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示波测试技术

第三章示波测试技术
测会产生失真,下降不够快时,会出现回扫。
扫描门
积分器
至X放大器
增辉 E
比较和释抑 电路
扫描发生器环
(1)、扫描门:采用施密特电路
又称为时基闸门,
t
连续扫描时,没有触发 信号也有门控信号输出;
E1
触发扫描时只有在触发 脉冲作用下才应产生触
E2
发信号。
V0
输入端由三个方面信号控制:
稳定度——提供直流电位
MORE INFO... [F5] STOP [F4]
A B A&B
TRIGGER
Source Slope
0.050
CH B
POS
EXT
NEG
POSITION
Level
0
-
+
Time Base
10 ms/div
Volts/Div
1 V/DIV
5 ms/div 20 ms/div .5 V/DIV 2 V/DIV
(三)、通用示波器原理及使用
一.原理框图
Y通道
衰 Y减 输 入
Y前置 放大器
延迟线
Y输出 放大器
外触发输入 50Hz电源
s1 X通道
触发 电路
扫描 发生器环
X
X
放大器 输
s2

校准输出 校准信号 发生器
电源
二.水平通道 X通道主要功能即为产生扫描信号。
•对于扫描信号要求: 要求波形线性好,下降快;如线性不好时,信号观
余辉时间:从电子束移去到光点亮度下降为原始值的10% 所延续的时间称为余辉时间。
不同的材料余辉时间不一样。

绿
白、黄
小于10μs 10 μs ~1ms 1ms~0.1s 0.1~1s 大于1s

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2-静态特性

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2-静态特性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静态标定步骤:
作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重复、正反行程)
求重复性误差
求作正反行程的平均 输入-输出曲线 求回程误差 求作定度曲线 求作拟合直线,计算 线性度和灵敏度
航海学院
定度曲线 拟合直线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例题:某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80Kg,线性度为 2%,两线输出方式,传感器工作电压为24 v,输出 信号为1—5v。 (1)下表为该传感器标定数据,试判断该传感器精 度是否达到设计指标?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b)线性度(linearity——非线性度non-linearity )
定度曲线与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用线性误差表 示,即用系统标称输出范围(全量程)A内,定度曲 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表示。通常表示成相对误 差形式。
y
L
A Lmax
L max A
=0.02mA/C表示温度变化1C电流变化的特性
g) 分辨力(率) (Resolution )
指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表明测试装置分辨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 •对于数字式仪表而言,输入量连续变化时,输出量 作阶梯变化,一般可以认为该输出显示标尺的最后 一位所表示的数值就是它的分辨力,例如数字式温 度计的温度显示为180.6℃,则分辨力为0.1℃; •对于模拟式仪表,即输出量为连续变化的装置,分 辨力是指测试装置能显示或记录的最小输入增量, 一般为最小分度值的一半。 阈值: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力。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e)精度(Accuracy )
评定测试系统产生的测量误差大小的指标,其定 量描述方式包括: (1)用测量误差来表征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

02 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通过锤击或落锤的方式,使一定形状和质量的探头贯入土层 ,根据贯入过程中所受阻力和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来推求土层工程性质的原位测 试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通过测量锤击能量、贯入时间和 单位时间内贯入的深度,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
锤击装置包括锤头、锤杆和支架,用于产生锤击力。
触探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传递锤击能量和支撑 探头。
深度测量装置用于精确测量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
03 动力触探试验的操作流程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目的
明确试验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土体的力学性 质、确定地基承载力还是其他目的。
准备试验场地
清理试验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并 按照要求整平场地。
提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 论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04 动力触探试验的结果解读
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
原始数据转换
01
将采集的原始动力触探数据转换为击数和能量等参数,以便进
行后续分析。
对比分析
02
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或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岩土的力学性
质和承载能力。
曲线拟合
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钻杆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探头和钻杆,确保 能够达到所需的探测深度和精度。
安装探头和钻杆
将探头和钻杆安装到测试仪器上,并确保连 接牢固。
试验操作步骤
调整测试仪器
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测试仪 器的各项参数,如落锤重 量、落高、贯入速率等。
进行触探
操作测试仪器,使探头 贯入土体,记录贯入深
度和相应的锤击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与敏感元件3-1 在机械式传感器中,影响线性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可举例说明。

解答:主要因素是弹性敏感元件的蠕变、弹性后效等。

3-2 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五种机械式传感器,并说明它们的变换原理。

解答:气压表、弹簧秤、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毛发湿度计等。

3-3 电阻丝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来选用?解答:电阻丝应变片主要利用形变效应,而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利用压阻效应。

电阻丝应变片主要优点是性能稳定,现行较好;主要缺点是灵敏度低,横向效应大。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主要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离散度大、非线性大。

选用时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现场条件、灵敏度要求等来选择。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84),其灵敏度S g =2,R =120。

