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根本任务,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践行爱国主义的志向,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获得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将为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指南。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选题:1、()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主义D、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B、爱劳动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科学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B、艰苦朴素C、勤劳D、勇敢4、()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5、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6、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7、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C、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D、增强国防观念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1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二、多选题:1、爱国主义是()。

A、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B、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C、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D、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E、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

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E、传统美德3、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特征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也’” 。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
文 成 公 主
文成公主入藏弘佛,佛教从此在雪域高原流传至今。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
价值的力量源泉
邓稼先(1924.6.251986.7.9),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核 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 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 元勋奖获得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曾这样赞誉 范仲淹:“公少有大節, 於富贵贫賤、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 志於天下。常自诵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 大利但丁)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选 自 《 苏 武 牧 羊 》
边 天 。 , 渴 饮 血 , 饥 吞 毡 , 牧 羊 北 海
苏 武 流 胡 节 不 辱 , 雪 地 又 冰
爱国诗人陆游病
危之际,仍Leabharlann 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 统一,“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盼望着“王师
继承和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要体现在
实际行动中。要树立
高度的民族自尊、自 信、自强精神。 —— 江泽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范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教案第二章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1)消费心理面面观【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3.买高档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消费心理特点评价及态度[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

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爱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爱国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邓小平 诸葛亮曾言: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今日我 曰:非改革无以发展,非创新 无以进步。 ---高建华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的必然要求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 的迫切需要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重点:
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怎样看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难点:怎样才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课程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全称 以及词、曲作者,并一字不错地演唱出来。


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 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 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继的进化生存 下来了。 --罗素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 的创新。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要自觉投生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三)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提倡理论创新
第二:鼓励制度创新
第三:强化科技创新
第四:推进文化创新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 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 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邓小平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就是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思修第2章学霸笔记

思修第2章学霸笔记
3、理想信念的类型【选择】: 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对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 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选择理想职业,找到理想工作,取得理想成绩; 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和追求; 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 4、理想信念的作用:【简答】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 神支柱。 5、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选择,简答】: ①崇高性:追求全人类的解放; ②现实性: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价值; ③科学性: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 6、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简答】 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③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是“阶 段 性理想和最终理想”。【选择】 8、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官方笔记
一、章节思维导图
二、知识点
1.理想和信念概念【选择】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态度。 2、理想信念的特点【选择,简答】: 思想性和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和共同性。
①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 ③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9、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②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20、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选择】: 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的问题:长期、曲折、艰巨; 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以理想来否定现实、不要以现实来否 定理想【走出两个误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 不同的时代特点,又有着共同的、基本的内容:
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反抗民族压迫,反对外来侵略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革故鼎新,推动祖国走向繁荣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民族品牌,从而维护国家民 族的利益。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二、爱国主义的统一性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一、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振兴和发展民族经济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 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靠发展。 惟有发展才能自立,惟有发展才能有实力、有分量、有 地位。因此,一切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希望祖国强大 起来的爱国者,都应当为国家的发展出力。在当前,加 快发展,既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 心,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最迫切的时代要求。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所谓经济全球化,主要指经济活动、经济组织和 经济规则加速国际化的现象。资本跨国界流动, 信息跨国界共享。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 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主要依据有三点: (1) 在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 在今
1.爱国激情与爱国理性的关系:
2005年10月以来,全国各地不少城市的群众自发组 织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真题——第二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真题——第二章

一、单选1.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2009-10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2.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2010-1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2010-4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2010-7A.社会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民族主义5.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2010-7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把中国疆域内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一致的一面旗帜是2011-1A.理性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民主主义二、多选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2008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2.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包括()2009-1,2009-7,2010-10,2011-1,2011-4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3.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授课授课内容: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爱国主义的内涵;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难点:1、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互动交流等。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年轻时就已经很有名了。

当时,波兰正遭受沙俄的侵略,出于对热爱祖国的热爱,他想留在国内。

但残酷的现实会窒息他的艺术才华,所以他接受了师友们的建议:到国外去深造同样也可以祖国争光。

出国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着波兰的泥土,勉励他不忘祖国。

后来,由于波兰反动政府不让肖邦回国,他在法国、德国等地颠沛流离了19年。

那只装满泥土的银瓶也一直没离开他。

1849年,肖邦在巴黎重病不起。

临终前,他对妹妹柳德维卡说:\"我死后,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的。

但你们至少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病逝后,朋友们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心脏带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

可见,肖邦的爱国之心胜过一切。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

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

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所以邓小平在1981年英国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

这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情感。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作《最后一课》,就描写了法国人对祖国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语言权利的悲痛。

小说中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明(包括祖国语言)的教育。

他告诉孩子们,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民族,中国也是人类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她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曾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灿烂业绩。

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造纸术;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一千一百年前发明了火药造炮技术。

特别是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人类瞩目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克服艰难困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回国效力,为祖国建设、民族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也是深厚爱国情感的生动写照。

茅以升,桥梁建筑专家,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时,人们纷纷向他投来尊敬、赞美的目光,一份份诱人的聘书也向他招手。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说是科学没有国界。

但是茅以升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正是对祖国的热爱,茅以升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爱国故事,它们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诵。

钱学森,才华横溢的核物理专家,美国海军师长金波尔称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由于美国的阻挠,他花了5年时间,才回到国家。

钱学森是新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创者。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

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

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个人都应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而汉族本身也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面队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

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中国古代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在封建社会阶段,爱国主义总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朽和封建专制的斗争相联系。

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拯救危亡困境中的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各国列强运用军事、政治等各种高压手段,把中国由一个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爱国者,在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把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坚定的民族自信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虚心态度、炽热的报国之志与积极探索救国之路结合起来。

现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现代爱国主义注入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新鲜血液,使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一开始就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社会运动。

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教学小结:本次课我们主要学习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并全面分析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性。

思考题:1、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二次授课:授课内容: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3、做忠诚爱国者的基本条件。

难点: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过程: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爱社会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点。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去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其内容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