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诊疗体会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部走行于尺神经沟处受周围结构卡压继而导致的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年发病率约为 20.9 例/10 万人;男性约为 25 例/10 万人,女性约为 19 例/10 万人。
肥胖、糖尿病患者和患甲状腺疾病者的发病率较高。
解剖图源:肌腱韧带滑液囊临床治疗肘管位于肘关节后内方,为一纤维性骨性通道。
前壁为尺侧副韧带;后壁为 Osborne 韧带,该韧带由内上髁延伸至尺骨鹰嘴,与尺侧腕屈肌两头间的筋膜相连;内侧壁为肱骨内上髁及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外侧壁由尺骨鹰嘴、尺侧腕屈肌尺骨头构成。
尺神经在肘管内常见的潜在卡压部位有Struthers 韧带、Osborne’s 筋膜、内侧肌间隔、尺侧腕屈肌及筋膜、肱骨内上髁等。
发病机制肘关节完全伸直时,肘管容积最大,尺神经较松弛,但屈肘时尺神经被拉长,尺侧副韧带后束和斜束膨出,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距离增加,肘管深度变浅,从而使肘管容积明显减少,内部压力显著升高,神经内压也同时升高。
当屈肘角度超过90° 时肘管内压力显著增大,长期极度屈肘可能导致尺神经缺血损伤。
病因1、陈旧性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和髁上骨折以及桡骨头骨折都可因畸形愈合产生肘外翻或其他畸形,使提携角增大、尺神经相对缩短,从而使尺神经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
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肘外翻畸形明显2、肘关节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或类风湿病变侵及肘关节滑膜,使之增生肥厚,晚期引起肘关节变形、骨赘增生,从而亦可引起肘部尺管容积减小。
3、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肘外翻、尺神经沟变浅而致尺神经反复脱位。
肘外翻,图源:肌腱韧带滑液囊临床治疗4、其他长期屈肘工作,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卡压,枕肘睡眠引起的「睡眠瘫」。
临床表现1、疼痛:位于肘内侧,亦可放射至环指、小指或上臂内侧,疼痛的性质为酸痛或刺痛。
2、感觉症状:先表现为环指、小指的刺痛、烧灼感,随后有感觉减退,最终发展到感觉丧失。
41例肘管综合征治疗论文

41例肘管综合征治疗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
方法尺神经松解并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
结果术后尺神经恢复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2%。
结论对肘管综合征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中图分类号] r651.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97-01肘管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征之一[1],由feindel和stratford于1958年提出,是指尺神经在肘管尺神经沟处受压而产生的神经损伤症状。
自2001~2008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41例,并进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42侧;男30例,女11例;年龄21~59岁之间,平均40.2岁;右侧24例,左侧16例,双侧1例;重体力工人18例,电脑技术人员9例,学生3例,其他11例;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6年。
病因:肘部外伤史27例,其中肱骨外髁骨折7例,内髁骨折6例,髁上骨折3例,髁间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尺侧腕屈肌肱骨头和尺骨头间腱膜组织压迫10例;肘部腱鞘囊肿1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41例患者均有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手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手指感觉异常;39例手的精细动作不灵活;8例肘部、前臂近端尺侧有酸痛感。
体征:尺神经支配区刺痛减退41例,手内肌萎缩39例,爪形手畸形28例,肘部尺神经tinel征41例。
电生理检查:本组41例32例行肌电图检查,结果均发现尺神经经过肘部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诱发感觉电位消失。
1.3 治疗方法尺神经松解并前置:皮下前置术11例:将尺神经置于屈肌、旋前圆肌表面,皮下组织下面;肌肉内前置术4例:屈肌、旋前园肌部分切开,将尺神经置于肌肉内;肌肉下前置术26例:将尺神经置于屈肌、旋前圆肌下面。
以上术后均屈肘石膏托固定3周,拆除石膏后行功能锻炼。
肘管综合症

肘管综合症
一.临床表现:
症状:1.常见于中年男性,以体力劳动者多见。
2.早期无感觉异常,随活动量增加,症状加重。
患者常诉环,小指麻木不适,有刺痛感,麻刺敢。
3.肘区的疼痛:肘及前臂近端尺侧呈酸痛,刺痛或刀割样痛,且向环,小指放射,亦可牵涉至上臂内侧,甚至累及腋窝及乳房。
患者主诉常为环,小指区出现麻木症状,间歇性出现,与体位有关,有夜间疼醒史。
手的精细动作欠灵活。
早期可仅有患肘无力,沉重感及易疲劳等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表现为书写,针织,刺绣及演奏乐器笨拙,不能很好地操纵仪器设备等。
握方向盘,拿电话听筒时亦可出现手部麻木。
患手的精细动作不灵活,肌无力,抓不紧东西,常掉落,屈肘时更为明显。
二.术后48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已减少伤口渗血。
48小时后开始活动,可进行肌肉的收缩活动,石膏外的手指可进行屈伸活动,但幅度不能过大,要逐渐加强,术后4—6周内避免做屈肘动作。
训练程度:训练强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感
到轻度疲劳为宜。
三、
健康指导:
1.用药:维生素B1,B6,地巴唑,弥可保(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应一个月左右复查肝功能1次)
2.门诊随访及注意事项:定期门诊(一般3个月随访1次),同时在术后4~6周尽量避免做屈肘动作,尤其是要注意睡觉姿势,不要压迫患肢。
3.由于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其中运动功能比感觉功能恢复更漫长,要坚持不懈进行腕关节,手指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至完全康复。
肘管综合征原因、症状及治疗