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问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表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表示值;3)电流表指示值相对变化量;4)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 1)I 1=R =120=0.0125A=2)I 2=(R +R )=(120+0.012475A= 3)=(I 2-I 1)/I 1100%=%4)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

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的电流变化。

一般需要电桥来测量,将无应变时的灵位电流平衡掉,只取有应变时的微小输出量,并可根据需要采用放大器放大。

3-5 电感传感器(自感型)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提高灵敏度可采取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样后果?解答:以气隙变化式为例进行分析。

20022N A dLS d μδδ==- 又因为线圈阻抗Z =L ,所以灵敏度又可写成20022N A dZ S d μωδδ==-图3-84 题3-4图由上式可见,灵敏度与磁路横截面积A 0、线圈匝数N 、电源角频率、铁芯磁导率0,气隙等有关。

光学测试技术-第3章-光学测角技术1

光学测试技术-第3章-光学测角技术1

率的测量,该测量方法标准不确定度一般可以达到10-5量级。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30
§3.2 测角技术的应用
本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测量角度来完成折射率的测量。偏折角的测量 误差包括下列因素: (1)度盘的刻线误差 ; (2)对准望远镜的对准误差 ; (3)读数显微镜的读数误差 。 偏折角的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
d/2
调节望远镜俯仰调节螺钉向上 移动1/2d
望远镜主轴垂直于仪器转轴 -------用各 半调节法将绿十字像调至与上方叉丝重合, 反复调节,使两面的十字像均与上叉丝重 合。注意:此步以后望远镜水平调节螺丝 不可再动!
绿“十”反射像
上方叉丝
调节载物台
调节载物台水平 ----- 重新放置双面镜(与原位置 成90°)调节螺钉c使十字像与上方叉丝重合。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8
§3.2 测角技术的应用
1、测量原理 精密测角仪上测量角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光路:方法一:只使用自
准直望远镜,用自准直望远镜分别对准构成棱镜角度的两个平面,测量
时工作台与度盘固定。当自准像与分划板本身刻线重合时,表示自准直
望远镜视轴与棱镜平面1法线重合。这时从度盘上可以得到一读数。转动
读数。
问题:使用前的调整?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6
测角仪器使用前的调节
测量前应调节分光计满足三方面要求: ① 平行光管出射平行光,即提供无穷远目标 ② 望远镜调焦于无穷远 ③ 平行光管和望远镜的光轴共面,且应与载物台
旋转轴垂直
1、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

目镜
调节要点
• 目测粗调: 望远镜与平行光管等高且其主轴 垂直于中心轴,载物台基本水平,各螺钉应 位于中间可调位置;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arc(tg )
H(j) 1 j1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24
幅 频 和 相 频 曲 线
伯 德 图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25
幅频特性A(ω)和相频特性(ω)表示输入和输出之 间的差异,称为稳态响应动态误差。
实际应用中常限定幅值误差
A()A(0)10% 0 A()110% 0 某个给定值
频率响应函数是描述系统的简谐输入和其稳态
输出的关系,在求解系统频率响应函数时,必须在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阶段时才测量。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13
从系统最低测量频率fmin到最高测量频率fmax,逐步 增加正弦激励信号频率f,记录下各频率对应的幅值 比和相位差,绘图就得到系统幅频和相频特性。
下,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随频率的变化, 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
幅角()反映了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随频
率的变化,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9
频率响应特性的图形描述: 直观地反映了测试系统对不同频率成分输入信号
的扭曲情况——输出与输入的差异。
A
幅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22
例如:弹簧-阻尼机械系统
k
c
y(t) b0 x(t) =F(t) 一阶系统
dy a1 dta0yb0x
弹性系数 阻尼系数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23
a1dd(yt)ta0y(t)b0x(t)
取S=1
dy(t)y(t)Sx(t)
H(s) 1
dt
s 1
A() 1 1()2

光电测试技术-第3章 光学元件特性测试技术PPTX

光电测试技术-第3章 光学元件特性测试技术PPTX

反射介质材料:
主要是选择刚性基板: 金属(如铝、铍);
非金属(如光学玻璃、微晶玻璃);
复合材料(如Si、SiC)等。
5
Chapter3 Test Techniques of Optical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3-1 光学材料特性测试
无色光学玻璃含7项质量指标:折射率nd及色散系数νd对标 准值的偏差;同批玻璃中折射率和色散系数的最大差值; 光学均匀性;双折射;条纹度;气泡度;光吸收系数。
§3-2 光学元件面型测试技术
1. 刀口阴影法检验 1858年由傅科(Foucoult)提出,所以又称为傅科刀口法。 当时是用于天文望远镜的大口径反射镜的检验。 用于测量光学零件表面的面形偏差和光学系统的波像差。 通过波像差和几何像差的转换关系,也可测量光学系统的 几何像差。 优点:
设备简单; 非接触检验方法;
i e 0 2i
2019/1/21
0 sin 2 n sin 2
8
Chapter3 Test Techniques of Optical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3-1 光学材料特性测试
1. 光学材料折射率的测量
2019/1/21 10
Chapter3 Test Techniques of Optical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3-1 光学材料特性测试
3.光学玻璃均匀性测试——干涉测量法
不同部位透过率d 2t
d为条纹的平均间距,k为偏离直条纹的弯曲量,t为被测样品厚度。
§3-1 光学材料特性测试
光学材料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光学系统性能和质量。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

