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3.6手拉手(含答案)
3.6手拉手(学霸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培优讲义(北师大版)

3.6 手拉手第一部分知识清单➢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以此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
第二部分典型例题例1:1.01×25=()。
A.2.525B.25.25C.252.5答案:B分析:可以把1.01拆分成(1+0.0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详解:1.01×25=(1+0.01)×25=1×25+0.01×25=25+0.25=25.25故答案为:B例2:把1.54-0.31=1.23,1.28-1.23=0.05,8.4×0.05=4.2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答案:8.4×[1.28-(1.54-0.31)]=4.2分析:观察发现8.4×0.05=4.2中的0.05是由算式1.28-1.23=0.05得来,而1.28-1.23=0.05中的1.23是由算式1.54-0.31=1.23得来,所以这个综合算式是先计算减法算式1.54-0.31=1.23,再计算减法1.28-1.23=0.05,最后计算乘法8.4×0.05=4.2;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8.4×[1.28-(1.54-0.31)]=8.4×0.05=4.2所以合并成综合算式是8.4×[1.28-(1.54-0.31)]=4.2。
例3:0.8×1.7×0.125=1.7×(0.8×0.1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答案:√分析:计算0.8×1.7×0.125时,交换0.8和1.7的位置,并用括号让0.8×0.125先计算,运用了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四年级下册数数学一课一练-3.6手拉手 北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数学一课一练-3.6手拉手一、单选题1.0.25+0.25×3-0.06=()A. 1.96B. 10C. 6D. 0.942.用简便方法计算.(10.64﹣3.6)×2.5÷0.4=()A. 6.2B. 17.64C. 41.5D. 443.用简便方法计算.40×(0.25+2.5)=()A. 110B. 10C. 7.6D. 824.16×9.8的简便算法是()A. 16×10﹣16×2B. 16×(10﹣2)C. 16×(10﹣0.2)二、判断题5.0.25×9.9=0.25×(10-1)=0.25×10-0.25()6.3.2×1.25=8×1.25×0.4=1×0.4=0.4()三、填空题7.用简便方法计算.5.28×99=________8.直接写出得数2.1+3.4=________ 8.3+1.7=________1-0.01=________ 0.6×0.6=________3.2×3=________ 0.45÷9=________4.6÷100=________ 10×2.01=________8×0.4=________ 1.9×4×0.5=________0.9+99×0.9=________ 5-1.4-1.6=________9.计算.0.48×8.5+0.48×1.5=________10.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17×0.8=________2.7×0.35=________四、解答题11.在下表中填出每种商品的总价.12.张叔叔买了25箱牛奶,每箱有8盒,每盒2.8元。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3.6手拉手(学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3.6手拉手(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手拉手问题的解法思路。
2. 培养学生运用手拉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手拉手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若干人手拉手站成一排,求满足条件的排列方式有多少种的问题。
2. 手拉手问题的解法思路(1)确定排列的基本规则: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相邻两人手拉手。
(2)确定排列的限制条件:如性别、身高、年龄等。
(3)运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满足条件的排列方式数量。
3. 手拉手问题的实际应用(1)排队问题:如学校组织活动时,按照一定条件排队。
(2)座位安排问题:如会议、演出等场合的座位安排。
(3)游戏问题:如“手拉手,心连心”等团队游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排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思路。
2. 讲解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思路(1)讲解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手拉手问题的定义。
(2)讲解手拉手问题的解法思路,让学生掌握手拉手问题的求解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手拉手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解决一个手拉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手拉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手拉手问题练习题。
2. 思考手拉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同学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期末考试成绩。
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手拉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思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四年级下北师大版3-6手拉手课件(15张)

每人要捐赠多少元? 或(12.8+7.2) ×3
12.8×3+7.2×3
=3×20
=38.4+21.6
=60(元)
=60(元)
答每人要赠60元。
知识点回顾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 减法性质a-b-c=a-(b+c)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分配律: (a+b) ×c=a×c+b×c
25×4= 100 2.5×4= 10
125×8= 1000 12.5×8= 100
0.25×4= 1
1.25×8= 10
0.25×0.4= 0.1
0.125×8=
根据算式①写算式②
1
① 25×6+25×44=25×(6+44)=1250 ② 25×0.56+25×0.44 =25×(0.56+0.44)=25
要求:请您先说一说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哪些 是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再计算。
2.6+1.4×3
2.5×0.6-1.8×0.5
(0.8+8) ×1.25
2.5×2.8×4
要求:请您先说一说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哪些是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再计算。
2.5×1.3+0.9 0.25×13.7×0.4 1.83+3.79+0.17
36.5×0.1=3.65(千克) 36.5×0.75=27.375(千克)
答:每天少吸收3.65千克二氧化碳.少产27.375千克氧气。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三 小数乘法6 手拉手试题(附答案)