肘管综合征原因、症状及治疗
1.常见原因
肘管综合征是反复投掷动作引起的,因为这种动作导致肘部内侧过度屈曲和扭转。
这种损伤最常见于投曲线球的棒球投手、其他投掷运动员和高尔夫球手。
持拍类体育运动的运动员也容易遭受该损伤。
2.识别方法
这种损伤是尺神经(控制第四根和第五根手指的前臂神经)在经过肘部的尺槽时受到刺激或卡压导致的。
如果尺神经受到卡压,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神经纤维(轴突)受损,运动员的小拇指和无名指外侧可能会出现麻木感,手内部肌肉也会发生萎缩和无力。
如果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卡压,运动员的肘部通常出现外翻畸形(肘部伸展时向外弯)。
手部肌肉无力的运动员无法捏紧拇指和小指。
3.治疗方法
短期治疗方法包括减轻炎症、休息和夹板固定。
医生可以开消炎药。
以自然的45度角用夹板固定肘部,从而减轻神经的压力。
治疗师可以拉伸前臂和手腕,以活动神经和显著减轻症状。
一旦肘关节疼痛和手部麻木消退,应该由专业的手部治疗师或职业治疗师来加强手部及其抓握力。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手部无力更加严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给神经减压。
在手术后,必须固定一段时间。
固定期结束之后,专业
治疗师将花多周甚至几个月来帮助运动员恢复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他们会采用许多不同的技术来恢复运动员的力量,比如锻炼手部力量的重物和阻力带。
4.重返体育运动
只有肘部恢复无痛全范围活动,而且抓握力和前臂力量与另一侧的相等或接近受伤前水平时(如果主导侧的手受伤),投掷运动员才能重返体育运动。
运动员需要进行体育运动专项训练才能安全地重返体育运动。
尺神经肌筋膜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体会

尺神经肌筋膜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体会陈建民;杨成虎【摘要】目的:探讨尺神经肌筋膜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5年就诊的30例患者,利用尺神经松解联合肌筋膜前置等方案对肘管综合征实施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1例术后1d出现皮下积血,经引流换药后切口一期愈合;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9例在术后第2天时手部尺侧麻木症状已缓解,8例在术后1个月时麻木感觉完全消失,22例在术后6个月时运动感觉得到明显改善,15例在术后1年时肌力基本恢复,另5例在术后2年时感觉恢复,但其肌力运动并无明显改善.根据疗效标准术后优15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达83.3%.结论:尺神经松解联合肌筋膜前置等方案对肘管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6(029)011【总页数】2页(P1474-1475)【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肌筋膜;前置术【作者】陈建民;杨成虎【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 300300;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8.2肘管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尺神经炎”,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受到卡压而产生的以进行性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是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较高,位居第二位。
当前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并未统一,在临床上应用最多又可取得较好疗效的措施是松解前置患者的尺神经并利用适当方式加以固定。
鉴于此,选择我院2006-2015年就诊的30例患者,利用尺神经松解联合肌筋膜前置等方案对肘管综合征实施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2015年到我院就诊的3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5岁;左侧4例,右侧26例;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平均病程12.5个月。
病因:肘部陈旧性骨折脱位1例,肘外翻1例,骨关节炎19例,囊肿2例,尺神经鞘膜瘤1例,无明显病因6例。
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体会

