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能农业机械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智能农机具推广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农机具推广方案

农业现代化智能农机具推广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推广背景 (2)1.2 推广意义 (2)第二章智能农机具概述 (3)2.1 智能农机具的定义 (3)2.2 智能农机具的分类 (3)2.3 智能农机具的发展趋势 (3)第三章智能农机具推广策略 (4)3.1 市场调研与分析 (4)3.1.1 市场需求分析 (4)3.1.2 市场竞争分析 (4)3.2 推广渠道与方式 (4)3.2.1 推广渠道 (4)3.2.2 推广方式 (5)3.3 政策支持与引导 (5)3.3.1 政策扶持 (5)3.3.2 政策引导 (5)第四章智能农机具技术特点与优势 (5)4.1 技术特点 (5)4.2 优势分析 (6)第五章智能农机具推广模式 (6)5.1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 (6)5.2 培训与示范推广 (7)5.3 资金融通与租赁 (7)第六章智能农机具推广步骤 (7)6.1 前期准备 (7)6.1.1 市场调研 (7)6.1.2 产品筛选 (7)6.1.3 政策制定 (7)6.1.4 宣传培训 (8)6.2 推广实施 (8)6.2.1 建立示范点 (8)6.2.2 举办推广活动 (8)6.2.3 建立销售渠道 (8)6.2.4 完善售后服务 (8)6.3 跟踪评估 (8)6.3.1 收集反馈信息 (8)6.3.2 数据分析 (8)6.3.3 调整推广策略 (8)6.3.4 持续改进 (8)第七章智能农机具推广保障措施 (9)7.1 政策法规制定 (9)7.2 技术支持与维护 (9)7.3 资金投入与补贴 (9)第八章智能农机具推广效果评价 (10)8.1 评价指标体系 (10)8.2 评价方法与手段 (10)8.3 效果分析与改进 (10)第九章智能农机具推广案例分析 (11)9.1 典型案例介绍 (11)9.1.1 案例背景 (11)9.1.2 推广过程 (11)9.1.3 推广成果 (11)9.2 案例分析与启示 (12)9.2.1 案例分析 (12)9.2.2 启示 (12)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2)10.1 推广成果总结 (12)10.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3)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3)第一章引言1.1 推广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智能农业机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智能农业机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智能农业机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智能农业机械是通过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统的农业机械,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田管理和保护农作物为目标的创新产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农业机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并从技术与应用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智能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1.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农业机械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在农田、农机或装备上安装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以及作物的生长状况。

这些数据被传输至云端,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决策支持,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管理等。

此外,传感器技术还可用于检测农机设备的工作状态,提供实时的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

1.2 智能农业控制系统智能农业机械需要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农田环境和农机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基于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调整农机的工作模式,确保施肥和灌溉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智能农业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农业管理软件和农民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相连,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这样的系统还能够根据实时农情和天气预报,自动调整农机的工作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3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无人机技术是智能农业机械领域的新兴技术。

通过搭载传感器和相机,无人机可以对农田的土壤、水稻、果树等作物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和监测。

这些图像可以用于识别作物病虫害、测量作物的生长状态和产量,并为农民提供实时农业决策和作物管理方案。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农田的高效植保操作,喷洒农药或施肥,提高施药的精确性和作业的效率。

二、智能农业机械的应用研究2.1 水稻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对于农民和国家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智能化的水稻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湿度,并在系统中设定合适数值。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将自动触发灌溉装置进行灌溉工作,提高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土壤和气象数据,合理调整施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和时机,为水稻提供精确的养分供应。

