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大棚蔬菜基地情况汇报

大棚蔬菜基地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大棚蔬菜基地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作为某大棚蔬菜基地的负责人,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基地的情况。
首先,我们基地位于阳光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模式,实施全程无公害生产,确保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我们基地主要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包括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
我们严格按照有机认证的标准进行生产,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保证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同时,我们还注重品种的选择和研发,不断推出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
再次,我们基地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行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我们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基地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基地积极拓展市场,与各大超市、餐饮企业建立长
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畅销。
同时,我们还开展农产品直供、农家乐等多元化经营,提升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们基地在大棚蔬菜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有机种植,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基地工作情况汇报

蔬菜基地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XX蔬菜基地的负责人,我在此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蔬菜基地的工作情况。
一、基地概况我所负责的蔬菜基地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3000亩,是一家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基地主要种植了西红柿、黄瓜、茄子、青椒等各类蔬菜,年产量达到了20000吨。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设施种植技术,采用了滴灌、遮阳、植保等先进设备,确保了蔬菜的高产、高质、高效。
二、农作物种植情况1. 蔬菜品种丰富我们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质蔬菜品种,包括番茄、黄瓜、茄子、胡萝卜、辣椒等多种蔬菜。
各个品种之间均匀分布,保证了蔬菜的多样性。
2. 种植技术先进我们在蔬菜种植中采用了滴灌、遮阳、植保等现代种植技术,确保了土壤湿度、光照和温度的合理控制,进而保证了蔬菜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3. 农产品质量优良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对蔬菜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生产管理情况1. 人员管理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农业技术团队,他们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蔬菜种植技术,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生产计划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种植季节、播种时间、施肥灌溉等各项生产计划。
同时,我们还定期进行月度和季度的生产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了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3. 设备管理我们引进了一系列的现代化设施种植设备,包括温室大棚、滴灌设备、遮阳网等,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销售情况1. 销售渠道畅通我们与当地的批发市场、超市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
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拓展了电商渠道,使我们的产品覆盖范围更广。
2. 质量服务一流我们承诺提供一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并通过了国家质量检验认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模板(2篇)

蔬菜生产半年工作总结模板蔬菜站蔬菜生产工作总结今年全县蔬菜生产工作以设施种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旧棚生产,一手抓新棚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蔬菜产业。
重点抓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百亩乡镇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建设、高原夏菜基地建设,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全县完成瓜菜种植面积____亩,其中瓜类____亩,设施种菜____亩(塑料大棚____亩,中小拱棚种菜____亩,日光温室____亩),大葱栽植____亩,高原夏菜____亩,常规种菜完成____亩。
年产鲜菜____万吨,实现产值____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____元。
(一)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在四郎河川区恢复旧棚生产的基础上,新建水泥骨架大棚____亩、____座,其中在永和罗川新建____座、宫河代店新建____座、永正樊湾子新建____座,使全县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总面积发展到____亩,在生产上力争做到建成一个投产一个,投产率达到____%;同时在永和罗川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____座,使全县日光温室种菜面积发展到____亩。
在此基础上,并发展中小拱棚种菜____亩。
促进了四郎河川区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扩大和发展。
(二)城郊蔬菜基地建设提速发展(三)万亩无公害大葱基地建设全县完成无公害大葱栽植面积____万亩,其中正茬____万亩,回茬____万亩,在大葱生产中重点抓好秋季育苗,大力推广春季育苗,狠抓田间管理。