测试技术(2-6章)(李迪张春华著)华南理工大学教材供应中心课后答案

第二章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2-3 用标准测力机检定材料试验机,若材料试验机的示值为5.000MN ,标准测力仪输出力值为4.980MN ,试问材料机在5.000MN 检定点的示值误差、示值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解:示值误差=,020.0000.5980.4−=−示值的相对误差=%04.0000.5020.0−=−√2-8 设间接测量量z x y =+,在测量x 和时是一对一对同时读数的。

测量数据如下表。

试求的标准测量序号y z 偏差。

1 2 3 4 5 6 78 9 10 x 读数100 104 1029810310199101105102 y 读数51 51 5450515250505351解:101.5x =,51.3y =,0.42y σ=,0.687x σ=152.8z x y =+=z x y =+,1,1z z x y∂∂∴==∂∂ 由于10(,)()(0.55iix y x x y y ρ−−∴==∑0.98z σ∴=。

1m 距离的标准偏差为0.2mm 。

如何表示间的函数式?求测此10m 距离的标准差。

见书P27-28页的内容。

5.033,25.039,25.034mm 。

如不计其他不确定度来源,最佳值及其标准不确定度。

见书P36页例题2.8√2-9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10m 的距离,设丈量接测量解:参√2-14 用千分尺重复测量某小轴工件直径10次,得到的测量数据为25.031,25.037,25.034,25.036,25.038,25.037,25.036,2试估计解:参答案网 w w w .h k s h p .c n第三章 信号描述与分析-3 求指数函数的频谱。

√解:()e (00)atx t A a t −=>≥,3dt e Ae dt e t x X t j at t j ∫∫+∞−−+∞∞−−==0)()(ωωω220)()ωωωωω+−=+=+−=+∞+−a j a A j a A e j a Ata j (3-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0cos t ω0cos ||()0 ||t t x t t Tω<⎧=⎨≥T解:⎩(题图3-4 )的傅里叶变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
Sg
dR

