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练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赤壁阅读练习一、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共7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 。
诗人杜牧和________合称“小李杜。
(3分)2.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2分)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
(5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2分)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分)答案: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答案:一、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或:借东风)二、1.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 反说历史,借“二乔”命运来代指东吴的命运,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赤壁之战对于东吴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赤壁》等诗歌比较阅读题习题精选

《赤壁》诗歌比较阅读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中认前朝的意思是通过断戟认清了三国历史。
B杜诗中的二乔是指大乔、小乔。
她们是吴国美女。
锁二乔形象描绘出假想中曹操得胜后的骄恣之态。
C胡诗中烈火西焚直接描绘出战争的激烈魏旗被焚点明战局已定胜负已明。
D胡诗中不假挥长剑是指周瑜不凭借兵力而是凭借人事谋略战胜了曹操。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诗认为周瑜取胜的关键在于决战时刮起了东风否则周瑜不可能取胜。
B胡诗认为周瑜取胜不靠天时兵力而在于人事谋略与杜诗之论截然对立。
C两诗开篇都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面但描写战争的手法却不相同。
D两诗对周瑜的评价不一样。
杜诗对周瑜揶揄、嘲讽之意胡诗却把周瑜写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
3判断正误杜牧《赤壁》前两句写感怀的物由后两句是议论告诉我们周瑜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靠的完全是运气语气中包含着对周瑜的蔑视和对曹操的同情。
参考答案1A 2C 3错误《过零丁洋》阅读测试题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叙写诗人的。
2.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诗人的身世和四年的抗元斗争生活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国家支离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雨抽打的水上浮萍。
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政治上的坎坷遭遇。
3.这两句诗表现作者忠心报国、为国捐躯的决心显示崇高的民族气节。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赤壁赋》的内容,苏轼在文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赤壁赋》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的背景?A.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B. 刘备联合孙权抵抗C. 曹操在赤壁大败D. 曹操在赤壁大胜3.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感慨的?A. 以诗歌形式B. 以散文形式C. 以戏剧形式D. 以小说形式4. 文中提到的“对海而唱”是指什么?A. 面对大海唱歌B. 面对赤壁唱歌C. 面对长江唱歌D. 面对敌人唱歌5. 《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 文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深刻感慨。
8.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__”,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9.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10.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来比喻英雄人物的消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感慨。
1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那么距今有多少年?14. 假设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的规模是10万人,那么如果按照古代战争的伤亡比例,大约有多少人会伤亡?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
六、翻译题(5分)16. 将《赤壁赋》中的一段经典文字翻译成英文,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赤壁》阅读练习题 附加答案

赤壁阅读练习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答案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 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赤壁》 阅读练习 2022年部编版八上练习附答案

24......阅读练习..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2.、试说说...............〞.的深刻含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答.:.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 .4..假设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合称“小李杜。
.................。
诗人杜牧和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答案..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赤壁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练习题及答案[赏析]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
沉埋在泥沙中的断戟还没有烂掉,经过一番磨洗确认它出自于前朝。
遥想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战机,恐怕春色幽深的铜雀台上早就锁上了东吴“二乔”了吧。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篇的重心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议论,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不是靠的安邦定国之策。
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练习]1.《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赤壁》中抒发历史感慨,以小见大的句子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a href=“http:///fanwen/shuoshuodaquan/”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说恼芾恚乙攀硕宰约荷环晔薄⒒巢挪挥龅目局榈氖涫?/p>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赋练习姓名:班级:分数:一、基础知识注音窈窕冯虚桂棹酾酒属客......嫠妇愀然横槊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舟....解释加点字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⑴.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重要句式1.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3.客有吹洞箫者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凌万顷之茫然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11.固一世之雄也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沃野殷富枭雄结盟....B.敬贤讨虏强弩轻骑....C.贵胄遁逃鲁缟疲敝....D.更.衣鼎.足稿.草累.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受制于.人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亮见权于.柴桑C.豫州军虽败于.长坂D.小人役于.物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D.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寄寓于表 B.受制于人C.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D.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五万兵难卒合 B.将军禽操C.烟炎张天D.今卿廓开大计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讨虏聪明..仁惠操军不利,引次.江北B.鼎足之形成..矣权起更衣..C.当横行..天下致殷勤..之意D.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 - )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
B.《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赤壁之战是魏、蜀、吴三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著名战役。
对阵双方分别是曹操军和吴蜀联军。
战争的结局是吴蜀联军用火攻之计击溃曹操军队。
D.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
它说明正确地分析形势和正确的指挥是胜利的关键。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杜牧赤壁练习题及答案

