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方式及选择的原则

合集下载

轴承润滑的11种方式

轴承润滑的11种方式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在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下,用加油器供油.但是这种方法难以保持油量一定,因疏忽忘记加油的危险较大,通常只用于轻载、低速或间歇运动的场合,最好操作的时候,在加油孔上设置防尘盖或球阀,并用毛毡、棉、毛等作过滤装置。

二、清点润滑通常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从容器经孔、针、阀等供给大致为定量的润滑油,最经典的是滴油油杯,滴油量随润滑油粘度、轴承间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显著变化。

三、油环润滑靠挂在轴上并能旋转的环将油池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中(仅能用于卧轴的润滑方法),适用于轴径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轴承,油环最好是无缝的,轴承宽径比小于2时,可只用一个油环,否则需用两个油环。

四、油绳润滑依靠油绳的毛细管和虹吸作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引到轴承中,主要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另外油绳在整个过程中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五、油垫润滑利用油垫的毛细管作用,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涂到轴径表面,此方法能使摩擦表面经常保持清洁,但尘埃也会堵塞毛细孔造成供油不足。

油垫润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润滑的1/20。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润滑油中,常用于竖轴的推力轴承,而不宜用于卧轴的径向轴承。

七、飞激润滑依靠油箱中旋转件的拍击而飞溅起来的润滑油供给轴承,适用于较高速度的轴承。

八、喷雾润滑将润滑油雾化之后喷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轴承。

九、压力供油润滑靠润滑泵的压力向轴承供油,将从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环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稳定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重载、重要的滑动轴承。

十、循环油润滑用油泵将过滤的油输送到轴承部件中,通过轴承后的润滑油再过滤冷却后使用。

由于循环油可带走一定的热量,使轴承降温,故此法适用于转速较高的轴承部件。

十一、喷射润滑用油泵将高压油经喷嘴射到轴承中,射入轴承中的油经轴承另一端流入油槽。

当轴承高速旋转时,滚动体和保持架也以相当高的旋转速度使周围空气形成气流,用一般润滑方法很难将润滑油送到轴承中,这时必须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润滑油喷至轴承中,喷嘴的位置应放在内圈和保持架中心之间。

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

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

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

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

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

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d. 工作环境:潮湿环境及有气雾的环境应选用抗乳化性强、油性及防锈性好的油品,粉尘较大的环境应注意防尘密封。

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应选择抗腐蚀性能好的油品。

润滑油基础知识润滑油粘度高是否说明润滑油质量好?一般情况下零件运行速度高,零件表面所受的负荷就可能小一些,则相配的润滑油粘度就低(例:锭子油),反之,则相配的润滑油粘度就越高(例:齿轮油,当然,最终一定要遵照设备供应商对润滑油的选用规定),而润滑油质量除了粘度合格外还包括很多指标,因此不能仅用粘度来评价润滑油的质量。

润滑油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

亦称“润滑脂”。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

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

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

设备润滑指导

设备润滑指导

设备润滑指导设备润滑工作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保养设备的主要环节。

设备润滑的良好状况,包括润滑油品的正确选用,合理的润滑周期,以及润滑系统的畅通,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条件。

机床的润滑方式及润滑油脂的选择是根据机床的结构、自动化程度、机床使用的工况及对精密度的要求进行综合衡量而做出决定的,机床润滑在满足减磨降耗的同时要力求避免温升和振动。

机床作为复杂而精密的机器,会采用多种多样的传动装置,根据设备的种类、工作环境及所要求的精密度要求对润滑油品的粘度、油性抗氧化性、抗极压性能等相关性能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机床润滑的要求:1、机床的润滑点多而复杂,而且有许多机床同时润滑,因而多采用自动润滑,也称强制循环润滑,以节省人力,并保证可靠的润滑。

2、机床多靠液压传动,为简化润滑系统,因而许多机床是液压与润滑系统共用的,因而要考虑在保证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的同时要满足各个润滑点对润滑的要求。

在考虑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粘度指数高,抗磨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好的润滑油(脂)。