在山地大葱发展种植的同时,向川、塬发展,重点抓了宫河彭姚川、东山头、王录、长口子四个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搞好大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大葱品种,在此基础上,农技推广示____县项目把宫河彭姚川村确定为蔬菜项目示范村,评选了____个大葱种植示范户,辐射带动该村____户群众规模种植大葱。
2024年蔬菜基地生产总结范文

2024年蔬菜基地生产总结范文____年蔬菜基地生产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蔬菜基地的负责人,今天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____年蔬菜基地的生产情况。
____年,蔬菜基地总体生产状况良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下面我将从种植面积、产量、品质以及销售情况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种植面积方面。
在____年,我们蔬菜基地的种植面积达到了xxxx亩,比去年增加了xx亩。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走势,适时调整了各类蔬菜的种植面积,并且引进了一些新的优质蔬菜品种,使得我们的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
其次,产量方面。
今年我们蔬菜基地的总产量为xxxx公斤,较去年有所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对种植管理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应用。
我们引进了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例如自动化浇灌系统、智能温室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等措施,降低了产量损失。
第三,品质方面。
我们蔬菜基地在产品质量上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标准。
今年我们积极推行无公害种植,通过土壤改良、无农残农药使用等措施,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安全。
同时,我们还强调了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健全的品质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销售情况方面。
我们蔬菜基地的产品销售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今年我们积极开拓了市场,与多家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网络营销,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面。
总的来说,____年是我们蔬菜基地发展的关键一年,通过全员的努力和共同的奋斗,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创新的加强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未来蔬菜基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推动我基地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农业局工作总结

农业局工作总结一、重点工作有力推进抓住市上实施“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和区上“七个农业产业十万工程”机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按进度圆满完成年初确立的“五大重点工作目标”。
(一)狠抓特色蔬菜生产,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规模,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
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特菜(茶)产业化工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蔬菜产业,加速打造我区农业品牌。
一是1万亩草石蚕(地牯牛)生产实现了种子、技术、考核三到位。
按照“政府引路、政策支持、业主开发、合同收购”的思路,13个街道、镇乡已移栽近1万亩,我局抽调13名技术人员参与生产上每一环节的技术指导,进行从播种育苗到栽培管理,防病治虫全过程的技术培训;对所涉街道、镇乡农业服务站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
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品5000—6000吨。
二是加强以冯家镇、正阳镇、舟白镇、中塘乡为轴心的1万亩城郊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加大管护力度。
现已栽植早春蔬菜3000多亩,全部采用保温栽培,新建种植大棚700多个,早春蔬菜已大量上市。
落实订单蔬菜2500亩(辣椒、糯玉米、魔芋等),引进野生红皮山药2500斤进行试验种植,蔬菜生产开局良好。
预计全年全区面上蔬菜总播面达到9.5万亩,上市商品蔬菜9万吨,上市品种达270个,基本保障市民每天供菜量稳定在500克以上。
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的龙头企业,着力培植珍珠兰茶、老鹰茶茶叶品牌,增强市场的带动作用。
通过8000亩茶园的大户种植、改良茶叶品种、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茶叶种植、采收、加工技术水平。
(二)狠抓优质粮油生产,着力提高粮油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初步建成“10万亩优质粮工程”。
在粮食生产上,狠抓区域规划,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产量达到25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以上。
年初,我局把突出抓好1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工作的一大重点来抓。
2024年蔬菜的工作总结

三、常规正季蔬菜生产
我县的常规蔬菜生产面积占全年蔬菜生产的比例较大,主要分布全县17个乡(镇),种植的蔬菜种类主要以茄果类、白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根茎类蔬菜为主。全县常规蔬菜种植面积4.232万亩。(附今年印江自治县果蔬产业完成情况统计表),在生产中,加强了对各乡(镇)蔬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了农户的管护水平,常规蔬菜平均单产1500公斤,总产6348万公斤,产值7617.6万元。蔬菜产品xx周年上市,基本上解决了我县城乡居民“吃菜难”的问题。
③科大扩建占用我县九华专业菜地122。19亩,已由县政府统一承包拆迁和征收工作。希望政府指示下拨应缴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或部分基金。
④政府要求国土部门在办理有关菜地征收手续前交缴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省蔬菜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对未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土地部门不予报批。
⑤希望政府举办市场准入制的联席会议,涉及工商、技监、菜办和市场管理部门的协作和职责,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菜蓝子工程的落实。
一、商品蔬菜生产