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体会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经验和方法。
方法在肱骨内上髁与鹰嘴间做一“Z”字切口,直视下在尺神经沟内显露尺神经,在内窥镜引导下,用推刀沿外套管沟槽切断屈肌-旋前肌深腱膜和Struthers弓,松解肘管近侧和远侧各约10cm。
结果根据Wilson和Krout推荐疗效评价标准:19例患者23侧术后随访3~23个月,14侧疗效为优,7例疗效为良,1例疗效为可,1例疗效为差。
结论本术式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标签:肘管减压术;肘管综合征;内窥镜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指尺神经在肘部被卡压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957年,Osborne首先报道了此病并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1958年,Feined和Stratford称此病为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受压后,小指、无名指和手背尺侧有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受尺神经支配的手部小肌肉萎缩,因而出现“爪形手”(小指和无名指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对掌,拇指与食指对指无力、手指不能分开与并拢等现象。
因此写字等精细活动明显受限,给患者生活、工作上带来明显影响。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7年以来采用Tsai’s法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共19例,23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9例23侧,其中男7例8侧,女12例15侧;年龄27~54岁,平均41.3岁。
根据肌电图:轻度13侧,中度9侧,重度1侧;Dellon分型:轻型15侧,中型7侧,重型1侧。
19例患者均无明显肘关节外翻畸形及肘关节骨质异常,肘部B超提示无肘部异常节结形成。
1.2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下,使用无菌气压止血带,压力35kPa。
病人仰卧,患侧肩关节外展、外旋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后位。
肘下垫高约10cm,便于内窥镜操作。
在肱骨内上髁与鹰嘴间,做“Z”形切口(图1)。
一例双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治疗体会

一例双侧“肘关节恐怖 三联征”病人的治疗体会
程国芳
三门峡骨科医院
病情汇报:
患者,男,22岁。高处坠落双手撑地受伤。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X线片
左侧
右侧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诊断:双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似乎又不太确切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1.肘关节后脱位 2.尺骨冠状突骨折 3.桡骨头骨折
而此病人又多合并了:尺骨骨折 四联征?
三门峡骨科医院
Diagnosis: Terribletraid of elbow
术中印证的病理损伤结构: 1.肘关节后脱位 2.尺骨冠突骨折 3.桡骨头骨折 4.尺骨骨折(并非合并鹰嘴骨折) 5.外侧副韧带起点撕裂 6.前侧关节囊撕裂 7.内侧副韧带撕裂 8.伸肌总腱起点撕裂等
术后X线片: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术后CT: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左
右
三门峡骨科医院
术后6周复诊肘关节活动情况
三门峡骨科医院
三门峡骨科医院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谢谢大家!
三门峡骨科医院
伤后5日肿胀消退后对患者进行了手术 手术过程: 1.尺骨近端皮下嵴切口尺骨复位固定 2.肘关节外侧切口显露: (1)显露桡神经并保护 (2)冠状突骨折复位、连同前侧 关节囊用强力缝线由前向后打骨道固定 (3)桡骨头骨折复位并固定 (4)外侧副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 缝合固定
三门峡骨科医院
肘管综合症92例疗效观察

