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 (3)

合集下载

我国城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

我国城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

1.前言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

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

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在2009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中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强调“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发展要立足于水资源的可能”。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

”口]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 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

…]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如果说在过去20 年里,在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城市的水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话,那么在今后20 年里,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再上升20个百分点,传统“有效”的办法何以为继?把握好城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也是把握城市兴衰存亡的大事情。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指通过整合多种手段,对城市水体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提升水质、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水环境的恶化不仅污染了地下水资源,还导致了水质下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威胁。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体污染、水资源管理不善、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损害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加强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

【背景介绍】1.2 问题意识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与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有的治理手段和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城市水环境治理的需要。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涉及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整合,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缺乏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支持,制约了其进展和效果。

我们迫切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推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取得更好的成效。

2. 正文2.1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1. 水体污染严重:城市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废水排放和垃圾堆积,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 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开发导致城市水环境恶化。

3. 设施不完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存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排水管网老化、水处理设备不完善等,影响了水环境治理的效果。

4. 监管不力: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监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2024年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改善我国城市水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城市水污染现状1. 城市河流污染严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等原因导致水体严重污染。

河流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严重威胁着水生生物的生存和饮用水安全。

2. 地下水源污染问题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水源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或间接地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质量严重下降。

此外,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地下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积累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城市内涝与水污染并存城市内涝是近年来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内涝往往伴随着水污染问题。

雨水将地面的污染物冲刷至低洼地带,加之一些地区的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水污染问题与内涝现象并存,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

三、城市水污染对策1. 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治理针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的城市水污染问题,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加大对废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标准。

同时,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达标排放。

2. 推进雨水排放系统建设与改造针对城市内涝与水污染并存的问题,应加强雨水排放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在新的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应充分考虑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有效地排出。

同时,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和维修,提高其排水能力,减少内涝和水污染的发生。

3. 强化水源地保护与监管为保护地下水源和河流等水源地,应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与监管。

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水源地保护政策,划定水源地保护区,限制开发活动。

同时,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监管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地污染问题。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文章编号:1009-4539(2021)03-0026-03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刘娇妹(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摘要:城市水环境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城市水环境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条件。

本文阐述了我国城市水环境存在的城市河道水质不乐观、污水治理不彻底、河道景观标准低、引水工程范围小、管理机制不健全、全民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围绕城市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水系优化、河道整治、污水收集处理、水文化建设、水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水环境治理水系优化水生态保护中图分类号:X52;TU213.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1.03.007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LIU Jiaomei(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Beijing102600,China)Abstract: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Healthy urban water environment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ity,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buildan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such as the water quality of urban river is not optimistic,the sewage treatment is not complete,the river landscape standard is low,the scopeof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small,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and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weak.Then,it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governance countermeasures around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uch as water system optimization,river regulation,sewage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in China.Key words:urban water environment;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water system optimization;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1引言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本,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摘要:城市水环境治理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城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现状,需要落实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完善的生态管理体系,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满足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水环境治理效果得以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问题;解决思路引言进入到现代发展时代,为提升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水平,在对相关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科技发展的相关的理念,更加精准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等相关工作,既要搞活水体,也要完善河道水环境的管理力度,以期在落实良好发展原则的同时,为水体结构的改善奠定良好基础。

1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水环境的质量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环境保护关系到工业生产能够正常运作,良好的水环境能够有效应用在灌溉农田方面,促进农作物茁壮生长。

良好的水环境应用与生活用水,能为居民健康提供重要支撑。

因此,为保障水环境的质量应做好相应的河道治理,从根源进行解决,保证水环境的安全。

保障人们用水的安全性。

2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2.1城市河道水质不容乐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内部的河流存在着较多的缓流和滞留现象,甚至在河道上随意倾倒垃圾,导致水生植物常常被漂浮的垃圾覆盖很多排污口,直接出现了堵塞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城市河道的美观性,还会出现大量的异味,既会威胁到城市环境保护,又极易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通过对城市水环境的调查,发现城市地表水水质相对较差,大部分并未划入到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内,仅仅依靠河道的自净能力并不能有效减少属于环境的污染现状,而且大多数的河水在平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水流速度缓慢,大多数的河流长期处于死水状态。

2.2污水治理不彻底,水环境污染难以控制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中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大量的工业企业逐步搬离城区,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企业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仍有很多企业分散在城市中心,造成了工业生产中的水环境污染。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1. 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水污染现状2.1 工业污染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毒物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工业废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等物质也会通过大气降水的方式污染水源。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仅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还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2.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是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农药和化肥中残留的农药化学物质和养分会随着水流进入水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和养殖废水也会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进一步恶化水污染。

2.3 生活污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生活污水被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降低水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 水污染治理措施为了有效治理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水质。

3.1 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建设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水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力度。

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严格性和有效性,使责任者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对于工业废水的治理,应当推进工业污染源头的减排工作。

建立和完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鼓励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3 精细农业和科学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采用精细农业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

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水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水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

水资源的污染是当前水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恶化。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饮用着被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物质污染的水源,且水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水体污染也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环境的恶化。

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是水生态环境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却面临着枯竭和不足的情况。

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不仅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退化,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些地方甚至面临着缺水危机,这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水生态环境中物种多样性的下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受到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水生生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某些珍稀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影响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对水环境的破坏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治理技术和设施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的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水体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水生态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管,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于污染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加大对水环境治理技术和设施的投入,提高水体处理效率,减少水环境污染。

公众应增强环保意识,减少用水浪费,保护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污染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