全县共建设立了17个商品蔬菜生产基地,面积1.185万亩,其中:高标准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0个,完成生产示范种植面积0.56万亩,蔬菜专业合作社领办7个,种植面积0.625万亩,即:按市农委的要求,实施了蔬菜新增和改扩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任务0.5万亩,基地建设主要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有参与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3家,覆盖农户341户,在500米以下区域重点打造1600亩冬春早熟(次早熟)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建设区域在城郊的峨岭、中坝、朗溪等乡镇;在海拔550—800米区域依托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建立4000亩标准商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实施区域为沙子坡、板溪、合水、新寨等乡镇;同时,抓好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蔬菜产业发展资金140万元,修复蔬菜生产育苗大棚197个,新建钢架大棚42个,修建排灌沟渠863.4米、机耕道长500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台,发放杀虫黄板6.4万张。
2023年上半年蔬菜工作总结_1

2023年上半年蔬菜工作总结2023年上半年蔬菜工作总结1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蔬菜工作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为重点,以保障市场供应、市民消费安全和价格稳定为目标,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强化监管,蔬菜产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现简要汇报如下:一、整体生产情况我县是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现拥有____、____、____绿园、____县____家庭农场四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6月我县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同比新增 0.2万亩,总产量达 26.5万吨,西甜瓜播种面积3.6万亩,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生产形势良好,销售价格平稳。
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9.8万亩,产量达48.7万吨,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力争全年蔬菜西甜瓜面积26万亩,总产量65.7万吨,产值超10亿元。
蔬菜面积较大的有________蔬菜基地6000亩,倒桥蔬菜基地5000亩,三城____蔬菜基地1000亩,西武蔬菜基地1000亩。
二、工作进展1、标准园创建工作。
滁州雷槽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今年上半年成功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新建双层钢架式大棚182.3亩,集约化育苗工厂3.7亩,冬暖式大棚30亩在建,同时还建成了自身的产品检验室、农资仓库和商品化处理车间。
整个基地按照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培训指导、统一产品检验、统一产品包装销售的“六统一”措施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实现低毒和无公害农药的全覆盖。
2.落实奖补政策、扶植蔬菜合作组织生产。
为了进一步促进蔬菜产业做大做强,11月县政府出台了《____县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以奖代补办法》(____办〔〕192号),政府设立促进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年资金总额不低于200万元,列入县财政预算,滚动使用,以后随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用于奖励我县新建蔬菜大棚、开展蔬菜技术、人才的引进和蔬菜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同时土地规模流转、家庭农场等奖补政策陆续出台。
周至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黄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

周至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黄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作者:任景叶侯晓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 近年来、随着蔬菜新品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使种植的蔬菜能够早熟、丰产、优质。
黄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为种植户带来了高收入。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黄瓜种植管理[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9-0084-01黄瓜是我县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为了优化黄瓜品种结构,引进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黄瓜新品种,提高产量,增加农民增收,我站在终南镇三湾村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实施了黄瓜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现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为了提升蔬菜产业,推广优良品种,解决蔬菜品种退化、单一、产量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而实施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博耐12(辽宁东北蔬菜研究所)、京育101(山东泰安黄瓜研究所)、绿箭(北京华茂永盛种子有限公司)、津春四号ck(本地主栽品种设为对照)。
2.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在终南镇三湾村,试验面积2亩,前茬为芹菜,地力均匀,肥力中等。
试验采取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0.5亩,种植10行区,按宽窄行定植宽行70 cm,窄行50cm 株距为30cm,栽单株。
3.栽培管理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分阶段进行。
在育苗前期,做好营养土的配制和种子处理与催芽;苗床土壤用菌毒净处理,采取中棚内套小拱棚营养钵育苗,2月18日播种,播种后,加强温度和光照、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定植前一周,适当炼苗;3月30日在棚内定植,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5月1日去掉棚膜,在结瓜期随水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铵18kg,共追肥3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霜霉病一次。