R E
(三)二者区别 金属丝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导体形弯引起电阻的变化, 后者利用半导体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 二、电容式传感器
C
(一)极距变化型 灵敏度
0 A
S
dC 1 0 A0 2 d
(二)面积变化型 在变换极板面积的电容传感器中,一般常用的有角位移型和线位移型两种。
hv
1 2 mv A 2 式中:m 电子质量 v 电子逸出速度 A 物体的逸出功
(二)内光电效应 在光照射下,物体的导电性能如电阻率发生改变的现象称内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器主要为光敏电阻以及由光敏电阻制成的光导管。 (三)光生伏打效应 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 基于光生伏打 效应的器件有光电池。 第六节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则以光学量转换为基础, 以光信号为变换和传输的载体, 利用光导纤维输送 光信号。
e12 M
di1 dt
第四节 磁电、压电与热电式传感器 一、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感应电动势的一种传感器, 又称电磁感应式或电动力式 传感器。 按照结构方式不同,磁电式传感器可分为动圈式与磁阻式。
e N
d dt
(一)动圈式 动圈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视为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时切割磁力线而产生电动势
dR 2 E R 1 2 E
dR 1 2 R
Sg
(二) 半导体应变片 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
dR / R 1 2 常数 dl / l
压阻效应是指单晶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 P 发生变化的现
何尺发生变化,而且内部极化,表面上有电荷出现,形成电场;当外力消失时,材料重新回 复到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相反,如果将这些物质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也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电
场作用导致物质的机械变形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为电致伸缩效应。
C
0 A
三、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主要是温度)转换为电量变化的一种装置,其变换是基于金 属的热电效应。 按照变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热电偶与热电阻传感器。 (一)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图所示的闭合回路, 如果将它们的两个 热电效应: 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为 T 及 T0(假定 T>T0)的热源中,则在该回路内就 会产生热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二)热电阻传感器 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制成的传感器叫热电阻传感器, 它主要用于对温度和与温度 有关的参数测定。 按热电阻的性质来分, 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两大类, 前者通常简称为热电 阻,后者称为热敏电阻(见本章第七节) 。 第五节 光电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是将光量转换为电量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一)外光电效应 在光照作用下, 物体内的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称外光电效应, 亦称光电子发射效 应。 外光电效应器件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降。表层电阻下降到一定程度上,半导体体内的电阻已远大于表层电阻,电流主要从表层通 过,体内电阻的作用可以忽略,而由湿度引起下降了的表层电阻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湿度的 增加,此类半导体陶瓷的阻值可下降三至四个数量级。 第十节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一、灵敏度 一般讲,传感器灵敏度越高越好。但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干扰也愈容易混入,并被放大。 为此,信噪比愈大愈好,既要求传感器本身噪声小,且不易从外界引入干扰。 二、响应特性 实际传感器的响应总有一定迟延,但总希望迟延时间愈短愈好。 一般讲,利用光电效应、压电效应等物性型传感器,响应较快,可工作频率范围宽。 而结构型,如电感、电容、磁电式传感器等,往往由于结构中的机械系统惯性的限制,其固 有频率低,可工作频率较低。 三、线性范围 任何传感器都有一定的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输出与输入成比例关系。线性范围愈宽, 则 表明传感器的工作量程愈大。 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是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基本条件。 然而任何传感器都不容易保证其绝对线形,在许可限度内,可以在其近似线性区域应用。 四、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仪器、装置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只 有产品的性能参数(特别是主要性能参数)均处于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方能视为可完成规定的 功能。 五、精确度 传感器的精确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被测量真值一致的程度。 然而, 也并非要求传感器的精确度愈高愈好, 因为还应考虑到经济性。 传感器精确度角高, 价格越昂贵。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尤其应从测试目的出发来选择。 六、测量方式 传感器在实际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例如,接触与非接触测量、在线与非在线测量等,也是 选用传感器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工作方式不同对传感器要求亦不同。 七、其它
sin ic
1 2 2 n1 n2 n0
第七节 半导体传感器 一、磁敏传感器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磁敏特性来工作的传感器有霍尔元件、磁阻元件、磁敏管等。 (一)霍尔元件
霍尔效应:将霍尔元件置于磁场 B 中,如果在 a,b 端通以电流 i,在 c,d 端就会出现电
位差,称为霍尔电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的产生是由于运动电荷受磁场中洛伦兹力作用的结果。 (板厚一般远小于板宽和板 长)
带电质点在磁场中沿和磁力线垂直的方向运动时,都要受到 磁场力即洛伦兹力Fm的作用: Fm e0 vB 式中:e0 带电粒子的电荷,e0 1.602 10 19 C B 磁感应强度,T v 电子运动速度,m / s
(二)磁阻元件 磁阻元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磁阻效应来工作的。 磁阻效应将使通有电流 i 的金属或半导体片的 ab 两端之间的电阻随外磁场 B 而变化。 (三)磁敏管 二、热敏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由金属氧化物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烧结向成的半导体。 它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 数,随温度上升而阻值下降。 三、气敏传感器 被测气体一旦与这种传感器的敏感材料接触并被吸附后,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气体浓度而改 变。 其敏感材料广泛采用热稳定度较好的金属氧化物, 主要用于检测一氧化碳、 乙醇、 甲烷、 异丁烷和氢。 四、湿敏传感器 所谓湿度,就是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 金属陶瓷的湿敏原理大致是, 当水分子附着在半导体陶瓷上, 使陶瓷表面层的电阻值明显下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e W 线速度型: e=WBlv sin 角速度型: e kWBA
d dt
(二)磁阻式 磁阻式传感器则是使线圈与磁铁固定不动, 由运动物体运动来影响磁路的磁阻, 从而引 起磁场的强弱变化,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二、压电式传感器
压电效应:某些物质,如石英、钛酸钡,锆钛酸铅(PZT)等,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
0r 2 a )角位移型C 2
dC 0r 2 常数 d 2 bx b)平面线位移型C 0 S dC 0b S 常数 dx 2 0x c)圆柱体线位移型C ln( D / d ) 2 0x dC S 常数 dx ln( D / d )
第三节 电阻、电容与电感式传感器 一、电阻式传感器
R
(一) 金属电阻应变片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都是基于应变片发生机械变形 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l A
dR
dR
R R R dl dA d l A
l l dl 2 3 dr 2 d 2 r r r dl 2dr d R l r 线圈自感量 L 为:

W2 L Rm Rm l 2 A 0 A0
W 2 0 A0 L 2 W 2 0 A0 S 2 2
(2)涡电流式 涡电流式传感器的变换原理是利用金属体在交变磁场中的涡电流效应。
涡电流效:应金属板置于一只线圈的附近,相互间距为。当线圈中有一高频交变电 流 i 通过时,便产生磁通。此交变磁通通过邻近的金属板,金属板上便产生感应电流。这种 电流在金属体内是闭合的,称之为“涡电流”或“涡流” 。 (二)互感型——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