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无砟轨道施工手册

一、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1、控制网的基本要求。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测量控制网采用高精度测量控制网兼表1-1、表1-2。
表1-1 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表1-2 各级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及布点要求2、对支承结构的精度要求。
铺设板式轨道施工前,按规范要求验收或交付建筑结构表面(路基支承层混凝土顶面、桥梁底座混凝土顶面),最大允许装配限差的要求:1)高程位置:±5mm2)横向位置:±10mm提示:在路基或桥梁上可能会出现的沉降或隆起量需预先掌握,且不断地进行检测。
3、一般地段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所有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均按精确到1/10mm的精度要求,并通过网平差计算求得。
线路控制网的建设应遵守以下要求:1)沿线路方向的点间距:每50.0m至60.0m;2)横向线路距离:线路左右10.0m至20.0m;3)平面精度:±1.0mm(相对沿线路方向相邻控制点);4)高程精度:±0.5mm(相对沿线路方向相邻控制点)。
4、特殊结构桥梁时的精度要求。
为使控制网适应于特殊结构桥梁,实际中采取以下标准作为控制要求:1)沿线路方向的点间距:每150.0m至180.0m;2)横向线路距离:线路左右40.0m至60.0m;3)平面精度:±3.0mm(相对沿线路方向相邻控制点);4)高程精度:±1.0mm(相对沿线路方向相邻控制点)。
二、沉降变形及控制要求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的要求,对路基、桥梁进行沉降和变形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三、对桥面质量要求1、桥面高程。
梁端1.5m以外部分的桥面高程允许误差±7mm,梁端1.5m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正误差。
对不能满足要求的部位应进行打磨,并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充处理。
2、桥面平整度。
桥面平整度要求3mm/4mm。
使用4m靠尺测量(每次重叠1m),每桥面份四条线(每底座板中心左右各0.5m处)测量检查。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规定

CPⅡ
1/80 000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计算公式:
• 式中:
△Xij=(Xj –Xi)复 –(Xj –Xi)原
•
△Yij=(Yj –Yi)复 –(Yj –Yi)原
•
△Zij=(Zj –Zi)复 –(Zj –Zi)原
•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 导线复测较差的限差
控制网
等级
水平角较差限 边长较差限差 坐标较差限差
程的施工现状采用相对定位进行铺设,由于测量误差累积,轨道的几何参 数于设计参数相差甚远。
• 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 1.确定了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体系
“三网合一”的内容和要求 2.三网合一的重要性 3. 平面控制测量分三级布网的布设原则 4. 采用边长投影变形值≤10mm/km(无碴)的工程独立坐标
• 编制目的
本规范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 而制定的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统一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测量成果质量 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
•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50~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 (二) 框架控制网采用 GPS B级网
国家平面基础控制点稀少,其精度和密度都远远不能满足铁路 工程平面基础控制的需求。
• (三) 二等水准测量
首级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为全线统一的高程控制网;次级水准网 为精密水准网,水准点距离为1km。
• (四)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精度
无碴轨道施工精度高,工程可调量小,基础控制网的测量误差或 系统误差越大,更改设计的工作量也越大。
无砟轨道铺设测量实施细则

⽆砟轨道铺设测量实施细则新建杭州⾄长沙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HCZJJL-4标⽆砟轨道铺设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核审批华铁-德铁国际联合体杭长铁路客专(浙江)监理总站⼆0⼀⼆年⼆⽉⽬录⽆砟轨道铺设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4)第⼀章编制依据 (4)第⼆章专业⼯程特点 (4)⼀.⼯程概况: (4)⼆.必须具备的测量条件 (5)三.⽆砟轨道铺设特点 (5)第三章测量监理⼯作范围及重点 (6)⼀.⼯作范围 (6)⼆.⼯作重点 (6)第四章测量监理⼯作流程 (6)第五章测量监理⼯作控制要点、⽬标 (6)1.审核测量⽅案及测量报告 (8)2.CPI、CPII控制⽹和⾼程控制⽹复测及CPII加密报告的审核 (8)3.接⼝⼯程测量验收 (8)4.底座板放样 (8)5.底座板的测量验收 (8)6.轨道板粗铺、GRP点测量及轨道板精调检测 (8)7.钢轨铺设及轨道精调 (9)第⼆节⼯作⽬标 (9)1.测量⽅案及测量成果报告 (9)2.CPI、CPII控制⽹和⾼程控制⽹复测及CPII加密报告的审核.. 123.接⼝⼯程测量验收 (15)4.底座板放样 (15)5.底座板的测量验收 (16)6.轨道板粗铺、GRP点测量及轨道板精调检测 (16)7.钢轨铺设及轨道精调 (16)第六章监理⼯作⽅法及措施 (16)第⼀节测量监理⼯作⽅法 (16)1.旁站监督 (16)2.见证 (17)3.平⾏测量 (17)4.巡检 (17)5.指令⽂件 (17)6.监理⼯程师通知单 (17)7.监理⼯作联系单 (17)8.观测暂停令: (18)第⼆节测量监理⼯作措施 (18)1.事前控制措施 (18)2.过程控制措施 (18)3.成果资料提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砟轨道铺设测量监理实施细则(试⾏)根据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9⽉下发的《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公司⼯程测量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为做好HCZJJL-4标⽆砟轨道铺设⼯作,现制定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一、前言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是一种在铁路铺设无砟轨道时的高精度施工工法。