《智能农业机械》课件

《智能农业机械》课件

智能植保无人机
智能植保无人机
利用无人机搭载农药喷雾设备,实现 高效、环保的植保作业。
总结词
智能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环保、安 全等优点,是现代农业植保的重要工 具。
详细描述
智能植保无人机利用先进的导航和喷 洒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植保 作业。相比传统的人工植保方式,智 能植保无人机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和 更低的农药使用量,能够显著降低农 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此外,智能植保 无人机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 优点,是现代农业植保的重要工具。
实现协同作业和信息共享 。
03
智能农业机械的典 型案例
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灌溉控制 器,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的灌溉,有 效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 调节水量,实现节水、节能、高效的 目标。
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 器和灌溉控制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 ,根据设定的阈值自动开启或关闭灌 溉设备,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的灌溉 。这种智能化的灌溉方式能够有效地 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同时避 免过度灌溉或灌溉不足的情况发生。
传感器技术
土壤湿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为精准灌溉提供数据支 持。
光照传感器
检测光照强度,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光照。
温度传感器
监测环境温度,确保农作物生长在适宜的温 度范围内。
气体传感器
监测农田中的气体成分,预防有害气体对农 作物的影响。
无线通信技术
01 实现农田数据实时传输,便于远程监控和 管理。
技术创新
1 2 3
农业机器人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智能 化的农业机器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

农业行业智能农业机械应用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农业机械应用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农业机械应用方案第一章智能农业机械概述 (3)1.1 智能农业机械的定义 (3)1.2 智能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 (3)1.2.1 传统农业机械阶段 (3)1.2.2 机械化农业阶段 (3)1.2.3 信息化农业机械阶段 (3)1.3 智能农业机械的分类 (3)1.3.1 智能种植机械 (4)1.3.2 智能植保机械 (4)1.3.3 智能收割机械 (4)1.3.4 智能养殖机械 (4)1.3.5 智能农业 (4)1.3.6 智能农业无人机 (4)第二章智能种植机械应用方案 (4)2.1 智能播种机械 (4)2.1.1 种子识别与分选 (4)2.1.2 精准播种 (4)2.1.3 自动导航与避障 (4)2.2 智能施肥机械 (4)2.2.1 土壤养分检测 (5)2.2.2 精准施肥 (5)2.2.3 自动导航与避障 (5)2.3 智能灌溉机械 (5)2.3.1 土壤湿度检测 (5)2.3.2 精准灌溉 (5)2.3.3 自动导航与避障 (5)2.3.4 灌溉系统智能化管理 (5)第三章智能植保机械应用方案 (5)3.1 智能喷雾机械 (5)3.1.1 设备概述 (5)3.1.2 应用方案 (6)3.1.3 技术优势 (6)3.2 智能除草机械 (6)3.2.1 设备概述 (6)3.2.2 应用方案 (6)3.2.3 技术优势 (6)3.3 智能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机械 (6)3.3.1 设备概述 (6)3.3.2 应用方案 (7)3.3.3 技术优势 (7)第四章智能收割机械应用方案 (7)4.1 智能收割机 (7)4.1.1 设备概述 (7)4.1.2 技术特点 (7)4.1.3 应用场景 (7)4.2 智能脱粒机械 (7)4.2.1 设备概述 (7)4.2.2 技术特点 (8)4.2.3 应用场景 (8)4.3 智能仓储机械 (8)4.3.1 设备概述 (8)4.3.2 技术特点 (8)4.3.3 应用场景 (8)第五章智能加工机械应用方案 (8)5.1 智能农产品加工机械 (8)5.2 智能饲料加工机械 (9)5.3 智能农产品包装机械 (9)第六章智能养殖机械应用方案 (9)6.1 智能喂养机械 (9)6.1.1 自动供料系统 (9)6.1.2 自动供水系统 (9)6.1.3 营养均衡系统 (10)6.2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10)6.2.1 温湿度控制系统 (10)6.2.2 光照控制系统 (10)6.2.3 有害气体控制系统 (10)6.3 智能疫病防治机械 (10)6.3.1 自动监测系统 (10)6.3.2 疫苗接种设备 (10)6.3.3 疫病防治 (10)第七章智能农业机械集成应用方案 (11)7.1 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系统 (11)7.1.1 系统概述 (11)7.1.2 系统构成 (11)7.2 集成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11)7.2.1 优势 (11)7.2.2 挑战 (11)7.3 集成系统的实施策略 (12)7.3.1 技术研发 (12)7.3.2 政策支持 (12)7.3.3 产业协同 (12)第八章智能农业机械产业链分析 (12)8.1 智能农业机械产业链结构 (12)8.2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析 (13)8.3 产业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3)第九章智能农业机械市场前景分析 (14)9.1 智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 (14)9.2 市场竞争格局 (14)9.3 市场前景预测 (14)第十章智能农业机械政策法规与标准 (14)10.1 智能农业机械政策法规概述 (14)10.2 智能农业机械标准体系 (15)10.3 政策法规对智能农业机械的影响 (15)第一章智能农业机械概述1.1 智能农业机械的定义智能农业机械是指在传统农业机械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操作的农业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智能化升级及推广应用计划

