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学生案例

合集下载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三篇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三篇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三篇篇一: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当众脱裤子西安XX乡XX小学二年级12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年轻的班主任勒令他们脱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以示惩罚。

被命令脱光裤子的12名学生年龄多在八九岁左右,都是二年级学生,其中7个男生,5个女生。

学生们说,20XX年3月27日上午,肖老师命令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众脱裤子后在教室里转一圈,同时指派两名班干部对不听话的学生强行脱裤子。

当时有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趴在窗子上观看。

案例二:耳膜被打穿19XX年12月13日上午7时40分,郑州市XX路小学六(3)班班主任、语文老师魏某在教室检查星期天布置的作业,让未完成作业的同学站出来,曹、冯等4位同学站起后被拉到讲台上,魏某对他们进行训斥后,又殴打了4位同学的头部、脸部。

上完第一节数学课后,曹、冯两位同学因害怕第二节语文课再挨打,便跑到校外补写作业,魏某发现两人没在课堂上后,便派出另两位同学去找,当曹某、冯某被叫到教室后,魏某又用拳脚对两人进行殴打,当一拳打到曹某脸部时,曹某马上感到左耳一阵疼痛,接着就嗡嗡直响。

冯某被打后书包滚落在地,当其弯腰去拾时,又被踢了一脚,结果脸碰到了地,当时就一片红肿。

当日下午,学生家长带孩子到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检查,医院诊断:曹某左耳膜穿孔,3天后需做修补手术;冯某左面颊部红肿。

案例三:被迫喝下“颜料水”20XX年6月7日上午,XX市29中附小老师王某在给本校六(三)班上第三节课前,发现自己放在过道的开水被学生"故意"倒入美术颜料。

在课堂上质询"肇事者"而无人出声的情况下,王某采取"株连"追究方式,把颜料污物倒入半桶凉开水,由班长带头,台下其他同学轮流上来舀这略带异味的"颜料水"喝下......二、细节解释根据案例一中,12名学生就是因为未完成作业就要被学生强迫脱掉裤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自认为自己的过错呢,其中班主任还要求两名班主任强行脱掉那些学生的裤子,居然还有女学生。

法律知识普及体罚案例(3篇)

法律知识普及体罚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我国历史上曾经被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的完善,体罚已经逐渐被淘汰。

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体罚,更是被法律明令禁止。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体罚案例为切入点,从法律的角度对体罚行为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

二、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学教师李某,因学生张某在学校课堂表现不佳,多次对其进行体罚。

在一次课后,李某用戒尺打了张某的手臂,导致张某手臂骨折。

张某的父母得知后,将李某告上法庭,要求李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体罚行为的违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本案中,李某作为教师,对学生张某实施体罚,明显违反了该法条的规定。

2. 李某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益,造成了张某手臂骨折的损害后果,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学校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及其教职员工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

”本案中,学校未能有效履行管理职责,未能及时制止李某的体罚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法律后果1. 李某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李某应当承担张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2. 学校承担相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李某的行为进行追责。

3. 教师资格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体罚、侮辱学生等行为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李某的行为可能影响其教师资格认定。

五、启示1. 提高教师法律意识教师作为未成年人的教育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等违法行为。

师德违规行为的典型案例

师德违规行为的典型案例

师德违规行为的典型案例一、体罚学生类。

1. “打手板打出的愤怒”张老师是个急性子,在他的班上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小李。

小李上课总是交头接耳,还影响其他同学。

有一天,张老师终于忍无可忍,他把小李叫到讲台前,拿起教鞭就打小李的手板。

一下、两下……小李疼得直哭,可是张老师气在头上,还是打了好几下才停手。

这事儿后来被家长知道了,家长非常愤怒,因为小李的手都被打得红肿起来。

张老师这种体罚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教育学生本应通过积极引导和正面的纪律约束,而不是用暴力手段。

2. “操场罚跑的悲剧”体育赵老师是个对纪律要求很严格的人。

有一次,班级里几个男生在体育课上没有按照他的要求穿运动服。

赵老师觉得这几个学生太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了,于是他罚这几个学生绕着操场跑圈,一跑就是十几圈。