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解释,本文旨在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二、工法特点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实现毫米级的轨道位置控制,保证了轨道的平整度和几何稳定性。
2. 快速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配合高精度仪器设备和现代化施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轨道的铺设和调整。
3. 环保节能:无砟轨道减少了使用传统的道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同时降低了工程的能耗和运维成本。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轻轨等各类铁路线路的无砟轨道施工和调整。
四、工艺原理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铺轨准备:测量轨道基线和参考点,确定施工的起点和终点。
清理施工段道床,喷涂钢轨相对位置标记。
2. 定位施工: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和激光系统,测量轨道的位置和高程,通过调整扳道器和螺栓实现轨道的位置校正。
3. 对齐调整:采用现代化调整设备,调整轨道的对中和水平度,保证轨道的几何稳定性。
4. 精度测量: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的位置、高程和水平度进行检测和校正,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5. 固定固定:施工完成后,使用紧固装置固定轨道,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五、施工工艺1. 铺轨准备:测量轨道基线和参考点,清理道床,喷涂标记。
2. 定位施工:使用全站仪和激光系统测量轨道位置和高程,进行调整。
3. 对齐调整:使用调整设备进行对齐和水平度调整。
4. 精度测量: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进行检测和校正。
5. 固定固定:使用紧固装置固定轨道。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包括测量人员、调整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高效进行。
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方案

武广客运专线(铁二院设计范围)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OO八年一月成都1 / 16目录1 任务依据 (1)2 任务范围及主要工作内容: (1)2.1任务范围 (1)2.2工作内容 (1)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4 CPIII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 (1)4.1试验段概况 (1)4.2实施方案 (1)4.3CPⅡ控制网测量 (1)4.4CPⅢ控制网平面测量 (2)4.5CPⅢ控制点高程测量 (113)1 / 16武广客运专线(铁二院设计范围)无砟轨道铺设试验段CPⅢ控制网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2.2 工作内容(1)试验段CPⅡ测量;(2)试验段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3)试验段CPⅢ高程控制测量。
3 执行的标准及规范(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4 CPIII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4.2 实施方案由于试验段大部分处于隧道中,隧道地段没有布设CPⅡ控制网,在隧道贯通后,无砟轨道铺轨前应对其施工精度进行评估。
因此,在CPⅢ控制网测量前,应先施测CPⅡ控制网,然后在开展CPⅢ控制网测量。
4.3 CPⅡ控制网测量4.3.1 在隧道贯通后进行CPII控制桩测量时,CPⅡ控制网测量采用导线测量,导线附合于隧道两端的CPⅠ控制点上,边长以600~800m 为宜,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表1 CPⅡ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4.3.2 CPⅡ导线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见表2表2 CPⅡ导线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mm)4.3.3 CPⅡ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导线测量应起闭于隧道洞口两端的CPⅠ控制点上,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
(2)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3)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2) 隧道内CPII加密点平面坐标的引入:从隧道外的CPII已知点向 设置在隧道内的CPII加密点引测坐标应采用旁向导线法进行观测, 隧道内的CPII加密点既能架设仪器,也需放置球型棱镜。作业时, 依此在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观测前首先采集当时的气象参数输 入到全站仪里,可使用全站仪机载软件Inspector按全圆观测方法 观测相邻CPII点和旁向导线点,机载软件中测站的限差按国家四 等导线(隧道长度≤4000m)或三等导线(隧道长度≥6000m)规 定的相应限差进行设置。观测结束后用严密平差的方法对所有的 合格的观测值进行平差而得到各CPII加密点平面坐标值。并检查 相应验后精度评定是否达到相应等级导线要求。(注意:为提高 精度而设置的旁向观测点最终经平差获得的坐标不使用,在CPIII 建网时再重新测设其坐标。) 3) 隧道内CPII加密点高程系统的传递:在每个CPII加密点的强制 对中基座螺孔中央直接放置球型棱镜,水准标尺可立于球型棱镜 上来测量和传递高程。隧道内CPII水准网布设成符合水准路线, 从隧道一端的一个CPII出发按“隧道内CPII点的布设和观测图” 上所示的测量主线方向,符合到隧道另一段的CPII点上。观测时 测站限差按国家二等水准相应的限差设置,经最后水准导线网平 差后,获得隧道内各CPII加密点的准确高程。
球棱镜
立式基座
横插基座
