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保障员工和公司的安全和稳定。

事故调查报告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整改措施一、引言事故调查报告是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的重要文件。

通过对事故的全面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本报告将对事故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防范未来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调查结果1. 事故描述:事故发生在X工厂的Y车间,时间为XX年XX月XX日,事故原因为机械设备故障,导致工人受伤。

2.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机械设备未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老化严重,导致设备故障。

工人操作不当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整改措施1. 设备维护:制定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每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2. 安全培训:对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范。

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人熟知安全操作程序及紧急处理措施。

3. 审查制度:建立事故调查及报告制度,规范事故调查程序,确保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设立事故调查小组,及时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4. 安全监督:加强对现场安全的监督,设立安全监督岗位,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检,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并督促员工遵守操作规程。

5. 安全意识提升:通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时刻铭记安全至上的理念。

四、整改方案实施1. 设备维护计划已于XX年XX月XX日制定,并开始实施全面检查。

设备维护记录将进行电子化管理,并设立提醒预警机制,确保维护的全面实施;2. 安全培训已于XX年XX月XX日举行,并制定定期安全培训计划,使员工时刻牢记安全操作规程;3. 事故调查及报告制度已于XX年XX月XX日制定,并组建事故调查小组,加强事故调查及报告的规范化管理;4. 安全监督岗位已于XX年XX月XX日设立,并确定监督周期和巡检内容;5. 安全意识提升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正式启动,届时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活动,持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生产事故调查报告

生产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况。

1.1 事故发生时间,2022年3月15日上午10点。

1.2 事故发生地点,XX工厂生产车间。

1.3 事故类型,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

1.4 事故经过,在生产车间进行设备维护时,一台机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一名工人受伤。

二、事故调查过程。

2.1 事故调查组成员,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

2.2 调查过程,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证据收集,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和调查,对机械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和分析。

三、事故原因分析。

3.1 机械设备故障,经过检测分析,事故是由于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出现了严重磨损和老化,导致设备突然故障。

3.2 设备维护不及时,调查发现,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隐患。

3.3 人员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工人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未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责任认定和处理。

4.1 设备维护责任,生产车间负责设备维护的主管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因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故障,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和教育。

4.2 安全管理责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因未能对设备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教育。

4.3 人员操作责任,事故中涉及的工人因未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作业,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纪律教育和培训。

五、事故教训和改进措施。

5.1 设备维护管理,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记录和检查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2 人员培训教育,加强对生产车间工人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六、结论。

6.1 事故是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导致的,但也与设备维护不及时、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6.2 事故中相关责任人已经接受了相应的处理和教育,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设备管理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设备

设备管理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设备

设备管理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设备一、案例背景某日,某公司一台重要的生产机械突然损坏,导致工作延误,造成了重要工作的损失。

经过调查,员工发现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机器的设备管理不到位,加之员工的不当操作,最终导致了机械设备受损。

二、分析案例原因1.设备管理不到位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不够严谨,在设备仓库管理、设备年度检验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没有定期检验设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未及时记录设备故障,也未及时进行设备的保养。

2.员工技能缺陷员工在机械设备操作方面技能不够,缺乏针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巧,未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执行操作。

同时,员工没有及时上报机器的操作问题,也没有及时提出设备故障维修的要求。

3.设备维修措施不到位设备维修措施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

设备维修人员缺乏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和经验,最终没有能够及时地解决机械设备故障,导致了机械设备进一步损坏。

三、预防措施1.设备管理规范化企业需要建立设备管理流程,规定设备的年度检测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将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在设备日志中。

如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及时维护设备,避免设备的长期故障影响生产。

2.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机械设备方面的操作培训,传授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操作要求。

同时应鼓励员工关注机械设备行为问题,如机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如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安排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企业应建立专业的设备维修团队,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加强设备日常保养与年度检验工作,注重员工的技能培训与设备故障上报要求,以及为设备维修提供专业的技术人员与团队。