其中一个体质比较弱的学生小王,跑到一半就体力不支,差点晕倒。

这种过度的体罚式惩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是明显的师德违规行为。

二、言语侮辱类。

1. “笨得像猪一样”数学王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道难题,很多同学都没听懂。

有个学生小张举手问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王老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笨啊,笨得像猪一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小张听了之后,脸一下子就红了,心里特别难受。

从那以后,小张一上数学课就特别紧张,甚至开始害怕学习数学。

王老师的这种言语侮辱,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违背了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的师德要求。

2. “没出息的家伙”班主任李老师对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

有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小赵的成绩不太理想。

李老师找小赵谈话的时候,没有给予鼓励,反而说:“你看看你,考这么点分,将来肯定是个没出息的家伙,就你这样还想有什么大作为?”小赵本来就因为成绩不好很沮丧,被老师这么一说,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

三、学术不端类(如果在学校环境中有涉及学术的情况)1. “论文抄袭的闹剧”高校的陈教授负责指导研究生小孙的论文。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教育法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然有一些教师或者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采取了体罚的方式。

以下将介绍一些体罚学生的案例,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某校教师因学生未完成作业而用木棍抽打学生手掌。

某校一名教师因为学生未完成作业,便用木棍抽打学生手掌。

这种体罚方式不仅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也给学生心灵带来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和压力,对老师和学校失去了信任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案例二,某校学生因迟到被老师用尺子抽打腿部。

某校一名学生因为迟到被老师用尺子抽打腿部。

这种体罚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也给学生心灵造成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感到委屈和无助,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某校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用板条抽打手掌。

某校一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老师用板条抽打手掌。

这种体罚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尊严,也给学生心灵造成了创伤。

学生在遭受体罚后感到自卑和沮丧,对学业产生了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教育法规。

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学生,而不是采取体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体罚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的案例

体罚学生的案例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违反了教育法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老师或者家长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情况。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体罚学生的严重性以及应对措施。

案例一,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班主任用木棍抽打了十多下。

小明的腿上留下了淤青,他因为害怕受到惩罚,不敢告诉家长。

他的学习成绩更加下滑,心理状态也变得焦虑不安。

案例二,小芳是一名小学生,因为上课不听讲,被老师用尺子打了手心。

小芳因为疼痛哭了出来,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反而加重了力度。

小芳的手心红肿,她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恐惧感,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案例三,小华是一名高中生,因为迟到被班主任罚站,站了一整天。

天气炎热,小华因为中暑晕倒在操场上,被送往医院抢救。

这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也受到了舆论的谴责。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揭示了体罚学生的严重后果。

首先,体罚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学习和生活。

其次,体罚会破坏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失去了信任,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感,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体罚学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老师和家长应当对此负起责任。

针对体罚学生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体罚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老师给予相应的处罚。

其次,家长也应当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以暴力手段解决矛盾。

最后,学生本身也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不容忍和纵容体罚的行为。

总之,体罚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师生关系,违反了法律法规。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体罚的监管,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杜绝体罚学生的现象,让教育更加健康、和谐。

教育部关于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

教育部关于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

教育部关于违反师德师风的案例一、体罚学生类。

1. 某小学教师体罚致学生受伤案例。

在一所小学里,有个年轻气盛的数学老师。

这老师呢,对学生的要求那是相当严格,严格到有点过了头。

有个调皮的小男孩,在课堂上老是做小动作,还影响其他同学。

这老师一气之下,拿起教鞭就朝着小男孩的手抽了几下。

那下手可没个轻重,小男孩的手当时就红肿起来了。

小男孩疼得直哭,回家后家长看到孩子的手,那是又心疼又气愤。

这事儿被反映到学校和教育局,这位老师可就因为体罚学生违反了师德师风规定,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

2. 体育老师过度惩罚学生长跑案例。

二、性骚扰或不当行为类。

1. 中学教师言语骚扰女学生案例。

在一所中学里,有个男教师,教语文的。

他呢,总是对班上的女学生说一些让人不舒服的话。

比如说,他会在批改女学生作文的时候,在评语里写一些暧昧的语句,像“你的文字就像你本人一样迷人”之类的。

而且在课堂上,他还会特别关注那些长得漂亮的女学生,总是找机会单独和她们聊天,聊天内容也不是关于学习的正经事儿,而是问一些很私人的问题,比如有没有喜欢的男生啊之类的。

女学生们都觉得很不自在,有个胆子大的女学生就把这事告诉了家长,家长立刻向学校和教育局举报。

这男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他这种言语上的骚扰对女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2. 大学教师对学生有不当肢体接触案例。