3、单机大型机床的导轨和主轴承的润滑,通常采用重力加油(滴油、油芯)润滑方式。

用这种润滑方式要考虑润滑油的流动性,以保证润滑油可以自动流进摩擦副。

4、大型机床有很多齿轮传动装置、滑动和滚动轴承。

特别是万能磨床都有很复杂的传动装置,因摩擦损失的功率达到30-40%,因此在选用润滑油时必须考虑到适当的粘度及良好的抗磨润滑性,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摩擦损失以节省动力消耗。

5、粗加工机床大多是间歇式工作,因此会产生冲击负荷并伴有边界润滑,所以要考虑适当的年度、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极压性能。

6、精密机床的对润滑油的温升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不能超过室温2-5℃,因此对油品的粘度及润滑方式及油箱的容量要做周密的计算和设计。

7、机床润滑系统、液压系统及各个摩擦副密封不良,会使加工过程中的金属磨屑、研磨粉粒进如到润滑系统中,不但可能堵塞油路造成磨损还会加速油品的变质。

如何正确选择轴承润滑方式

如何正确选择轴承润滑方式

如何正确选择轴承润滑方式轴承润滑方式的选择应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要做出对轴承的合理润滑,必须从机械结构、轴承安装的部位、轴承承受载荷的轻重以及具体生产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推陈出新,利用润滑来防止机械零件的失效定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改良的课题,也应该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机械行业从业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为保证轴承安全可靠运转,在轴承工作时为尽量减少摩擦和磨损,避免轴承表面形成点蚀而造成失效,就要求对轴承必须进行润滑。

正常的润滑对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和摩擦、磨损、温度、振动等有显著地改善作用。

分析轴承损坏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

滚动轴承的润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合理的润滑方法的确定,润滑剂的正确选用,润滑剂用量的定量计算及换油周期的确定。

滚动轴承润滑一般可以根据使用的润滑剂种类分为油润滑、脂润滑和固体润滑三大类。

一、油润滑当滚动轴承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工作时,须采用机油润滑。

常用的润滑油有机械油、高速机械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变压器油和汽缸油等。

当采用机油润滑时,润滑油的粘度大小是形成润滑油膜好坏的前提,为使滚道与滚动体接触表面间形成足够厚度的润滑油膜,机油粘度应保证在工作温度下不丧失其最低粘度。

故在选择润滑时,其机油粘度应保证在运行温度下能为轴承提供足够的润滑。

一般来说,轴承的转速高时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轴承承受的负荷重时则应使用较高粘度的润滑油。

根据油润滑时所选用润滑系统结构的不同,可把油润滑分为以下几类:1.油浴润滑油浴润滑是使用极为普遍且十分简便的润滑方式之一,适用于低、中速运转的轴承。

润滑油由旋转的轴承零件带起并对轴承实施润滑后再流回油箱中。

采用此方法润滑时要注意油量的控制,油面高度应稍低于最下方轴承滚动体的中心线,过多的油量将导致过大温升的搅动,油量不足又会造成轴承早期失效,建议用油位指示器检验(保持)适当的油位。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抗乳化性:反映激烈搅动而不起泡的抗泡性等。其中有许多性能需用添加剂加 以改善,如抗氧化防腐剂、抗乳化剂、抗泡剂 、降凝剂、增粘剂等。在实际生
产中,在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润滑油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也可成 倍的提高。
1、润滑理论基础:
1.3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观 包括颜色、光泽、透明度、稠度、杂质、均匀性等方面。一般在洁净、无色 的玻璃上涂一薄层1~2mm润滑脂,对光检查。 针入度 表征润滑脂稀稠程度的指标,标志润滑脂内阻力的大小和流动性的强弱。 针入度愈小,润滑脂愈稠,承载能力强,密封性能好:反之则流动性愈强, 承载能 力则相对较弱,密封性能也相对差一些。 滴点 表示润滑脂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从标准测量杯的孔口滴下第一滴时的温度, 它表示润滑脂耐高温的能力。选择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上限时,一般滴点应高于实 际工作温度20~30℃以上为宜。 皂分 在润滑脂的组分中,作为稠化剂的金属皂的含量。皂分高,机械安定性好, 但起动力矩增大。 机械杂质 润滑脂中机械杂质的来源包括金属碱中的无机盐类,制脂设备上磨损的 金属微粒和外界混入的杂质(如尘土、沙砾等)。润滑脂中的决不允许含有机械 杂质,它往往会造成设备的严重磨损和擦伤。 其它 包括抗水性和机械稳定性等。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工况下添加剂使用可以使 润滑脂的性能大大改善,使用寿命可成倍的提高。
混合摩擦(混合润滑):既有边界摩擦又有流体摩擦(即半流体摩擦)的混合 状态。摩擦系数一般为0.1~0.01,能较有效的降低摩擦阻力,减轻磨损。是一 般机械设备在实际工况下最为常见的摩擦方式,尤其是在设备开停车的阶段时 通常会发生此类摩擦。
1.2 润滑油
1.2.1润滑油的组成
炼厂 化工厂
矿物基础油
85-90%
1.1.1边界膜按结构形式

