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主要指以下六个方面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主要指以下六个方面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主要指以下六个方面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是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的行为举止和言行举止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孩子们,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师德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与家长沟通,我们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用心去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孩子。

二、尊重每个孩子。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或学习能力如何。

我们要给予每个孩子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做教师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出必果。

在与家长交流和对待学生时,我们要坦诚相待,言行一致,不说谎言,不欺骗学生和家长,让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有所依托。

四、严守纪律。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擅自请假,不私自调课,不擅自离校,不擅自改变课程计划,不擅自调整学生的作息时间,不擅自给学生增加课外作业等。

只有严守纪律,才能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五、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我们要真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六、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一、树立良好的观念观念是教师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

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

儿童的人权就是生存和发展。

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

在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到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

(比如:教师与幼儿对话时,微笑着俯下身来,目光与幼儿平视,他们会从教师的眼神、表情、话语和行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体验到爱和尊重,老师很可亲,从而受到鼓励得到满足。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

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幼稚时期(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

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言语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即最佳期)。

儿童主动学习是与生俱来,孩子来自于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水平是不同的,同样的事物或现象对不同的孩子来说会有不同的意义。

教师要把孩子看做主动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学习,教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在活动中成为孩子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的实现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获得经验,提高原有水平。

让我们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学”适应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承担儿童早期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士。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你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确保儿童获得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技巧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探讨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I. 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教育理念:1. 关注个体发展:幼儿个体差异较大,应注重个体发展,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需求和潜力。

2. 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

3. 动手实践: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和谐互动:注重师生和谐互动,营造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学习氛围。

II. 教学技巧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游戏、观察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教材选择与设计: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发展需求的教材,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体验。

3. 个别辅导和扩展活动:对于学习进度较慢或进步较快的儿童,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提供扩展活动,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4. 有效管理课堂:建立良好的课堂管理制度和规则,培养儿童的自律和合作能力,确保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

III. 专业素养除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合格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1. 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2.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关注教育前沿,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3. 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儿童、家长和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反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与家长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精选

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精选

怎样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精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呢?下面将为你提供一些精选建议。

一、培养爱心和耐心作为幼儿教师,你需要对每个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通过关爱和耐心,建立起亲子式的关系,让幼儿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关怀。

二、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速度。

作为幼儿教师,要注重观察和了解每个孩子,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个性化的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积极、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你可以通过设置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装饰幼儿园的环境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注重综合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还包括情感、社交、体能等各个方面。

作为幼儿教师,你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发展,关注他们的社交技能、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五、与家长密切合作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

通过与家长充分沟通,你可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确保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关注。

六、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专业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

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态,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教育资源,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七、关注幼儿的健康与安全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是幼儿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你需要确保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安全,并关注他们的饮食、卫生和睡眠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建立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承担着培养幼儿成长的重要责任。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并与家长密切合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展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教师与家长关系以及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专业素养1. 深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基本阶段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此外,了解幼儿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

2. 不断完善教育技能教育技能是成为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关键。

我们需要拥有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倾听孩子们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发展观察和评估能力,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3. 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加教育培训、研讨会和研究项目等活动,可以帮助我们与其他教育者交流,并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和信息。

二、培养良好的教师与家长关系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支持幼儿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面、家访以及定期交流等方式,与家长分享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同时,积极聆听家长的反馈和意见,建立互信的关系。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例如亲子活动、义工工作等,能够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促进教育伙伴关系的形成。

通过家长的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3. 提供家长教育支持除了关注幼儿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支持。

可以组织家长培训或讲座,提供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实用技巧和建议。

三、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1.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创设有趣、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教具和游戏,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1. 热爱孩子: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对孩子充满爱心,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2. 学习专业知识:幼儿教师需要对儿童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等各方面知识,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3. 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

4. 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师需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能够根据孩子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5. 沟通能力强: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与家长高效沟通,与同事紧密合作。

6. 具有职业道德: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循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寻求最善的教育维度。

7. 热心的服务意识:教师需要具有热心的服务意识,能够关心每一位孩子,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一名合格幼儿教师需要做到的“六勤、六心”

一名合格幼儿教师需要做到的“六勤、六心”