每个CPIII点埋设一立式基座或横插基座轴套,球棱镜仅测量时 安放使用,两种基座接触面均嵌有磁性材料,有一定吸附力, 在进行高程水准测量时,只需在球棱镜球壳表面立尺即可进行 测量,测量后的高程减去球棱镜的半径长度就是CPIII目标点测 量中心的高程。 2 球棱镜的质量要求: 每个球棱镜都必须提供各向异性和棱镜常数的检测报告。检测 距离在10—15米范围内,应使用 1″及以上精度,测距精度应 不低于1mm+2ppm,且距离最小显示单位为0.1mm的全站仪来进行 检测。检测时仪器应设置为自动寻找目标的测量模式,而不是 人工对准目标。检测场地应选择无大气热闪烁,无直接日照场 地,检测时段气象条件应基本无变化。检测场地应该远离建筑 工地、打井、钻探场所和交通频繁地段。检测各向异性时,以 棱镜的光轴为轴,每转动60°,分正对全站仪、上仰10°、下 俯10°三个位置,共检测18个位置,测量球棱镜的斜距、X、Y、 H坐标值(共测得72个数据)。每个球棱镜在不同位置所有测量 获得的同类数据的互差不超过±0.3mm为合格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测量技术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测量技术摘要: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体系,其无砟轨道的施工流程、轨道板精调施工特点与其它板式无砟轨道有极大地区别,本文通过京沈客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施工,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无砟轨道施工轨道板精调一、工程概况京沈客专五局施工段线路全长41.338km(含路基15.853km;桥梁23.036km,隧道2.449km;站场2个:朝阳北站、北票东站)除站场外管内无砟轨道结构全部采用 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制轨道板通过与板下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铺设于现场浇筑的具有限位凹槽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配筋的自密实混凝土、限位凹槽、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
二、作业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审核施工图纸。
对精调测量作业人员进行前进行实操培训和练习,测量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默契。
测量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精调软件的使用方法,现场调整作业人员应掌握精调技巧和指令要求的内容,培训合格后上岗。
2.各种精调设备已校检合格。
全站仪应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
温度计读数精确至0.5℃,气压计读数精确至0.5hPa,在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时,应进行气象数据改正。
3.轨道板粗铺已完成,且达到粗铺精度要求,位置偏差在1cm以内;施工现场无影响精调作业的因素。
三、技术要求1.轨道板精调施工以CPIII控制点为依据,全站仪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自由设站应符合高速铁路测量相关标准的规定。
2.轨道板精调后精度要求见下表表3.1 轨道板精调后精度要求表3.在进行轨道板精调作业时严禁碰撞损坏轨道板,严禁使用蛮力旋转精调器。
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落变形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数据是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是否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技术要求的依据。路基地段均应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 路基面沉降观测采用观测桩法进行。在基床底层或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埋设,桩周围用级配碎石固定;当采用堆载预压进行路基处理时在卸载后埋设观测桩进行测量。
地基沉降观测 非岩石地基,均应进行地基沉降观测。 地基沉降观测可采用沉降板、剖面沉降管、位移计等方法进行监测。沉降板简单、实用、可靠,是常用的地基沉降观测方法。
地基沉降观测沉降板埋设示意图
路基沉降观测
果提缕尝艘备玻毯葱隐革路汝尼各佣煮洁塌倾吁纤消困泥脱篮称猛赤优祥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
吕芭除鹰床利迭咋妖骸禾铃苔芦冀可镭陵襟蔑媳叛痔抠院炼梯烃约剩砰碗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55896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变形监测
四、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建立 垂直位移监测网可根据需要独立建网,按照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依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高程应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不能利用水准基点的监测网,在施工阶段至少应与一个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致; 全线二等水准贯通后,应将垂直位移监测网与二等水准基点联测,将垂直位移监测网高程基准归化到二等水准基点上。
沉降比较均匀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竖曲线半径应能够满足下式要求时,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
路桥、路隧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高程测量
往返水准测量的往测原理示意图
CPIII 后视方向
前视方向
测站 中视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高程测量
往返水准测量返测原理示意图
CPIII 后视方向
前视方向
测站 中视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平差
➢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具备X、Y、Z坐标后,利 用专用软件进行平差。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建立
➢ 施工精密控制网基标点纵向间距大致按60m控制 (特殊地段不得超过80m),成对布设于桥梁、隧道 及路基两侧,成对布设在线路两侧的两个基标点里 程差不超过1m。
➢ 一次布设的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最短长度不得 少于2km。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建立