润滑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

润滑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

润滑材料的选择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应用环境、工作条件、材料特性以及需求等。

下面是一些润滑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
摩擦配对:根据润滑副的摩擦配对情况选择润滑材料。

不同的材料对应不同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特性。

例如,对于金属与金属的配对,通常使用润滑油或润滑脂来减少摩擦和磨损。

工作温度: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范围,选择耐高温或耐低温的润滑材料。

有些润滑材料可能会在极端温度下变质或失效,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工作温度范围的材料。

工作负荷:根据润滑副的工作负荷选择润滑材料。

某些润滑材料在高负荷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磨损性能和承载能力,适用于承受高压和重载的应用。

工作介质:考虑润滑副接触的工作介质,选择与介质相容的润滑材料。

有些润滑材料可能对特定介质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适用于特殊介质环境下的应用。

环境影响:考虑润滑副的使用环境,选择具有耐候性和抗老化性能的润滑材料。

有些环境条件,如潮湿、腐蚀性气体等,可能对润滑材料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应环境的材料。

经济性:考虑润滑材料的成本和维护费用。

不同的润滑材料在价格上有差异,而且维护费用和周期也可能不同。

需综合考虑经济因素,选择符合预算和维护成本的润滑材料。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
精选课件
2016年11月3日
1
主要内容
一、润滑理论基础 二、润滑剂选用原则 三、设备润滑方式及标准 四、设备润滑故障分析 五、设备润滑常见误区
精选课件2Fra bibliotek1、润滑理论基础:
1.1磨擦按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既无润滑又无湿气的摩擦,金属间的摩擦系数达0.3~1.5,磨 损严重,发热很多,寿命相对很短。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两相对运动表面间被一层具有压力的流体完全隔 开的摩擦。它的摩擦阻力很小,只与流体内部的分子运动阻力(即黏 度)有关。摩擦系数约0.01~0.001或更小,摩擦损耗功率小,几乎没有 磨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在摩擦表面间存在一层即具有润滑性能,又 能吸附在表面上的极薄的边界膜(一般在0.1um以下),使其处于干摩 擦和流体摩擦的边界状态。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取决于润滑剂的黏度, 而与表面的吸附性质和边界膜有关。摩擦系数一般为0.15~0.3,能比较 有效的降低摩擦阻力和减轻磨损。
精选课件
3
1.1.1边界膜按结构形式
a、吸附膜:润滑剂中的极性分子靠分子力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定向排列 的分子栅,亦称为物理吸附膜。形成膜即可以是单分子层,也可以是多分子层。 分子间的内聚力使吸附膜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能有效的防止两摩擦表面直接接 触,构成吸附膜之间的摩擦。这种边界膜的润滑性能通常称润滑油的油性,在 温度、速度和载荷不太高的情况下极易形成并起作用。 此外润滑剂中的活性分子靠离子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另一种熔点低、剪 切强度小的化学吸附膜,可防止粘着和降低摩擦力。 在重载、高温时吸附膜很容易破裂,使金属摩擦面直接接触。 b、反应膜:在润滑剂中添加硫、氯、磷等与金属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膜, 称为反应膜,它的熔点高、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较低,主要用在重载、高滑动 速度和高温作条件下。

设备润滑原理与方式

设备润滑原理与方式

设备润滑润滑是所有运动机械设备采用的减少接触面间磨擦、磨损和发热,降低噪音、冲击、振动和动力消耗,延长使用寿命的必须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对水泥厂设备而言,或多或少处于多粉尘、高温度、低转速、重负荷和重载启动工况,合理润滑显得更为重要。