4.测产参试品种每个品种取1个小区测产,小区宽2.4m,长6.0m,小区面积14.4m2,每次采收单独计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概况***全区有人口约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2万人,城市人口约13万人。
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3.17万亩,产量3.2万吨。
以此计算:全区人均年有菜约125公斤、月有菜约10公斤、日有菜仅0.3公斤。
据不完全统计,***城乡居民年蔬菜消费总量约为6~7万吨,按现有的蔬菜生产能力,超过五成的蔬菜供应需要外调补充,供需缺口达3~4万吨。
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需要,***城郊高产稳产蔬菜种植基地被大量挤占,造成蔬菜基地面积锐减,更加巨了蔬菜供给不足的矛盾。
针对这种现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生产,把蔬菜产业的发展和培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专题研究我区蔬菜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相关事宜。
通过论证与实地调研,在条件较适宜的***、***、***、***等区域逐步开发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且多方整合项目资金用于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农业有关部门申报蔬菜产业项目,申请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项目资金给予扶持。
2008年,通过认真前期准备和多方努力,***区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申报文件为:***),得到***省财政厅和农业厅同意立项实施的批复(批复文件为:***),批复****建设任务。
***区以此为契机和助力,高标准、高起点地推进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2009年,我区***无公害蔬菜基地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证书编号:***),认定总面积2万亩;另外甜椒、辣椒、丝瓜等21个蔬菜品种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证书编号:***)。
2011年,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同年底共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2043亩,为我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地也被誉为“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
二、项目实施情况(一)项目实施过程项目从2007年开始计划筹建至2011年共5年。
其中:2007年完成350亩、2008年完成500亩、2009年完成500亩、2010年完成318亩、2011年完成375亩,合计共完成2043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效益分析1.建设完成的基地分布情况项目完成后,各基地实际建设面积为:***828亩、***504亩、***镇213亩、***镇200亩、***镇170亩、***乡128亩。
2.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自2007年项目实施起至2011年年底,这些公害蔬菜基地累计生产蔬菜约2.08万吨,累计实现产值约4362.2万元,年平均单产3.9吨,年平均亩产值0.8万元。
计算方法如下:总产量=∑各年实际产量 =2.08万吨平均单产=∑各年实际产量÷∑各年投产面积= 3.9吨总产值=∑(各年实际产量×当年平均蔬菜单价)=4362.2万元平均亩产值=∑(各年实际产量×当年平均蔬菜单价)÷∑各年投产面积=0.8万元(2)社会效益***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将对***区蔬菜市场供应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也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质蔬菜生产提供了试验、示范和学习基地;同时也将会极大促进我区蔬菜产业的进一步提质增效。
(3)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区蔬菜生产、园田化改造能力,绿化、美化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该项目采取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采取宣传、发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有利于当地农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减少环境污染源,符合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项目实施采取的主要措施我区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在省、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巩固和发展“菜篮子工程”为出发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分步推进,扎实开展和落实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
(一)组织管理措施1.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一是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发改、财政及***为成员单位,从各相关单位抽调成员组成的蔬菜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二是层层签订蔬菜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分级负责制,把蔬菜生产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三是乡(镇)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确保基地建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科学选点,合理布局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以解决城区、重点集镇蔬菜市场供应为目标,实行稳定近郊菜地与新开发建设中、远郊基地相结合,逐步建成雨季蔬菜基地、冬早蔬菜基地和名特优蔬菜基地。
各乡镇的基地一般都选在交通相对便利、土地连片平整、有水源保障的地域,建设面积也是根据实际需要供应区域和居民数量而定。
通过逐步推进,实现从基本满足当地供应到可以外调其它区域销售的目标。
3.登记造册,强化管理一是制定蔬菜基地保护措施,对蔬菜基地严格登记、造册、立牌、归档;二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对部分无力耕种或粗放经营的菜地,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拍卖等方式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蔬菜基地的规模性和整体性。