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和女学生有一些不当的肢体接触。

比如在给女学生讲解实验步骤的时候,他会把手搭在女学生的肩膀上,停留的时间还比较长。

还有的时候,他会假装不小心碰到女学生的手或者身体其他部位。

有个女学生实在受不了这种行为,就向学校的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

学校经过调查,发现这教授确实存在不当肢体接触的行为,这可是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啊,学校就对这位教授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包括停职、取消他的教学资格等措施。

三、学术不端类(涉及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学术不端也属于违反师德师风)1. 中学教师抄袭论文案例。

案例教育系统师德师风警示案例

案例教育系统师德师风警示案例

案例教育系统师德师风警示案例一、体罚学生类。

1. “打手板的语文老师”在某所小学里,有一位语文老师,性格比较急躁。

有一次,班级里好几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

这位老师呢,一气之下,让这些学生排队,然后拿着教鞭挨个打手板。

其中有个学生被打得手掌通红,疼得直哭。

这事儿被家长知道后,家长非常愤怒,直接找到学校领导投诉。

学校对这位老师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还要求他向学生和家长道歉。

这老师本来是想通过惩罚让学生长记性,好好完成作业,可他这方法完全违背了师德师风的要求啊。

体罚学生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

你想啊,那些学生可能以后一看到这个老师就害怕,更别提好好学习语文了。

2. “操场罚跑的体育老师”一个中学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发现有几个学生在队列里讲话,不遵守纪律。

他就让这几个学生围着操场跑圈,一跑就是十几圈。

那操场可不小啊,学生们跑到后面都气喘吁吁,有个学生甚至差点晕倒。

这事儿可就闹大了,其他学生看到都很害怕这个体育老师。

后来学校了解情况后,对这位体育老师进行了处理,因为他没有把握好教育学生的尺度,用过度的体力惩罚来对待学生的小错误,这是很不应该的。

二、言语侮辱类。

1. “尖酸刻薄的班主任”有个班主任,管理班级很严格,但他的方式却让人难以接受。

班级里有个学生成绩不太好,在一次考试后,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看看你,笨得像头猪一样,怎么学都学不会,简直就是在拖班级后腿。

”这个学生听了之后,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变得越来越自卑,上课也不敢发言了。

其他同学也觉得班主任这样说话太过分了。

后来这个学生的家长知道了,到学校大闹了一场。

这个班主任虽然业务能力可能还不错,但是他这种言语侮辱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根本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

2. “歧视学生的数学老师”某所学校的数学老师,对学生存在歧视心理。

他特别看重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总是冷嘲热讽。

有个学生的家长是卖菜的,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错了一个问题,数学老师就说:“你爸妈就是个卖菜的,你是不是也只配在菜市场算账啊,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

关于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关于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

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一、以下是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案例一:当众脱裤子西安雁塔区鱼化乡老烟庄小学二年级12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年轻的班主任勒令他们脱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以示惩罚。

被命令脱光裤子的12名学生年龄多在八九岁左右,都是二年级学生,其中7个男生,5个女生。

学生们说,2000年3月27日上午,肖老师命令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当众脱裤子后在教室里转一圈,同时指派两名班干部对不听话的学生强行脱裤子。

当时有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趴在窗子上观看。

案例二:耳膜被打穿1999年12月13日上午7时40分,郑州市伏牛路小学六(3)班班主任、语文老师魏某在教室检查星期天布置的作业,让未完成作业的同学站出来,曹、冯等4位同学站起后被拉到讲台上,魏某对他们进行训斥后,又殴打了4位同学的头部、脸部。

上完第一节数学课后,曹、冯两位同学因害怕第二节语文课再挨打,便跑到校外补写作业,魏某发现两人没在课堂上后,便派出另两位同学去找,当曹某、冯某被叫到教室后,魏某又用拳脚对两人进行殴打,当一拳打到曹某脸部时,曹某马上感到左耳一阵疼痛,接着就嗡嗡直响。