这些都是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设备管理方面的事故和损失。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某某公司机械伤害事故报告某某部机械伤害事故报告一、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某某公司某某部二、发生事故的下属装置(车间)名称:某某部某某分部三、事故时间:2012 年9 月24日四、事故类别:机械伤害五、事故经过:9 月24 日上午9:00 左右,某某分部大型机械操作工段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接到分部关于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工作任务,朱某某带领当班组长冯某某、当班操作工袁某、朱本某、张某某、葛某某到达现场,准备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在更换过程中,为了作业方便,需要以点动的方式启动#1 龙门小跑。

在实施点动前,由冯某某站在小跑------ 精选公文范文----------------------3过道上指挥驾驶室里的操作工朱本某按 指令进行点动操作,朱某某站在小跑机 房一侧以便向下观察小跑点动后的位 置,张某某(此次事故的受伤者)蹲在 小跑机房的空旷处,在实施点动时,小 跑仓门为按规定进行关闭,如果仓门不 关闭, #1 龙门应该无法启动,必须人工 将限位按下,方可启动 #1 龙门电源。

随 后由操作工袁某人工按下小跑仓门限位 开关,随后操作工朱本某开始按指令将 #1 龙门小跑向货六道方向进行点动,在 点动过程中,操作工张某某突然由原来 的下蹲状态起身,将头伸出小跑机房的 仓门,观察小跑点动的位置,此时小跑 仍处于点动的运行状态,张某某被运行 中的小跑遇到小跑过道支架挤压受伤。

后被送到江北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六、 事故伤亡情况: 受伤人数: 1人七、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精选公文范文院诊断,张某某为 根肋骨骨折八、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在更换#1 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过程中,当班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在仓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小跑点动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1)、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风险未认真识别,作业人员间相互安全提醒不够、现场作业人员分工不明确、指挥人员不明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范文
《安全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概况
时间:2022年10月12日
地点:公司车间
事故类型:机械设备故障导致人员伤害
二、事故经过
当天上午10点,员工小王正在对车间的一台钻床进行维修,突然钻床的转速突然增加至异常高,小王被钻头击中,导致手臂受伤。

紧急情况下,同事们立即将小王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报警。

三、调查过程
1.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了调查组进行调查。

2. 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拍照记录,发现钻床的安全防护罩存在磨损和老化现象。

3. 调查组召集了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询问,发现钻床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疏忽,安全防护罩未及时更换。

四、调查结论
1. 事故是由于钻床安全防护罩老化磨损导致的机械故障所致。

2. 公司在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及时更换安全防护罩,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整改措施
1. 公司立即停用相关设备,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2. 加强安全管理,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规范和强化,确保安全防护罩的及时更换和维护。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六、结论与建议
1. 公司要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确保员工对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的认识和遵守。

3. 提出安全设备更换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和稳定。

以上为事故调查报告,希望公司能引以为戒,加强管理,确保公司的生产安全。

挖掘机事故报告

挖掘机事故报告

挖掘机事故报告1. 引言挖掘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建筑、挖掘和土方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操作错误、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挖掘机事故时有发生。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起挖掘机事故,并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

2. 事故概述事故发生在XX工地的挖掘机操作过程中。

当时,挖掘机正进行土方作业,目标是挖掘一条长约10米的沟渠。

由于操作员的失误,挖掘机在接近完成作业时突然倾斜,导致发生事故。

事故造成挖掘机严重受损,但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3. 事故分析经过初步调查,我们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操作员失误:事故发生时,操作员未按照操作手册和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他在进行挖掘作业时没有注意到挖掘机的重心已经偏移,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缺乏培训:操作员可能没有接受到足够的挖掘机操作培训,缺乏对设备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的理解。

•设备故障:事故可能也与挖掘机的某些部件出现故障有关。

这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检查和分析来确认。

4.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挖掘机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操作员培训:确保所有的挖掘机操作员接受到全面的培训,包括设备的操作技巧、安全规定和紧急情况处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挖掘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操作手册更新:及时更新操作手册,包括最新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指南。