一.润滑原理和润滑方式1.润滑原理润滑剂包括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三大类,两个摩擦副间条件不一样、选用的润滑介质不一样,其润滑机理也就不一样,通常可分以下几种:1)液体润滑:一个摩擦面相对另一静止的摩擦面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运动的同时也将润滑油带入,在两个摩擦副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油膜,摩擦副间始终不接触、基本无磨损,且摩擦系数低,因此从润滑本身来说,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但要获得这种润滑方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载荷不过大:载荷必须小于油膜的承载力;b.足够高的速度:速度高、带油量大、形成油膜的能力强;c.适合的油楔结构和高的光洁度:表面要有利于形成油膜;d.合适的润滑油粘度。

(润滑剂一般都用润滑油)2)边界润滑:液体润滑条件苛刻,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不了,而是处于一种液体到摩擦面直接接触的临界状态,这时润滑剂在摩擦表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油膜(较液体润滑薄得多),在相对运动过程中,易被表面间凸出部分破坏,造成金属间直接接触,即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它虽没有液体润滑理想,但也能有效地减轻磨损、降低摩擦系数。

根据润滑剂特性的不同,形成边界膜的机理分以下二种:a.吸附膜:由润滑剂中的某些极性分子(如脂肪酸、硬脂酸类)吸附在表面形成,影响因素有温度、速度和载荷(温度超出范围吸附膜失效,摩擦系数增加;速度增加摩擦系数下降直到一定值;载荷不过大过小,摩擦系数基本不变,过大吸附膜脱吸)。

不适合在高温、高速、重载的工况下使用。

b.反应膜:由某些活性元素(如硫、磷)与摩擦面起化学反应形成。

与吸附膜相反,反应膜在一般载荷下效果并不好,只有在极压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极压状态下,常因过载、冲击、高温等情况,使极压膜破裂,这时油中极压添加剂再与破膜后漏出的新金属起反应,生成新极压膜,如此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方式及选择的原则
1、润滑方法有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常用的方法(1)、油润滑一般用于对摩擦面有液体摩擦的部位,以及要求冷却、需要清洗摩擦表面的。

油润滑时,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油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方法。

它又分为滴油润滑、油环润滑、飞溅润滑和压力循环润滑几类。

(2)、脂润滑只能间歇供应润滑脂。

脂润滑的作用使减少摩擦并防止摩擦表面腐蚀,还能防止进入杂物,转速低,不经常工作的摩擦面常采用脂润滑。

2、选择润滑介质时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润滑介质的性能好坏;(2)、负荷特性和大小;(3)、工作的温度高低;(4)、运动速度的大小;(5)、工作环境的温度;(6)、摩擦副的结构特点和润滑方式。

7、3滑动刀台的润滑在机架两端的滑道长期做上下垂直方向运动的铜导板和刚衬板,很容易磨损,滑道也非常容易损坏。

需要经常润滑可以降低摩擦损失。

考虑到滑道够储存润滑油,所以采用润滑脂润滑,也可以用石墨、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剂进行润滑。

7、4减速器的润滑传动零件和轴承在减速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都需要合理的润滑,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冷却和散热的作用。

减速器通常采用油池润滑,将齿轮或者其辅助零件浸泡在油池的润滑油中,当减速器转起来时,可以使润滑油带到啮合处,并将润滑油甩到箱壁上进行散热,一部分油便会落入箱
内的油池中。

当浸油齿轮的圆周速度v﹥2m/s时,通常采用油润滑,因为齿轮能将油飞溅到箱壁上;当油池齿轮的圆周速度时,要用脂润滑,由于齿轮不能有效的把油飞溅到箱壁,同时需要设有挡油盘。

可以避免溅起来的稀油飞溅到减速器轴承腔内。

7、5万向联轴器的润滑工作条件复杂的万向联轴器,承受着较大的扭转载荷,为降低字轴万向联轴器的轴颈处设置的滚动元件的滚针轴承的摩擦损失,用稀油润滑,从与轴颈成的进油口注入稀油,然后从轴颈端部设有油槽再流到轴承的表面,达到润滑要求。

但是要合理设置密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