农业机械智能化升级及推广应用计划

农业机械智能化升级及推广应用计划第一章农业机械智能化概述 (2)1.1 农业机械智能化背景 (2)1.2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化农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3)2.1 智能感知技术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2.3 智能控制与执行技术 (4)第三章智能化农业机械产品开发 (5)3.1 产品需求分析 (5)3.1.1 市场需求 (5)3.1.2 用户需求 (5)3.2 产品设计与开发 (5)3.2.1 设计原则 (5)3.2.2 设计流程 (6)3.3 产品测试与优化 (6)3.3.1 测试内容 (6)3.3.2 测试方法 (6)3.3.3 优化措施 (6)第四章农业机械智能化升级策略 (7)4.1 技术升级路径 (7)4.2 产品升级路径 (7)4.3 产业链协同升级 (7)第五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推广模式 (8)5.1 政策扶持与引导 (8)5.2 市场推广策略 (8)5.3 培训与技术服务 (8)第六章农业机械智能化应用案例 (9)6.1 粮食作物种植环节 (9)6.1.1 智能化播种 (9)6.1.2 智能化施肥 (9)6.1.3 智能化收割 (9)6.2 经济作物种植环节 (9)6.2.1 智能化种植 (9)6.2.2 智能化施肥 (9)6.2.3 智能化采摘 (9)6.3 畜牧业养殖环节 (10)6.3.1 智能化饲养管理 (10)6.3.2 智能化环境控制 (10)6.3.3 智能化疾病预防 (10)6.3.4 智能化繁殖管理 (10)第七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政策法规与标准 (10)7.1 政策法规制定 (10)7.1.1 制定背景 (10)7.1.2 制定内容 (10)7.2 技术标准制定 (11)7.2.1 制定背景 (11)7.2.2 制定内容 (11)7.3 监督管理与评估 (11)7.3.1 监督管理 (11)7.3.2 评估 (11)第八章农业机械智能化产业协同发展 (12)8.1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12)8.2 产学研用合作 (12)8.3 国际合作与交流 (12)第九章智能化农业机械人才培养与引进 (13)9.1 人才培养计划 (13)9.1.1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3)9.1.2 优化课程设置 (13)9.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3)9.1.4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13)9.2 人才引进政策 (13)9.2.1 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14)9.2.2 提供优惠政策 (14)9.2.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14)9.3 人才激励与保障 (14)9.3.1 建立激励机制 (14)9.3.2 完善职称评定体系 (14)9.3.3 保障合法权益 (14)9.3.4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数据库 (14)第十章农业机械智能化推广应用计划实施与监测 (14)10.1 实施方案制定 (14)10.2 实施进度监测 (15)10.3 成果评估与反馈 (15)第一章农业机械智能化概述1.1 农业机械智能化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方案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方案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方案第一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概述 (2)1.1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 (3)1.1.1 定义 (3)1.1.2 分类 (3)1.2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3)1.2.1 