冯某被打后书包滚落在地,当其弯腰去拾时,又被踢了一脚,结果脸碰到了地,当时就一片红肿。

当日下午,学生家长带孩子到郑州市中心医院进行了检查,医院诊断:曹某左耳膜穿孔,3天后需做修补手术;冯某左面颊部红肿。

案例三:被迫喝下“颜料水”2000年6月7日上午,柳州市29中附小老师王某在给本校六(三)班上第三节课前,发现自己放在过道的开水被学生"故意"倒入美术颜料。

在课堂上质询"肇事者"而无人出声的情况下,王某采取"株连"追究方式,把颜料污物倒入半桶凉开水,由班长带头,台下其他同学轮流上来舀这略带异味的"颜料水"喝下......二、细节解释根据案例一中,12名学生就是因为未完成作业就要被学生强迫脱掉裤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自认为自己的过错呢,其中班主任还要求两名班主任强行脱掉那些学生的裤子,居然还有女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分析丹阳市华南实校一名教师体罚学生新闻网讯日前,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一名老师体罚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了一定伤害。

10月2日,网友“深情泡泡”在丹阳翼网论坛发帖称:2010年9月30日,我的孩子在中午自习课时,因一个小问题和同桌小声讨论,被班主任老师赶出教室,孩子觉得不服气,与老师僵持不愿意出去。

班主任老师走上来拉住孩子的衣领,抬起脚对着孩子的下身就踹。

踹完把孩子拉进教室还觉得不解气,对着孩子前脑门又是一拳……昨天下午,记者与这名学生家长取得了联系。

她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对此事提出处理意见,但家长与校方还在沟通中。

面对记者的采访,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汤老师承认对学生进行了体罚,同时对自己的过激行为表示后悔。

汤老师说,当时心里比较急躁,在对学生推拉过程中,“下意识地踢了一脚”,然后又用“握着的手朝学生额头上顶了一把”。

过后,他自己觉得行为过激,当面向学生赔礼说:“今天老师真的做得不好,对不起!”事后,他还带着家人两次登门向学生及其家长道歉,并愿意作出相应的赔偿。

汤老师表示,希望得到学生本人、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原谅,并愿意接受学校的任何处分。

校长锁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锁荣介绍说,当天,校领导得知此事后,在第一时间展开了调查和处理工作,严肃批评了汤老师的错误行为,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会同家长一起先后将学生郭某带到丹阳市人民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做CT、B超、泌尿、心理等检查,诊断结果为大腿上部侧青紫,无其他问题。

校领导和汤老师事后多次登门慰问、道歉和沟通。

锁荣说,校长室开会研究并作出如下决定:当事教师停课反思,向家长及学生赔礼道歉,和家长协商,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写出检查书,并在教师会上公开检讨。

学校根据事实情况,提出给予当事教师党纪处分的建议,并报上级组织审批;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扣除当事教师绩效考核津贴。

同时,学校向学生、家长、社会表示歉意,并引以为戒,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对华南学校体罚学生事件的分析其实,对学生实施体罚更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

其中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即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而这项法律的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也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此外,我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五款也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在第三十七条第二三项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等情节严重的行为,将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即便如此,一些教师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与其漠视法律相关,应该说,体罚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它是一种极端愚昧、变态的非正常行为。

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法制意识,切不可做出让人遗憾终生的事!因为,体罚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危害性。

从学生方面看:9首先,体罚会对学生造成生理伤害。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伤害一旦产生,便容易给学生造成终生的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这样的事情绝非杜撰:狂怒的老师一巴掌抡向学生,于是学生再也听不到了大自然美好的声音和父母亲切的呼唤;暴怒的老师拧起学生的耳朵,试图将他拉出教室,用力之下,他手里捏的只是学生娇嫩的耳垂;因为学生的调皮,教师拂袖而去……所有这些,难道还不够我们惊心吗?教育者为社会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废人!其次,体罚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

学生畏于教师的体罚,只得囿于教师规定的框框之中,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出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敢发挥,久而久之,学生自甘于平庸听话,我们的教育便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伟大的教育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瓦特、牛顿、爱迪生们如整天处于教鞭的威慑之下,他们的聪明才智怎样去发挥?又怎能发挥?再次,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自尊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是学生走下坡路的开始。

有些学生经常受到粗暴的训斥、体罚,自尊心、自信心丧失,自暴自弃,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老油条”。

过度体罚的结果,只能使孩子消极适应环境,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有些学生遭体罚后觉得无脸见人,干脆不再到校学习,有的甚至为此逃学离家,以至在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道路,有的甚至过早地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