4.依靠科技,提质增效基地建设按照“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思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提高蔬菜基地的复种指数和单产,提高蔬菜总产量。
围绕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蔬菜种植品种结构,积极开展蔬菜良种引试推广,丰富花色品种的同时也加强了优良蔬菜品种的储备。
按每100亩菜地配备专职蔬菜技术指导员1人,技术员从区乡农技人员中进行选派,采取驻村蹲点包片指导,一定三年不变。
与此同时,加强科技培训,着力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民素质。
一是邀请省、市级农业专家、教授有针对性地对全区农技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对农户进行农药的安全、合理、科学使用进行指导;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在产前、产中、产后对农民进行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耕管理等技术环节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培训144场(次)、累计授课864课时,参加培训的农科人员累计80人(次)、菜农1.3万人(次)。
5.广集资金,增加投入我区共投入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733万元,其中,2007年区财政投入75万元;2008年区财政投入50万元;2009年区财政级投入30万元、中央财政投入现代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300万元、整合***建设项目资金98万元、***蔬菜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资金300万元、***土地治理项目资金80万元;2011年区财政级投入400万元、中央财政投入现代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
在政府主体投入扶持的同时,对于参与无公害蔬菜发展的菜农给予小额信贷贴息支持:建设水泥桩+竹木结构大棚的菜地,每亩给予4000元贷款的贴息;对于建设钢架结构大棚的菜地,每亩给予10000元贷款的贴息,有效地调动了菜农的积极性。
6.稳步推进,改善条件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本着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采取大棚蔬菜基地建设与露地蔬菜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各乡(镇)、各村组的实际状况,以新建加改造的方式,稳步改善基地的整体硬件条件。
重点加强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建设,特别是强化田改菜地基本建设,按照优质、高产菜园建设要求的标准,加大中低产菜地改造、无公害蔬菜基地水利配套设施及农村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力度,逐步解决我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与发展能力。
项目实施期内,共建设全钢架大棚300亩,水泥桩半钢架大棚556亩,新建竹木大棚1187亩,修机耕路17.2公里,排灌沟23.5公里,实施园田化改造1000亩,蓄水池1500M3,节水灌溉管网5.34万米,肥料堆沤池1860个。
7.多头并举,搞活流通一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流通环节。
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员总数****人,采取“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
二是以***、***基地为试点,邀请***、***超市负责人及种植户座谈,促成种植户与超市签订种植协议,按订单组织种植,切实解决销售问题。
三是通过政策支持,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争把“季节性订单”发展成“常年性订单”、把“短期性订单”发展成“长期性订单”。
8.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目前市、区两级农环站已经联合建立了普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站,各项工作已逐步开展。
一是将基地纳入农残检测监测范围;二是对基地进行检查,检查重点是基地农户填写的生产档案记录册情况;三是检查基地清洁生产情况;四是对基地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单,做到产地准出。
(二)生产技术措施按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区经作站先后制定了《***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管理制度》、《***区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区主要蔬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等生产技术规范。
在生产过程中也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度与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无公害生产基地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1.采取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虫品种;②种子处理:主要有温汤或药液浸种、高温干热消毒、适用药剂拌种等;③适时播种;④培育壮苗;⑤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⑥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田间管理。
(2)物理防治。
①利用灯光进行防治: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基地共安装黑光灯20盏,有效防控面积1000亩;②利用颜色进行防治:使用黄、蓝、绿板诱杀害虫,基地中共安置有色板11000块。
(3)生物防治。
主要使用植物抗菌剂:包括井岗霉素、多抗霉素、庆丰霉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
(4)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①熟悉病虫害种类,了解农药性质,做到对症下药;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③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呀酮、腚虫咪、阿克泰等;④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上标的使用倍数或亩用量幅度范围的下限用药,不随意增减。
配药时使用称量器具,如量筒、量杯等;⑤交替轮换用药,防止单一长期使用一种农药使病虫产生抗性;⑥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施用后不到安全间隔期天数的蔬菜不采收上市。
2.采取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①增施有机肥,平均每亩施用有机肥3.5~4.5吨;②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地解决叶类蔬菜增施氮肥与控制硝酸盐含量之间的矛盾;③配合施用生物肥,提高肥效的同时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