技术集成化 (3)1.2.2 设备网络化 (3)1.2.3 作业智能化 (3)1.2.4 服务个性化 (3)1.2.5 产业链延伸 (4)第二章智能化播种机械 (4)2.1 播种机械的智能化技术 (4)2.1.1 自动导航技术 (4)2.1.2 传感器技术 (4)2.1.3 机器视觉技术 (4)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2.2 播种机械的控制系统 (4)2.2.1 控制策略 (4)2.2.2 控制单元 (5)2.2.3 执行机构 (5)2.3 播种机械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5)2.3.1 监测系统 (5)2.3.2 故障诊断技术 (5)2.3.3 故障处理与预警 (5)第三章智能化施肥机械 (5)3.1 施肥机械的智能化技术 (5)3.2 施肥机械的控制系统 (6)3.3 施肥机械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6)第四章智能化植保机械 (7)4.1 植保机械的智能化技术 (7)4.1.1 概述 (7)4.1.2 传感器技术 (7)4.1.3 物联网技术 (7)4.1.4 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 (7)4.2 植保机械的控制系统 (7)4.2.1 概述 (7)4.2.2 处理器 (7)4.2.3 执行器 (8)4.2.4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协同控制 (8)4.3 植保机械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8)4.3.1 监测技术 (8)4.3.2 故障诊断技术 (8)4.3.3 故障预警与自适应调整 (8)第五章智能化收割机械 (8)5.1 收割机械的智能化技术 (8)5.2 收割机械的控制系统 (9)5.3 收割机械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9)第六章智能化仓储机械 (9)6.1 仓储机械的智能化技术 (9)6.2 仓储机械的控制系统 (10)6.3 仓储机械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10)第七章智能化农业 (10)7.1 农业的智能化技术 (10)7.1.1 概述 (11)7.1.2 智能化技术关键点 (11)7.2 农业的控制系统 (11)7.2.1 概述 (11)7.2.2 控制系统硬件 (11)7.2.3 控制系统软件 (11)7.3 农业的监测与故障诊断 (11)7.3.1 概述 (12)7.3.2 监测方法 (12)7.3.3 故障诊断方法 (12)第八章农业机械智能化集成技术 (12)8.1 集成技术的应用 (12)8.2 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8.3 集成系统的监测与优化 (13)第九章农业机械智能化政策与标准 (13)9.1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政策支持 (13)9.1.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3)9.1.2 地方政策支持 (14)9.2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标准制定 (14)9.2.1 标准体系构建 (14)9.2.2 标准制定流程 (14)9.3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 (14)9.3.1 推广策略 (14)9.3.2 应用领域 (14)第十章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农业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 (15)10.2 农业机械智能化市场前景 (15)10.3 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发展策略 (15)第一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概述1.1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智能化农业机械是指在传统农业机械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的机械设备。