二、现状分析1. 水质污染严重:我国许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集中式的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等导致了水质下降。

2. 水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过度抽取,许多地区的水量减少,甚至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 水生态系统破坏:水资源污染更严重地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三、原因分析1. 工业污染:许多企业对废水排放治理不力,导致水体受到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农田径流中的养分和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引发水质污染。

3. 城市生活污染: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充分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水体,使得水质受到影响。

4. 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一些地方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量减少,同时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河流改道等行为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四、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1)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2)加强监管,加大对企业、农田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监测和处罚力度。

2. 提升工业污水处理能力:(1)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2)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技术改造和污水治理投入,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4.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1)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

(2)推广家庭和小区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减轻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水环境恶化。
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约74亿立方米,已形成164 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北方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南方许多重要河流、湖泊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工业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城市河道水质普遍恶化,部分河道与湖泊水体的污染已达到危害居民健康的程度。目前我国工业、城市污水总排放量为416 亿立方米,经过集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3%,其余大都直接排入江河。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周边农村被迫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江河中氮、磷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由于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污水处理率低,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自1986~1995年,累计排放镉约30吨,汞约吨,砷约68吨,已引起农田土壤严重污染。[10]太湖流域水质全面超标,1987年至1995年,重污染河长由%增长到%,太湖水质由中营养发展至富营养。黄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等监测到50%以上河段的水质为IV~V级。淮河水污染事故一度震惊全国,虽经强化治理,问题依然严重。珠江水量大,但三角洲河网地区随着城市化的高速进展,水质已显着恶化。长江情况较好,但攀枝花至上海22个城市江段水质低于三类标准,岸边污染带长度500余 km,1/5河流断面水质呈恶化趋势。[8]
从我国水资源特点以及开发利用中来看,在我国城市发展中要更加关注水资源,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水环境。可以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中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从当今的现实来提出措施逐渐解决问题。
3.城市化引起的水危机
城市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强国不可阻挡的大趋向,但是在城市化发展中以城市为中心的供水、排水、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恶化”等等问题在某些地区已发展成“水的危机”。
在2009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中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强调“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发展要立足于水资源的可能”。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1]
2. 1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
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主要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
我国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26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2]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 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产流与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己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 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因此许多城市在大量的使用不多的水资源的情况下还进行开采地下水,从而导致了地下水超采。这种情况已使我国形成8万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导致地面沉降的地质灾害,目前有30多座城市发生地面沉降。[8]
3.2 水资源短缺。
我国城市缺水现象自70年代以来逐年扩大,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 300~400亿立方米。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给城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困难。2001年6月上旬旱情最为严重时,全国受旱面积一度达到亿亩,农业受旱面积是90年代以来同期最大值。由于持续干旱,水源不足,造成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紧张,有2260万农村人口和1450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17个省份的364座县级以上城镇缺水,日缺水量达1305万立方米,影响人口2198万。现有400多 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量达58亿。[7]许多大城市供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居民实行定时、定量低压供水;消防设施由于水量不足、水压太低而无法实用;工厂被迫停产、学校被迫放假的事件时有报道。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加的用水需求,一些城市大量超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水位性下降、地面沉陷等严重现象;一些城市被迫采取长距离引水、跨流域调水的措施,虽然缓解了城市的困境,但也引出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严重缺水的城市,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农业用水将逐步趋于稳定。在粮食立足自给的基本国策下,按人均占有粮食450kg计算,人口高峰时的粮食产量要达到 7 亿吨,通过节水措施提高农业水有效利用率,力争农业灌溉用水维持在现状水平,每年4000亿 m3左右。
生态环境用水程度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预计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m3,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 增长1300亿~2300亿m3。扣除必须的生态环境用水量之后,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000亿m3,预计的用水量已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8]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面对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方向,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3. 4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1 世纪全国新增的用水量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未来30年内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199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是 30%,城市人口为亿,用水总量约630亿m3。据预测, 到2010年和2030年,城市人口分别为亿和亿时,相应的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m3和1320亿m3。[6]在水资源紧缺的同时,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m3,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 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而发达国家已达75%~8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左右,而发达国家为~;我国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很严重,仅供水管网滴漏损失就达20%以上, 家庭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的发展,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水,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观点驱使下,水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恶劣,水资源短缺也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加重了城市的负担,带来了一系列危机及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持。
1.前言
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 20%左右, 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5.1 先节流
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要开源节流,大力保护水资源,重点是抓住农业和工业两个用水大户。提倡“节约用水”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而且还可以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这是世界城市用水的发展方向。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结构, 有限满足生活用水,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目前,我国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 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尽管中小城市人均用水量小于大城市,但由于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改造较慢,漏水现象可能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争取成为节水型城市。根据分析,2010 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 8 元/m3,污水处理投资约为 10 元/m3,而节水投资仅需3元/m3左右。[4]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4.经济上的发展使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高峰,接近16亿,城市化水平达到40%,生活用水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预测届时生活用水定额为:城镇218升/人日,农村114升/人日,城乡生活用水 量约1000亿 m3左右。[3]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将适度增长。预计2030年,三种产业的结构调整为 : :, 21 世纪上半叶,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2030年前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最高值,逐步成为工业化国家。工业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转移,加重本已十分紧张的北方水资源形势,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水因素,届时工业需水量达到2000亿 m3左右。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突出。
2.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 m3。[5]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如果说在过去 20 年里, 在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1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城市的水问题, 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话, 那么在今后20年里, 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再上升20个百分点, 传统“有效”的办法何以为继?把握好城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也是把握城市兴衰存亡的大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