少 了肘 管 的 高 度都 可 导致 尺 神 经 的损 害 。 由于 分 布 到 手 的感 觉 和
性 别年龄 : 组 9 本 2例 中 , 性 2 男 6例 , 性 1 女 6例 ; 龄 1 ~ 9 运 动 神 经 纤 维 表浅 ,而 分 布 到尺 侧 屈 腕 肌 和环 小 指 屈指 肌 的神 经 年 4 6 岁 。平 均 年龄 4 . 。伤 因 伤情 : 中 因 陈 旧性 骨 折 、 痂 压 迫 而 纤 维 较 深 , 5 5岁 其 骨 因此 , 的运 动 和感 觉 功 能 丧 失 出 现较 早 。本 组 病 例 显 手 发生 的迟 发 性 麻 痹 4 7例 ; 因肘 后 病 变 引起 软 组 织 增 厚 及 骨 与 软 骨 示 尺 侧 屈 腕 二 头之 间 的筋 膜 压 迫 是 较 常见 的原 因 .可行 尺神 经 松 增生 致 肘 管 容 积变 小 而 发 生 肘 管 综 合 症 2 6例 ; 因外 伤 及 骨 骺 分 离 引起 发 育 障 碍 而 致 肘 外 翻 , 起 迟 发 性 尺 神 经 炎 1 引 2例 ; 慢 性 劳 冈 损 、 质 增 生 , 后 内侧 沟粗 糙 、 低 不 平 与 尺神 经 长 期 摩 擦 引 起 骨 肘 高 痹 1 。 部 病 例 均 有环 、 指 及 手 掌 尺侧 皮 肤 感 觉 减退 。 1 有 例 全 小 2例 明显 的手 内在 肌 萎 缩 、 肌无 力 和爪 型 指 畸 形 。 病 程 :2例 中 , 短 9 最 i个 月 , 长 时 间 5年 , 状 均 呈 进 行性 加 重 。 法 : 术 采 用 肘 管 最 症 治 手 松 解 减 乐 , 神 经 前 移 , 骨 内 髁 截 骨 等方 法 , 以理 疗 。 尺 肱 辅 2结果 . 9 2例 病 例 中 ,5例 行 肘 管 减 压 术 ;5例 行 尺 神 经 前 移 术 ; 7 1 2例 膜 做 成 的新 床 上 。术 后 观 察及 远期 随访 时 间 3个 月一 5年 , 均 25 平 . 年 。 中术 后 即 有 明显 改 善 者 2 其 3例 。 即感 觉 明显 好 转 , 指 功 能 部 手 病 例 短 期 内略 有 改 善 , 义 呈 进 行 性 加 重 , 用 手 术 方 法 。 术 后 再 后 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肘管综合征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12-28T15:45:36.36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作者:刘红卫唐波
[导读] 肘管综合征是属于慢性神经损伤,患者手部精细运动神经严重受损,肌肉活动能力下降。
湘潭县中医医院湖南湘潭 411200
摘要:目的:肘管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探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肌下前置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超声诊断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准确率为96.43%,精准度高;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
64.29%,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肘管综合征采用超神诊断检查的精准度高,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诊断;治疗
肘管综合征是属于慢性神经损伤,患者手部精细运动神经严重受损,肌肉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严重侵害患者身体健康,对患者生活产生负面影响[1]。
基于这一情况,临床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办法[2]。
因此本次研究中以28例病患为例,围绕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41.02±2.01)岁,病程10~25个月,平均病程(14.03±3.14)月;发病原因:骨关节炎3例,肘部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其他2例,Dellon分级标准中重度患者2例,中度患者5例。
观察组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2.32±3.26)岁,病程13~26个月,平均病程(15.44±4.38)月;发病原因:骨关节炎2例,肘部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其他3例,Dellon分级标准[3]中重度患者3例,中度患者4例。
经确认,全部患者均符合肘管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出现有尺神经损伤等典型临床症状表现,同时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在肌电图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
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等相关参数,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选取仰卧位对其患侧进行检查,指导患者将前臂向前伸,保持与身体之间形成约60°的角,在患者肘关节的尺神经沟进行扫描后,能发现有较为明显的神经横断面,进一步详细观察患处位置的近端、远端神经、卡压部位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以术后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准确性。
1.2.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接受全面的病情评估,手术开始后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常规消毒等准备工作;尺神经切口长度在14cm左右,保留伴行血管,以橡皮条提出尺神经,远端游离尺神经进入前臂前方位置。
对照组治疗方法肌下前置术:切口内侧位置进行进口,断离前臂屈肌,游离至远处位置,尺神经置于肘前屈肌下端,侧移旋前屈肌腱膜尺侧,与起点进行延长缝合,对新肘管的容积进行仔细查看,尝试肘关节进行活动,同时注意尺神经是否发生扭曲等情况,避免形成其他卡压。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尺侧神经、尺侧上、尺侧下副动脉、返动脉后肢全部前移、分离尺神经干支后,切断肘关节支;尺神经前置到屈肌、旋前肌表层,尺神经被筋膜包裹后,筋膜瓣尾部、肘前皮下筋膜缝合。
在此过程中需要观察防止尺神经筋膜下发生新卡压现象。
1.3疗效判定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4]作为标准对治疗情况进行评价,(1)优秀:随访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治愈,肌无力、肌肉萎缩症状基本消失。
(2)良好:随访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好转,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改善。
(3)差:随访发现,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出现有明显改善,肌无力症状无好转迹象,肌肉萎缩情况严重。
治疗优良率=优秀+良好/优秀+良好+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采用超声诊断方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检出尺神经卡压27例,发生1例漏诊,无误诊发生,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准确率为96.43%(27/28)。
2.2两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对比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4.29%,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卡压症状,患者临床表现为手部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
在这一情况下,临床中不仅要求采用更加精准的方法进行诊断,同时也需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疗[5]。
首先,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以术后诊断作为标准对超声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诊断方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后,检出尺神经卡压27例,发生1例漏诊,无误诊发生,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准确率为96.43%(27/28)。
由此可以看出,超声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较高,其原因在于超声检查能够比较清晰的显示出患处尺神经分别、损伤等情况,因此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其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4.29%,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内优秀的占比较高,良好的占比次之,而对照组内则是良好的占比较高,优秀的占比相对较低,证实了观察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更加显著。
造成两组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对照组采用的方法为肌下前置术,而观察组采用了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对照组方法是将神经置于屈肌下方,但尺神经前移过程中有可能会牵扯营养血管,从而侵害神经功能,而观察组方法则是将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最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肘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方法精准度高,同时在治疗中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瓣下前置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俊武,阳运康.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8-10.
[2]阿不来提?阿不拉,依力哈木江?吾斯曼,艾尔肯?热合木吐拉等.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08):746-749.
[3]贾科锋.肘管的解剖特点对原位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影响[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35(04):453-455.
[4]陈建民,杨成虎.尺神经肌筋膜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1474-1475.
[5]曹亚坤,郭卫东,王立民等.高频超声与肌电图诊断尺神经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9):1051-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