一名合格幼儿教师需要做到的“六勤六心”六勤1. 眼勤(多看)每个孩子都在我的视野范围内、看书、看电视、查电脑,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会看他人的言行举止,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的长处我学,他的不足我戒,做个有心人。

2. 耳勤(多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听领导的指导同时的建议、家长的呼声等等。

在教学活动中看这回答问题的孩子同时要听其他的孩子的声音。

通过多听,反思自己的工作。

3. 脑勤(多想)想什么?和在座的老师互动一下。

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我应该培养孩子什么习惯,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需要会听话的孩子、敢说等等)想我用这种材料做什么玩具等。

多思多想才会使人更聪明,反思是多想的具体表现。

4. 手勤(多做)看到、想到、听到就要做到。

实践出真知。

5. 嘴勤(多说)要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说即多沟通、多探讨。

安全工作需要嘴勤,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6. 腿勤(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如果你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

”比如:在户外活动前,走出去(腿勤)看看(眼勤)大型玩具上脏吗?(脏了擦一擦再玩,行动告诉人们你是尊敬孩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卫生习惯等)是否有破损的地方(脑勤)(如有即使反馈给领导(嘴勤),展现出你的责任感、安全意识等,随是小小的举动暗含了许多教育内容),体现出教师一切为孩子,出去学习、家访等。

再如:有一所中心园的教师到一幼儿园参观,看到一个自制数字分解组成器玩具,一拉罐做成的,很欣赏。

我问她:“你看了以后你会怎么做?”他说:“把数字换成图形、或做成认识单数双数用不同颜色区分开。

”说的很好,走出来学习就应这样举一反三。

六心:即对待孩子以“爱”为首,我们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因此要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

怎样做一名好幼儿教师

怎样做一名好幼儿教师

怎样做一名好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他们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以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幼儿。

以下是一些成为一名好幼儿教师的关键要素。

一、热爱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拥有对幼儿充满热爱的感情。

只有真心热爱幼儿,才能够投入到工作中,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孩子,并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来推动他们的发展。

二、了解幼儿发展阶段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发展任务。

只有了解这些,幼儿教师才能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三、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

四、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幼儿进行互动和沟通。

这种互动不仅仅是指传授知识,还包括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

幼儿教师要善于倾听、动情、鼓励和称赞,使每个孩子在自信和安全的氛围中进一步成长。

五、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好的幼儿教师应该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包括提供丰富的教具、图书、游戏和活动,并为幼儿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六、不断专业发展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和材料、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七、与家长合作与家长的合作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幼儿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和交流活动,了解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总之,成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需要热爱幼儿、了解幼儿发展阶段、关注个体差异、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不断专业发展以及与家长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师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培育的师长和益友。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

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

对于幼儿教师师德和人格显得更重要了。

幼儿教育阶段是为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

我们都学过幼儿心理学,了解在人的一生中各种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的关键期大多数是在幼儿期,比如,3岁左右是幼儿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是注意力、空间知觉音乐能力、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对学习知识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语言、抽象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习心态及学习习惯产生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这与幼儿的生理特点也是分不开的,1--6岁是人的大脑快速生长发育期。

这就说明作为幼儿教师责任任重道远,幼儿教育不是可有可无,我们面临的工作是很神圣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呢?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一、树立良好的观念观念是教师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长远发展。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人。

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求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

儿童的人权就是生存和发展。

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

在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到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种活动。

(比如:教师与幼儿对话时,微笑着俯下身来,目光与幼儿平视,他们会从教师的眼神、表情、话语和行为中,感到安全,感受和体验到爱和尊重,老师很可亲,从而受到鼓励得到满足。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长大后独立生存的人儿童一生下来是一个有生命力、生长力,能够分辨与取舍外界刺激,具有学习能力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的主动探索者。

“幼稚时期(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一生的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

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言语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即最佳期)。

儿童主动学习是与生俱来,孩子来自于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原有认知结构和经验水平教师要把孩子看做主动学习者,同样的事物或现象对不同的孩子来说会有不同的意义。

是不同的,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学习,教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在活动中成为孩子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的实现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求,进一步获得经验,提高原有水平。

让我们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学”适应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创设适应孩子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儿童是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们有独特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同于学龄儿童,更不同于成人。

