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附件1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要求,为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和评价考核工作需求,依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等有关规定,与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相关技术要求、各部门业务管理充分衔接,制定本要求。

一、依据该要求主要依据如下标准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1016-200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完善和汇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4号)《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发改农经〔2017〕331号)《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二、统一上图入库基本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基本信息、建设位置信息、投资信息、建设任务信息、工程建设信息、建设成效信息、土地权属管理信息等。

三、统一上图入库数据结构及文件格式(一)数据结构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信息分为计划、实施及验收阶段三个数据表,具体数据结构分别见表一、表二和表三。

表中所列必填指标为共性指标,在统一上图入库时必须逐项填报;其余指标为相关部门推荐填报的指标,在统一上图入库时可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按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填报。

表一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阶段数据结构表 GBZNTJH说明:未按照完整项目管理程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项目和2016年以前已建成的项目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不填报该表信息。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统一管理和监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进展情况,需要将相关数据进行上图入库。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的要求。

一、数据内容要求1. 农田基本信息:包括农田面积、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是进行农田规划和管理的基础,需要准确记录并上图入库。

2. 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土壤的肥力和适宜作物的种植情况,对于农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水资源情况:包括水源地位置、水质、水量等。

水资源是农田灌溉和生产的重要保障,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4. 农田施肥情况:包括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等。

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对施肥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5. 农田灌溉情况:包括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频率等。

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需要对灌溉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6. 农田作物种植情况:包括作物种类、作物面积、作物生长情况等。

作物种植情况是评估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准确记录和分析。

7. 农田病虫害情况: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面积、防治措施等。

病虫害是影响农田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及时监测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求1. 数据采集方式:可以采用现场调查、实地测量、遥感技术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的数据需要准确、全面、可靠,并且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时效性。

2. 数据处理方法: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访问性。

3. 数据标准化:为了实现不同数据的互通和共享,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工作-自然资源部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工作-自然资源部

附件2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上的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司长吴晓(2017年11月29日)尊敬的曹部长,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是确保我国农业核心产能建设成效,实现精准管理的重要环节,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这次电视电话会,一会儿曹部长要做动员部署,我们发展改革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任务艰巨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

《意见》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从加强规划和资金统筹、规范项目管理、增加建设投入、加强组织领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工作要求。

其中,明确提出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对高标准农田实现全程监控、精准管理。

今年9月,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情况考核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吸引信贷资金投入;制订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等等。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创新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如江苏等省利用专项建设基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不同投资渠道建设的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山东、黑龙江等省制定和完善省级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江西等省在省级层面探索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统一资金筹措、统一投入标准、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的五统一模式;湖南省开展以高标准农田为平台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探索出不同的县级建设资金整合模式。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最新)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最新)

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最新)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X〕115号)和《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X国土资发〔X〕18号)的要求,为切实做好鱼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统一上图入库”的要求,依据《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全县土地整治、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有关规划,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管理系统,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统一入库渠道,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支撑。

(一)基本原则一是统一要求、集中管理。

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33130-2016)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统一入库渠道,最终通过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信息统一集中管理。

二是动态监测、真实准确。

对本县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及时整理汇总、全部上图入库,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入库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是实事求是、差别管理。

综合考虑各有关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基础、项目特点和各地建设要求等因素,满足共性、兼顾个性,明确统一上图入库范围,建立相关指标体系。

四是分工负责、协同推进。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共同落实本级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各项要求。

(二)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关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发改农经〔X〕331号)有关要求,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机制,统一数据要求、规范汇交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将2011-2020年全县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按时、全面、真实、准确上图入库,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位置明确、地类正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确保国家藏粮于地战略部署落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一、背景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为了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管理和监测,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一上图入库。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的要求。

二、数据要求1. 地理位置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信息,如经纬度、行政区划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获取。

2. 地形地貌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如海拔、坡度、坡向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形地貌调查和测量获得。

3. 土壤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土壤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获得。

4. 水文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文特征,如降水量、水位、水质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水文监测站点和实时监测设备获取。

5. 植被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获得。

6. 农田基础设施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农田基础设施信息,如灌溉设施、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实地勘测和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获得。

7. 农作物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播种时间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农业调查和农户调查获得。

8. 农田管理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管理情况,如施肥情况、农药使用情况、灌溉管理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农户调查和农田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获得。

9. 农田产量数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农田产量情况,如农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农业统计和农户调查获得。

三、数据格式要求1. 数据格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2. 数据应以表格形式呈现,包括表头和数据内容。

表头应清晰明确,包括字段名称和单位。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实施方案(最新)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实施方案(最新)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实施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X〕115号)要求,为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及效能化,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据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规划,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统一规范标准、统一数据要求、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管考核,逐步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一张图”,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X共享,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支撑。

二、工作目标形成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机制,将全市范围内已建成、已验收、在建和已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按时、全面、真实、准确上图入库,达到全面全程、动态管理的要求,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位置明确、地类正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确保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落地。

三、组织实施(一)项目数据收集汇总。

按照“谁牵头、谁入库、谁确认”的原则,各县(市、区)国土部门采取内业核实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基本单位,收集整理并确认本辖区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信息、实施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工程量、建设成效等信息。