操作员应仔细阅读并熟悉手册内容。

•设备监控系统:安装设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挖掘机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状况。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工地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定期进行安全会议和培训,提高操作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结论挖掘机事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工程机械事故,它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通过对这起事故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操作员的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操作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对预防类似事故非常重要;•定期检查、维护和使用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设备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17.附件17-机械设备事故报告单
附件17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设备事故报告单
工程项目部:编号:
说明:事故发生后5日内由发生事故项目部以一式三份报上级机械设备管理部门。

篇二:某某公司机械伤害事故报告
某某部机械伤害事故报告
一、发生事故的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某某公司某某部
二、发生事故的下属装置(车间)名称:某某部某某分部
三、事故时间:XX年9月24日
四、事故类别:机械伤害
五、事故经过:
9月24日上午9:00左右,某某分部大型机械操作工段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接到分部关于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工作任务,朱某某带领当班组长冯某某、当班操作工袁某、朱本某、张某某、葛某某到达现场,准备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在更换过程中,为了作业方便,需要以点动
的方式启动#1龙门小跑。

在实施点动前,由冯某某站在小跑过道上指挥驾驶室里的操作工朱本某按指令进行点动操作,朱某某站在小跑机房一侧以便向下观察小跑点动后的位置,张某某(此次事故的受伤者)蹲在小跑机房的空旷处,在实施点动时,小跑仓门为按规定进行关闭,如果仓门不关闭,#1龙门应该无法启动,必须人工将限位按下,方可启动#1龙门电源。

随后由操作工袁某人工按下小跑仓门限位开关,随后操作工朱本某开始按指令将#1龙门小跑向货六道方向进行点动,在点动过程中,操作工张某某突然由原来的下蹲状态起身,将头伸出小跑机房的仓门,观察小跑点动的位置,此时小跑仍处于点动的运行状态,张某某被运行中的小跑遇到小跑过道支架挤压受伤。

后被送到江北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诊断,张某某为8根肋骨骨折。

六、事故伤亡情况:
受伤人数:1人。

七、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八、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在更换#1龙门小跑减速箱机油的过程中,当班作业人员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操作规程,在仓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小跑点动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指挥人员及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风险未认真识别,作业人员间相互安全提醒不够、现场作业人员分工不明确、指挥人员不明确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某某分部管理人员对日常作业监管不力、“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内容未得到有效落实、“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未充分细化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九、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某某分部要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及维护保养等相关作业的安全规程,要严格作业前风险危害识别制度,要有效杜绝职工在常规作业过程中的一些“低老坏”和习惯性违章违纪现象。

2)、某某分部要按照龙门吊、垂头吊等不同的起重设备、不同的作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的、科学的、可操作的安全规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补充和完善,并根据新制定和修订的安
全操作规程制定相应的“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三分部要认真落实“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的有关内容,注重日常检查和考核。

3)、三分部管理层要在基础安全管理上高标准、严要求。

加强日常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注重对职工的常规安全
教育和安全提醒,加大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人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强化职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遵守,尤其要加强对一些“低老坏”和习惯性违章违纪的检查和考核力度。

十、事故责任分析及处理情况(包括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的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龙门班操作工袁某,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的安全规定,人工按下小跑仓门限位,使#1龙门小跑可以实施点动。

对事故负责任,
2、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的安全规定,在仓门未关闭的情况下,指挥职工朱本某实施小跑点动,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3、龙门班当班组长冯某某,未严格执行大型设备检修的安全规定,在仓门未关闭的情况下,协助指挥职工朱本某实施小跑点动,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4、龙门班操作工张某某(此次事故的受伤者),安全意识淡薄,在小跑实施点动过程中,突然起身,将头伸出小跑机房的仓门外,对事故负次要责任。

5、某某分部安全员周某某对大型设备检修时的安全管理、督促检
查不到位,负有管理责任,
6、某某分部分管安全生产的副主任嵇某安全管理不到
位,负有管理责任,
7、某某分部主任管某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管理不到位,负有管理责任,
某某分部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篇三:设备事故报告范文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1、事故名称:阀控蓄电池组烧毁事故
2、事故单位名称:海南大广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3、事故等级:一般事故事故类别:设备事故
4、事故起止时间:XX年12月11日 10时07分至XX 年12月11日10时58 分
5、设备情况(设备规范、制造厂、投产日期等)
电池型号:GFM—600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制造厂:江西广丰电池厂投产时间:XX年1月5日
6、事故前工况:
事故前2#、3#机组发电,总负荷约80MW,1#、4#机组备用。