最突出的特点是:*直接兴趣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兴趣的直接影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学起来积极主动性高,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不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人们学习积极性的内动力,因此教师要把所教的东西变成幼儿的需要,使他们感兴趣,调动他们探究和学习欲望。

(让孩子知道节约用水,老师讲中国有许多地方每水喝……可不是我们孩子经历的,没有生活经验,那教师就要设计活动情节,小水滴在哭,他找不到妈妈啦……,或水管哭啦,让孩子把水管的眼泪收起来,看是什么效果,哭了一夜的水管泪水集满一盆,怎么办?用它洗毛巾、擦地、修水管等。

)*直接经验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

他们认识事物必须以事物和材料为中介进行,因此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需求,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创设适宜幼儿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来学习,并接纳幼儿的看法、观点和认知水平,哪怕是错误的也要接受,但此时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4、儿童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幼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幼儿性格上的差异,带来了需求上的差异,使得幼儿在对安全感的需要上、对新体验和活动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纲要》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教师要给予个体差异的指导和评价,提供可供幼儿选择的学习内容,促进各具特色、有差异的全面发展。

从而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

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讲,人的智能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八种智能的发展不是均衡发展的,每个人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造成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接受差异的同时,要培养幼儿的独立个性。

(发现其长处给予肯定、表扬、鼓励,鼓励其弥补不足。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1、幼儿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纲要》总则第二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那教要为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也就是所作为人生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展打好基础。

.师要调整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和“教与学”的方式,不是我教你学,而是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大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乐学,就是幼儿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如果在幼儿期就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就有了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会学,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学习,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不知道的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书山有路勤(玩)为径,学海无崖苦(乐)做舟)2、教育的作用是引起和促进学习,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

老师准确地把握把“教”,什么时候“教”,“教”什么。

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讲”和“直接告诉”,不在是拿出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和示范。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十条内容)。

在幼儿园中重教育过程,轻教育结果。

教育内容是全面地、启蒙性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教育活动。

活动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发展,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食物和问题。

体现“尊重意愿、满足需求、培养兴趣和能力危险的思想。

比如:生成教育。

3、一日生活都是教育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并驾齐驱的,并互相替代。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正是幼儿园的教学特点。

比如:喝水,如何喝水可以组织一次活动,但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喝水的需求,教师要允许孩子随时去喝,其二,孩子喝水时要提醒节约,喝多少接多少,同时不要洒、关好水龙头等是随时都在进行的教育活动。

陈鹤琴“一日生活皆教育”。

*一日生活都是教育,都是课程。

*教师自身的行为、态度是课程。

*环境材料是课程(幼儿园是内外、大自然,如:需要让孩子锻炼走平衡能力,幼儿园没有平衡木,那么我们可利用田埂,走出去让孩子练习,同时还将让孩子懂得畦埂的作用,保护水不流失,人们行走不踩庄稼等)。

(三)、良好的教师观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纲要》中自始至终贯彻、渗透了几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例:终身教育观的思想,儿童发展观的思想、新的教师观的思想。

新纲要明确的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对儿童发展来说是一个促进者;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过程;评价应该自然的伴随整个的教育过程进行;过去,传统教师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幼儿是接受者,是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东西。

认为教师是付出者,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发展者,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全新的教育观。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不断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幼儿教师---我们这些专业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断增进专业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需求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如今的教师,随着随着对教育教学的重新定位,其角色、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

教师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应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而教师也要成为一个不断的学习者(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理解新的信息并善于实践等教师等、靠他人直接告诉应如何做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和不断反思,不断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吸纳和改造他人的有益经验不断实践,形成适宜本班幼儿的、有效的教育策略)、研究者(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工作、研究教材、更应研究幼儿如何学习和发展。

)和担当多角色的人(除了象妈妈一样带好本班幼儿,还肩负着0―3岁孩子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的任务,有些教师还要为社区做一些文化和宣传工作等。

)。

以上是有关幼教理念方面我们应掌握的内容。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承担着巨大的社会重任,肩负着家长、幼儿园的重托,怎样做才不辜负这些责任呢?现在我们共同探讨第二个问题: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

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思想素质)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否则将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