三小数乘法6 手拉手重点导学知识点: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并能运用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根据运算定律填数。
0.25×4.78×4=4.78×(×)2.33×0.5×4=×(×)点拨: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整数运算定律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都可以适用。
【轻松通关】一、根据运算定律填数。
1.99×1.2=(-)×2.66.6×101=×(+)3.8×5.5×0.125=5.5×(×)4.0.65×(200+1)=×+×5.6.7×0.7+0.3×6.7=×(+)二、想一想,填一填。
1.10-10×0.1应该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2.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
3.2.5×1.3×4可以利用()律和()律。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1×0.2= 1-0.8=0.4×0.8= 2.2+4.6=2.5×4= 7-3.7=6×0.3= 4×0.1=四、判断是非。
(对的画“√”,错的画“×”)1.9.4×10.1=9.4×10+9.4×0.1()2.1.25×16=1.25×8+8 ()3.0.6×5+0.4=(0.6+0.4)×5()4.20×5.1+4.9×80=(20+80)×(5.1+4.9)()五、精挑细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32.5×1.8=1.8×32.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2.下列算式中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是()。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手拉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 手拉手|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手拉手,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六课时,主要内容是手拉手。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及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手拉手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手拉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手拉手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手拉手的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手拉手的模型,图示和文字的示例,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课题,例如,我可以让学生们想象一下,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如何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们理解,图示和文字是表达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方式。
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是列出课时的主要内容,例如手拉手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例如,让学生们用图示和文字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的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情景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例如,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场景来描述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手拉手的方式来解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3.6手拉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3.6 手拉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3.6 手拉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三章“手拉手”主题。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手拉手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手拉手的基本概念,理解手拉手的作用和方法。
2.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手拉手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手拉手的基本概念,并知道其作用和方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手拉手的方法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手拉手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手拉手的兴趣。
例如:如果有一个箱子,你怎么样才能把手放进箱子里?2. 新课教授: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手拉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手拉手的方法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用手拉手的方式完成一些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手拉手作用: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任务方法:两人或多人,手拉手,共同完成任务七、作业设计1. 请用彩笔在手拉手的方式下,画出一个你认为最难完成的任务,并说明你为什么觉得它难完成。
2. 请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和你的朋友如何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完成了一项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手拉手的基本概念有了理解,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但在合作意识方面,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手拉手的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解决问题,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如团队合作、家庭关系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6手拉手 北师大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6手拉手一、单选题1.1.8×1.02进行简便运算应用的是()A. 乘法分配律B. 乘法交换律C. 乘法结合律D. 加法交换律2.16×9.8的简便算法是()。
A. 16×10-16×2B. 16×(10-2)C. 16×(10-0.2)3.计算28×0.25 最简便的方法是()A. 28×0.5×0.5B. 28×0.2+28×0.05C. 7×(4×0.25)D. 20×0.25+8×0.25二、判断题4.判断对错.3.1×4×0.25=3.1×(4×0.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5.3.2×9.9=3.2×10-3.26. 1.25×(0.8+1) = 1.25×0.8+1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7.计算.8.5×9.9=________8.计算.3.5×2.01=________9.简便运算。
8.6×0.99=8.6×(1-( ________ ))=8.6×1-8.6×( ________ )=8.6-( ________ )=8.51410. 0.47×2.5×0.4时,运用________律使计算简便。
11.5.2×10.1=________四、解答题12.请你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19.5×1.3-0.95×13五、综合题13.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7.8×6.05=________×________(2)9.7×1.25×0.8=9.7×(________×________)(3)(2.5+0.2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应用题14.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10块够吗?(填110块够或110块不够)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1.8×1.02=1.8×(1+0.02)【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即可完成解答.2.【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9.8=10-0.2,所以16×9.8=16×(10-0.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数字特点,可以把9.8写成(10-0.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3.【答案】C【解析】【解答】解:28×0.25,=7×(4×0.25),=7×1,=7.故选:C.【分析】28×0.25,可以把28分解为:7×4,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二、判断题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的知识可知,这道题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结合律判断即可.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3.2×9.9=3.2×(10-0.1)=3.2×10-3.2×0.1,原题计算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手拉手
一、填空。
1、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括号的,要先算(),再算();有括号的,要先算()。
2、5.4×0.6+5.4×0.4= ×(+ ),这个算式运用了乘法()。
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7-4.52×4 3.97×12+6.03
2.5×6.7+22.1×0.9 1.25×26.3×0.8
二、简算。
2.5×(
3.8×0.4)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6.25+6.25×99 12.5×25×3.2
四、解决问题。
1.一箱香蕉15.5千克,王叔叔用三轮车一次可以运16箱,要全部运完得运4次。
王叔叔得运多少千克的香蕉?
2. 乌龟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秒0.05米,兔子奔跑的速度大约是乌龟的280倍。
兔子的速度比乌龟快多少?
3. 学校买来122把椅子和60张桌子,每把椅子26.5元,桌子的单价是椅子的1.8倍。
买桌子和椅子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4.某停车场每辆汽车停车一次至少收费5元,如果超过2时,每多停1时(不足1时按1时算)要多交0.6元。
一辆汽车在停车场停了4时16分,这辆汽车的司机应停车费多少元?
5.小强和小红一起跳绳,小强每分钟跳72下,小红每分钟跳136下。
1.5分钟内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
参考答案:
一、1、相同、乘除法、加减法、括号里面的。
2、5.4、0.6、0.4、分配律。
二、8.92、53.67、36.64、26.3。
三、3.8、776.69、2.36、33、10、9、625、1000。
四、1、992千克。
2、13.95米。
3、6095元。
4、6.8元。
5、3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