农业行业智能农机具开发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农机具开发方案

农业行业智能农机具开发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2)1.2 目的意义 (2)1.3 技术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农机具概述 (3)2.1 智能农机具定义 (3)2.2 智能农机具分类 (3)2.3 智能农机具特点 (4)第三章:需求分析 (4)3.1 用户需求分析 (4)3.1.1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4)3.1.2 用户需求调查 (5)3.2 市场需求分析 (5)3.2.1 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5)3.2.2 市场竞争格局 (5)3.3 技术需求分析 (5)3.3.1 关键技术需求 (5)3.3.2 技术发展趋势 (6)第四章:总体设计 (6)4.1 设计原则 (6)4.2 系统架构设计 (6)4.3 功能模块设计 (7)第五章:关键技术研究 (7)5.1 传感器技术 (7)5.2 控制技术 (8)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8)第六章:硬件系统设计 (9)6.1 传感器选型与布局 (9)6.1.1 传感器选型 (9)6.1.2 传感器布局 (9)6.2 控制系统设计 (9)6.2.1 控制器选型 (9)6.2.2 控制策略设计 (10)6.3 通讯模块设计 (10)6.3.1 通讯方式选型 (10)6.3.2 通讯协议设计 (10)第七章:软件系统开发 (10)7.1 软件架构设计 (10)7.1.1 架构概述 (10)7.1.2 架构设计 (11)7.2 关键算法实现 (11)7.2.1 路径规划算法 (11)7.2.2 作物识别算法 (11)7.2.3 作业控制算法 (11)7.3 系统集成与测试 (11)7.3.1 系统集成 (11)7.3.2 测试 (12)第八章:系统试验与验证 (12)8.1 试验方案设计 (12)8.2 试验结果分析 (13)8.3 系统优化与改进 (13)第九章:产业化与推广 (13)9.1 产业化前景分析 (13)9.2 推广策略制定 (14)9.3 市场前景预测 (14)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5)10.1 项目总结 (15)10.2 存在问题与不足 (15)10.3 未来研究方向 (15)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方案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方案

农业机械行业智能化农业机械方案第一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概述 (2)1.1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定义 (2)1.2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历程 (2)1.2.1 传统农业机械阶段 (2)1.2.2 机械化农业阶段 (3)1.2.3 自动化农业机械阶段 (3)1.2.4 智能化农业机械阶段 (3)1.3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重要性 (3)1.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1.3.2 提升农产品质量 (3)1.3.3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1.3.4 提高农业安全性 (3)1.3.5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4)第二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关键技术 (4)2.1 传感器技术 (4)2.2 控制系统技术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2.4 通信与网络技术 (5)第三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设计原则 (5)3.1 安全性 (5)3.2 可靠性 (5)3.3 经济性 (6)3.4 环境适应性 (6)第四章智能化农业机械产品介绍 (6)4.1 智能化播种机械 (6)4.2 智能化施肥机械 (6)4.3 智能化植保机械 (7)4.4 智能化收割机械 (7)第五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集成应用 (7)5.1 农业生产全程智能化 (7)5.2 农业大数据与智能化农业机械 (7)5.3 农业物联网与智能化农业机械 (8)5.4 农业无人机与智能化农业机械 (8)第六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市场分析 (8)6.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8)6.2 市场竞争格局 (8)6.3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9)6.3.1 市场需求 (9)6.3.2 市场供给 (9)6.4 市场前景预测 (9)第七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政策与法规 (10)7.1 国家政策对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支持 (10)7.1.1 政策背景 (10)7.1.2 政策内容 (10)7.2 相关法规与标准 (10)7.2.1 法律法规 (10)7.2.2 标准 (10)7.3 政策环境对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影响 (11)7.3.1 促进产业发展 (11)7.3.2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11)7.3.3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1)7.4 政策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11)7.4.1 政策实施 (11)7.4.2 法规监管 (11)第八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 (11)8.1 推广策略与措施 (11)8.2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示范应用 (12)8.3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培训与宣传 (12)8.4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与维护 (12)第九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挑战与对策 (13)9.1 技术挑战 (13)9.2 市场竞争挑战 (13)9.3 政策法规挑战 (13)9.4 对策与建议 (14)第十章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未来展望 (14)10.1 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市场发展趋势 (15)10.3 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5)10.4 智能化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5)第一章智能化农业机械概述1.1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定义智能化农业机械是指在传统农业机械基础上,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一种新型农业机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第2 部分-机器人简介
内容
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的组成和技术
42
什么是机器人(robot)

日本:
加藤一郎: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

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 感器; 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43
什么是机器人(robot)

美国:
易于再编程的装置
手动装置、固定顺序的装置都不认为是机器人
44
什么是机器人(robot)
中国:
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 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
能能力,如
感知能力 规划能力 动作能力 协同能力
45
什么是机器人(robot)
14