➢ 1、前言 ➢ 2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3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 4、混凝土浇注前检测 ➢ 5 、 测量人员配备 ➢ 6 、测量设备配备 ➢ 7 、 结束语 ➢ 8 、 参考文献
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技术
CPI、CPII及二等水准基点复测 CPIII精密基标网布置 CPIII精密基标网三维坐标平差 支脚放样
路基上CPIII基标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测量和平差
➢ CPIII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测量使用全站仪(测角精 度±1″,测角最小读数0.1″,测距标称精度 ±1mm+1ppm,测距最小读数0.1mm)自由设站, 后方交会法进行施测。
➢ 使用全站仪测量前,首先对全站仪进行观测前的横 轴与竖轴校验(输入校差后仪器内部自动进行修 正),同时需输入观测时环境温度和气压值。
客运专线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 1、前言 ➢ 2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3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 4、混凝土浇注前检测 ➢ 5 、 测量人员配备 ➢ 6 、测量设备配备 ➢ 7 、 结束语 ➢ 8 、 参考文献
➢ 2007年10月,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郑 西客运专线上正式开始CRTSII型双块式无砟轨 道施工。在近两个月的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广 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努力,在德方旭普林公 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掌握了CRTSII型双块式 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现将施工技术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进行详细说 明。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测量和平差 ➢
பைடு நூலகம்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与CPI/CPII平面控制网的联测
➢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数据严密平差并合限 后,方可与CPI或CPII控制网进行联测。
➢ 联测时,使用全站仪在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内 设置至少3个站点。每个站点利用2×3个CPIII控制 网点(坐标为平差后的数据)为后视点,前视CPI或 CPII网点,进行不少于两测回(盘左盘右度盘换置) 观测。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与CPI/CPII平面控制网的联测
测站 (自由设站点) CPII基标控制点 辅助点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高程测量
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高程 测量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往返测量并起闭于水准基点。测量 完成后进行严密平差,平差计算按 有关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支脚放样测量
➢ 采用专用放样棱镜进行 支脚放样。按纵向间距 3.27m,横向距离为 3.2m。支脚放样精度 控制在3mm以内。
支脚点位放样
支脚精确测量
➢ 利用全站仪测设,获得 球状棱镜的三维坐标。 支脚横向、纵向、高程 偏差分别控制在0.5 mm、1mm、0.5mm之 内,精度达标后,锁定 所有固定螺栓。
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网点测量和平差
➢ 使用全站仪在相邻两对CPIII基标点之间设站,在同 一测站测量至少2×4个CPIII网点,并进行不少于两 测回(盘左盘右度盘换置)观测,后视网点数量不 得少于3对。全站仪设站的间隔要保证每个CPIII网 点的重叠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同时观测视距不大于 150m。
➢ 1、前言 ➢ 2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 3 、CRTSII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技术 ➢ 4、混凝土浇注前检测 ➢ 5 、 测量人员配备 ➢ 6 、测量设备配备 ➢ 7 、 结束语 ➢ 8 、 参考文献
➢ (1)测量仪器购置及检验 ➢ (2)测量人员培训 ➢ (3)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
CPIII基标精密控制网测设
➢ 无砟轨道施工前,应完成CPIII施工基标精密控制网建 立,控制网布置成独立三角坐标网,待建网测设及 平差完成后,再与外部的CPI/CPII高级控制网采用 边连结方式构网,形成三角网,把外部坐标引入该 网中。然后将水准基点的高程引入CPIII施工基标精 密控制网,使每个网点具有X、Y、Z三维坐标
支脚初略调整 模板、钢筋安装 支脚精调 道床板砼浇筑前支脚检测 道床板砼浇筑过程控制测量 承轨槽检测
施工测量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技术
CPI、CPII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点复测
➢ 无砟轨道铺设前,首先对管段内设计单位交付的CPI、 CPII平面控制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测。若复测结 果与设计院提供的数据不符或超限,及时上报监理、 业主和设计院,由四方共同协商解决。
路基地段,基标点可设置在线路两侧 的接触网支柱上,当接触网支柱尚未 安装时,在接触网支柱位置埋设钢筋 混凝土牛腿,并高出路基面1.4m。桥 梁地段,基标点设置在桥梁固定端位 置的防撞墙上,低于防撞墙顶面10cm 处。隧道地段,基标点设置在隧道两 侧电缆槽外侧的混凝土墙上,埋设高 度控制在侧墙顶面下10cm处。
➢ 水准基点复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具体方法按照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 建设[2006]189号)的规定进行。
CPI、CPII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点复测
➢ CPI、CPII平面控制网 复测采用全球卫星定位 系统GPS系统,按照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 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6]189号)的规 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