GFM—600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退出备用状态进行定期充放电维护工作,计划工作时间:XX年12月10日8时49分至11日17时0分,在做好放电安全措施(1、拉高频浮充电开关1DK;2、拉蓄电池屏上的联络刀闸ZK)后,10日9时10分开始进行放电工作,11日10时0分放电电流
28A,蓄电池电压为。

主蓄电池组正常工作,全厂直流系统正常运行。

7、事故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
12月11日9时12分,运行值班人员闻到蓄电池室有轻微的异常烧焦味,立即通知蓄电池维护人员进行检查。

用红外测温仪对每个电池测温并无温度升高现象,并用手触摸也没有明显的温升感觉,再进行外部检查无异常现象后人员离开现场。

10时07分火灾报警系统报警,运行人员检查发现是蓄电池起火,马上报告厂区值班领导。

厂区值班领导立即组织人员救火,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当时火势发展势头很猛,浓烟很大,并影响到中央控制室。

经过努力,于10时58分扑灭火势。

在火灾过程中联系省中调要求停机,10时57分接中调停机令将2#机组与系统解列停机,3#机组正常运行。

8、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召开了事故分析会,确认了事故原因:①对蓄电池组外观检查时发现左上排第四、第五个蓄电池烧毁程度最为严重,初步认定了起火点,进一部全部解体检查发现第五个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及其隔板有穿孔,其它蓄电池无此现象。

由此可判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质量问题,第五个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短路造成该电池着火,并殃及其它蓄电池,形成
大火。

②维护人员在蓄电池放电的过程中工作不认真负责,对蓄电池室的异常烧焦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是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9、事故损失情况(少发电量、少送电量、设备损坏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损坏设备修复时间等):
烧毁GFM—600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价值万元;因灭火及时,当时机组负荷较小,电量损失极小;同时主蓄电池组保证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所以没有影响全厂机组正常发供电;无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10、事故暴露问题:
①蓄电池质量存在不易发现的重大缺陷。

②蓄电池室消防安全设计不够合理。


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防酸隔爆型蓄电池室用耐火二级、丙类生产建筑与相邻房间隔断,蓄电池室应单独设置通风道,但现场实际情况与规程不符。

③人员灭火技能不高。

④检修维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发现蓄电池室有异味后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麻痹大意,不采取相应措施。

11、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执行措施的负责人、完成期限,以及执行情况的检查人:
(1)重新进行蓄电池组选购时必须慎重。

(2)按照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设计和修建蓄电池室。

(3)加强职工消防技能培训。

(4)加强维护部人员管理,提高维护人员责任心。

(5)执行措施的负责人:陈传渊、刘宏智执行情况的检查人:陈骁
12、对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事故责任分析:
(1)蓄电池组投入使用不到两年,电池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生产厂家应对这次事故负主要责任。

(2)生产部管理人员设备选购上负有一定责任。

(3)工程公司的电厂维护管理不善,致使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不采取相应措施,负有一定责任。

处理情况:
(1)与生产厂家交涉,要求厂家对此次事故负责。

(2)按本公司考核细则规定扣罚生产部分管副部长200 元,生产部部长 100 元。

(3)按本公司考核细则规定扣罚工程公司2500元。

13、参加调查的单位和人员(注明职别):
公司本部:吴让宏(总经理)、陈大兵(副总经理)、陈传渊(生产部部长)、陈骁(生产部副部长)、杨俊(电气专工)、刘志行(运行专工)。

电力工程公司:魏恩彬(副经理)、王小林(安监部部
长)、苏峰(安全员)。

东方市消防大队:林宏雁(教导员)、张勇(参谋)、符人宏(参谋)。

14、附件清单(包括图纸、资料、原始记录、笔录、试验和分析计算资料、事故照片、录像等)
略。

企业负责人:吴让宏制表人:陈骁
海南大广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XX年12月2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