精细变量施肥机
装备有GPS的施肥机
15

精细变量施肥机
装备有GPS的施肥机
16

精确变量干粉混合施肥机 1 微处理器 2 田间地图 3 电液阀 4 商品肥料斗 5 计量轮 6 输送链 7混合搅轮8 注入泵 9 微肥斗 10 水平搅轮11竖直搅轮 12 刮(浆)板 13 分配头 14 输送管 15 文丘里管 16 鼓风机 17 空气多路歧管 18 杆管 19 喷嘴-反射管
51

1978年,第一台PUMA机器人由Unimation 装运到GM公司
52

80年代开始,各种机器 人公司陆续成立,并不 断出现兼并和调整 1983年,美国开始将机 器人学列入教学计划。 1994年,CMU利用 Dante机器人探测Alaska spurr火山采集火山气体 样本

53

17

装备有GPS的自动喷药机械
18

流量及雾滴大小调节的变压控制器
19
流量及雾滴大小调节的变压控制器
基于区域传感器的精确田间虫害控制 系统概念示意图
20

喷杆与摄像机的安装
21
田间图像与控制响应实例 图中水平线以上是处理过的图像部分,喷杆上12 个喷嘴用标有数字的LED表示,当LED亮,相应 的喷嘴动作
35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特点: (1)提高机器作业的技术性能过程监视、控制、诊断 和通信。 (2)实现节本增效和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农作。包括 节约物资、降低作业成本和能源消耗,以及减少对土壤、 水体和动植物的污染。 (3)过程的精细操作。包括及时获取过程信息和精细 执行过程控制指令。 (4)改善劳功者的操作条件包括良好的人机接口以及 操作方便性、文全性和舒适性。 (5)开发基于卫星定位系统实施精细农作的智能控制 农业机械,支持农田作业的科学管理决策等。 36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 (1987年)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
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46
机器人的功能

节省劳动力
搬运机器人、清扫机器人……
进行极限作业
喷漆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海底机器人
用于医疗、福利
外科手术、智能轮椅……
与人协调作业 机器宠物

22

变量播种机
23

精密播种机示意图
24
精细灌溉设备
25

电子学用于农业机械装备的技术创新,可概括为如下5个基本领 域: (1)提高机器作业的技术性能:过程监视、控制、诊断和通信。 (2)实现节本增效和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农作:节约物资、能源 消耗,降低作业成本以及减少对土壤、水体和动植物的污染。 (3)过程的精确操作:及时获取过程信息,精确执行过程控制指 令。 (4)改善劳动者的操作条件:良好的人机接口,操作方便性。安 全性和舒适性。 ( 5 )开发基于卫星定位系统实施精细农作的智能控制农业机 械,支持农田作业的科学管理决策等。
48

1967年,第一台Unimate公 司的喷涂用机器人出口到日 本 1968年,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Shakey在斯坦福研究所(SRI) 诞生

49

1972,IBM公司开发出内部使用的制造机 器人,并发展成为IBM7565商用机器人
50

1973年,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推出 T3 型机器人
28
(2)收获机械智能化

美国农场装备制造商卫西·弗格森,在联合
收割机上安装了一种产量计量器,能在收 割作物的同时,准确收集有关产量的资 料,并绘成各个田块的产量分布图。农场 主可以利用这种产量分布图,来确定下一 季的种植计划以及种子、化肥和农药在不 同田块的使用量。
29
(3)灌溉机械智能化
57

2001年,加拿大MD机器人公司建造的“空间站远 程操纵系统”发射进入太空轨道
58
机器人发展趋势
用于制造生产线 结构化环境下 规则工作 具有简单智能的 工业机器人 工程、社会服务、人类生活 等各个领域 适应非结构环境下的 各种灵活需求 具有综合和集成能力的 智能机器人
59
卡内基梅隆的科学家预测:
26
5 国外农业机械智能化简况