最后,体罚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冷漠孤僻、敌视和心理闭锁等畸形变态心理。

经常受到打骂的学生,平时谨小慎微,提心吊胆,唯恐被教师体罚。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自卑胆孝撒谎的性格。

这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打骂和过分的严厉只能让儿童说谎,变成怯懦的人,同时养成儿童的残忍性。

”从教师方面看:体罚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威信,而且当教师实施体罚之时,正好表明了他的失助与无能。

一个教师,简单地以体罚管教学生,是把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简单化,它往往铸成一种错误的行为模式,其消极影响是难以消除的。

库宁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体罚大大降低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从师生关系看:体罚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扩大了师生间的感情距离,不但很难形成向师性,反而造成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对抗情绪,不利于施教。

学生当面不敢说,背后则不服。

这样,实现教育目的也就落空了。

体罚使学生精神压抑,负担沉重,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受到体罚,感到非常委屈、恐惧,教师讲什么一句也听不进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体罚还影响着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很多家长往往“授权”教师:“孩子在学校不听话,尽管打”。

但教师真的体罚学生时,谁的家长又愿意自己的孩子挨打呢?家长往往谴责老师,有的甚至拉着孩子找到学校或对簿公堂,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3 A5 T+ B$ f$ q2 X: E$ m 那么在中小学体罚现象还比较严重的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潜在影响。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并成了所谓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子女被看成父母的私有财产,几乎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在学校部,教师则获得了父母所“授予”的权力:“师徒如父子”。

老师于是拥有了教育、惩罚学生的权力。

第二,教师素质差,教育手段贫乏。

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作有热情,事业心强,想把孩子教好,但由于经验不足,缺少办法,见学生违纪,情绪便急躁,因而体罚学生。

有些教师则因为在家庭或社会交往中受气,无处发泄,将学生作了出气筒。

特别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社会分配不公,脑体倒挂,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心中有怒气,遇事易动气发火,感情用事。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对不争气的学生,教师便使用强制措施体罚学生,而这,却常能得到人们的理解。

第三,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其自身的行为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心境等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有: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表现出敌对;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等躯体表征;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这些心理问题都会造成教师体罚学生,影响教师把学生没当"人",而视为为一个物,一个发泄的工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体罚的误区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领导学生认识的地位;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其认识和发展必须在不同程度上服从于教师的领导;学生作为教学认识的主体,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取决于其积极主动的认识。

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它不但使学生肉体受到疼痛,严重的直接损伤学生的身体,影响学生机体正常发育,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影响学生认知发展和个性品德的成熟。

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综合利用多种教育手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扎实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技巧。

老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以体罚学生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同时,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善于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和教育过程中的其它问题。

教师对学生既要尊重信任,又要严格要求,防微杜渐,既一视,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既适时适度,又持之以恒,既重视学习,又注意品德、体质的发展。

第三,学校领导要重视体罚学生的现象,要明确认识体罚给学生造成的危害,它不但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不但是现时的,也是未来的。

学校领导要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首先在思想上引起教师的重视,转变落后教育思想,自觉禁止使用体罚。

其次,学校领导应严格要求,把禁止教师简单地以体罚对待学生作为一项制度。

学校领导要注意确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把教师体罚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水平相联系。

一旦因体罚出现问题,学校领导也应从事实出发,严肃处理,不能一味袒护,并引导教师吸取教训,从而在中小学从根本上避免体罚现象的发生,使中小学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第四,树立正确育人观,促“角色转变”。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转变落后思想。

在现时期,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对学生实行体罚,危害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它必然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可见那种企图靠体罚学生身体取得暂时教育效果的做法是无效的、错误的。

学习倡导“爱”的教育,转变落后方式。

剖析学生的成长轨迹,明白不良惩罚并不能唤醒学生,只能让学生在迷途中越去越远;剖析成功教育案例,认识“爱”才是古今中外教育成功的真谛。

通过学习、思考、讨论剖析,影响教师提高认识,形成观点,从而获得他律到自律的效果,告别体罚,杜绝体罚,自觉用“爱心”来教育学生,诲人不倦。

第五,学习课堂控制艺术,获取恰当方法手段。

缺乏科学的教育艺术是产生体罚的重要原因。

学校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素养,使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避免体罚。

第六,注重教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唱好”“三步曲”。

首先要给教师减负,从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解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