经同级人民政府认可后,将信息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做好上图入库。

相关表格数据及图纸等纸质信息由各县(市、区)项目所属部门核实后签字盖章确认,送各县(市、区)国土部门妥善保存,由各县(市、区)国土部门将上图入库数据及相关表格数据汇总后,上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为了切实做好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XX〕4号)、《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115号)和《XX省国土资源厅XX省发展改革委员会XX省财政厅XX省水利厅XX省农业厅关于印发<X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方案>的通知》(X国土资字〔20XX〕8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根据XX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总体规划要求,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有关部门的管理系统,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一张图”,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支撑;将全县到20XX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及历年立项和验收的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完成省下达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2.46万亩任务;从项目立项环节强化项目审查,避免重复立项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项目审核效率的提升、建设资金的合理投放和建设成效合理归集;为各部门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和项目支持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保障项目用地。

二、工作范围(一)“十三五”期间我县各部门各类资金及统筹整合资金投资按照立项、实施、验收等项目管理程序而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十二五”期间投资还在实施的项目,原则上将项目计划、实施、验收信息纳入上图入库范围。

(二)“十三五”期间未按照完整项目管理程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其他项目和“十二五”期间我县各部门各类资金投资已建成的项目,将验收阶段信息纳入上图入库范围。

(三)“十三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十二五”期间投资还在实施的项目,要着重对新增耕地(含水田)开展核实,经套合项目实施建设前、后土地利用遥感图分析比对,将成块图斑和田坎、道路、沟渠等线性调整增加的耕地汇总,进行上图入库。

高标准农田评估与统一上图入库技术设计书

高标准农田评估与统一上图入库技术设计书

高标准农田评估与统一上图入库技术设计书一、引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文将设计一套评估与统一上图入库技术,以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准确评估和有效管理。

二、评估技术设计1. 数据收集与处理评估高标准农田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数据。

我们将采用多种数据源,包括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农田基础数据等,以获取全面的农田信息。

对于遥感影像数据,我们将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农田的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将包括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信息。

农田基础数据将包括土壤质量、农田地力等指标。

2. 农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为了准确评估高标准农田的质量,我们将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该体系将包括农田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农田耕作措施、农田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每个指标将设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权重,以便综合评估农田的整体质量。

3. 评估方法与模型建立为了实现高标准农田的准确评估,我们将建立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模型。

评估方法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各项评估指标。

评估模型将采用专家经验法、数学统计方法等,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

4. 评估结果展示与分析评估结果将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与分析。

我们将设计一套直观清晰的数据可视化工具,以便农田管理部门和农民能够直观地了解农田的质量情况。

同时,我们将对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农田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统一上图入库技术设计1. 数据整合与标准化为了实现农田数据的统一上图入库,我们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处理。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数据字典,以及制定数据采集规范,确保各类数据能够完整、准确地录入数据库中。

2.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为了方便农田数据的管理和查询,我们将设计一个农田数据管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精神和要求,做好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根据X等有关规划,依托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利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等管理系统,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统一入库渠道,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支撑。

(一)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要求、集中管理。

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X—X)、《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GB/T X—X)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统一入库渠道,最终通过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信息统一集中管理。

二是动态监测、真实准确。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对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及时整理汇总、上图入库,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入库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是实事求是、差别管理。

综合考虑现实工作条件,满足共性、兼顾个性,确定信息统一上图入库指标体系,分类明确统一上图入库范围和入库信息的精度要求,以保证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能够全部上图入库。

四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开放数据接口,实现系统共享功能,公开统计结果,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信息的互通共享和科学利用。

五是分工负责、协同推进。

要加强责任分工,明确职责要求、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共同落实各级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各项要求。

(二)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按照《意见》有关要求,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机制,统一数据要求、规范汇交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将X—X年全区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数据信息按时、真实、准确上图入库,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位置明确、地类正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确保国家藏粮于地战略部署落地。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一)明确上图入库项目范围。

符合《规划》和《意见》明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筹措要求,通过不同建设方式,使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含金融机构融资、企业投
资、个人投资及其他社会投资)开展的各级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应当上图入库。

“十三五”时期按照立项、实施、验收等项目管理程序而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原则上将项目计划、实施和验收阶段信息纳入上图入库范围;未按照完整项目管理程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其他项目和X年以前的千亿斤粮食、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项目,将验收阶段信息纳入上图入库范围。

(二)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标准和要求。

区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项目“谁牵头、谁入库、谁确认”的原则,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附件X),统一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文件格式以及命名规则等内容,采取内业核实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

(X)项目标绘。

区各有关部门组织业务人员,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基本单元收集整理并确认本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信息、实施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工程量、建设成效等,统一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项目标绘。

对于X年以前已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等作为底图,标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信息。

(X)实地核查。

区各有关部门组织业务人员对标绘项目的基本信息、实施情况等进行实地核查。

(X)审核确认。

相关的表格数据及图纸等纸质信息由区各项目主管部门核实确认后签字盖章并妥善保存。

(X)数据汇交。

区各有关部门将审核确认后的资料携带至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共同完成上图入库工作。

(三)建立数据汇交机制。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见附件X),根据建设进展情况,以区各有关单位为单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通过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统一入库,并经各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后,按照“成熟一个、审核一个、上报一个”的原则及时汇总至区国土资源局,最终汇总至市国土资源局。

区各有关部门对本部门建成项目上图入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具体责任,市级各有关部门对本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图入库数据进行核实确认后,分别于每年X月底前,由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汇交至省国土资源厅。

本方案印发后各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应当逐年完成统一上图入库汇交工作。

本方案印发前已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应当在X年X月X日前完成汇交。

(四)严格数据质量检查。

区有关部门要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成果质量控制体系,采取自查、抽查等方式,对上图入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

市国土资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对汇交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