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将高 新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使农业机械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7
(1)耕作机械智能化

美国东伦敦综合技术学院土地管理系研制 成功一种激光拖拉机。利用计算机系统导航装 置,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测定其所在位置及运 行方向,使误差不超过25厘米,而且能够根据 送入农场计算中心的电子图表,查找出该处土 地的湿度、化学成分、排水沟位置和其它一些 特点:准确计算出最佳种植方案要,所需种子、 肥料和农药数量等。一人在室内荧屏前可操纵 多台激光拖拉机进行耕作,耕作速度快,且可 减少种子、肥料和农药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50%,提高作物产量20%。
31
(5)挖土机械智能化

美国匹兹堡一家公司研制成功 一种超声波挖土机,在埋有电缆和 管道的地方挖土时,可避免将电缆 和管道挖坏。这种新型挖土机,使 用超声波喷气流破碎土壤,然后用 真空装置将土吸走,不会对电缆和 管道造成损害。
32
(6)放牧机械智能化

英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可代替人或 犬放牧羊群的牧羊机器狗。它备有一架 摄像机和一台计算机,可对羊群移动的 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羊群显得不安定的 话,其队形、速度和移动状况就会反映 出来,牧羊机器狗便会在羊群移动,直 到羊群安定下来。羊群不会受到惊扰。
33
(7)采摘机器智能化

法国科学家开发的摘苹果机器 人,能辨别出苹果是否成熟。摘一只 苹果仅需6秒钟,为人工采摘时间的 一半。美国一家公司发明的一种采蘑 菇的机器人,可按设定的蘑菇伞最小 直很进行采摘,平均每6秒钟采摘一 个蘑菇,且不会使蘑菇受损。
34
6 精细农业的实施与农业机械智能化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精细农业。生态效 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 推进精细农业时才会更明显。先进的农业生产技 术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机械的发展 会促进农业技术层次的提高。实施精细农业和途 径是发展智能化的农业机械。
1995年,Intuitive Surgical 公司推出外科手术机器人。
54

1997年,NASA的探险者登陆火星,并由旅行者将所拍摄 的照片发回地球
55
1997年,Honda推出 人形机器人P3 1999年,Sony推出机 器狗Aibo

56

2000年,Honda推出第二 代人形机器人Asimo, Sony 推出人形机器人Qiro
A
B 基于精细农业思想的农业机械智能化 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的若干重要农业机 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小麦、玉米 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实施变量处 方农作的谷物精密播种机、施肥机、施药机 和灌溉设备在国外都已有若干类型的商品化 产品,但仍需继续完善并扩大到更多的农机 作业应用领域。今后,实施精细农业和发展 智能化农业机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47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在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 能机器人》中定义了“robota” 1954年,George Deval开发出第一台可编程机器人 1962年,Unimation公司成立,出现了最早了工业机器 人,第一位用户是GM 1964年,MIT,Stanford University 等成立人工智能研 究所 1965年,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建立机器人研究 所
第七章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
具有测产功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
2
第六章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1
具有测产功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
3

传统田间测产方法: 单产量=总产量/地块亩数。 精细农业田间测产方法: 单产量=(谷物质量流量-水分含量+损失量)/ (收割机行驶速度╳割幅宽度)。
4
结构原理
7




3
产量图的形成
8
9
10
11

12
13
4 支持精细农作变量处方农业机械
智能化农业机械IAM(Intelligence Agricultural Machine,或称智能控制系统下的农机具,ICS农机, Intelligence Control System) 支持“精细农业”的智能化农业机械: 1. 收获机械产量监示器与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如自动 控制精度平地机 2. 自动控制实现精密播种 3. 精细施肥 4. 精细施药 5. 精细灌溉

37

(1)用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 术与带产量图白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开发。 (2)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 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的开发。 (3)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和控制的施肥、施药、 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的研究。 (4) 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 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的开发研究。 (5)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 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