杜牧赤壁练习题及答案1、诗中有起兴作用,借它物以引出自己所咏事物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诗中用假设句,表明机遇可以改变命运,甚至改变历史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夜雨寄北》李商隐1、诗中融情与景,将凄凉的环境、孤独的情怀与浓浓的相思寄于雨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诗中勾勒了一幅期望与失望交替、愁绪于秋池共掌的虚实相生的画面,从中反映诗人思亲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诗中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的境界,使时间和空间交会融合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当我们思念昔日好友,想想日后相见情景时,可以引用《夜雨寄北》中的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本诗中与“眼前景反作日后怀想,此意更深”的句子是:却话巴山夜雨时7、与清代姚培谦在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评论“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羁旅的愁苦和思恋的真情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游山西村》陆游1、诗中表现农家丰收喜悦和主人热情好客的醇厚品行的诗句是: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诗中运用比喻点明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但前景又无限美好的诗句是: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不如意,在遇到“水复疑无路”的境遇时,只要我们不灰心丧气,脚踏实地,加倍努力,自然会迎来“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境。
4、诗中既写了春社欢快的气氛,又表现了民风的淳朴的诗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5、揭示出人生中迷茫与希望共存与转化的道理:一村。
6、刻画出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时夜叩门。
7、描摹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赤壁》[赏析]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
沉埋在泥沙中的断戟还没有烂掉,经过一番磨洗确认它出自于前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原文:折戟⑴沉沙铁未销⑵,自将⑶磨洗⑷认前朝⑸。
东风⑹不与周郎⑺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⑼。
词语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填空:1、《赤壁》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称________,又号________,汉族,________年(今陕西西安)。
2、_____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_____宰相_____之孙,_____之子,__________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________。
3、后赴____观察使幕,转____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
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________。
岁暮卒于_____,终年____岁。
4、____杰出____,尤以________著称,内容以_________为主。
5、他的古体诗受____、_____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杜甫与李白合称“____”,为了跟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______”。
6、根据《赤壁》原文作出解释:折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赤壁》原文作出解释: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赤壁》原文作出解释:铜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赤壁》原文作出解释:二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1、选出对《赤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2、下列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3、阅读杜牧《赤壁》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泣孤舟之嫠妇(嫠妇:寡妇)B:幽邃浅狭(邃:深远)C: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孤:幼年丧父;怙:依靠)D: 东风不与周郎便:指自然天气,风向的一种。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一交战初一:刚刚开始B:同时发火发火:点燃船只C:北军大坏大坏:彻底溃败D:认前朝认前朝:指认前一个朝代。
是历史年份的意思6、赤壁之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东汉政权彻底灭亡B: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孙刘联军夺取大片土地7、下列各句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B:寄蜉蝣于天地C:羡长江之无穷D: 托遗响于悲风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折戬沉沙毕月羞花花前月下B:窈窕之章苍海一粟曷其有极C:清莹秀澈佳木异石壬戍之秋D: 杯盘狼藉如泣如诉余音袅袅9、赤壁之战打败曹军的决定因素是()A:诸葛亮的计策B:周瑜的水军C:孙刘联盟D: 地理上的优势10、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C: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D: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1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劲.敌/强劲.有力长.期/此消彼长.蹊.跷/独辟蹊.径B:横.财/飞来横.祸隐藏./无尽宝藏.着.迷/不着.边际C:扁.豆/一叶扁.舟投奔./东奔.西走黢.黑/怙恶不悛.D: 家属./举酒属.客差.错/差.强人意咋.舌/朔风乍.起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躬亲抚养侥幸七月既望佳肴B:狼狈不堪盘桓逝者如斯决择C:谪潇水上感慨挺而走险夭折D: 折戬沉沙遗憾大浪淘金搓跎13、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 袁绍和孙刘联军14、下列典故与赤壁之战无关的是()①草船借箭②草木皆兵③风声鹤唳④周瑜打黄盖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赤壁》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戏中的俊男美女自然是争夺眼球的法宝,但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那含蕴在内的国人挥之不去的“赤壁情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星移斗转,岁月飞逝。
②在烽火硝烟的三国时代,赤壁是奠定魏蜀吴鼎立之势的“武赤壁”。
③神州文武两赤壁,至今仍令人心驰神往。
④君不知赤壁也还分“文武”一说。
⑤在云淡风轻的北宋,赤壁则是旷世文豪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文赤壁”。
A:④①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②⑤①③D: ④①②⑤③16、语言形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D: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17、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实。
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18、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9、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A:士兵不习水战B:骄傲轻敌C:力量弱小D: 士兵疲惫20、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几项:()A: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E:“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宋文帝刘义隆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问答:1、《赤壁》中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你认为诗人想要借此表达什么?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3、《赤壁》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4、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杜牧的《赤壁》。
5、前两句诗在《赤壁》中的作用是什么?6、杜牧的《赤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7、若将《赤壁》中的“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8、《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9、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为什么由最初的“乐”转向悲叹与沉重?10、《赤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1、《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